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四超物資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四超物資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7032

凡是長2.2m以上、寬1m以上、超過礦車高度0.2m、重量超過2200kg以上的物資運輸,均稱為“四超”物資運輸。為加強對井下“四超”物資的運輸管理,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制度。

一、“四超”物資運輸的一般規定

1、凡裝運的“四超“物資,必須使用特制的專用車輛,如花車、架子車、平板車等。不得使用礦車裝送“四超”物資,確需礦車裝運,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梨園壩籌備處總工批準后方可運輸。嚴禁使用翻斗車裝運“四超”物資。

2、“四超”物資必須由捆綁工或起重工捆綁以及具有一定起重技能的電鉗工負責捆綁固定及運輸工作。凡屬于超重物資,必須有起重工跟隨押運,保證設備在運輸線路途中因下道時的安全起重。

3、捆綁要可靠,必須采用無點蝕、斷絲且直徑在Φ12.5mm以上的鋼絲繩兩股,進行縱橫向不少于3處捆綁牢固,并用鋼釬或堅實排材配合10#鉛絲絞緊固定。

4、裝運“四超”異型物件時,以裝載車輛為中心,四周超出部分大致相等。為防止金屬物件之間、金屬物件與車輛底部之間的滑動,在其間必須墊上適量的增阻材料,如:木板、枕木、膠皮、竹笆等。

5、“四超”物資在運輸過程中,原則上應一次性運到位并卸車,不得在途中停留,因特殊原因確需要在中途停留,必須保證車輛穩固可靠,且停留位置應留有足夠的安全通道。

二、“四超”物資斜坡(井)運輸制度

1、斜坡、斜巷、斜井運送“四超”物資前,信把工必須詳細檢查物資的捆綁固定情況,外型尺寸能否安全通過車場、彎道等。確認一切安全無誤方可運輸。運輸時速度不得超過2m/s,運輸線路上嚴禁有行人(跟車押運人員除外,但跟車押運人員必須在安全位置跟車押運),由絞車司機及信把工現場把關,一次只能運輸一輛。

2、在運輸“四超”物件時,其裝運車輛總重量和總長度不得超過沿途傾斜井巷絞車的提升能力和上下落平點變坡處允許的通過長度,以及沿途擋車門等安全設施允許通過的限度。

3、斜坡運輸,每次必須專鉤下放或提升,不得與其它車輛混掛,如果斜坡擋車門的高度無法滿足要求,必須采取特殊措施,運送完成后立即恢復擋車門的正常狀態。

三、“四超”物資平巷運輸制度

1、“四超”物資列車平巷運輸時,其牽引速度不得超過2m/s,運輸途中司機發現前方有行人時,司機必須降低車速并敲鈴示警或停車讓行人通過后再駕駛。

2、人力推車只準在近水平巷道進行,7‰以上坡度嚴禁人力推車,否則,只能采用絞車或機車牽引運輸。

3、人力推車運輸的人員必須明確負責人和職責,負責運送的人員事前必須對運輸途徑的巷道、軌道的完好、裝車數量、捆綁固定情況、重心是否偏移、礦車輪對是否平衡靈活、連接裝置是否合格等情況,進行詳細檢查和了解,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起動推車。人力推車前后必須各掛一盞紅燈。

4、運輸人員必須站在車輛所載物件尾部側面推車或采用麻繩在前方拉車,即人不能站在所載物件翻倒或下滑的范圍內。

5、人力推車時,車速要均勻,最大速度不得超過0.5m/s,嚴禁放飛車。

6、“四超”物資在有坡度起伏變化的平巷運輸時,必須采用兩臺調度絞車在車輛兩頭牽引。

7、推車時推車人員必須精神應高度集中,嚴密注意前方情況,在有人、障礙物、風門、道岔、巷道口、硐室出口等地方都必須發出警號和喊話,減速慢行。同方向、同軌道或軌道中心距小于1.4m的雙道推車時,兩車距離不得小于25m。

