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輸電線路巡視檢修工作現場安全要求

輸電線路巡視檢修工作現場安全要求

2024-07-18 閱讀 3220

一、線路巡視及注意事項:

1、對所轄線路每月進行一次定期巡視,按工作任務單進行,必須巡視到位,認真檢查線路各部件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及時填寫巡視記錄及缺陷記錄,發現重大、緊急缺陷時立即上報有關人員。

2、根據氣候劇烈變化、線路滿載及過負荷等情況,及時對線路進行特殊巡視。

3、巡視線路時必須穿絕緣鞋,不準攀桿塔。

4、巡視線路時還要查看線路沿線情況,防護區內有無樹木,建筑物及其它障礙物等。

5、定期巡視的要求:

(1)、巡線工作由崗位技能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

(2)、線路巡視中無論線路是否停電,均視為帶電線路。

(3)、巡視時,應穿絕緣鞋,單人巡視,禁止攀登桿塔。

(4)、巡視時要注意狗咬、糞坑等安全問題,不要長時間地在干枯的河道內行走。

(5)、過往公路時,應注意來往車輛,并遵守交通法規。

(6)、根據季節變化和區域特征,巡視人員還應攜帶防暑藥品和蛇藥。

(7)、山區巡視時要注意蛇咬、扎腳、上路濕滑等安全問題,不要長時間地在山谷或山澗中行走;注意防火。

(8)、巡線中遇有大風時,應在上風側沿線行走,以防斷線倒桿危及巡視人員的安全。

(9)、雷雨天氣,巡視人員應避開桿塔、導線和高大樹木下方,應遠離線路或暫停巡視,以保證巡視人員人身安全。

(10)、如遇洪水(河水)堵截,人員和車輛應繞行,經完好的橋梁過河。由于水庫泄洪和河道上游下大暴雨,河道下游隨時有發大水的可能,對此,巡視人員和司機要十分注意。

(11)、巡視人員必須帶好隨身工具。對被盜線夾的拉線,巡視人員必須仔細觀察后方可采取臨時措施,防止拽拉線時誤碰導線。

6、故障巡視要求:聽從工作負責人指揮,到現場后要核對線路名、桿號、色標。巡視時應始終認為線路帶電,不能攀登桿塔,找出事故點后,立即報告有關人員,盡快處理使線路及用時恢復送電。

7、夜間巡視的要求:巡視過程中必須沿線路外則進行,遇大風時沿線路上風側前進。

二、線路檢修

1、在檢修線路時,必須提前一天向調度室提出停電申請,并填寫好檢修申請票,同時填寫好電力線路第一種工作票,并經工作票簽發人簽發,杜絕無票工作。

2、接到調度室許可工作命令后,方可開始工作。

3、進入工作現場,必須穿工作服、絕緣鞋,戴安全帽,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不全者,不準進入工作現場。

4、進入工作現場,必須對線路進行驗電,驗明確無電后,按工作票注明的桿塔在工作地段兩端進行掛接地線,接地線掛好后方可開始工作。

5、檢修時地面設監護人,登桿前必須檢查電桿及登桿工具,核對線路名稱、桿號,桿塔上工作時,必須使用安全帶及輔助安全繩,安全帶必須系在牢固的構件上,移動轉位時,不得失去安全帶保護。

6、上下傳遞物品,工具等要用繩索傳遞不準拋擲。

7、如遇特殊天氣雷電、大風時工作負責人必須向工作人員下令暫停工作,待正常后再開始工作。

8、檢修完畢后,工作負責人必須對檢修設備進行檢查,清點工作人員,拆除接地線確認無誤后,方可撤離現場,向調度室交完工令。

9、帶電拆除鳥窩時,必須使用絕緣桿,設專人監護。

10、緊急事故處理,可不填寫工作票,但必須履行工作許可手續,做好可靠的安全措施,事后必須補辦工作票手續。

篇2:架空輸電線路通道運維巡視規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輸電線路通道運維管理,提高巡視質量和效率,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結合公司通道運維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特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通道運維巡視工作堅持“責任到位,預防為主,及時發現,有效處置”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著重提升工作質量。

第三條?通道運維巡視是指根據線路通道環境特點和現存隱患發展情況,確定通道巡視的周期及內容,及時掌握通道環境隱患動態情況及線路異物搭掛缺陷,有效落實隱患管控措施。

第四條?通道運維巡視工作主要包括狀態信息收集,確定巡視工作內容及周期,優化工作計劃,質量評價及考核等內容。

第五條?本規范對通道運維巡視管理職責、工作內容及標準、質量評價與考核等提出要求,適用于公司35kV及以上架空輸電線路通道運維巡視工作。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六條?公司運維檢修部是通道運維巡視工作的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

