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壓力鍋安全性能要求

電壓力鍋安全性能要求

2024-07-18 閱讀 4252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壓力鍋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抽樣、試驗方法、標志、標簽、使用說明書及包裝、運輸、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采用額定電壓不超過250V、額定工作壓力不超過140kPa,額定容積不大于10L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電壓力鍋。

本標準不適用于存在腐蝕性和爆炸性介質(如塵埃、可燃氣體等)的特殊環境下使用的電壓力鍋。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電壓力鍋electricpressurecooker

具有自動控制工作壓力的電加熱烹飪器具。

3.2額定工作壓力ratedworkingpressure

?由制造廠商為電壓力鍋標稱的最大工作壓力。

3.3工作壓力workingpressure

?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工作時鍋內最大表計壓力值。

3.4安全壓力safetypressure

?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動作時鍋內表計壓力值。

3.5泄壓壓力releasepressure

泄壓裝置排氣或降壓時鍋內表計壓力值。

3.6破壞壓力collapsingpressure

電壓力鍋能承受的最大表計壓力值。

3.7工作壓力控制裝置workingpressurecontroldevice

控制電壓力鍋在工作壓力范圍內正常工作的裝置。

3.8安全壓力控制裝置safetypressurecontroldevice

?在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失控狀態下,控制電壓力鍋在安全壓力范圍內動作,保證安全的裝置。

3.9泄壓裝置pressure-reliefdevice

?在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失控狀態下,控制電壓力鍋在泄壓壓力范圍內排氣降壓,保證安全的裝置。

3.10受壓彈性部件pressure-receivespringcomponents

直接承受鍋內壓力并通過其彈性變化來控制工作壓力的部件。

注:其它有關術語和定義見GB4706.1、GB4706.19。

4產品分類

4.1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按內鍋額定容積分為: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L。

4.2型號命名

?CY□□□□-□

功率(以額定功率的1/10表示)設計序號(制造廠商自定)

規格(以內鍋額定容積升數×10)

?保溫(帶自動保溫代號B,無自動保溫無代號)

型式代號:(采用壓力彈性控制方式代號Y,溫度控制方式代號W,壓力與溫度雙重控制方式代號S,其它控制方式代號Q)

?電壓力鍋

?廚房器具

示例1:CYYB50A1—150

?表示設計序號為A1的采用壓力控制式自動保溫電壓力鍋,內鍋額定容積5.0L,額定功率

?1500W。

示例2:CYW35A—120

?表示設計序號為A的采用溫度控制式不帶自動保溫電壓力鍋,內鍋容積3.5L,額定功率1200W。

5要求

5.1標志

電壓力鍋上標志應清晰可見、內容齊全、經久耐用。

5.2容積

電壓力鍋內鍋的實際容積應不小于額定容積的95%。

5.3衛生要求

5.3.1電壓力鍋與食物和蒸汽接觸部分衛生要求應符合GB9684、GB11333、GB11678的規定;

5.3.2與鍋內氣體和食物接觸的橡膠件和密封圈衛生要求應符合GB4806.1的規定。

5.3.3新開發的材料必須經國家相關機構鑒定,符合國家食品衛生要求。

5.4合蓋安全性

電壓力鍋在正常合蓋位置上合蓋率不大于85%或在非正常合蓋位置時,鍋內壓力不得超過4kPa。

5.5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上限為額定工作壓力的+10%。

5.6密封性

鍋內蒸汽壓力在30%額定工作壓力至最大工作壓力范圍內,不應有滴水和明顯漏氣現象。

5.7保溫溫度

具有保溫功能的電壓力鍋,保溫溫度為60℃~80℃。

5.8安全壓力

安全壓力為1.2倍~2倍額定工作壓力。

5.9耐熱壓

按6.2.9試驗后,仍能滿足5.5、5.6的要求。

5.10開蓋安全性

當鍋內壓力在4kPa以上時,受壓的鍋蓋應不能打開。

5.11防堵安全性

電壓力鍋應有防止排氣通道堵塞的防堵安全裝置,按6.2.11試驗時,其表計壓力值不應超過額定工作壓力的1.25倍。

5.12泄壓壓力

鍋內壓力應在3.5倍額定工作壓力(最大為350kPa)之前自動泄壓排氣,并釋放到安全壓力以下,壓力不得上升;泄壓后應符合5.18.8的要求。

5.13零部件

5.13.1電壓力鍋應有獨立的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和泄壓裝置,并且在同一鍋上安全壓力控制裝置應先于泄壓裝置動作。

