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汽車主動安全控制技術

汽車主動安全控制技術

2024-07-18 閱讀 3291

汽車的安全性能分為主動安全性能和被動安全性能。主動安全性能是指車輛防止事故發生的能力,主要依靠車輛底盤性能和相應避免事故發生的裝置,例如制動、防滑、防燃、防撞、限速、報警、照明等。被動安全性能是指車輛在事故發生時大幅減低碰撞強度的功能,以最大程度保護乘客,盡可能避免重大傷亡事故。其主要依靠車身的抗變形和相應的安全措施,如車身強度、吸能結構、座椅強度、內部設施強度、安全帶、逃逸出口、阻燃防毒內飾、消防設施等。被動安全控制系統提高了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比如當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后安全氣囊的自動開啟就屬于被動安全控制。

汽車主動安全控制系統指以提高汽車的主動安全性能為主要目標的控制系統。可理解為“防患于未然”。重點是將車輪懸架、制動和轉向的性能達到最好的程度,盡量提高汽車行駛的穩定性和舒服性,減少行車時所產生的偏差。比如為了避免汽車緊急制動時車輪抱死發生危險事故而設計的ABS防抱死控制系統。我們要和被動安全控制系統區別開來。至今汽車主動安全技術已有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牽引力控制系統(TCS、ASR)、電子差速鎖(EDS)、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電子穩定程序控制系統(ESP)等。

1、防抱死制動系統(ABS:Anti-LockBrakeSystem)

當汽車在行駛時制動,尤其在潮濕、泥濘、冰雪路面等低附著系數路面快速行駛中進緊急制動時,車輪很容易抱死拖滑。如果有一個以上車輪抱死,就會造成車輪側滑甩尾、方向失控,導致車輛相撞,甚至造成車毀人亡的嚴重事故。防抱死制動系統有效防止車輪抱死,以保持汽車的轉向穩定性和操縱性,提高車輪與地面附著系數的利用率和縮短制動距離。

在制動時,ABS根據每個車輪速度傳感器傳來的速度信號,可迅速判斷出車輪的抱死狀態,關閉開始抱死車輪上面的常開輸入電磁閥,讓制動力不變,如果車輪繼續抱死,則打開常閉輸出電磁閥,這個車輪上的制動壓力由于出現直通制動液貯油箱的管路而迅速下移,防止了因制動力過大而將車輪完全抱死。在讓制動狀態始終處于最佳點(滑移率S為20%),制動效果達到最好,行車最安全。在制動總泵前面腔內的制動液是動態壓力制動液,它推動反應套筒向右移動,反應套筒又推動助力活塞從而使制動踏板推桿向右移。因此,在ABS工作地時候,駕駛員可以感覺到腳上踏板地顫動,聽到一些噪音。

汽車減速后,一旦ABS電腦檢測到車輪抱死狀態消失,它就會讓主控制閥關閉,從而使系統轉入普通的制動狀態下進行工作。如果蓄壓器的壓力下降到安全極限以下,紅色制動故障指示燈和琥珀色ABS故障指示燈亮。在這種情況下,駕駛員要用較大的力進行深踩踏板式的制動方式才能對前后輪進行有效的制動。

2、驅動防滑轉控制系統(ASR: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

驅動防滑轉控制系統簡稱ASR,也被稱為牽引力控制系統(TCS)。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汽車驅動輪在加速時出現打滑,特別是下雨下雪冰雹路凍等摩擦力較小的特殊路面上,當汽車加速時將滑動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防止驅動輪快速滑動。它的功能一是提高牽引力;二是保持汽車的行駛穩定。行駛在易滑的路面上,沒有ASR的汽車加速時驅動輪容易打滑;如是后驅動的車輛容易甩尾,如是前驅動的車輛容易方向失控。有ASR時,汽車在加速時就不會有或能夠減輕這種現象。在轉彎時,如果發生驅動輪打滑會導致整個車輛向一側偏移,當有ASR時就會使車輛沿著正確的路線轉向;最重要的是車輛轉彎時,一旦驅動輪打滑就會全車一側偏移,這在山路上極度危險的,有ASR的車輛一般不會發生這種現象。在驅動輪打滑時ASR通過對比各輪子轉速,電子系統判斷出驅動輪打滑,自動立刻減少節氣門進氣量,降低引擎轉速,從而減少動力輸出,對打滑的驅動輪進行制動。減少打滑并保持輪胎與地面抓地力的最合適的動力輸出,這時候無論你怎么給油,在ASR介入下,會輸出最適合的動力。

3、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ElectricBrakeforceDis-tribution)