1、?根據行業標準及公司相關制度要求,制定通道運維巡視規范。

2、?負責監督檢查、統計分析、評價考核各單位通道運維巡視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

3、?組織開展工作業務交流與培訓,推廣新技術、新裝備應用。

第七條?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設備狀態評價中心負責配合公司運檢部開展相關工作,主要職責是:

1、?協助公司運檢部開展通道運維巡視總結分析、監督評價等工作。

2、?配合推廣應用通道運維巡視的新技術、新裝備。

第八條?各通道運維單位主要職責:

1、?負責收集狀態信息,開展通道狀態評價,制定落實年度通道巡視計劃。

2、?結合電網運行方式、季節特點、環境變化、隱患發展及臨時特殊任務等因素,動態調整通道運維巡視周期及工作重點,認真落實巡視責任,及時發現通道環境隱患動態情況及線路異物搭掛缺陷,維護更新通道隱患臺賬。

3、?開展通道運維巡視統計分析和總結評價等工作。

4、?開展通道運維巡視專業培訓及新技術、新裝備應用。

第九條?線路運維單位主要職責:

1、?負責協助通道運維單位收集狀態信息,參與通道狀態評價,將通道運維巡視內容納入所轄線路運維巡視計劃。

2、?依據設備狀況、電網運行方式、季節特點、環境變化、隱患發展及臨時特殊任務等因素,動態調整線路巡視周期,及時發現線路異物搭掛缺陷,并第一時間向通道運維單位通報環境隱患。

3、?與通道運維單位建立常態高效的信息溝通機制,配合通道運維單位及時鑒定環境隱患,消除線路異物搭掛缺陷。

第三章?狀態信息收集

第十條?各通道運維單位應逐線開展狀態信息收集,主要包括:

1、?通道隱患臺賬和管控措施落實工作記錄。

2、?通道狀態圖,包括地理環境、地質災害、樹線矛盾、建筑物和構筑物、施工作業等信息。

3、?歷年發生的外力故障統計分析材料。

4、?重要保電及電網異常方式等特殊時段保障信息。

第十一條?通道狀態信息應準確、完整的記錄歷史情況和實際現狀,及時補充完善。

第四章?通道巡視工作內容及標準

第十二條?通道運維巡視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定期排查通道內隱患及線路搭掛異物缺陷等,具體包括:保護區內使用大型機械,保護區內的施工場所,保護區內組塔、架線、搭建或拆除跨越架等作業,線路500米范圍內爆破作業,不滿足安全距離的樹木,不滿足安全距離的建筑物、其它設施和場所,臨近保護區范圍放飛風箏區域,臨近通道保護范圍垂釣區域,臨近通道保護范圍火情易發區域,臨近通道保護范圍易形成漂浮物危及線路安全運行的場所,線路搭掛異物缺陷等。

第十三條?通道運維巡視工作標準(具體巡視內容、標準及周期參見附表1)

1、?保護區內使用大型機械

(1)?工作內容

及時掌握保護區內大型機械使用情況,通道運維單位要第一時間與施工方建立溝通機制,了解線路保護區內工程施工范圍、進度、現場負責人及聯系方式。告知大型機械與輸電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至少保持7米以外。還要調查工程項目甲方及監理單位,并與之建立有效聯系,掌握整體工程項目進展情況。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與之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等措施。同時根據工程進度及對線路威脅程度,采取專業人員定點看護,增加特巡次數,加裝視頻監控設備等措施。

(3)?巡視周期

特巡周期不超過3天;定點看護時間以現場實際施工情況為準。

2、?保護區內的施工場所

(1)?工作內容

及時發現線路保護區內出現的道路施工、植樹綠化、吊裝作業、倉儲物流、挖沙取土、堆土堆物、在施建筑等情況。與隱患責任方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動態掌握隱患發展變化,包括作業方式、對線路安全運行的影響、對導線距離、對線路設施的危害、作業進度等。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與之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在現場醒目位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等。同時,及時掌握上述七種主要隱患作業范圍、作業時間、使用工具、作業進度、與線路設施距離及隱患發展情況、作業單位及現場負責人聯系方式,如果不滿足安全距離,有可能威脅線路安全或造成人身設備傷害,要及向政府有關單位匯報,尋求協助解決。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對不滿足安全距離,有可能威脅線路安全或造成人身設備傷害的隱患,在大風、陰雨等惡劣天氣來臨時增加專項特巡,防止人員車輛進入。