5.13.2噴涂件應符合QB/T2421相關的規定。

5.13.3內鍋應有最大使用容量的標記。

5.13.4帶有提手的壓力鍋提手強度要求按6.2.13.3試驗后,提手應不松動,不變形、無裂紋、脫離等異常現象。

5.14耐用性

5.14.1開合蓋耐用性按正常工作方式開合蓋20000次后應符合開蓋和合蓋安全性。

5.14.2受壓彈性部件經受最大工作壓力20000周期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工作壓力變化應在10%之內。

5.14.3主加熱器和附加電熱元件經受500周期的快速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

5.14.4控制主加熱器的部件工作30000次后應能正常使用。

5.15保護功能

應具有無鍋和空鍋的保護功能。

5.16破壞壓力

電壓力鍋破壞壓力不應低于額定工作壓力的6倍;按6.2.16試驗,電壓力鍋所有部件不應與鍋體脫離。

5.17密封圈

5.17.1耐酸性

密封圈按6.2.17.1試驗后,體積的膨脹變化不得大于25%,或皺縮1%。

5.17.2耐油性

密封圈按6.2.17.2試驗后,被測物品的重量不應增加20%以上。

6試驗方法

6.1試驗條件

6.1.1環境要求除特殊要求外,試驗應在以下環境進行:

環境溫度(20±5)℃;?

相對濕度?45%~75%;?

大氣壓力?86kPa~106kPa?

電源電壓?單相220V×(1±1%)?

電源頻率(50±1)Hz6.1.2其它試驗條件按GB4706.1中第4章的相關要求。

6.1.3檢驗設備

型式檢驗用電工儀表,除在試驗中另有規定者外,準確度不應低于0.5級;出廠檢驗準確度不應低于1.0級;

電氣強度試驗裝置的變壓器容量應不少于0.75kVA,短路和釋放能量分別為800VA和400VA;

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

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

衡器在滿量程時相對誤差不超過±0.1%,最小刻度值為5g的衡器;

試壓泵或類似試壓泵;

管形測力計;

秒表;

精度為1級的熱電偶溫度計,分辨值0.5℃的水銀溫度計;

感量為1/5g的天平;

量程為30N.m的扭力扳手;

量程為100mL(分度值1mL)的量筒;

疲勞壽命試驗機(電壓力鍋專用);

注:檢驗用儀器設備不拘型號,能達到目的要求則可。

6.2試驗項目

6.2.1標志檢查

a)用目視檢查,標志內容應符合5.1、8.1的要求;

b)用手拿沾水的布擦拭標志15s,再用沾汽油的布擦拭15s后,標志仍應清晰易讀,標志牌應不易揭下并且不應卷邊。

6.2.2容積測定

a)把空的內鍋放在衡器上稱質量為G1;

b)將鍋身平放,c)向鍋內注滿水,d)稱鍋身帶水的質量G2;

e)按下式(1)計算鍋身容積V:

V=(G2-G1)/ρ………………………………(1)

式中:G1—鍋身質量,kg;

G2—鍋身帶水質量,kg;

V—容積,L;

ρ—水的密度,取1kg/L。

f)計算容積。

6.2.3衛生要求試驗

產品按GB/T5009.72、GB/T5009.80及GB/T5009.81試驗;

橡膠件和密封圈按GB4806.1試驗;

新開發的材料必須經相關機構鑒定,符合國家相關食品衛生要求。

6.2.4合蓋安全性試驗

a)檢查電壓力鍋正常工作時鍋蓋是否合好;

b)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閥孔處,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c)在鍋內加入容積50%的自來水;

d)電壓力鍋在正常合蓋位置上合蓋率85%及在非正常合蓋位置時;

e)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f)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連續排氣時關閉排氣閥或冷氣閥自動排氣;

g)連續觀察表計壓力值120s,觀察壓力鍋有無升壓,是否超過規定的范圍。

6.2.5工作壓力試驗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閥孔處,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調壓式和多檔的電壓力鍋應測試最大工作壓力;

