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氫冷發電機制氫設備防火措施
1.氫冷發電機及其氫冷系統和制氫設備中的氫氣純度和含氧量,必須在運行中按專用規程的要求進行分析化驗,氫純度和含氧量必須符合規定的標準。氫冷系統中氫氣純度須不低于96%,含氧量不應大于2%;制氫設備中,氣體含氫量不應低于99.5%,含氧量不應超過0.5%。如不能達到標準,應立即進行處理,直到合格為止。
2氫冷發電機的軸封必須嚴密,當機組開始起動時,無論有無充氫氣,軸封油都不準中斷,油壓應大于氫壓,以防空氣進入發電機外殼或氫氣充入汽輪機的油系統中而引起爆炸起火。
3氫冷發電機運行時,排煙機應保持經常運行,并定期(每周一次)從排煙機出口
和主油箱頂取樣(漏氫增大時應隨時取樣檢查),監視含氫量是否超過制造廠規定(無制造廠規定的按2%)。如超過則應查明原因并予消除。
4密封油系統應運行可靠,并設自動投入雙電源或交直流密封油泵聯動裝置,備用泵(直流泵)必須經常處于良好備用狀態,并應定期校驗。兩泵電源線應用埋線管或外露部分用耐燃材料外包。
5氫冷發電機密封油箱應設置火災檢測和水噴霧滅火設施。
6在氫冷發電機及其氫冷系統上不論進行動火作業還是進行檢修、試驗工作,都必須斷開氫氣系統,并與運行系統有明確的斷開點。充氫側加裝法蘭短管,并加裝金屬盲(堵)板。
7動火前或檢修試驗前,應對檢修設備和管道用氮氣或其他隋性氣體吹洗置換。
在置換過程中應有專職人員定期取樣,分析混合氣體的成分。取樣點應選在排出母管和氣體不易流動的死區。取樣前先放氣1~2MIN,以排出管內余氣。
氮氣置換時,氮氣中含氧量不得超過3%。置換結束后,系統內混合氣體的含量必須連續三次分析合格,并應有二臺以上測爆儀進行現場監測。
8氣體介質的置換避免在起動、并列過程中進行。氫氣置換過程中不得進行預防性試驗和拆卸螺絲等檢修工作。
9機組漏氫量實測計算每月進行一次,用以考核漏氫水平。
10設備和閥門等連接點泄漏檢查,可采用肥皂水或合格的攜帶式可燃氣體防爆檢測儀,禁止使用明火。
11管道閥門和水封裝置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嚴禁用明火烤烘。
12不得在室內排放氫氣。
13放空管。
(1)放空管出口應在遠離明火作業的安全地區。若室內放空管出口近屋頂,應高出屋頂2M以上;在墻外的放空管應超出地面4M以上,周圍并設置遮欄及標示牌;室外設備的放空管應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M以上。排放時周圍應禁止一切明火作業。
(2)應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外來異物堵塞放空管和排污管的措施。
(3)放空閥應能在控制室遠方操作或放在發生火災時仍有可能接近的地方。放空閥能力應與汽輪機破壞真空停機的惰走時間相配合。
14氫氣管道。
(1)氫氣管道宜架空敷設,其支架應為非燃燒體,架空管道不應與電纜、電線敷設在同一支架上。
(2)氫氣管道與燃氣管道、氧氣管道平行敷設時,中間宜有非燃物體將管道隔開,或凈距不少于250MM。分層敷設時,氫氣管道應位于上方。
(3)氫氣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或基他管線的最小凈距應符合現行的GB4962《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
(4)室外地溝敷設的管道,應有防止氫氣泄漏、積聚或竄入其他溝道的措施,埋地敷設的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M,含氫氣的管道應敷設在冰凍層以下。室內管道不應敷設在地溝中或直接埋地。
(5)管道穿過墻壁或樓板時應設套管,套管內的管段不應有焊縫,管道和套管之間應用非燃材料填塞。
(6)管道應避免穿過地溝、下水道、鐵路及汽車道路等,必須穿過時應設套管。
(7)管道不得穿過生活間、辦公室、配電室、控制室、儀表室、樓梯間和其他不使用氫氣的房間,不宜穿過吊頂、技術(夾)層。當必須穿過吊頂或技術(夾)層時,應采取安全措施。
篇2:發電廠氫冷發電機制氫設備防火措施
1.氫冷發電機及其氫冷系統和制氫設備中的氫氣純度和含氧量,必須在運行中按專用規程的要求進行分析化驗,氫純度和含氧量必須符合規定的標準。氫冷系統中氫氣純度須不低于96%,含氧量不應大于2%;制氫設備中,氣體含氫量不應低于99.5%,含氧量不應超過0.5%。如不能達到標準,應立即進行處理,直到合格為止。
2氫冷發電機的軸封必須嚴密,當機組開始起動時,無論有無充氫氣,軸封油都不準中斷,油壓應大于氫壓,以防空氣進入發電機外殼或氫氣充入汽輪機的油系統中而引起爆炸起火。
3氫冷發電機運行時,排煙機應保持經常運行,并定期(每周一次)從排煙機出口
和主油箱頂取樣(漏氫增大時應隨時取樣檢查),監視含氫量是否超過制造廠規定(無制造廠規定的按2%)。如超過則應查明原因并予消除。