3、?保護區內組塔、架線、搭建或拆除跨越架等作業

(1)?工作內容

及時發現線路保護區內組塔、架線、搭建或拆除跨越架等作業等各類電力施工作業。與隱患責任方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及時掌握作業內容、作業方式、工作進度、與線路設備距離等信息。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與之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在現場醒目位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并根據實際情況,安裝反外力視頻裝置,實時監控現場情況。同時,掌握施工方案,審核安全措施。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結合實際作業內容進度,在關鍵施工節點,安排專業人員定點看護。

4、?線路500米范圍內爆破作業

(1)?工作內容

及時發現線路周邊爆破作業情況,重點檢查臨近山區或礦區線路通道。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與之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同時,掌握作業方案,審核安全措施,對不滿足安全距離,有可能威脅線路安全,要及向政府有關單位匯報,尋求協助解決。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在關鍵作業時間節點,安排專業人員定點看護。

5、?不滿足安全距離的樹木

(1)?工作內容

與樹權單位或個人建立聯系,了解樹木用途、樹種,告知輸電線路保護區可以栽種自然生長高度不超過2米的低矮樹種,使用大型機械植樹要提前通知電力公司現場看護;對于形成固定隱患的樹木要求樹權方定期進行安全距離測量,并及時修剪或移栽。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發放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確保樹木與導線滿足安全距離。小于2米的樹木隱患要立即消除。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發現有種植或移栽樹木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定點看護或安裝反外力視頻監控等措施進行管控。

6、?不滿足安全距離的建筑物、其它設施和場所

(1)?工作內容

與隱患責任單位建立聯系機制,了解掌握建筑物、其它設施和場所的用途,與線路設施距離,可能出現的變化情況,以及對線路安全運行的威脅程度。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等措施。對于形成固定隱患的,特別是線下違章建筑,應積極取證,及時向政府有關單位匯報,尋求協助解決。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形成固定隱患的建筑物、構筑物特巡周期不超過3天。

7、?臨近保護區范圍放飛風箏區域

(1)?工作內容

排查梳理線路周邊放風箏集中地區,對在線路保護區附近放風箏的人員進行宣傳,告知危險性和危害性。

(2)?工作標準

向放風箏集中地區的物業公司、居委會、村委會以及公園管理處等有關單位發放宣傳材料,登記聯系人,增加巡視次數。

(3)?巡視周期

一般春夏秋季是放風箏的季節,線路地處公園、郊野公園、空曠地帶、稠密的居民小區周邊等易實施放風箏的情況,對于已經排查出的放風箏活動密集地區,在3-10月期間不超過七天一次專項特巡。根據陰雨天氣情況,提前安排異物缺陷特巡。

8、?臨近通道保護范圍垂釣區域

(1)?工作內容

與責任單位或個人建立聯系,做好安全宣傳工作,禁止在線路保護區內垂釣。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發放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在現場醒目位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

9、?臨近通道保護范圍火情易發區域

(1)?工作內容

針對堆積易燃易爆物品等臨近通道保護范圍火情易發區域,通道運維單位要與隱患責任方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做好安全宣傳工作,督促及時清理易燃易爆物品。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發放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與之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在隱患現場醒目位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對于嚴重威脅線路安全的隱患,要及向政府有關單位匯報,尋求協助解決。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

10、?臨近通道保護范圍易形成漂浮物危及線路安全運行的場所

(1)?工作內容

針對垃圾場、廢品回收場所、塑料大棚、彩鋼板頂建筑等臨近通道保護范圍易形成漂浮物危及線路安全運行的場所,通道運維單位要與隱患責任方建立有效溝通機制,做好安全宣傳,督促其及時清理線路周邊的易漂浮物,落實綁扎、蓋壓和加固等措施。

(2)?工作標準

向隱患責任方發放電力設施保護宣傳材料、隱患通知書、電力設施保護聯系單,與之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書,在隱患現場醒目位置安裝反外力警示牌等。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在大風等惡劣天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增加巡視次數和現場檢查次數。

11、?線路搭掛異物缺陷

(1)?工作內容

認真落實巡視工作,及時發現線路搭掛異物(搭掛異物一般以風箏、風箏線、塑料布、錫箔紙、氣球、苫布、綠化、施工用的濾網、農村大棚的草簾子等居多,搭掛在導地線和塔身上的異物均應及時清理),第一時間通報線路運維單位,并抄報公司運檢部。

