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安全運行措施
保障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做好絕緣子的防污閃、線路防雷及防臺風工作甚為重要。
一、絕緣子的防污閃
戶外絕緣子,常年受到工業氣體排放的煙霧、有害氣體或自然界鹽堿蒸汽侵蝕、塵埃沉積等污穢的污染,在毛毛雨、霧、或濕度大的天氣條件下,絕緣子表面的污穢塵埃被潤濕,表面電導劇增,使絕緣子的泄漏電流劇增,其結果使絕緣子在工頻和操作沖擊電壓下的閃絡電壓(污閃電壓)顯著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絕緣子在工作電壓下發生閃絡。對于運行中的線路,為了防止絕緣子的污閃,保證電力輸配線路的安全運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對絕緣子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掃,或采用帶電水沖洗,可有效地減少或防止污閃事故。裝設泄漏電流記錄器,根據泄漏電流的幅值和脈沖數來監察絕緣子的運行情況,發出預告信號,以便及時進行清掃。我市沿海的110kV壩頭變電站和外埔變電站每年都配合變電工區年檢進行清洗,近二、三年內均沒有發生污閃事故;
(2)在絕緣子表面涂一層增水性的防潮材料,如有機硅脂、有機硅油、地蠟等,使絕緣子表面在潮濕天氣下形成水滴,但不形成連續的水膜,使到表面電阻增大,從而減少了泄漏電流,使閃絡電壓不致降低太多;
(3)加強絕緣和采用防污絕緣子。加強線路絕緣的最簡單方法是增加絕緣子串中絕緣子的片數,以增大爬電距離,但只適用于受污范圍不大的情況,否則很不經濟,因增加串中絕緣子片數后必須相應地提高桿塔的高度;采用專用的防污絕緣子可以避免上述缺點,因為防污絕緣子在不增加結構高度的情況下使到泄漏電流爬電距離明顯增大;
(4)采用半導體釉絕緣子。這種絕緣子釉層的表面電阻為106~108Ω,在運行中利用半導體釉層流過均勻的泄漏電流加熱表面,使介質表面干燥,同時使絕緣子表面的電壓分布較均勻,從而能保持較高的閃絡電壓。
二、線路的防雷
由于輸配電線路的分布錯綜復雜,鑒于目前的技術,對輸配電線路的防雷還不可能做到絕對的防雷;此外,雷擊線路時,雷電自線路入侵發、變電站所產生的雷電波也是威脅變電站的主要因素。綜合考慮技術和經濟措施,提高線路的防雷能力應以提高我市電網運行的可靠性為著重點。輸配電線路防雷性能的優劣主要有兩個指標衡量:一是耐雷水平,即雷擊線路絕緣不發生閃烙的最大電流幅值;二是雷擊跳閘率,即每100公里線路每年由于雷擊引起跳閘次數。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須做好"四道防線":①使輸電線路避免遭受直擊雷;②線路受雷后絕緣不發生閃絡;③閃絡后不會產生穩定的工頻電弧;④產生電弧后不中斷電力供應。
針對這四道防線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土壤電阻(Ω·m)
100及以下
1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及以上
接地電阻(Ω)
10
15
20
25
30
?
(1)架設避雷線。主要是防止雷電直擊導線,此外,對雷電流有分流作用,減少流入桿塔的雷電流,使塔頂電位下降;對導線有耦合使用,降低雷擊桿塔時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對導線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導線上的感應電壓。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一般要全線架設避雷線;
?