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電壓力鍋在工作全過程取最大表計壓力值。

6.2.6密封性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c)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當鍋內蒸汽壓力在30%額定工作壓力至最大工作壓力范圍內,連續觀察電壓力鍋有無滴水和明顯漏氣現象。

6.2.7保溫溫度試驗

在帶保溫功能電壓力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在轉入保溫狀態4小時后,記錄鍋底中心高度為20㎜處溫度值。

6.2.8安全壓力試驗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人為將正常工作壓力控制裝置處于失效狀態;

c)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連續排氣20s后,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使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動作開始至120s時間內,連續觀察表計壓力值并取這段過程最大表計壓力值;如表計壓力值超過安全壓力上限時,應終止試驗。

6.2.9耐熱壓試驗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c)人為使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和泄壓裝置失效;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連續排氣20s后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繼續加熱并觀察表計壓力值;

f)當表計壓力值達到1.8倍~2倍額定工作壓力范圍內,保持1min,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卸壓;然后按6.2.6做密封性試驗,觀察電壓力鍋,應無滴水漏氣現象。

6.2.10開蓋安全性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容積50%的自來水;

c)合上鍋蓋,使鍋身和鍋蓋處于扣合到位狀態;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參照GB4706.19中22.105的內容進行試驗。

6.2.11防堵安全性試驗

電壓力鍋的工作壓力裝置在正常工作狀態下需要排氣的結構電壓力鍋,應進行下面試驗;

向鍋內加入鍋身容積十六分之一的稻谷、十六分之一的綠豆和十六分之一的糯米,然后加水至鍋身容積的五分之四;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內鍋蓋上,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合好鍋蓋;

輸入1.15倍的額定功率加熱;

當電壓力鍋達到工作壓力時,提起或打開第一級排氣通道,連續排氣2min;

觀察表計壓力值,鍋內壓力不得超過最大額定工作壓力的1.25倍。

6.2.12泄壓壓力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c)試驗時電壓力鍋應置于防護罩內;人為使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及安全壓力控制裝置處于失效狀態。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連續測量鍋內泄壓壓力不能超過3.5倍額定工作壓力(最大為350kPa),泄壓裝置應能可靠動作。

6.2.13零部件試驗

6.2.13.1噴涂件試驗

按QB/T2421試驗。

6.2.13.2內鍋的標記

目視檢查。

6.2.13.3提手強度試驗

a)提手(包括不用輔助工具用手能垂直提起的部件)的電壓力鍋,用相當于額定容積3倍水重量的重物均勻置于鍋內;

b)用專用夾具夾持此部位使電壓力鍋離開地面800mm,保持10min;

c)試驗后提手應符合5.13.4的要求。

6.2.14耐用性試驗

6.2.14.1開合蓋耐用性試驗

a)把電壓力鍋固定好;

b)將電壓力鍋蓋按正常開、合方式開合蓋20000次(也可以采用模擬正常開合蓋的專用設備試驗);

c)然后按6.2.4合蓋安全性和6.2.10開蓋安全性進行試驗,同時應符合開蓋和合蓋安全性的要求(試驗后密封圈可以更換,然后進行其它項目試驗)。

6.2.14.2受壓彈性部件耐用性試驗

a)根據電壓力鍋的受壓彈性部件結構特征,把電壓力鍋放在沒有位移臺面上進行整鍋試驗;也可以模擬產品結構把受壓彈性部件另行安裝進行試驗,按測定電壓力鍋的受壓彈性部件在最大工作壓力狀態下位移量條件下試驗;

b)在冷態下,采用整機方式用疲勞壽命試驗機(電壓力鍋專用)進行試驗,試驗時使受壓彈性部件在最大工作壓力下,按5次/min頻率往復動作20000次;

c)試驗后工作壓力的衰減在10%之內;

