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設備安全專項監(jiān)察方案

煤礦設備安全專項監(jiān)察方案

2024-07-22 閱讀 1943

一、開展時間

2016年9月至10月。

二、監(jiān)察對象

各類煤礦。

三、監(jiān)察內容

(一)大型固定設備的使用、維護和管理情況。礦井主提升裝置、主通風機、主排水設施和空氣壓縮機等大型設備是否按規(guī)定裝備、檢修和檢測檢驗,安全保護裝置、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完整、靈敏、可靠,設備運行狀況和運行環(huán)境是否符合要求。

(二)供用電設備運行、維護和管理情況。礦井電源、變配電設施、供電線路和電纜是否符合要求,供、配、用電設備之間匹配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規(guī)定開展礦井供電系統(tǒng)繼電保護整定工作;安全保護是否齊全、可靠;礦用電纜是否具有安全標志、符合阻燃要求;是否按規(guī)定使用防爆電氣設備,防爆性能是否符合現場要求;井下變配電硐室設置和管理是否符合規(guī)定;井下局部通風機供電電源是否符合要求等。

(三)井下運輸系統(tǒng)的運行、維護與管理情況。井下軌道、電機車、無軌膠輪車、膠帶運輸系統(tǒng)、運人系統(tǒng)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特別是輸送帶是否具有安全標志、符合阻燃抗靜電要求;斜井(巷)運輸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完善可靠;主要運輸巷道信號系統(tǒng)是否符合規(guī)定;無軌膠輪車的行車制動、緊急制動和駐車制動是否齊全、可靠;主要運輸巷道信號、通訊系統(tǒng)和照明是否符合規(guī)定等。

(四)淘汰落后設備及隱患整改情況。是否按規(guī)定淘汰落后設備;對限制使用的安全技術裝備是否制定整改計劃;大型設備材料隱患整改是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井下使用的風筒和瓦斯抽采管路材料是否符合阻燃、抗靜電要求。

(五)管理機構和人員情況。是否按規(guī)定建立健全機電運輸管理機構、配備人員。

(六)各省級煤礦安監(jiān)局認為應當監(jiān)察的其他內容。

四、組織方式

(一)各煤礦企業(yè)對照上述內容進行自查。

(二)省級煤礦安監(jiān)局組織局本部和駐地監(jiān)察分局對煤礦企業(yè)自查情況進行抽查。

(三)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組織對內蒙古、陜西、黑龍江、甘肅、湖南、云南等6個省區(qū)進行重點督查。其中,科技裝備司督查陜西和云南,寧夏督查內蒙古,甘肅督查湖南,河北督查黑龍江,山東督查甘肅。

五、有關要求

(一)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組織6個督查組,每組5-6人,分別由科技裝備司和省級煤礦安監(jiān)局領導帶隊,抽查礦井數不少于4個,檢查時間為7-10天。被督查的省級煤礦安監(jiān)局要積極做好配合工作。

(二)各省級煤礦安監(jiān)局(包括6個督查組)要認真總結專項監(jiān)察情況,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煤礦設備監(jiān)察工作建議,形成書面報告,并填寫煤礦設備安全專項監(jiān)察情況匯總表(見附件2),于11月25日前連同電子版一并報送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

聯(lián)系人及電話:余博龍,010-;

電子信箱:

附件:2、煤礦設備安全專項監(jiān)察情況匯總表

篇2:煤礦企業(yè)大修設備安全監(jiān)察辦法

具有備用的大型固定設備(如主扇、主壓風機、主排水泵、鍋爐、瓦斯泵等),采掘運輸和其它移動設備搬家、倒面時(如采煤機、運輸機、裝煤機、耙?guī)r機、泵站、移變等)實行定期輪換檢修制。一般情況下,每年逐臺中修一次,每兩年大修一次。中大修后由機電動力工區(qū)驗收做好記錄,留存各種技術資料、數據等。大型固定設備的中大修,應結合各種設備的技術資料,運行方式,由機電動力工區(qū)技術組定出具體的檢修周期及檢修計劃,機電動力工區(qū)應根據計劃實施。

礦井主副提升系統(tǒng)(如主皮帶、主絞車、副提升絞車等),采區(qū)運輸設備、洗選系統(tǒng)、變配電系統(tǒng)等平時不能檢修的設備,實行停產檢修制度。一般情況下每年停產檢修兩次。

全礦機電停產檢修計劃,由礦生產技術部牽頭,機電動力工區(qū)配合收集、整理、編制并核定檢修項目、內容、工期、負責人。重點檢修項目由機電動力工區(qū)委托承修單位,并組織現場跟工程,確保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機電動力工區(qū)要加強大型機電設備及設施的預防性檢測工作,通過對設備油脂的檢修、零部件的探傷、設備性能的測定、預防性試驗等手段,捕捉或診斷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信息,及時提出和安排檢修,確保設備完好和性能正常。