(2)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是提高線路耐雷水平防止雷電流反擊的有效措施,規程規定,有避雷線的線路,每基桿塔的工頻接地電阻,在雷季干燥時不超過下表所列數值:
(3)架設耦合地線。即在導線下方架設地線的措施,是增加避雷線與導線間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絕緣子串上的電壓,耦合地線還可起到對雷電流的分流作用;
(4)采用不平衡的絕緣方式。同桿架設的雙回線路,所采用的防雷措施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不平衡絕緣方式來降低雙回線路雷擊同時跳閘率,以保證不中斷供電。不平衡的原則一般是使二回路的絕緣子串片數有差異,這樣,雷擊時絕緣子串片少的回路先閃絡,閃絡后的導線相當于地線,增加了對另一回導線的耦合作用,提高了另一回線路的耐雷水平,使之不發生閃絡以保證另一回線路可持續供電;
(5)采用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我市的配電線路均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運行方式,這可使得雷擊引起的大多數單相接地故障能夠自動消除,不致引起相間短路和跳閘,而在兩相或三相著雷時,雷擊引起第一相導線閃絡相絕緣子串上的電壓下降,從而提高了耐雷水平;
(6)裝設自動重合閘。由于雷擊造成的閃絡大多數能在跳閘后自行恢復絕緣性能,所以重合閘的成功率也較高,它是保證不中斷供電的有效措施。我市的配電線路一般都裝設有重合閘,除雙電源及電纜出線較長的線路外;
(7)裝設排氣式避雷器。一般在線路交叉處和在高桿塔上裝設排氣式避雷器以限制過電壓。特別是帶絕緣皮的配電線路,在受雷擊時的過電壓比較明顯,裝設排氣式避雷器是限制過電壓的一種有效方法。電纜進、出線的可利用電纜與氣式避雷器聯合作用的典型進線保護。現我市帶絕緣皮的架空線路正在適當位置安裝排氣式避雷器以限制過電壓;
(8)加強絕緣。對于高桿塔,可以采取增加絕緣子串片數的辦法來提高防雷性能,高桿塔的等值電感大,感應過電壓高,繞擊率也隨高度的增高而增加,因此規程規定,全高超過40m有避雷線的桿塔,每增加10m應增加一片絕緣子。
三、防臺風工作
每年的臺風多發生在夏季和秋季,臺風的風力強、降雨量大、影響范圍廣。根據這幾年來臺風給我市電力線路所造成的破壞統計,常見有以下幾種故障:線路的桿塔倒塌;導線、避雷線、拉線、引線斷線、裂股;絕緣子爆裂;橫擔折;跌落式保險燒壞;線路過電壓等。所以,應在臺風到來之前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強、加固桿塔的基礎。檢查桿塔基礎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夠,桿塔本體是否受到破壞,若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要求要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桿塔的完好性、安全性,這是防止倒桿塔的有效措施。特別要注意對終端塔、轉角塔的加強、加固。
(2)加強線路的巡視。檢查鐵塔、鐵橫擔銹蝕程度:檢查支撐絕緣子是否有裂紋;檢查線路、避雷線、拉線、引線是否銹蝕、松股、斷股、損傷或閃絡燒傷;檢查線路弧垂是否正常;檢查導線線夾,導線與絕緣子的綁線是否松動;檢查線路對地、周圍建筑物、樹木和對其他交叉跨越設施的距離是否足夠。若上述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要求的,要及時采取措施給予整改。在巡視時要特別注意樹木、竹子與線路的距離,由于樹、竹子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它們在強風中的擺動幅度度較大,尤其臺風到來枝杈時常被折斷,有時甚至整棵被連根拔起,這對線路所造成的威脅很大。
結束語
隨著工業生產現代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電力用戶對供電的可靠性、安全性也有更高的要求,保障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的安全運行,更應引起電力部門的充分重視。應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采取合理的措施,確保電網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安全運行。