8、推車途中運送人員不得在轉彎巷道、道巷道口、風門附近、硐室出口或視線受阻的地方停車休息。停車時應將車輛輪對剎住,防止自行滑動跑車,停車休息時,運送人員不得在車輛兩側和下部及兩端軌道上休息。

9、推車途中車輛發生翻倒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予以處理,如處理翻倒車輛有困難,尤其是有可能威脅人員安全時,禁止蠻干,由值班隊干采取可靠處理措施后執行。

四、“四超”物資運輸組織規定

1、裝卸運輸“四超”物資人員必須明確負責人和各自職責,對專用措施組織工作人員學習并簽字,未學習人員不得參與相關工作。

2、施工單位定期對運輸路段的軌道質量、調度絞車完好情況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四超”設備運輸時應向調度室匯報,由調度室統一指揮運輸調度。

篇2:物資運輸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為加強物資運輸安全管理,保持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狀況良好,確保運行安全,達到保護環境,降低運行消耗,提高運輸質量的目的,現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如下管理辦法及實施方案一、物資運輸管理辦法:1、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工作規范,嚴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工作制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知識學習,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2、對道路運輸駕駛人員要求做到"八不"。即:"不超載超限,不超速行車,不強行超車,不開帶病車,不開情緒車,不開急躁車,不開冒險車,不酒后開車"。保證精力充沛,謹慎駕駛,嚴格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和交通運輸法規。3、做好危險路段記錄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特別是山區道路行車安全,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4、不運輸,法律、法規禁止運輸的貨物。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運輸的貨物,應當按規定查驗有關手續,符合要求的方可承運。5、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況,不擅自改裝營運車輛。6、做到反三違:不違反勞動紀律,不違章指揮,不違反操作規程。7、發生事故時,應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及時報警,搶救傷員和貨物財產,協助事故調查。8、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貨物脫落,揚撒等。9、不違章作業,駕駛人員連續駕駛時間不超過4小時。二、物資運輸實施方案:1、各類車輛駕駛人員和其他職工都要嚴格遵守國家各級政府指定頒布的交通規則和法規;各類車輛的技術狀況都應符合安全運輸的要求,嚴禁“病”車上路。2、行人和機動車輛通過公路平交道口、交叉路口時要對各種車輛進行確認,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和“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嚴禁鉆桿搶過。3、載貨車輛除允許的裝卸人員外,不得人貨混裝。載貨不得超寬、超長、超重。載運特殊設備、工件(長、寬、高超過規定)時,應在明顯處插紅旗標志(夜間掛紅燈),裝載物不安全時駕駛員不得動車;行車過程中一旦發現貨物有滑動、滾動等情況必須立即停車進行加固處理,確保行車安全。4、在廠區行駛的各種車輛都要遵守公司和主管部門有關“限速”的規定。廠區行駛速度不超過15公里/小時,檢修現場、檢修通道路段行駛速度不超過5公里/小時。5、進入廠區駕駛員必須按照用車單位帶車人員(簡稱帶車人)指定地點停靠車輛。6、裝貨時,雙方當事人應在場點件交接,并查看包裝及裝載是否符合規定標準,承運方確認無誤后,應在托運方發貨單上簽字;裝卸貨物時,駕駛員必須下車到帶車人指定地點待命;待命地點屬生產現場的,駕駛員必須戴好安全帽。7、貨物運達指定地點后,收貨人和承運方應在場點件交接,收貨人確認無誤后,應在承運方所持的運費單上簽字。如發現有差錯,雙方當事人應共同查明情況,分清責任,由收貨人在運輸單上批注清楚。帶車人要在確定裝卸作業完畢,而且有關作業人員撤離汽車后方可通知駕駛員動車;駕駛員二次確認無誤后方可上車,鳴笛啟動汽車。8、在運輸重要物品時,由發貨人負責物品運輸途中的安全,確保運輸物品不丟失、不損壞。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實施。以前有關規定與本規定相抵規定執行觸的按本規定執行。2011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