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變停電期間安全技術措施

主變停電期間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9583

由于#3(#4)主變停電后,我公司與系統只通過#4(#3)主變連接,乙站110KV與#3、4機組也只通過#4主變104開關(#3主變103開關)連接,運行方式比較薄弱,若#4(#3)主變故障掉閘,我公司將分成兩個獨立的系統,為此在#3(#4)主變停電期間,為保證我公司廠用電的安全運行,特制定#3、4主變停電期間安全技術措施。

1#4主變停電期間的運行方式:

1.1220KV系統運行方式:南付線、南川線運行分別與系統連接,橋聯200開關運行,#4(#3)機通過#4(#3)主變與220KV系統連接。

1.2110KV系統運行方式:

1.2.1#1主變、#3主變、電聯Ⅰ線、南煉線、南北線在110KVⅠ母線運行。

1.2.2#2主變、#4主變、電聯Ⅱ線、南科線、付電Ⅱ線、#1啟備變在110KVⅡ母線運行。

1.2.3#0啟備變在110KVⅠ母線備用。

1.2.4旁路開關在110KVⅡ母線備用。

1.3負荷情況:

1.3.1機組所帶負荷情況(按最大負荷):#1、2機負荷143MW,#3、4機負荷290MW,總負荷433MW。

1.3.2乙站用電負荷分配情況(按正常負荷):電聯Ⅰ線(40MW)+電聯Ⅱ線(40MW)+付電Ⅱ線(70MW)+南煉線(10MW)+南科線(20MW)+南北線(52MW)+#1、2機廠用電(15.2MW)=247.2MW

1.3.3145機組負荷分配情況:#3、4主變通過220KV向系統供70MW左右;通過110KV向#1、2機組供110MW;#3、4廠用線用電負荷18MW。

(在停電期間的負荷分配應按當時機組、線路負荷進行計算為準)

2#4(#3)主變故障的處理原則:

2.1#4(#3)主變故障掉閘的處理:#4(#3)主變故障掉閘后(本身報護動作,啟動全停),我公司將分成兩個獨立的系統,一個是#1、2機組(包括甲站)成為一個單獨的系統;另一個是#4機也跳閘停機,#3、4機全停,失去廠用電。

2.1.1#1、2機組事故處理:

從以上運行方式來看,#1、2機組(包括甲站)成為獨立系統后,供電負荷與用電負荷相差約110MW左右,將引起#1、2機組(包括甲站)頻率、電壓降低,甲站低頻減載將動作切去80MW負荷,值班人員應及時調整#1、2機組負荷,必要時可聯系調度降低線路負荷,保證#1、2機組頻率、電壓在合格范圍內。

(此處理是按最大負荷來計算,故障時應按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2.1.2#4(#3)機事故處理:

#3、4機全停后,必須等到故障消除后(或#4主變工作結束后),通過#4主變104開關(#3主變103開關)從乙站倒送電后,將#4(#3)機開機,這時,#4(#3)機與乙站聯網,值班人員應調整#4(#3)機負荷保證我公司廠用電頻率、電壓在合格范圍內。

2.1.3故障消除后的并網操作:事故消除后與系統并網操作應通過220KV南付線(南川線)或橋聯開關與系統并網。

2.2#4(#3)主變104(103)開關掉閘的處理:#4(#3)主變104(103)開關掉閘后#1、2機組將與系統解列成為獨立網,這時,值班人員應及時調整#1、2機組負荷保證機組的安全運行,并保證系統電壓、頻率在合格范圍內,同時應及時聯系調度,通過110KV付電Ⅱ線與系統并網,待故障消除后,合上#3主變103開關恢復正常運行方式。

3#3(4)主變停電期間的安全注意事項:

3.1值班運行人員要熟悉#3(4)主變停電期間的運行方式,掌握發、供電有功和無功負荷差值。

3.2電氣值班人員要認真監盤,調整發電機有、無功負荷,保持負荷穩定運行,盡量減小104(103)開關的負荷。

3.3加強設備的巡檢工作,重點要加強#4(#3)主變系統和110KV系統設備的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聯系消除。

