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玻璃深加工行業安全生產措施

玻璃深加工行業安全生產措施

2024-07-18 閱讀 3911

序言

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發生,保證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產順利進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安全管理的目標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不出事故這一基本的層面上,而是更加深刻和廣遠,甚至連員工操作的舒適度、環境的和諧美觀對員工在心理上的影響等都納入了安全管理的范圍,真正體現了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好。本冊將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從安全管理的過程出發,圍繞玻璃深加工行業安全工作的特點,并將各危險源辨識、事故案例、應對措施等相關知識融入其中,以提高安全生產管理的效率,達到消除安全隱患,減少事故對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確保人身安全,從而真正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

目錄

1.手動液壓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2.叉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3.磨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4.鍍膜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5.鋼化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6.下片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6.裝箱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7.安全管理教育

(1)中層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2)各班組長的安全教育

(3)全員的安全教育

1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一章手動液壓車危險源評估

1.叉運物品時,不可超過手動液壓車的最大負荷,以免損害液壓車。

2.用手動液壓車時,必須有兩人在場,防止架子傾倒傷人。

3.用液壓車時,切記不可拉整架玻璃,以免玻璃傾倒傷人。

4.用液壓車拉有玻璃的架子,只適用于本廠自制的“L”架,必須用繩子把玻璃捆綁好。

5.在液壓車拉玻璃時,一定要穩走慢停,緩緩落地,防止快落而震壞玻璃。

6.路面有雜物或路面凹凸不平,易發生傷人事故。

典型案例:

14年11月甲班磨邊人員在拉“L”型架子過地溝時,由于速度過快,液壓車行進過程中突然受阻,導致“L”架突然傾倒,致使一操作工手指部被砸夾傷。

15年4月丙班叉車工在拉運幾片鋼化玻璃時,未綁繩子且一人操作,行進過程中造成玻璃傾倒,匆忙中用手去接,造成手臂受傷。

第二章叉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起動前,首先檢查水箱是否有水,檢查機油是否缺油,定期檢查電瓶是否漏電,定期檢查緩沖皮墊磨損情況,剎車制動系統是否缺少剎車油。

2.叉大玻璃時,視線范圍受影響,容易發生傷人事故,必須觀察清楚周圍安全距離內路況及人員情況,切記慢行。

3.在叉兩架以上的成排玻璃時,一定要下車檢查并確保兩架玻璃之間的安全距離。

4.叉玻璃時,一定要做到慢、穩,確保玻璃安全。

5.用叉車叉運貨物時,切記不能超過叉車的最大噸位,以免損壞叉車。

7.叉玻璃時,應注意固定玻璃的繩子是否捆綁好,如繩子松動,則應及時捆牢,方可叉運玻璃。以免玻璃破損。

8.叉運玻璃時,遇到下坡及出入車間的情況時,保持倒行

9.叉運托盤上的玻璃時,傾斜角度不易過大,以防止玻璃滑動造成擦傷。

典型案例:

14年11月,甲班叉車工在叉運原片放置在上片機時,由于沒有檢查繩子是否捆綁好,致使整架玻璃傾倒,所幸未造成人員傷害

第三章磨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磨邊區域作業環境中較易出現的危險源。

措施:磨邊區域地面積水較多,比較容易出現滑倒傷人事件,要及時清理。上片機、磨邊機前,要防止手套、衣物等被設備夾住;磨邊區玻璃渣較多,應及時清除。

2.控制柜較易出現漏電現象。

措施:平時避免水噴灑在設備及控制柜上,要保持控制柜干燥,杜絕濕手觸摸控制柜;若漏電要及時切斷電源以免觸電。

3.上班、交接班時較易出現的危險源。

措施:開機前要檢查水箱水位是否達標,雜物是否清理干凈,以免水泵缺水損壞機器設備;交接班打掃衛生時,不能急躁,清理廢品玻璃時應注意防護。

4.清洗玻璃時較易出現的幾類危險源。

措施:清洗玻璃時,風刀高度應與要清洗玻璃厚度一致,以免風刀撞壞玻璃;清洗機防護罩應完好,以免傳動鏈、毛刷夾住傷人;電控柜離水源較近,要保持電控柜周圍通風、干燥,以免出現設備、人身事故。