(2)?工作標準

及時發現線路異物搭掛缺陷,第一時間向線路運維單位通報搭掛異物的情況,并抄報公司運檢部。線路運維單位按照相關設備缺陷管理規定,消除搭掛異物。

(3)?巡視周期

不超過七天一次巡視;在大風、陰雨等惡劣天氣來臨時增加專項特巡。

第十四條?對線路周邊放飛風箏、線路搭掛異物、線路周邊樹木速長等重點工作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采取無人機巡視等高科技裝備對線路進行巡視。

第五章?巡視計劃制定與調整

第十五條?各通道運維單位應于每年11月30日前,逐線逐段制定次年度通道運維巡視計劃(參見附表2),經本單位主管領導審核批準后,上報至公司運檢部和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

第十六條?各通道運維單位應根據通道隱患變化情況、季節和天氣影響、重點工作任務等,優化調整通道巡視計劃,并于每月的25日前將下月月度通道運維巡視計劃表(參見附表3)上報至公司運維檢修部和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

第十七條?線路運維單位也要結合設備巡視,開展通道運維巡視,每月25日前將下月度通道運維巡視計劃表(參見附表3),上報至公司運維檢修部和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

第十八條?各運維單位需調整線路巡視周期時,應先行向公司運檢部報備,說明巡視周期調整原因,經審核同意后進行巡視周期調整。

第六章?評價與考核

第十九條?各通道運維單位每季度應進行通道運維巡視總結分析,并納入設備分析與評價報告中上報;每年1月10日前應將上年度線路通道運維巡視工作總結報公司運檢部。

第二十條?各通道運維單位要逐級建立線路通道運維巡視工作檢查與考核機制,不斷提高線路通道運維巡視管理水平。

第二十一條?公司運檢部對各運維單位通道運維巡視周期管理、通道運維巡視計劃執行情況、通道運維巡視質量等進行監督考核。

第二十二條?公司將針對未執行巡視計劃、未按工作標準巡視、未及時發現并處置線路搭掛異物、巡視記錄不規范不完整的現象加重處罰。

1、?原則上,公司所轄線路凡因異物導致的外力故障,均認定為人員責任,并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2、?公司運檢部將定期組織檢查各單位通道運維巡視質量,及時發布問題通報。年度內凡因通道運維巡視不到位,被通報5次的單位,將在年度績效考核中予以扣減。

3、?通道運維單位發現線路搭掛異物,24小時內要將信息反饋線路運維單位,同時抄報公司運檢部,逾期未報公司將對相關單位予以通報。

4、?未按照缺陷管理規定消除線路搭掛異物,公司將對相關單位以予通報。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規范由公司運檢部負責解釋并監督執行。

第二十四條?本規范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篇3:輸電線路巡視便道修理項目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1、要求明確工作類型:修建

2、本工程主要內容:新建的10kV隧界線、富羅支線;35kV富羅支線、三合支線和220kV萬道線#226-#231(覆冰改造段)目前尚無巡視便道;對已建的35kV金百線;110kV江上線;220kV萬道線、信道線、賀新I、II線、賀道I、II線、江新線修建約87123米的簡易巡視便道;其中10815米為新建,76308米為維修。

3、本次施工范圍:10kV隧界線、富羅支線、35kV富羅支線、三合支線、220kV萬道線#226-#231(覆冰改造段)、35kV金百線、110kV江上線、220kV萬道線、信道線、賀新I、II線、賀道I、II線、江新線。

二、人員組織

⊥65⊥、現場施工負責人:張愛平?聯系電話

⊥65⊥、現場技術負責人:張愛平?聯系電話

⊥6、現場安全負責人:劉勇?聯系電話

⊥6();?>5⊥、現場施工人員:林永森孟德武丘小岸等

⊥65⊥、人員職責:

工作負責人職責:負責工作票的辦理及終結手續,督促施工隊伍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作票上列舉的施工任務;開工前負責宣讀安全施工作業票和其它安全技術交底并組織作業人員簽字,不得安排未簽字的人員參加作業;對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負直接管理責任;貫徹執行公司及上級有關單位關于質量、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規定;負責確保作業場所具備完善的安全文明作業條件;檢查作業場所的安全文明作業情況,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和用具;負責安排人員及時清掃作業場所,進行文明作業。

技術負責人職責:負責本工程的安全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工作;負責作業項目各項措施的編制和技術交底工作,并督促檢查各項措施的執行情況;參加本工程的安全檢查,解決安全技術問題。