3.4在#3(#4)主變停電期間,盡量不要改變運行方式,廠用電系統要保持正常運行方式。

3.5應盡量提高運行機組的無功,以便發生事故時,能保證廠用電系統的電壓。

3.6各機組電氣值班人員要加強聯系,若進行系統倒閘操作時,必須事先通知對方。

3.7發生事故時應在值長的統一指揮下進行事故處理,進行任何一步操作必須匯報值長并得到值長的同意后,方可操作。

3.8值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本措施。

篇2:停電期間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一、工程概況

根據2017年11月13日織金縣供電局“關于協調鑫安煤礦線路停電的函”,鑫安煤礦將于11月19日、20日7:00至19:00暫停10KV專線停電,為確保停電期間及恢復送電后煤礦安全生產,經礦專題研究,編制該安全技術措施。

二、安全技術措施

1、為保證礦井停電期間正常通風、抽水,采購部門必須提前做好柴油儲備,保證停電期間柴油發電機正常運行,滿足礦井主要通風機及主水泵等設備正常運行;井下暫停所有采掘活動,僅維持正常通風、抽水。

2、井下所有職工必須在停電前30分鐘撤離出井,由礦燈房、井口檢身房及調度室分別核對記錄,確認井下人員全部撤出地面。

3、因停電導致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跟班電工必須將停風巷道中全部非本質安全型設備斷電,并在巷道在開口處設上柵欄、揭示警標,嚴禁人員進入。

4、停電期間進行正常通風、抽水時,嚴禁一人單獨入井,必須由瓦檢員、安全員2人同時入井,入井必須分別攜帶瓦斯便攜儀及自救器,2人前后間隔10m,入井后不得進入停風區域及其回風流內,入井期間必須時刻觀察風流情況及周圍狀況,發現無風、微風及風流異常,必須立即撤出井外。

5、恢復供電后,當停風區域瓦斯濃度大于1%小于3%時,必須指定專人進行排放;若瓦斯濃度超過3%時,則必須報礦山救護隊(與煤礦簽訂救護協議的專職礦山救護隊)進行排放。

6、局扇排放瓦斯原則:受影響區域必須執行停電、撤人及站崗;風機嚴禁發生循環風;必須執行控制排放;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匯合處的瓦斯濃度均不得超過1.5%,且混合風流經過的巷道內必須停電撤人。

7、排放瓦斯時,必須進行站崗警戒,必須在巷道開口點、巷道回風聯絡巷附近的進風流及風井口站崗,嚴禁人員在排放期間進入。

8、排放前由值班電工關閉所有受影響區域內的電源,撤出所有人員,由當班瓦檢員及安全員檢查各回風偏口的柵欄是否關閉上鎖防止人員進入,停電、撤人及站崗工作由調度室派專人負責,且每項工作還必須設負責人。

9、排放瓦斯必須采取三通控制排放,排放時三通靠迎頭端風量由小到大逐漸增加,而三通短節風量由大到小;控制迎頭方向風量的繩索置于新鮮風流中,排放時三通控制和第一交匯點瓦斯檢查由瓦檢員執行。

10、有兩個及以上的掘進工作面需要排放瓦斯時,從進風巷沿回風流方向依次逐個排放,嚴禁兩個及兩個以上掘進工作面同時排放瓦斯。

11、排放前,停電、撤人及站崗三項工作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在確認這三項工作完成以后,即通知瓦檢員可以排放瓦斯,瓦檢員得到通知后立即檢查風機及開關附近瓦斯濃度,且只有風機及開關附近10米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扇向獨頭巷道送入有限的風量;逐步排放積聚的瓦斯;同時,還必須使獨頭巷道排出的風流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1.5%。

12、排放瓦斯時,應有瓦檢員在獨頭巷道回風流與全風壓混合處,經常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達到1.5%時,應指令調節風量人員,減少向獨頭巷道送入的風量,確保獨頭巷道排出的瓦斯在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規定。

13、排放結束后,瓦檢員對巷道瓦斯數據進行檢查,并向調度匯報,調度室在確認工作面進風流瓦斯濃度不大于0.5%,回風流瓦斯濃度不大于1%,局部瓦斯濃度不大于2%時,通知向停電區域逐級恢復送電,并通知撤除站崗。

14、各停電區域恢復送電后,必須由班組長、瓦檢員及安全員進入采掘工作面巡查,檢查工作地點安全狀況、進行隱患排查,排除隱患、確認安全后,方可通知其他人員進入工作面作業。

15、其它未盡事項,嚴格按照各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