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一、總則秋冬季節霜多、霧多、雨雪多、氣溫低,給駕駛員開車增加了很多困難,也給行車安全帶來許多不利因素。為確保秋、冬季行車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運行措施。二、秋冬季節車輛安全運行領導小組組長:徐有平副組長:李鎖成組員:李雄、王春山、李庚、李煜、包利杰、李滋前、車隊班組長、常州修理工、太科院修理工、飛龍修理工以及其它專業化服務廠家修理工。三、秋冬季節安全行車措施1.?車輛的分類停放1#車庫33個皮卡車位,2#車庫設置58個工程車停車位,井下車庫設置68個停車位停放其它車輛,現有車輛共計234臺,停用24臺車輛利用井下車庫停放,其余利用地面車庫過道臨時停放20臺,修理廠臨時停放車輛6臺,能滿足車輛停放。2.?一般安全技術措施1)加強教育增強駕駛員安全意識。組織駕駛員認真學習《特殊天氣行車措施》、《車輛日常維護保養制度》、《道路交通法》等法律法規和近期各地出現的車輛事故通報、文件精神,切實提高駕駛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和車輛防護常用知識,不斷提高駕駛員的知識儲備,有效預防事故發生。2)10月15日之前完成車輛換季保養工作,對車輛制動、轉向、行駛系統及氣、水、油路等部件進行全面檢查保養,逐車逐項地進行檢查落實,進行更換機油、防凍液和破損零部件,消除車輛事故隱患,確保車輛不帶病運行,其中低污染車輛由內蒙古五十鈴專業化服務廠家更換保養。3)嚴格落實車輛派遣制度,確保形成“誰派車誰負責,誰跟車誰負責,誰用車誰負責,誰開車誰負責”的氛圍,有效預防和杜絕各類車輛事故的發生。4)嚴格執行24小時現場跟班和值班制度,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留有兩輛應急車輛備用。5)隊領導定期不定期進行“三防”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立即組織進行整改。6)所有車輛執行定點停放制度,所有車輛必須停放在指定地點(1#車庫、2#車庫和井底車庫),防止運行車輛露天存放,損壞車輛。7)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定;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確保冬季行車安全。8)車輛進出車庫必須嚴格執行“停車行人”的規定,并且鳴笛示警。9)入井司機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斯檢測儀。10)?車載瓦斯檢測儀器要每旬做一次校驗。11)?車庫內車輛行使速度不得超過5公里/小時。12)?車輛停放時必須將車倒入到車庫車位中,車頭向外,保證車輛啟動時司機視野的開闊。13)?井下行車按規定路線行駛。14)?井下車庫內出現的故障車輛必須升井檢修時,在車輛拖拽中必須使用硬連接,按照故障牽引措施執行,故障車輛必須及時開到(拖到)檢修車庫以防車輛凍壞。15)?井下車庫進出入口安裝欄桿,在車庫的出入口設置值班員對出入車輛進行登記管理,實行“一車一桿”制度。16)?車庫及停車巷道內要有足夠的照明,照明燈距離設置不大于10米。17)?井下車庫距地面300米左右,出入井底車場的人員必須走井下車場至地面的專用行人通道。18)?車輛交回車庫時必須在洗車點洗完車后將車輛停放在規定的停車點,不得隨意停放車輛。19)?2#平硐井下車庫出入口巷道區域車輛行駛速度不得大于15公里/小時,巷道兩側安設減速杠,設置“注意車輛出入”的警示牌。3.?防凍措施1)10月15日之前將所有車輛發動機冷卻系統全部更換使用防凍液;全部車輛使用-35號柴油,機油更換為冬季機油。2)保證井口暖風機的正常使用,使井下空氣溫度大于2℃,保證車輛性能的穩定以及水箱等不被凍壞使車輛受損。3)冬季2#車庫不設洗車點,地面設置防爆柵欄沖洗點,在井下車庫設置2處洗車點,保證車容車貌。4)冬季車輛升井地面等待運送各隊人員以及物資期間嚴禁熄火,駕駛員不能離開駕駛室。5)車輛在溫度低于0℃的地方停放時,必須將補水箱里面的水放凈,防止余水結冰。6)車輛檢修、保養必須在室內進行。7)為保證車輛冬季正常啟動,對所有電瓶進行檢查,電量不足的及時充電,不能充電的進行更換;車輛啟動較困難時,不得長時間連續打火,防止損壞馬達或電瓶。8)室外臨時(30分鐘以內)停放車輛,必須設專人看護,可采取停車不熄火的辦法保持發動機溫度,但必須采取防止跑車的安全措施。臨時停放超出1至2小時時必須入庫管理,防止在運行過程中其它系統不能正常運轉導致事故。9)冰雪路面應進行除雪除冰,外出作業的車輛應有防滑措施。10)?駕駛員出車前必須檢查車輛各部位是否有凍結現象,如有凍結及時處理后方可運行,嚴禁用明火烘烤,必須用熱水或熱風進行解凍。11)?冬季各礦井車輛調劑和大修出入廠時,必須將發動機與廢氣處理箱水循環系統的水放干凈并加入足夠的防凍液,以免凍壞車輛。12)?要保證封存車輛全部入庫,部件齊全完好,每月至少啟動兩次,確保車輛的完好狀態,同時要做好記錄。4.?防滅火措施1)車輛井下車庫存放嚴格執行出入井管理制度。2)每臺車輛滅火設施必須按照8公斤滅火器配備齊全、完好。3)井下停車庫內另外設置0.2M3滅火砂箱4個,8公斤干粉滅火器16具,設置位置應保證使用方便、快捷。