安全負責人職責:協助工作負責人做好安全文明作業工作;有權制止和糾正違章作業行為;協助工作負責人審查安全施工作業票和各項安全交底。檢查作業場所的安全文明作業行為;檢查和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各項安全防護用品、用具;檢查和督促作業人員做好各項安全措施;協助工作負責人進行質量、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做好各項安全活動記錄;保管好有關安全資料;檢查和督促作業人員做好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做好安全巡視檢查及記錄工作。

現場施工人員職責: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接受工作負責人領導,認真按照工程作業計劃安排,保證按期、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任務。開工前,接受安全作業措施交底,并在安全作業票上簽字,保證認真做好各項安全措施,杜絕人身、設備責任事故的發生保管好個人工具及安全用具,保證個人工具及安全用具能有效使用,不操作自己不熟悉或非本專業使用的機械設備及工器具。作業中發現不安全問題應妥善處理或向上級報告。

三、施工計劃

⊥65⊥、內容:新建的10kV隧界線、富羅支線;35kV富羅支線、三合支線和220kV萬道線#226-#231(覆冰改造段)目前尚無巡視便道;對已建的35kV金百線;110kV江上線;220kV萬道線、信道線、賀新I、II線、賀道I、II線、江新線修建約87123米的簡易巡視便道;其中10815米為新建,76308米為維修。

⊥65⊥、計劃時間:2014年6月15日至2014年9月25日

⊥6、工作地點:10kV隧界線、富羅支線、35kV富羅支線、三合支線、220kV萬道線#226-#231(覆冰改造段)、35kV金百線、110kV江上線、220kV萬道線、信道線、賀新I、II線、賀道I、II線、江新線。

⊥6();?>5⊥、技術措施

1)、簡易巡視便道路面要求寬1米,要求路面平整、無雜草。

2)、簡易巡視便道包括新修、改道的巡視便道,上、下山部分要求開梯級,梯級高度小于30厘米;坡度大的山便道要求按“之”字修理,并修排水溝保持巡視道路質量。

3).巡視便道出入口處應做明顯的標志(如梯級),桿塔位到拉線盤也要求修巡視便道,桿塔基面也要求修理。

4).施工方應與輸電管理所商量優化路徑,做到路徑合理、方便。

四、安全防護措施

⊥65⊥.施工的安全要求

1.1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熟悉施工現場周圍環境。

1.2施工前由變電站值班員與工作負責人共同檢查工作票上所列的安全措施是否完成,交代施工人員施工地點及周圍帶電情況,經共同確認無誤后雙方簽字。

1.3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保證與帶電設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與220kV帶電設備保持3m及以上安全距離,與110kV帶電設備保持1.5m及以上安全距離,與35kV帶電設備保持1m及以上安全距離。

1.4現場作業時必須遵守三不傷害原則,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所傷害。

1.5施工現場與帶電運行設備之間裝設安全圍欄,并面向施工現場懸掛“止步,高壓危險!”安全標示牌及在工作現場懸掛“在此工作”標示牌。在室外工作地點圍欄的出入口增加“從此進出!”標識牌。

1.6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肅認真參加班前會,聽從安排。嚴格工作票制度,施工前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措施交底,做到文明施工。

1.7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變電站的各種規章制度,除本次施工的設備外,不私自亂動運行設備,一切操作均由運行值班人員執行,服從現場管理人員的管理,保證無其他意外事情發生。

2.對施工人員的要求:

2.1進入作業場地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噴涂紅白相間警示標志時需佩戴防塵口罩,以防止涂料進入鼻腔。

2.2施工人員必須統一穿著工作服,不得穿短衣、短褲、拖鞋、酒后等進入工作場地。

2.3作業人員不得隨意走動、不得擅自擴大工作范圍,不得改變安全措施。不得擅自進入帶電區域,嚴禁誤碰、誤動運行設備。

2.4作業人員嚴禁酒后作業。

2.5工作中應設專人監護,工作中嚴禁觸碰與本次工作無關的設備,注意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220kV:3米,110kV:1.5米,35kV:1米)工作完畢,應立即清理現場。

2.6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合格有效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五、環境保護措施

1、愛護施工現場的一切設施及綠化植被,愛護環境,防止施工過程中產生的雜物污染環境,文明施工,做到“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2、施工時應注意做好防火,不準丟煙頭,盡量不用明火,工作時劃定工作范圍,由專人負責監督,人員離場時不得留有明火或暗火。