8.雙邊磨在合并時,間距小于1米一定要把橫梁抬出,以免損壞橫梁及設備。

典型案例:

2014年9月,甲班磨邊員工在清理廢品時,未按要求帶手套,玻璃從手掌中劃過,致使手肌腱斷裂。

第四章鍍膜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

2.

第七章鋼化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在對鋼化爐進行升、保溫過程中易損傷機器設備。

典型案例:

15年3月鋼化人員在對鋼化爐進行保溫時,疏于防范,未及時發現加速段陶瓷輥停轉,幸虧被其他員工發現并及時告知,經維修人員排除后,所幸未造成損失。

措施:

應仔細觀察爐子、陶瓷輥等有關設備的運行情況,若有異常及時進行維修以確保機器安全。

2.做玻璃時,加熱系統易出現故障。

措施:

操作工應對加熱系統多加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找維修工處理;爐子在保溫時,應關掉加熱總電源,以免電源失控。

3.觀察鋼化玻璃平整度時,較易出現傷人隱患。

措施:

在進行此作業時,一定要戴防護鏡,以免玻璃自爆傷及眼睛。

4.玻璃進、出爐時較易出現的事故。

措施:

進爐時,不能用手遮擋光眼,以免進爐時間超長對爐子造成傷害;出爐時,玻璃沖出風柵要及時清理,以免損壞輥子引起失火。

5.生產過程中較易出現的事故。

措施:

鏈條及齒輪不可用手觸摸,以免擠傷手;操作工在風機室不可長時間逗留,以免受到傷害;電控系統出現故障時,應及時將爐中玻璃排出,以免出現粘爐。

6.對鋼化設備進行檢修時易出現的危險源分類。

典型案例:

96年11月北玻那若雷在檢修鋼化爐風柵時,未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由于風柵掉落壓在其身上,致其死亡。

措施:

檢修風柵時,要插安全銷,以免風柵突然下落;擦陶瓷輥時,升爐體后要插安全銷并要戴口罩,以免造成設備和人身傷害。

7.對設備進行維護時應檢查設備線路、汽缸、積水等是否有隱患。

措施:

設備應定期檢查,如果線路裸露要及時修理;氣缸應定期放水,以免影響正常生產。

第九章包裝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包裝作業是整個玻璃加工流程的最后工序,也是人力投入較多的工序,危險源較多,以下將分條進行闡述。

1.拆箱時由于木板帶釘易傷人,應小心謹慎,帶釘木板不得隨意亂丟,以免傷人傷己。

2.起釘時易空錘飛出傷人,應注意均衡用力。

3.拆箱人過多時,用撬杠過猛易傷人傷己,應注意不要用力過猛。

4.盡量不要使用手動液壓車叉運大空架、大木箱。

5.在用液壓小叉車搬運鐵架或木箱過車間門時,極易傾倒傷人,一定要有兩人同時在場。

6.裝箱工序中,電鋸是很重要的工具,同時也是危險性極大的器械,一定要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措施:電鋸開關,不可用濕手觸摸,以免觸電傷人;手套極易卷入,不可帶手套接近電鋸;鋸小木塊時易傷人,必須用較長的木板頂住后推進;在正常運轉時,操作工不可正面對著鋸片。

7.在使用電鋸時必須要有專人現場監護。

8.鋸木頭時要嚴格檢查木材上是否帶釘,以免傷人。

9.木箱擺放傾斜度要求保持在20-30度之間,且要保證支點牢靠。

10.箱內若有漏釘和鐵物,易撞碎玻璃傷人,必須嚴格檢查,做好襯墊,確保安全。

11.封箱時,應選用完好無損的鋼帶,以免鋼帶斷裂傷人。

12.勞保用品一定要穿戴好,防止玻璃自爆或碰撞邊角致使玻璃破碎傷人。

*【安全知識小常識】

安全色:

安全色是表達特定安全信息含義的顏色,它們用于預防傷亡事故發生,提醒人們注意不安全因素,是環境布置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以下將重點介紹一下我國的有關標準。

安全色是表達安全信息的顏色,如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它能使人們迅速發現或分辨安全標志并提醒人們注意,以防發生事故。但安全色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險。

我國標準規定的安全色為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四種,并規定黑、白兩種色為對比色。

(1)紅色:表達危險、禁止和緊急停止的信號。

(2)黃色:引起人們的注意,一般用作警告信號。

(3)藍色:用作指令標志的顏色。

(4)綠色:用作提示安全的顏色。

第十一章全員安全教育

全員安全教育是面向企業全體員工的定期安全教育。目的是全面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不斷增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和安全技術素質,增加員工主動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全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中層以上管理者教育、班組長教育和工人復訓教育等。

各類人員的安全教育應圍繞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應知”、“應會”內容的教育;知識更新的繼續教育,以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變化而進行的安全工作適應教育。

各類安全教育均應建立健全檔案,并嚴格管理。每個接受教育的職工,包括廠長、經理,都要填寫安全教育卡,記錄接受教育的時間、內容、考核成績等。安全教育檔案是對人的考績記錄,可結合事故檔案使用,考察有關人員的安全業績。并進行不斷修改、完善安全教育內容和方法。

1.中層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1)安全管理和技術知識;

(2)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措施;

(3)國家的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

(4)典型事故案例。

(5)不定期對全廠進行安全、現場檢查,月底進行評比、考核,定期教育培訓并考試。

2.班組長的安全教育。

(1)安全技術和技能知識;

(2)班組的工作性質和工藝流程;

(3)生產設備、安全裝置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

(4)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

(5)防護用品的性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6)事故案例。

3.全員安全教育。

(1)嚴禁吸煙,預防火患。

(2)上班前,穿戴好勞保用品,確保安全生產。

(3)發生事故后要作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追究不放過。

(4)定期進行安全教育。

(5)按規定發放勞保用品,有效保障職工權益。

第十二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重大事故發生時,各有關部門應立即處于緊急狀態,在指揮者的統一指揮下,根據對危險目標潛在危險的評估,按處置方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能驚惶失措,也不能麻痹大意,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報警

發生事故時,在事故現場的任何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及時報警,報警的方式可有多種,例如直接迅速通知廠部或撥打緊急電話等,但嚴肅禁止報假警。

報警時應說清楚事故發生的地點、受傷人員姓名、傷亡人員數量、事故原因、性質、危害程度、事故的現狀和其他相關情況等。

2.接報和救護

各作業區作業長必須非常熟悉本作業區的各種危險源及安全隱患,熟練掌握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的緊急救援工作程序和指揮救援工作進行的基本技能,還必須了解本作業區當班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及情緒等。在事故發生接到報告或正在事故現場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核實發生事故的情況,同時安排其他人員進行救助傷員、向廠領導報告、撥打緊急救援電話【120(救護)、119(火警)、110(匪警)】、保護現場等工作。

(2)作業長現場指揮時一定要記住:第一優先的是人員的安全,然后是保護環境,臨時構筑提防,防止流體污染環境。以火災為例:首先要判斷建立疏散和營救遇險者可以進入的安全區域,然后選擇一個已有的應急方案,來防止火勢的蔓延。

(3)行動前應確定選擇那種專業應急方案:如大量毒氣泄露、多人中毒、燃燒、爆炸、停水、停電等,包括通訊聯絡、搶險搶救、醫療救護、傷員轉送、人員疏散、生產系統指揮、上報聯系、救援行動方案等。

3.現場事后處理

(1)相關作業長和責任人作好事故記錄,并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評析及其對當事人責任人進行追究和教育。