4)哈礦井下車庫為進風巷,具有獨立回風系統,通風系統滿足要求。為保證人員安全,車庫內需要對井下有害氣體進行防范,要求同時啟動車輛數量不得超過15臺,以保證CO排放濃度符合要求。5)礦通風組每旬要對車輛存放點進行風量檢測,根據測風結果對允許啟動數量及行使數量進行調整。6)車庫內嚴禁存放油脂等易燃物品。5.?防滑措施1)每班跟班人員對輔助運輸路線檢查一次,防止路面積水。2)車輛嚴禁涉水,若車輪進水必須采取低速剎車磨合后方可正常行駛。3)防止井口、車庫前以及入井路面結冰,如果結冰必須采取防滑和除冰措施。6.?車輛在井下車庫或專用停車巷道停放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井下停放車輛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2)井下車庫實行管理人員定期上崗檢查制度。3)車庫或專用停車巷道必須設置滅火器材、溫度計、消防管路和照明設施,并且數量充足完好。4)停車專用巷道必須設置在進風巷,并保證風量充足;車輛應分類分區域進行停放,并設置標志牌。5)要求車庫頂板完好無淋水,地板平整無積水,有防盜設施。6)設置專人負責車輛出入庫檢查登記、車庫安全巡查、車輛完好檢查等。嚴格執行車輛出入庫檢查登記制度。7)所有進出車庫人員必須穿有反光標志的工作服。司機崗位危險源辨識卡序號危險源及后果標準與措施傷害對象自己他人作業前1啟動前,未按規定檢查車輛完好情況,造成人員傷害啟動車輛前,必須對車輛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正常方可啟動。√√2未檢查車載瓦斯斷電儀,在瓦斯超限時,易造成事故出車前必須檢查車載瓦斯斷電儀的完好情況。√3車輛起步前未鳴笛,造成車輛附近人員受傷車輛起步前,必須鳴笛示警。√4未對周圍環境檢查,造成人員傷害1.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區域內是否有人員存在,確認作業區域內沒有人員存在時方可作業。2.作業時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5未按要求控制乘車人數,車輛超載、超負荷運行,造成人員傷害入井前,必須按車輛核定人數載人,嚴禁超員。√6不攜帶礦燈、自救器、便攜儀器入井,造成事故1.入井前,按照管理制度領取礦燈、自救器、便攜儀器。
2.礦燈、自救器、便攜儀器必須隨身攜帶。√√7穿戴不符合要求勞動保護用品上崗,造成事故1.必須穿戴單位統一發放的勞動保護用品。
2.入井前,必須佩戴完好無損的礦帽、防塵口罩防護用品。√8未攜帶滅火器、三角木,遇有緊急情況時,未能夠應急,造成事故車輛必須配備足夠的滅火器,并要至少配備兩塊三角木。√作業中1牽引故障車輛時繩索斷裂或脫鉤,造成人員傷害1.牽引故障車輛前必須檢查繩索、掛鉤完好。
2.牽引故障車輛時在主要巷道車速不得超過15km/h,拐彎,上、下坡時車速不得超過5km/h。√2車輛超速行駛,轉彎、十字交叉處不減速,造成人員傷害1.主要運輸巷道內車速不得超過30Km/h,其它巷道車速不得超過20Km/h,會車速度不得超過5Km/h。2.巷道交叉點、轉彎處必須鳴笛變換燈光減速慢行。√3車上貨物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在車輛轉彎或急剎車時造成人員傷害1.運送前檢查車上貨物并確認捆綁牢固。?2.行駛或轉彎時要勻速慢行,避免緊急制動。√4強行、強會、強超,造成人員傷害1.會車時,靠近水溝側或水管(纜線)側的車輛停車關閉大燈讓行。
2.坡道相遇時,下坡車輛給上坡車輛讓行。
3.超車時鳴笛、變光和打轉向示意對方,待對方讓行時方可超過。
4.嚴格執行輔助運輸管理辦法。√5超高、超寬、超載運輸貨物,造成人員傷害1.在運輸貨物時,高度不得超過井下皮帶限高高度,寬度不得超過車廂,長度不超過車廂前端,后端不得超出車廂2米。
2.嚴格執行專項安全措施。√√6人貨混裝,造成人員傷害嚴禁人貨混裝。√√作業后(離崗過程中)1停車地點不安全,導致人員傷害1.選擇頂底板平直、巷幫完好、支護安全到位的地方停放。
2.車輛必須停放在聯巷或不影響其它車輛正常通行的位置。√√2停車未熄火、拔取車鑰匙,未拉手剎、掛檔,車輛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1.定期檢查手剎系統。
2.停車時必須熄火、拔取鑰匙、拉起手剎、掛檔、上阻車器后方能離開。√√3未按要求歸隊停放,造成事故1.嚴格執行“歸隊、停車”管理規定。
2.車輛必須按指定停車位停放。
3.車輛歸隊停放后,必須做好相關的記錄。√√五、?哈拉溝煤礦秋冬季節車輛運行安全技術措施學習記錄學習地點學習時間單位學習人數學?習?人?員?簽?名
篇2:輸變電工程安全管理交叉互查暨秋冬季施工安全檢查工作方案
根據《關于開展秋冬季基建安全大檢查暨輸變電工程安全管理交叉互查活動的通知》(基建安全〔2010〕328號)文件要求,對本次活動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檢查重點
(一)檢查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到位情況,基建安全主題活動開展情況,各單位編制的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和年初基建安全策劃方案落實執行情況。