篇2: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安全運行措施
保障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做好絕緣子的防污閃、線路防雷及防臺風工作甚為重要。
一、絕緣子的防污閃
戶外絕緣子,常年受到工業氣體排放的煙霧、有害氣體或自然界鹽堿蒸汽侵蝕、塵埃沉積等污穢的污染,在毛毛雨、霧、或濕度大的天氣條件下,絕緣子表面的污穢塵埃被潤濕,表面電導劇增,使絕緣子的泄漏電流劇增,其結果使絕緣子在工頻和操作沖擊電壓下的閃絡電壓(污閃電壓)顯著降低,甚至有可能使絕緣子在工作電壓下發生閃絡。對于運行中的線路,為了防止絕緣子的污閃,保證電力輸配線路的安全運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對絕緣子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清掃,或采用帶電水沖洗,可有效地減少或防止污閃事故。裝設泄漏電流記錄器,根據泄漏電流的幅值和脈沖數來監察絕緣子的運行情況,發出預告信號,以便及時進行清掃。我市沿海的110kV壩頭變電站和外埔變電站每年都配合變電工區年檢進行清洗,近二、三年內均沒有發生污閃事故;
(2)在絕緣子表面涂一層增水性的防潮材料,如有機硅脂、有機硅油、地蠟等,使絕緣子表面在潮濕天氣下形成水滴,但不形成連續的水膜,使到表面電阻增大,從而減少了泄漏電流,使閃絡電壓不致降低太多;
(3)加強絕緣和采用防污絕緣子。加強線路絕緣的最簡單方法是增加絕緣子串中絕緣子的片數,以增大爬電距離,但只適用于受污范圍不大的情況,否則很不經濟,因增加串中絕緣子片數后必須相應地提高桿塔的高度;采用專用的防污絕緣子可以避免上述缺點,因為防污絕緣子在不增加結構高度的情況下使到泄漏電流爬電距離明顯增大;
(4)采用半導體釉絕緣子。這種絕緣子釉層的表面電阻為106~108Ω,在運行中利用半導體釉層流過均勻的泄漏電流加熱表面,使介質表面干燥,同時使絕緣子表面的電壓分布較均勻,從而能保持較高的閃絡電壓。
二、線路的防雷
由于輸配電線路的分布錯綜復雜,鑒于目前的技術,對輸配電線路的防雷還不可能做到絕對的防雷;此外,雷擊線路時,雷電自線路入侵發、變電站所產生的雷電波也是威脅變電站的主要因素。綜合考慮技術和經濟措施,提高線路的防雷能力應以提高我市電網運行的可靠性為著重點。輸配電線路防雷性能的優劣主要有兩個指標衡量:一是耐雷水平,即雷擊線路絕緣不發生閃烙的最大電流幅值;二是雷擊跳閘率,即每100公里線路每年由于雷擊引起跳閘次數。所以要提高防雷水平,必須做好"四道防線":①使輸電線路避免遭受直擊雷;②線路受雷后絕緣不發生閃絡;③閃絡后不會產生穩定的工頻電弧;④產生電弧后不中斷電力供應。
針對這四道防線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土壤電阻(Ω·m)
100及以下
1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及以上
接地電阻(Ω)
10
15
20
25
30
?
(1)架設避雷線。主要是防止雷電直擊導線,此外,對雷電流有分流作用,減少流入桿塔的雷電流,使塔頂電位下降;對導線有耦合使用,降低雷擊桿塔時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對導線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導線上的感應電壓。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一般要全線架設避雷線;
?
(2)降低桿塔接地電阻。是提高線路耐雷水平防止雷電流反擊的有效措施,規程規定,有避雷線的線路,每基桿塔的工頻接地電阻,在雷季干燥時不超過下表所列數值:
(3)架設耦合地線。即在導線下方架設地線的措施,是增加避雷線與導線間的耦合作用以降低絕緣子串上的電壓,耦合地線還可起到對雷電流的分流作用;
(4)采用不平衡的絕緣方式。同桿架設的雙回線路,所采用的防雷措施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不平衡絕緣方式來降低雙回線路雷擊同時跳閘率,以保證不中斷供電。不平衡的原則一般是使二回路的絕緣子串片數有差異,這樣,雷擊時絕緣子串片少的回路先閃絡,閃絡后的導線相當于地線,增加了對另一回導線的耦合作用,提高了另一回線路的耐雷水平,使之不發生閃絡以保證另一回線路可持續供電;
(5)采用消弧線圈接地方式。我市的配電線路均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運行方式,這可使得雷擊引起的大多數單相接地故障能夠自動消除,不致引起相間短路和跳閘,而在兩相或三相著雷時,雷擊引起第一相導線閃絡相絕緣子串上的電壓下降,從而提高了耐雷水平;