(2)在進行事故分析時要具體分析以的內容有:受傷部位、受傷性質、至害物、起因物、傷害方式、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主要原因、直接責任者、領導責任者、主要責任者。

(3)對事故原因要調查分析事故的原點、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間接原因,應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發生的全部原因。

(4)對事故的責任者應通過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分析,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及其主要責任者,并根據事故后果和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使工廠負責人和職工從中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5)事故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預防事故,在查清事故原因之后,應制定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

篇2:玻璃深加工行業安全生產措施

序言

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發生,保證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產順利進行。隨著社會的發展,安全管理的目標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不出事故這一基本的層面上,而是更加深刻和廣遠,甚至連員工操作的舒適度、環境的和諧美觀對員工在心理上的影響等都納入了安全管理的范圍,真正體現了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的思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好。本冊將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從安全管理的過程出發,圍繞玻璃深加工行業安全工作的特點,并將各危險源辨識、事故案例、應對措施等相關知識融入其中,以提高安全生產管理的效率,達到消除安全隱患,減少事故對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確保人身安全,從而真正實現安全生產的目的。

目錄

1.手動液壓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2.叉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3.磨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4.鍍膜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5.鋼化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6.下片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6.裝箱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7.安全管理教育

(1)中層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2)各班組長的安全教育

(3)全員的安全教育

1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一章手動液壓車危險源評估

1.叉運物品時,不可超過手動液壓車的最大負荷,以免損害液壓車。

2.用手動液壓車時,必須有兩人在場,防止架子傾倒傷人。

3.用液壓車時,切記不可拉整架玻璃,以免玻璃傾倒傷人。

4.用液壓車拉有玻璃的架子,只適用于本廠自制的“L”架,必須用繩子把玻璃捆綁好。

5.在液壓車拉玻璃時,一定要穩走慢停,緩緩落地,防止快落而震壞玻璃。

6.路面有雜物或路面凹凸不平,易發生傷人事故。

典型案例:

14年11月甲班磨邊人員在拉“L”型架子過地溝時,由于速度過快,液壓車行進過程中突然受阻,導致“L”架突然傾倒,致使一操作工手指部被砸夾傷。

15年4月丙班叉車工在拉運幾片鋼化玻璃時,未綁繩子且一人操作,行進過程中造成玻璃傾倒,匆忙中用手去接,造成手臂受傷。

第二章叉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起動前,首先檢查水箱是否有水,檢查機油是否缺油,定期檢查電瓶是否漏電,定期檢查緩沖皮墊磨損情況,剎車制動系統是否缺少剎車油。

2.叉大玻璃時,視線范圍受影響,容易發生傷人事故,必須觀察清楚周圍安全距離內路況及人員情況,切記慢行。

3.在叉兩架以上的成排玻璃時,一定要下車檢查并確保兩架玻璃之間的安全距離。

4.叉玻璃時,一定要做到慢、穩,確保玻璃安全。

5.用叉車叉運貨物時,切記不能超過叉車的最大噸位,以免損壞叉車。

7.叉玻璃時,應注意固定玻璃的繩子是否捆綁好,如繩子松動,則應及時捆牢,方可叉運玻璃。以免玻璃破損。

8.叉運玻璃時,遇到下坡及出入車間的情況時,保持倒行

9.叉運托盤上的玻璃時,傾斜角度不易過大,以防止玻璃滑動造成擦傷。

典型案例:

14年11月,甲班叉車工在叉運原片放置在上片機時,由于沒有檢查繩子是否捆綁好,致使整架玻璃傾倒,所幸未造成人員傷害

第三章磨邊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磨邊區域作業環境中較易出現的危險源。

措施:磨邊區域地面積水較多,比較容易出現滑倒傷人事件,要及時清理。上片機、磨邊機前,要防止手套、衣物等被設備夾住;磨邊區玻璃渣較多,應及時清除。

2.控制柜較易出現漏電現象。

措施:平時避免水噴灑在設備及控制柜上,要保持控制柜干燥,杜絕濕手觸摸控制柜;若漏電要及時切斷電源以免觸電。

3.上班、交接班時較易出現的危險源。

措施:開機前要檢查水箱水位是否達標,雜物是否清理干凈,以免水泵缺水損壞機器設備;交接班打掃衛生時,不能急躁,清理廢品玻璃時應注意防護。

4.清洗玻璃時較易出現的幾類危險源。

措施:清洗玻璃時,風刀高度應與要清洗玻璃厚度一致,以免風刀撞壞玻璃;清洗機防護罩應完好,以免傳動鏈、毛刷夾住傷人;電控柜離水源較近,要保持電控柜周圍通風、干燥,以免出現設備、人身事故。

8.雙邊磨在合并時,間距小于1米一定要把橫梁抬出,以免損壞橫梁及設備。

典型案例:

2014年9月,甲班磨邊員工在清理廢品時,未按要求帶手套,玻璃從手掌中劃過,致使手肌腱斷裂。

第四章鍍膜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

2.

第七章鋼化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1.在對鋼化爐進行升、保溫過程中易損傷機器設備。

典型案例:

15年3月鋼化人員在對鋼化爐進行保溫時,疏于防范,未及時發現加速段陶瓷輥停轉,幸虧被其他員工發現并及時告知,經維修人員排除后,所幸未造成損失。

措施:

應仔細觀察爐子、陶瓷輥等有關設備的運行情況,若有異常及時進行維修以確保機器安全。

2.做玻璃時,加熱系統易出現故障。

措施:

操作工應對加熱系統多加觀察,發現異常,應及時找維修工處理;爐子在保溫時,應關掉加熱總電源,以免電源失控。

3.觀察鋼化玻璃平整度時,較易出現傷人隱患。

措施:

在進行此作業時,一定要戴防護鏡,以免玻璃自爆傷及眼睛。

4.玻璃進、出爐時較易出現的事故。

措施:

進爐時,不能用手遮擋光眼,以免進爐時間超長對爐子造成傷害;出爐時,玻璃沖出風柵要及時清理,以免損壞輥子引起失火。

5.生產過程中較易出現的事故。

措施:

鏈條及齒輪不可用手觸摸,以免擠傷手;操作工在風機室不可長時間逗留,以免受到傷害;電控系統出現故障時,應及時將爐中玻璃排出,以免出現粘爐。

6.對鋼化設備進行檢修時易出現的危險源分類。

典型案例:

96年11月北玻那若雷在檢修鋼化爐風柵時,未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由于風柵掉落壓在其身上,致其死亡。

措施:

檢修風柵時,要插安全銷,以免風柵突然下落;擦陶瓷輥時,升爐體后要插安全銷并要戴口罩,以免造成設備和人身傷害。

7.對設備進行維護時應檢查設備線路、汽缸、積水等是否有隱患。

措施:

設備應定期檢查,如果線路裸露要及時修理;氣缸應定期放水,以免影響正常生產。

第九章包裝危險源評估與分析

包裝作業是整個玻璃加工流程的最后工序,也是人力投入較多的工序,危險源較多,以下將分條進行闡述。

1.拆箱時由于木板帶釘易傷人,應小心謹慎,帶釘木板不得隨意亂丟,以免傷人傷己。

2.起釘時易空錘飛出傷人,應注意均衡用力。

3.拆箱人過多時,用撬杠過猛易傷人傷己,應注意不要用力過猛。

4.盡量不要使用手動液壓車叉運大空架、大木箱。

5.在用液壓小叉車搬運鐵架或木箱過車間門時,極易傾倒傷人,一定要有兩人同時在場。

6.裝箱工序中,電鋸是很重要的工具,同時也是危險性極大的器械,一定要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措施:電鋸開關,不可用濕手觸摸,以免觸電傷人;手套極易卷入,不可帶手套接近電鋸;鋸小木塊時易傷人,必須用較長的木板頂住后推進;在正常運轉時,操作工不可正面對著鋸片。