(二)檢查基建安全綜合評價中的各項工作開展情況,施工現場業主、監理、施工項目部標準化工作手冊內容執行情況。
(三)檢查“基建安全管理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規定”、“輸變電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輸變電工程安全管理通病防治措施”等制度、標準及工作要求的學習落實情況,檢查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常識及標準化作業培訓材料應用情況。
(四)檢查工程現場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開展情況,人員入場培訓、進場(包括各類設備)、施工措施方案審核和強制性條文執行情況,施工班組安全管理隊伍建設情況,基建管控安全管理實用化工作開展情況。
(五)檢查各工程在冬季施工及年底投產高峰期間的基建安全管理工作部署情況,檢查工程現場在應對可能出現的冬季極端惡劣天氣及針對年底前施工投產高峰的安全方案編制和重點措施落實情況。
(六)檢查安全費用投入和臺帳管理,工程現場安全設施的規范使用和健康狀態,施工用電、各類機械和工器具、消防器械、腳手架及模板支護系統、重要作業(起重和架線張牽場)現場設施安全可靠性和標準化管理水平。
檢查大綱見附件3(各建設管理單位應按項目匯總填報檢查結果,于11月15日上午下班前上報德通處)。
二、有關要求
(一)秋冬季基建安全大檢查
1.各單位要對本次活動進行認真組織,確保本次大檢查活動覆蓋公司所有在建工程現場和相關單位。已經在秋季提前開展了類似工作的單位,要對照本次檢查重點進行必要的補充檢查。
2.各工程項目要對照檢查重點,全面梳理在建工程秋冬季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各項安全風險管控措施,確保秋冬季在建工程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3.各建設管理單位基建部要對本次大檢查活動進行全面總結,匯總統計檢查項目數量、發現及整改隱患數量等內容,將總結報告于11月15日上午下班前上報。
(二)輸變電工程安全管理交叉互查活動
1.各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和業主、監理、施工項目部,熟悉掌握檢查大綱內容,做好現場檢查和資料檢查的迎檢準備。
2.各單位要對檢查期間發現的問題,組織各責任單位立即整改,并結合檢查其他單位時發現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情況,進行舉一反三,排查治理其它在建工程的安全隱患。整改工作要求做到徹底、閉環,并及時進行總結,于11月15日前將總結和問題整改結果納入基建安全大檢查總結中,一并上報公司基建部(總結報告格式見附件2)。
篇3:秋冬季食品安全預警信息
進入秋冬季,天氣轉涼,人們大都以為食物不會像夏天那樣容易變質。其實不然,食物中毒在秋冬季節也會發生,而且大多數為細菌性食物中毒與動植物性食物中毒。一些食品原料如馬鈴薯、豆角等自然毒素含量增加,一旦食品加工不當就會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為預防秋冬季節食物中毒,提出如下警示:
一是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由于秋季同樣也是細菌滋生的活躍期,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醒廣大市民不要放松警惕,外出就餐時,要選擇信譽度高證件齊全的飯店,同時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好預防工作。
二是謹慎食用冬季藥膳。含有毒性藥材加工的藥膳,若加工、食用方法不當,極易引起食物中毒,廣大群眾要在充分掌握食藥兩用藥材,特別是附片、草烏等毒性中藥材的烹制方法、食用知識或在專業人士指導的情況下才能加工食用。
三是預防腌制類食品中毒。腌制類食品加工過程中會加入很多鹽,在腌制發酵過程中容易產生如亞硝酸胺等有害物質而引起中毒。
四是安全食用火鍋。秋冬季來臨,火鍋成為廣受消費者歡迎的餐飲方式之一。吃火鍋時要堅持生熟分離、防止交叉污染;各類食材必須充分煮熟煮透,方可食用;慎用海鮮產品、四季豆、野蘑菇、鮮黃花菜等食品,防止化學性食物中毒的發生;同時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五是及時報告食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在餐飲消費過程中一旦發生身體不適或明顯食物中毒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同時第一時間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聯系。并保存好就餐發票、就診記錄、檢驗報告等相關證據。在日常消費中也要增強維權意識,購買食品時記得索要發票和檢驗證明等憑證,如果發生食物中毒,及時以此為依據向當地有關管理部門舉報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