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效期管理制度
1.目的:合理控制藥品的經營過程管理,防止藥品的過期失效,確保藥品的儲存、養護質量。
2.依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3.適用范圍:本公司進貨驗收、在庫養護、出庫復核和銷售過程中的藥品效期的管理。
4.責任:質量負責人、驗收員、養護員、保管員、營業員對本制度的實施負責。
5.內容:
5.1藥品應標明有效期,未標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按劣藥處理,驗收人員應拒絕收貨。
5.2距失效期不到*個月的藥品不得購進,不得驗收入庫。有效期不到一年的藥品,每月應填報《近效期藥品催售表》,上報質量負責人。
5.3藥品應按批號進行儲存、養護,根據藥品的有效期相對集中存放,按效期遠近依次堆放,不同批號的藥品不得混垛。
5.4對有效期不足*個月的藥品應按月進行催銷。
5.5對有效期不足*個月的藥品應加強養護管理、陳列檢查及銷售控制。
5.6及時處理過期失效品種,嚴格杜絕過期失效藥品售出。
5.7嚴格執行先進先出,近期銷出,易變先出的原則。
篇2:連鎖藥店不合格藥品近效期藥品管理制度
連鎖藥店不合格藥品和近效期藥品管理制度
一、對藥監局和公司質量管理部門通知的不合格藥品,門店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下柜,存放于不合格藥品存放處,并按通知的要求退回配送中心由公司質量管理部門處理。
二、對配送中心配送的藥品,門店驗收員在驗收過程中如發現的不合格藥品,應予拒收,并立即報告公司質量管理部門,經質量管理部門同意后退回配送中心由質量管理部門處理。
三、門店在銷售和養護檢查過程中如發現不合格藥品,應立即下柜,存放于不合格藥品存放處,并查找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藥品擴散化。
四、對于顧客退回的不合格品,由門店質管員確認后放入不合格藥品存放處。
五、對有效期在6個月(可自定時限)以內的近效期藥品應及時銷售。臨效期時限應下架停售,并按不合格藥品處理。
六、近效期藥品為重點養護檢查藥品,應每月養護檢查并有記錄。
七、因各種原因產生的不合格藥品,均應作好不合格藥品登記和處理記錄。不合格藥品處理應退回公司總部由質管部門按規定進行處理。
篇3:藥業近效期藥品管理制度
藥業公司近效期藥品管理制度
根據《藥品管理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及實施細則和相關法規要求,加強公司經營藥品的質量管理,杜絕過期失效藥品的流通,保證人民用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近效期藥品是指有效期在半年內的藥品。
二、采購部組織藥品時,應根據市場變化需求,勤進快銷,避免造成經濟損失。
三、購進有效期在三個月內的藥品,驗收員應拒收,并填制(拒收單)。如果是客戶急需的藥品應入庫。
四、藥品應按批號堆碼,并在庫內設置近效期藥品一覽表,有效期在三個月內的藥品應掛牌,以便隨時掌握近效期藥品的變化情況。
五、嚴格執行先產先出、近期先出、按批號發貨的原則。凡近效期藥品,保管員應每月填寫《近效期藥品報表》,及時報送經理、采購部、銷售部、質量管理部。
六、銷售部應及時對庫存近效期藥品進行銷售,避免過期失效而造成損失。
七、已失效或距失效不足一銷售單元用藥期,經質量管理部確認后,保管員將其移入不合格品庫,按不合格藥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