4密封油系統應運行可靠,并設自動投入雙電源或交直流密封油泵聯動裝置,備用泵(直流泵)必須經常處于良好備用狀態,并應定期校驗。兩泵電源線應用埋線管或外露部分用耐燃材料外包。
5氫冷發電機密封油箱應設置火災檢測和水噴霧滅火設施。
6在氫冷發電機及其氫冷系統上不論進行動火作業還是進行檢修、試驗工作,都必須斷開氫氣系統,并與運行系統有明確的斷開點。充氫側加裝法蘭短管,并加裝金屬盲(堵)板。
7動火前或檢修試驗前,應對檢修設備和管道用氮氣或其他隋性氣體吹洗置換。
在置換過程中應有專職人員定期取樣,分析混合氣體的成分。取樣點應選在排出母管和氣體不易流動的死區。取樣前先放氣1~2MIN,以排出管內余氣。
氮氣置換時,氮氣中含氧量不得超過3%。置換結束后,系統內混合氣體的含量必須連續三次分析合格,并應有二臺以上測爆儀進行現場監測。
8氣體介質的置換避免在起動、并列過程中進行。氫氣置換過程中不得進行預防性試驗和拆卸螺絲等檢修工作。
9機組漏氫量實測計算每月進行一次,用以考核漏氫水平。
10設備和閥門等連接點泄漏檢查,可采用肥皂水或合格的攜帶式可燃氣體防爆檢測儀,禁止使用明火。
11管道閥門和水封裝置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嚴禁用明火烤烘。
12不得在室內排放氫氣。
13放空管。
(1)放空管出口應在遠離明火作業的安全地區。若室內放空管出口近屋頂,應高出屋頂2M以上;在墻外的放空管應超出地面4M以上,周圍并設置遮欄及標示牌;室外設備的放空管應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設備2M以上。排放時周圍應禁止一切明火作業。
(2)應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外來異物堵塞放空管和排污管的措施。
(3)放空閥應能在控制室遠方操作或放在發生火災時仍有可能接近的地方。放空閥能力應與汽輪機破壞真空停機的惰走時間相配合。
14氫氣管道。
(1)氫氣管道宜架空敷設,其支架應為非燃燒體,架空管道不應與電纜、電線敷設在同一支架上。
(2)氫氣管道與燃氣管道、氧氣管道平行敷設時,中間宜有非燃物體將管道隔開,或凈距不少于250MM。分層敷設時,氫氣管道應位于上方。
(3)氫氣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或基他管線的最小凈距應符合現行的GB4962《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
(4)室外地溝敷設的管道,應有防止氫氣泄漏、積聚或竄入其他溝道的措施,埋地敷設的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M,含氫氣的管道應敷設在冰凍層以下。室內管道不應敷設在地溝中或直接埋地。
(5)管道穿過墻壁或樓板時應設套管,套管內的管段不應有焊縫,管道和套管之間應用非燃材料填塞。
(6)管道應避免穿過地溝、下水道、鐵路及汽車道路等,必須穿過時應設套管。
(7)管道不得穿過生活間、辦公室、配電室、控制室、儀表室、樓梯間和其他不使用氫氣的房間,不宜穿過吊頂、技術(夾)層。當必須穿過吊頂或技術(夾)層時,應采取安全措施。
篇3:建設工程施工現場防火規范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防火規范
一.不準支搭易燃建筑。必須支搭時,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執行,并在規定的期限內拆除。經批準支搭的易燃建筑,不準用于明火作業。
二.施工作業用火必須經保衛部門檢查批準,領取用火證,方可作業。用火證只在指定地點和限定的時間內有效。
三.焊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獨立操作。電氣焊割必須符合防火規定。
四.電氣設備的安裝、使用,必須符合《北京地區電氣安裝標準》的規定。非正式電工不得安裝電氣設備。
五.冬季施工用的電熱器須有工程技術部門提供的安全使用技術資料,并經施工現場防火負責人同意,方可使用。重要工程和高層建筑冬季施工用的保溫材料不得用可燃材料。
六.施工現場的可燃材料堆場的設置,應符合公安部《關于建筑工地防火基本措施》的規定。
工程內不得積存易燃、可燃材料,施工中的廢棄物料應及時清除。
七.化學易燃物品和壓縮可燃氣體容器等,應按其性質設置專用庫房分類存放,其庫房的耐火等級和防火要求應符合《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的要求,液化石油氣鋼瓶、乙炔發生器不準在工程內部作業。
八.倉庫、機械設備用房和化學易燃物品操作間等不得采用易燃建筑。
九.施工中使用化學易燃物品時,不得交叉作業;嚴禁在作業場所分裝、調料,并應限額領料。
在室內進行裝修作業使用化學易燃物品時,電器設備要符合防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