7.在使用電鋸時必須要有專人現場監護。

8.鋸木頭時要嚴格檢查木材上是否帶釘,以免傷人。

9.木箱擺放傾斜度要求保持在20-30度之間,且要保證支點牢靠。

10.箱內若有漏釘和鐵物,易撞碎玻璃傷人,必須嚴格檢查,做好襯墊,確保安全。

11.封箱時,應選用完好無損的鋼帶,以免鋼帶斷裂傷人。

12.勞保用品一定要穿戴好,防止玻璃自爆或碰撞邊角致使玻璃破碎傷人。

*【安全知識小常識】

安全色:

安全色是表達特定安全信息含義的顏色,它們用于預防傷亡事故發生,提醒人們注意不安全因素,是環境布置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以下將重點介紹一下我國的有關標準。

安全色是表達安全信息的顏色,如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它能使人們迅速發現或分辨安全標志并提醒人們注意,以防發生事故。但安全色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險。

我國標準規定的安全色為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四種,并規定黑、白兩種色為對比色。

(1)紅色:表達危險、禁止和緊急停止的信號。

(2)黃色:引起人們的注意,一般用作警告信號。

(3)藍色:用作指令標志的顏色。

(4)綠色:用作提示安全的顏色。

第十一章全員安全教育

全員安全教育是面向企業全體員工的定期安全教育。目的是全面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不斷增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提高員工的安全知識水平和安全技術素質,增加員工主動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全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中層以上管理者教育、班組長教育和工人復訓教育等。

各類人員的安全教育應圍繞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應知”、“應會”內容的教育;知識更新的繼續教育,以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變化而進行的安全工作適應教育。

各類安全教育均應建立健全檔案,并嚴格管理。每個接受教育的職工,包括廠長、經理,都要填寫安全教育卡,記錄接受教育的時間、內容、考核成績等。安全教育檔案是對人的考績記錄,可結合事故檔案使用,考察有關人員的安全業績。并進行不斷修改、完善安全教育內容和方法。

1.中層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1)安全管理和技術知識;

(2)重大危險源管理與應急措施;

(3)國家的安全生產法規、規章制度;

(4)典型事故案例。

(5)不定期對全廠進行安全、現場檢查,月底進行評比、考核,定期教育培訓并考試。

2.班組長的安全教育。

(1)安全技術和技能知識;

(2)班組的工作性質和工藝流程;

(3)生產設備、安全裝置的性能及正確使用方法;

(4)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

(5)防護用品的性能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6)事故案例。

3.全員安全教育。

(1)嚴禁吸煙,預防火患。

(2)上班前,穿戴好勞保用品,確保安全生產。

(3)發生事故后要作到“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當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追究不放過。

(4)定期進行安全教育。

(5)按規定發放勞保用品,有效保障職工權益。

第十二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重大事故發生時,各有關部門應立即處于緊急狀態,在指揮者的統一指揮下,根據對危險目標潛在危險的評估,按處置方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控制事故,既不能驚惶失措,也不能麻痹大意,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報警

發生事故時,在事故現場的任何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及時報警,報警的方式可有多種,例如直接迅速通知廠部或撥打緊急電話等,但嚴肅禁止報假警。

報警時應說清楚事故發生的地點、受傷人員姓名、傷亡人員數量、事故原因、性質、危害程度、事故的現狀和其他相關情況等。

2.接報和救護

各作業區作業長必須非常熟悉本作業區的各種危險源及安全隱患,熟練掌握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的緊急救援工作程序和指揮救援工作進行的基本技能,還必須了解本作業區當班工作人員的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及情緒等。在事故發生接到報告或正在事故現場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核實發生事故的情況,同時安排其他人員進行救助傷員、向廠領導報告、撥打緊急救援電話【120(救護)、119(火警)、110(匪警)】、保護現場等工作。