(6)裝設自動重合閘。由于雷擊造成的閃絡大多數能在跳閘后自行恢復絕緣性能,所以重合閘的成功率也較高,它是保證不中斷供電的有效措施。我市的配電線路一般都裝設有重合閘,除雙電源及電纜出線較長的線路外;
(7)裝設排氣式避雷器。一般在線路交叉處和在高桿塔上裝設排氣式避雷器以限制過電壓。特別是帶絕緣皮的配電線路,在受雷擊時的過電壓比較明顯,裝設排氣式避雷器是限制過電壓的一種有效方法。電纜進、出線的可利用電纜與氣式避雷器聯合作用的典型進線保護。現我市帶絕緣皮的架空線路正在適當位置安裝排氣式避雷器以限制過電壓;
(8)加強絕緣。對于高桿塔,可以采取增加絕緣子串片數的辦法來提高防雷性能,高桿塔的等值電感大,感應過電壓高,繞擊率也隨高度的增高而增加,因此規程規定,全高超過40m有避雷線的桿塔,每增加10m應增加一片絕緣子。
三、防臺風工作
每年的臺風多發生在夏季和秋季,臺風的風力強、降雨量大、影響范圍廣。根據這幾年來臺風給我市電力線路所造成的破壞統計,常見有以下幾種故障:線路的桿塔倒塌;導線、避雷線、拉線、引線斷線、裂股;絕緣子爆裂;橫擔折;跌落式保險燒壞;線路過電壓等。所以,應在臺風到來之前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強、加固桿塔的基礎。檢查桿塔基礎是否下沉、外露,埋深是否足夠,桿塔本體是否受到破壞,若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要求要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桿塔的完好性、安全性,這是防止倒桿塔的有效措施。特別要注意對終端塔、轉角塔的加強、加固。
(2)加強線路的巡視。檢查鐵塔、鐵橫擔銹蝕程度:檢查支撐絕緣子是否有裂紋;檢查線路、避雷線、拉線、引線是否銹蝕、松股、斷股、損傷或閃絡燒傷;檢查線路弧垂是否正常;檢查導線線夾,導線與絕緣子的綁線是否松動;檢查線路對地、周圍建筑物、樹木和對其他交叉跨越設施的距離是否足夠。若上述不符合規程規定的要求的,要及時采取措施給予整改。在巡視時要特別注意樹木、竹子與線路的距離,由于樹、竹子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它們在強風中的擺動幅度度較大,尤其臺風到來枝杈時常被折斷,有時甚至整棵被連根拔起,這對線路所造成的威脅很大。
結束語
隨著工業生產現代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電力用戶對供電的可靠性、安全性也有更高的要求,保障輸配電線路在特殊氣候條件下的安全運行,更應引起電力部門的充分重視。應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采取合理的措施,確保電網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安全運行。
篇3:特殊氣候條件施工技術措施
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施工技術措施
1、雨季施工技術措施
(1)澆搗砼前應與氣象部門作好聯系,盡可能避免在在暴雨天內澆搗砼。
(2)如果澆搗砼時恰逢下雨,應隨雨量大小,隨時測定砂石含水量,調整砼配合比。
(3)現場應準備足夠的防雨應急材料(如油布、塑料薄膜),以防雨水沖刷新澆砼,確保砼質量。
(4)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和四周的清理工作,防止積水和淤泥。
(5)如在施工過程中突遇大暴雨,應估好人員配置,加強施工管理力量。確實無法施工時,可留設施工縫,但應做好施工縫的處理工作。
2、高溫季節施工技術措施
(1)在高溫季節,澆搗完成的砼應及時加強養護,外露部分應覆蓋草包。
(2)砼應按氣溫與技術性能要求摻加緩凝劑。
(3)氣溫高于20℃時,砼輸送管的表面應包二層麻袋并用水保持濕潤狀態,避免輸送管直接受陽光曝曬,使砼坍落度變小。
3、冬期施工技術措施
(1)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低于5℃或每日最低溫度低于3℃時,應按冬期施工要求組織施工。
(2)采用以蓄熱法和摻化學劑相結合的防凍保溫辦法,并輔以調整砼配合比,控制砼水灰比等措施來保證砼質量。
(3)根據實際情況,如有必要時可摻加外加劑(如硫酸鈉、亞硝酸鈉等),外露砼表面應用草包加塑料薄膜覆蓋。
(4)做好清除積雪,鑿除結冰層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