第一條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的大修設備管理制度。加強對大型設備的動態(tài)管理定期對系統(tǒng)完好情況進行檢查,加強系統(tǒng)維護,保證系統(tǒng)處于正常的安全可靠狀態(tài);并把對壓風自救系統(tǒng)的管理納入到煤礦應急預案管理之中,每年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應急演練;建立技術管理檔案,準確記載安裝、使用、維護和應急演練等相關信息。

固定設備的值班員必須嚴格按照巡回檢查周期表的內容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并作好記錄,發(fā)現設備運行中有異常變化時,要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影響安全的問題要立即進行處理。

大型固定設備必須按照《檢修周期表》的內容和周期(詳見附表),實行強制性檢修,各礦每年停產檢修日不得少于12天,并嚴格執(zhí)行每日兩小時停產檢修制度,月度檢修計劃要按照下列要求編制和申報:

大型固定設備的關鍵部件必須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強制性探傷,探傷報告存檔備查,對在探傷中發(fā)現的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加強設備的潤滑油脂管理。合理選用潤滑油脂,其型號、牌號和更換周期,要符合設備說明書等有關技術要求,使用之前必須經過化驗,壓縮機油必須經過閃點試驗,化驗和試驗單要納入技術檔案管理,并記入設備檢修履歷簿內(廠家有特殊要求的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

機電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審批要嚴格按照集團公司有關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并符合以下要求:

1、編寫主要項目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調查研究、現場勘察后方可進行。

2、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主要內容包括:措施名稱、施工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施工地點、施工時間、施工內容、施工順序與施工方法、安全技術措施、質量要求、技術要求、注意事項、施工進度(24小時及以上的施工項目要制定施工進度表)和勞動組織等。

3、下列施工項目必須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停產檢修的主要項目。

(2)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

(3)連續(xù)工作8h及以上的檢修項目。

(4)大型固定設備的電控系統(tǒng)調整;1.2m及以上絞車減速機、滾筒、制動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解體檢查檢修,更換軸套、軸瓦、齒輪、聯(lián)軸節(jié)、滾筒板、閘板、支輪、聯(lián)接鍵、傳動軸和制動系統(tǒng)的主要零部件等。

(5)水平排水泵房和變配電硐室的安裝撤除;采區(qū)變電所的安裝撤除。

(6)20m3/min及以上壓風機、4t及以上鍋爐、滾筒直徑1.2m及以上絞車和主要工作面的安裝撤除。

(7)主扇風機的檢修、安裝和撤除。

(8)鋼絲繩牽引皮帶機、鋼絲繩芯皮帶機、寬1m及以上的皮帶機安裝撤除;鋼絲繩牽引皮帶機、鋼絲繩芯皮帶機主機解體檢查、檢修和更換主要零部件;鋼絲繩牽引皮帶機更換鋼絲繩;鋼絲繩芯皮帶機更換皮帶。

(9)主井升降人員、從罐籠和箕斗頂或底以及摘掉罐籠、箕斗升降大型物件;罐籠、斜井人行車做脫鉤、非脫鉤試驗。

(10)在井口、井底和井筒作業(yè)(不包括正常檢修)、更換搖臺和罐座。

(11)35kV主變壓器吊芯檢修、安裝撤除。

(12)井下6kV、10kV高壓電纜敷設、撤除和運輸。

(13)井架安裝、撤除、檢修及高空作業(yè)。

(14)6kV及以上高壓架空線路架設、撤除和檢修。

(15)起吊、運輸大型物件及“三超”物件時。

(16)更換和檢修天輪、導向輪、箕斗、罐籠、減速機和主電動機等。

(17)水泵聯(lián)合試運轉和主扇風機反風、救災演習等。

(18)試驗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

(19)處理大型機電事故要有應急措施。

(20)電氣設備、下井電纜、采區(qū)電纜的電氣試驗。

(21)鋼絲繩牽引皮帶機運送物料。

(22)高壓架空線路(桿)的安裝、維修或更換。

(23)更換主提升機鋼絲繩、尾繩,更換立井井筒罐道、罐道梁,更換天輪襯皮、軸承等。

4、措施的審批:

(1)停產兩天及以上的檢修、安裝和對大型固定設備重點部位進行改造等項目的施工措施。

(2)規(guī)程規(guī)定報上級審批的施工措施要報集團公司審批,其它措施由本單位審批。

5、措施的傳達貫徹:報集團公司審批的措施由礦機電副總工程師組織傳達學習,其它項目的施工措施由分管技術員傳達貫徹,傳達學習要有記錄,參加學習人員要進行考試、簽字,。

篇3: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制度范本

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制度

1、不設置特種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禁區(qū)",自覺接受監(jiān)督管理;

2、自覺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

3、自覺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對特種設備的調查和現場安全監(jiān)察;

4、及時反映特種設備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邀請有關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分析指導,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5、積極配合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督檢查,如實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如實反映實際情況;

6、對發(fā)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到位。待事故隱患徹底消除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