3、施工現場留宿人員及駐地,不得亂扔廢棄物,生活污水定點排放,不應隨地大小便,不應有大的喧鬧,搞好周圍環境衛生,以保護環境衛和安靜。

4、施工中產生的廢料應及時收集清運到指定地點,集中處理,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施工結束把現場清理干凈。

六、危害辨識、防范控制措施、應急措施

1、危害辨識及防范控制措施詳見風險評估表。

2、施工應急措施:

序號

可能碰到的困難、問題

應對措施

1

施工人員施工過程中觸電

立即停止工作,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立即向相關上級部門及醫療部門報告,直至救護人員到來前不可停止搶救。

2

物體撞擊

1、現場心跳、呼吸停止者應立即作心肺復蘇;2、有大出血者應積極采取止血措施;3、打急救電話120或則送至鄰近的醫院救護。

3

觸電

1、施工作業前,工作負責人會同值班負責人到現場確認帶電部位及安全距離,交代有關注意事項,并雙方簽字確認

2、工作負責人必須向全體工作班成員交代帶電部位,帶電安全距離和注意事項,并簽字確認。

3、必須指定熟悉設備的有安全員資質人員隨時監控作業現場。

4、如果發生誤碰跳閘事故,立即停止工作,撤離施工現場,保護現場,同時電話通知值班員

4

高處墜落

1、現場心跳、呼吸停止者應立即作心肺復蘇;2、有大出血者應積極采取止血措施;3、多發骨折伴休克者,按骨折固定及休克處理,搬運時一律按脊柱損傷的原則進行搬運(滾動法、平托法)。

4、伴有顱腦外傷的傷員,按顱腦外傷處理。

5

天氣炎熱、雷雨頻繁

施工人員應配備足夠的水和各種應急藥品,雷雨時應尋找安全地點避雨避雷。

七、工器具

序號

名稱

規?格

單位

數量

備注

1

砍刀

20

2

鐵鍬

8

3

5

4

鋤頭

10

5

10

6

鐵耙

8

7

鐵絲

公斤

50

8

電鋸

3

9

全身式安全帶

2

根據現場情況選用

、施工計劃與步驟

⊥65⊥、計劃時間:

序號

施工地點

計劃完成時間(以具體批準時間為準)

備注

1

10kV隧界線

2014.06.15-2014.06.22

2

富羅支線、35kV富羅支線

2014.06.23-2014.07.6

3

三合支線、220kV萬道線、#226-#231(覆冰改造段)、

2014.07.7-2014.07.16

4

35kV金百線、110kV江上線

2014.07.17-2014.07.27

5

220kV萬道線

2014.07.28-2014.08.9

6

信道線

2014.08.10-2014.08.20

7

賀道I、II線

2014.08.21-2014.09.10

8

江新線

2014.09.13-2014.09.25

九、技術交底單(外單位施工方案用)

交底項目

交底內容

本次施工涉及已投運的一次設備情況

每次施工只能在指定工作點工作,不得超出范圍施工簡易巡視便道路面要求寬1米,要求路面平整、無雜草。

3、簡易巡視便道包括新修、改道的巡視便道,上、下山部分要求開梯級,梯級高度小于30厘米;坡度大的山便道要求按“之”字修理,并修排水溝保持巡視道路質量。

4.巡視便道出入口處應做明顯的標志(如梯級),桿塔位到拉線盤也要求修巡視便道,桿塔基面也要求修理。

文明施工。施工結束把施工現場清理干凈,做到“人走場清”。

本次施工涉及已投運的二次設備情況

填寫涉及到的二次設備名稱和編號

一次設備改動情況

填寫施工中改動已投運設備的一些部件、接線、空開、熔斷器、驅潮、電源等情況

保護裝置、自動裝置改動情況

填寫施工中改動已投運保護裝置、自動裝置的壓板、軟件、插件、接線、定值、邏輯等情況

五防系統的改動情況

填寫施工中改動五防系統的邏輯、信息、權限及升級、完善等情況

技術交底人員簽名:

年?月?日

接受技術交底人員簽名:

年?月?日

十、施工過程中與運行人員聯系的有關事項

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注意有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故發生,開工前進行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設想,針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如觸電、高空墜落、火災事故等情況進行分析,一旦發生事故按《賀州供電局人身傷亡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執行,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應急準備與響應聯系電話:

匪警:?110火警:119

交通事故報警:?122??急救中心:120

賀州局應急處理工作辦公室(24小時應急值班:0774-5616199)

現場安全負責人:甘東海聯系電話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