在EBD發明初期,由于其成本高昂,只配備在較高檔的汽車中。隨著汽車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如今EBD已在絕大部分的乘用車上得到了使用。汽車制動過程中若前輪先抱死滑移,汽車能夠維持直線減速停車,處于穩定狀態。實際調整前后輪時,它可依據車輛的重量和路面條件來控制制動過程,自動以前輪為基準去比較后輪輪胎的滑動率(即車輛的實際車速和車輪的圓周線速度之差與車輛實際車速之比),如發覺前后車輪有差異,而且差異程度必須被調整時,它就會調整汽車制動液壓系統,使前、后輪的液壓接近理想化制動力的分布??梢哉f在ABS動作啟動之前,EBD巳經平衡了每一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防止出現后輪先抱死的情況,改善制動力的平衡并縮短汽車制動距離。當緊急剎車車輪抱死的情況下,EBD在ABS動作之前就已經平衡了每一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可以防止出現甩尾和側移,并縮短汽車制動距離。

從工作原理來講,它是ABS的一個附加作用系統,可以提高ABS的效用,共同為行車安全添籌加碼。所以在安全指標上,汽車的性能又多了“ABS+EBD”。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車載ABS失效,EBD也能保證車輛不會出現因甩尾而導致翻車等惡性事件的發生。同時它還能較大地減少ABS工作時的振噪感,不需要增加任何的硬件配置,成本比較低,不少專業人士更是直觀地稱之為“更安全、更舒適的ABS”。在車輪輕微制動時,電子制動力分配(EBD)功能就起作用,轉彎時尤其如此,速度傳感器記錄4個車輪的轉速信息,電子控制單元計算車輪的轉速。如果后輪滑移率增大,則調節制動壓力,使后輪制動壓力降低。電子制動力分配(EBD)功能保證了較高的側向力和合理的制動力分配。

EBD使用特殊的ECU(中央處理器)功能來分配前軸和后軸之間的制動力。當汽車制動時,中央處理器根據接收到的輪速信號、載荷信號、踏板行程信號以及發動機等有關信號,經處理后向電磁閥和軸荷調節器發出控制指令,使各軸的制動力得到合理分配。EBD在汽車制動時即開始控制制動力,而ABS則是在車輪有抱死傾向時開始工作。EBD的優點在于在不同的路面上都可以獲得最佳制動效果,縮短制動距離,提高制動靈敏度和協調性,改善制動的舒適性。

4、電子穩定程序控制系統(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

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簡稱ESP,用于自動控制車輛轉彎過程的尋跡穩定性。在緊急閃避障礙物或在轉彎時出現轉向不足、轉向過度進而使車身側傾角度過大、車尾偏擺力矩超過某一程度、車體的行進方向與轉向盤所轉過的角度差距達到了某一程度時,將車輛行駛方向快速修正到原行駛路徑上。ESP通常是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中的一個自動控制程序,通過對各有關傳感器電信號的計算、分析來監控車輛的行駛狀況。ESP可向ABS、ASR或EBD等輸出指令,通過對有關車輪的制動和制動力大小的控制,使行駛車輛自動保持動態平衡。

ESP的工作原理是:當ESP發現車輛轉彎過程中出現轉向過度時,ESP會降低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并執行前面外車輪的制動作用,來產生一向外的力量,使車身行駛的方向恢復到正常的軌跡;如果ESP發現車輛在轉彎過程中出現轉向不足時,除了會降低發動機動力輸出外,還會對后面兩個車輪根據轉向不足的程度施加不同的制動力,從而使汽車在轉彎過程中有較好的穩定性。

ESP是當前汽車安全水準的最高形式,它是針對各種較差路況,低附著路面,高速彎道行駛等狀態下研發的一種車輛主動安全穩定控制系統"能大大提高汽車的行駛安全性和操縱穩定性,從而顯著減少因外界各種惡劣路況及駕駛員失誤等所造成的重大損失。

5、電子差速鎖(EDS:ElectronicDifferentialSystem)

它是ABS的一種擴展功能,用于鑒別汽車的輪子是不是失去著地摩擦力,從而對汽車的加速打滑進行控制。汽車加速過程中,當電子控制單元根據輪速信號判斷出某一側驅動輪打滑時,EDS就自動開始工作,通過液壓控制單元對該車輪進行適當強度的制動,從而提高另一側驅動輪的附著利用率,提高車輛的通過能力。當車輛的行駛狀況恢復正常后,電子差速鎖即停止工作。同普通車輛相比,帶有EDS的車輛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著力,來提高車輛的運行性。