(2)作業長現場指揮時一定要記住:第一優先的是人員的安全,然后是保護環境,臨時構筑提防,防止流體污染環境。以火災為例:首先要判斷建立疏散和營救遇險者可以進入的安全區域,然后選擇一個已有的應急方案,來防止火勢的蔓延。

(3)行動前應確定選擇那種專業應急方案:如大量毒氣泄露、多人中毒、燃燒、爆炸、停水、停電等,包括通訊聯絡、搶險搶救、醫療救護、傷員轉送、人員疏散、生產系統指揮、上報聯系、救援行動方案等。

3.現場事后處理

(1)相關作業長和責任人作好事故記錄,并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評析及其對當事人責任人進行追究和教育。

(2)在進行事故分析時要具體分析以的內容有:受傷部位、受傷性質、至害物、起因物、傷害方式、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主要原因、直接責任者、領導責任者、主要責任者。

(3)對事故原因要調查分析事故的原點、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間接原因,應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發生的全部原因。

(4)對事故的責任者應通過調查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分析,確定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及其主要責任者,并根據事故后果和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使工廠負責人和職工從中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5)事故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預防事故,在查清事故原因之后,應制定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

篇3:某鎮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

某鎮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根據《鎮20*年安全生產目標責任狀》要求和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年”和我省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各項工作部署,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細則:

  一、各單位、各部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該項指標為10分)。把安全生產納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納入干部政績業績考核主要內容(2分)。完善安全監管主體責任,落實各單位、部門責任人負責制,分管領導“一崗雙責”制及包保責任制,建立并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3分);每季度召開由主要負責人主持召開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作出部署安排,并形成記錄,層層抓好落實(3分);監督檢查本單位、本部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主體,督促本單位、本部門與經營單位簽訂責任書,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并上墻(2分)。

  二、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系統,落實監控和管理責任,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該項指標為25分)。召開會議部署,制定方案(3分);檢查督促經營單位落實安全隱患大檢查、大整治主體責任,全面開展本單位、本部門自身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4分);加強監督檢查,在搞好日常監督檢查的同時,每個月對各本單位、本部門進行大檢查、大整治,做到不走過場,不留盲區,不留死角(看記錄)(6分);掌握本轄區經營生產單位安全隱患整治情況、重大危險源情況并登記建臺帳(4分);建立事故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和危險源管理制度(4分);及時上報安全隱患整改信息(4分)。

  三、制定年度實施方案(該項指標為25分)。制定規劃、實施方案(5分);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按要求建立監管機構,完善監管網絡(5分);加大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專項經費投入(5分);按規定建立各項工作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基礎工作臺賬及資料數據庫建設(10分)。

  四、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應急演練(該項指標為8分)。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年內至少組織一次演練(4分);督促經營生產單位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2分);高危行業和規模以上生產企業、醫院、學校等較大公眾聚集場所預案制定達到100%(2分)。

  五、認真做好安全生產方面的調度統計報表工作(該項指標為8分)。調查年內新增加企業(含招商企業)情況及時統計上報(2分)。發現有1戶未上報新增企業(含招商企業)扣1分;對本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要嚴格執行國務院493號令,生產事故及時上報不遲報、漏報、瞞報(2分);每月報送一份安全隱患大檢查林整治統計表及一篇安全信息(4分)。

  六、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20分)。認真組織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采取各種形式宣傳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常識、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要有宣傳形式和具體典型)(6分);要以“安全生產年、責任落實年”為主題,扎實有效地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有方案、總結并完成上級部署任務)(8分)。加強培訓教育工作,及時督促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持證上崗率達100%,并報鎮登記建檔(6分),發現上述1人無證上崗的扣1分。

  七、安全生產“三同時”情況(4分)。認真排查本轄區內企業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中未執行“三同時”制度情況并及時上報(4分);發現1戶未執行“三同時”的企業扣1分。

  八、控制指標情況。本轄區內發生一例安全生產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