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門店藥品銷售質量管理制度
1、目的:為規范藥品銷售行為,依法經營安全合理銷售藥品。
2、依據:《藥品管理法》、《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
3、適用范圍:門店銷售過程質量管理。
4、責任:門店銷售人員。
5、內容:
5.1、門店營業人員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制定的管理制度,依法銷售藥品;
5.2、門店應按照批準的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經營藥品,不得在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店核準的地址以外的場所儲存和超范圍經營藥品。不得為他人以本門店的名義經營藥品提供場所,不得銷售假劣藥品;
5.3、凡從事藥品零售工作的營業員,必須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經培訓考核,同時對營業員進行健檢查,合格者方可上崗;
5.4、門店須配備票據自動打印機和電子掃描槍,實現計算機網絡管理。在柜藥品實現條碼管理,銷售藥品時,營業員應為顧客提供自動打印機開具銷售憑證,銷售憑證應注明藥品名稱、規格、產地、數量、批準文號、批號、價格、金額等內容;
5.5、處方藥銷售必須憑醫師處方,并經執業藥師處方審核方可調配;含麻黃堿復方制劑等國家有專門管理要求的藥品,每人每天購買量不超過2個獨立最小包裝;
5.6、藥品銷售過程中應正確宣傳,不得夸大藥品功效
5.7、不得采用搭售或買藥品贈藥品、買藥品贈商品等方式向公眾贈送處方藥或甲類非處方藥;
5.8、不得采用郵購,互聯網交易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
6、相關表格:銷售憑證
篇2:A醫院藥品質量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醫院藥品質量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一、藥品不良反應(ADR)主要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為促進合理用藥,提高藥品質量和藥物治療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二、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報告范圍;
1、上市5年以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和列入國家重點監測的藥品、醫療器械,引起的所有不良反應(事件)。
2、上市5年以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引起的嚴重、罕見的或新的不良反應。
三、藥品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藥品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應及過敏反應等。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主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引起死亡;致畸、致癌或缺陷;對生命有危險并能夠導致人體永久的或顯著的傷殘;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四、一經發現可疑藥品不良反應需詳細記錄、調查,按規定要求對典型病例詳細填寫《藥品不良反應收銀制度
篇3:人民醫院藥品質量監督員職責
市人民醫院藥品質量監督員職責
一、藥品質量監督員在藥劑科科長領導下,遵守《藥品管理法》、《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對本小組的藥品質量工作負責。
二、每月對本組藥品和制劑進行抽檢,內容包括:藥品名稱、生產廠家、批準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期、劑量等項檢查,并觀察藥品內外包裝是否完好,藥品外觀是否有變色、受潮、沉淀、糖衣脫落、碎片、發霉、變質、蟲咬等現象,抽檢量不得低于本組所有藥品品種的1%,抽檢結果書面報藥品質量監督組長。
三、組織本組人員經常對藥品質量情況進行檢查。
四、嚴格控制藥品在有效期內使用,對有效期藥品提前3個月向組長報告并貼于有效期公示欄。
五、藥品按規定的保存條件放置,如:冷藏、避光等。
六、及時發現影響本組藥品質量的內外因素,并及時解決、報告。
七、對藥品質量檢查情況應有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