EDS的工作原理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差速器允許傳動軸兩側的車輪以不同的轉速轉動,并傾向于將動力分配到阻力更小的一側,如果傳動軸某一側的車輪打滑或者懸空時,由于阻力很小它將從差速器吸收到幾乎全部動力,形成車輪一側空轉另一側靜止的局面,造成功率損失。當EDS電子差速鎖通過ABS系統的傳感器,自動探測到由于車輪打滑或懸空而產生的兩側車輪轉速不同的現象時,就會通過ABS系統對打滑車輪進行制動,這樣差速器會將驅動力傳遞給非打滑側的車輪,從而避免牽引力的損失。當車輛的行駛狀況恢復正常后,電子差速鎖即停止作用。一般情況下EDS電子差速鎖有速度限制,只能在車速低于40km/h啟動,例如當時速低于40km/h通過濕滑路面時,EDS也可鎖死打滑車輪,提高行車安全。

同普通車輛相比,帶有EDS的車輛可以更好地利用地面附著力,從而提高車輛的運行性,尤其在傾斜的路面上,EDS的作用更加明顯。但它有速度限制,只有在車速低于40km/h時才會啟動,主要是防止起步和低速時打滑。

篇2:K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移送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做好本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移送工作,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北京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移送管理辦法》、《北京市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暫行規定》、《房山區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移送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鄉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機關各部門、科室要及時將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送至政府信息公開受理室,再由專人負責向區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大廳移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紙質文本和電子文本,并且向區公共圖書館送交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機關各部門、科室要及時將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送至政府信息公開受理室,再由專人負責通過“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系統”完成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電子文本的移送,確保電子文本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三條本鄉移送的政府信息,應堅持格式統一、內容統一、移送時間統一的原則。

第四條機關各部門、科室要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形成或變更后及時送至政府信息公開受理室,再由專人負責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形成或變更20個工作日內,向區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大廳移送公開信息的電子文本;紙質文本于每月10日之前將上月形成或變更的政府公開信息移送至區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大廳,如遇法定節假日,可順延2個工作日。

機關各部門、科室要在公開政府信息失效后及時通知政府信息公開受理室,再由專人負責在失效20個工作日內,將相應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紙質文本及電子文本移送區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大廳。

第五條紙質文本應按照國家公文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統一文件制發格式。電子文本的格式依照“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系統”的規定要求執行。

第六條移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紙質文本內容包括《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工作報告》、機構職能類、法規文件類、規劃計劃類和行政職責類政府信息的正式文本。

紙質目錄的編制按照《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規范(試行)》要求執行。

移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電子文本內容,除上述紙質文本移送內容外,還應包括“業務動態類”政府信息。

第七條移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應采取以下方式:提供紙質目錄和紙質文本三份,分別送達區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大廳,經接收、移送雙方確認數量、內容無誤后,須當場填寫一式兩聯的《政府信息紙質文本移送登記表》,接收方留存第一聯,移送方留存第二聯。

電子文本通過“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系統”移送,電子目錄和電子文本在系統公開的同時,視為移送。

第八條機關各部門、科室要加強對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移送工作的管理,保證移送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九條移送工作情況納入年底評優、評先工作考核體系,并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

第十條本辦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篇3:G移民局政務信息主動公開制度

第一條為規范我局政務信息公開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推進依法行政,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本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我局的政務信息,除下列情形外,都應當予以公開:

(一)屬于國家秘密的;

(二)屬于商業秘密或者公開后可能導致商業秘密被泄露的;

(三)屬于個人隱私或者公開后可能導致對個人隱私造成不當侵害的;

(四)正在調查、討論、處理過程中的,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與執法有關,公開后可能直接影響案件查處或者危及個人生命安全的;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不予公開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信息,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公開的,可以公開。

第三條應當予以公開的政務信息包括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和依申請公開的政務信息。

第四條對下列政務信息,我局應當主動向社會公開:

(一)我市水庫移民發展規劃及有關重大決策的情況;

(二)我局發布的與群眾利益關系密切的規范性文件、政策及措施;

(三)我局的機構設置、職責權限及辦事指南;

(四)公務員招考、錄用以及公開選任干部的條件、程序、結果等情況;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需要公開的其他政務信息。

第五條對屬于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應當于信息生成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開。

第六條對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政府網站、報刊、廣播、電視或者其他便于公眾及時準確獲取信息的形式予以公開。

我局各業務科室應當根據職責分工,做好相應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對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制作、形成、獲得或者掌握的應當予以公開的政務信息,應當經審核后,按照本規定予以公開。

第七條本規定由我局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解釋。

第八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