6.2.14.3器件耐用性試驗

6.2.14.3.1主加熱器和附加電熱元件耐用性試驗,向內鍋加入額定容積80%的自來水,合好鍋蓋,如果帶有調壓的將壓力設定在最高檔,以1.15倍額定功率的加熱,按正常程序工作,當達到設定壓力值時,切斷電源,放掉鍋內汽體,以此作為一個周期,共進行500周期試驗,如果有蒸發使鍋內的水量降到額定容積的50%時,需補加水,使水量仍達到額定容積的80%,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

6.2.14.3.2控制主加熱器的部件未符合GB4706.19中24章要求的,應在額定負載下進行30000次周期試驗。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

6.2.15保護功能試驗

電壓力鍋以1.15倍額定功率的加熱,分別在放空載內鍋和不放內鍋條件下,按最長工作周期(沒有定時功能的電壓力鍋按8h試驗),試驗完成后應符合5.15的要求。

6.2.16破壞壓力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用專用接頭連接試壓泵給水管與內鍋蓋連接;可用輔助工具使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和泄壓裝置不能工作,但不能增加試樣原來的扣合強度(有必要時可用專用密封圈進行試驗);

c)鍋內盛滿水合好鍋蓋;

d)用試壓泵加壓,排出鍋內空氣,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有水溢出時,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繼續加壓(水流量1L/min~1.6L/min);

e)當水從鍋口處溢出時,讀出表計壓力值為破壞壓力。

f)破壞壓力可用材料強度拉伸試驗機試驗。

6.2.17密封圈試驗

6.2.17.1耐酸性試驗

全新密封圈取4㎝~5㎝,用量程為100mL的量筒,測量試樣試驗前的體積V1;

b)然后浸在200mL±20mL的醋酸混合液中保持沸點溫度72h,醋酸混合液按重量百分比濃度為4%的醋酸與蒸餾水按3:1的體積比配制;試驗過程中用相同濃度的醋酸混合液保持試液容量在200mL±20mL范圍內;

c)取出試樣冷卻后清洗擦干;

d)再用量筒測量試樣的體積V2;

e)按下式(2)計算試樣的容積變化量△V:

△V=(V2-V1)/V1………………………………(2)

式中:V1—試驗前試樣的體積,mL;

V2—試驗后試樣的體積,mL;

△V—試樣的容積變化量;

6.2.17.2耐油性試驗

a)全新密封圈取3g~6g,感量為1/5g的天平,測量試樣試驗前的質量G1;

b)置于溫度為100℃的食用大豆油(一級)中浸泡72h以上;

c)取出試樣冷卻后清洗擦干;然后對試樣試驗后的質量進行測量G2。

按下式(3)計算試樣的質量變化△G:

△G=(G2-G1)/G1………………………………(3)

式中:G1—試驗前試樣的質量,g;

G2—試驗后試樣的質量,g;

△G—試樣的質量變化量;

6.2.18電氣安全要求試驗

電壓力電氣安全試驗按GB4706.1和GB4706.19試驗。

6.2.19產品裝配、包裝牢固性試驗

6.2.19.1帶包裝跌落試驗按附錄A進行試驗,跌落高度按表1。表1:跌落體的質量與跌落高度

跌落體的質量(kg)跌落高度(mm)(1)?

A≤9.5762?

9.5

18.6

注:跌落高度是指準備釋放時試驗樣品的最低點與水泥地面之間的距離

6.2.19.2帶包裝運輸或模擬運輸試驗

將出廠未開包裝的電壓力鍋立放在載重汽車上(電壓力鍋和配重應為汽車額定載重量的10%),三級公路條件,汽車經每小時35km的速度行駛200km,或將出廠未開包裝的電壓力鍋放在模擬運輸振動臺上進行模擬運輸試驗,其功率頻譜的主振頻率f1=2.7Hz±0.5Hz,f2=7Hz±0.9Hz,進行2.5小時連續模擬運輸振動試驗,然后拆除包裝檢查。

7檢驗規則

7.1產品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7.2出廠檢驗按GB/T2828.1規定,采用正常檢驗一次抽樣方案,按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品計算。出廠檢驗的項目(分為必檢項目和抽檢項目)、不合格分類、檢驗水平及接收質量限(AQL)見表2、表3。表2出廠檢驗必檢項目及判別

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對應條款判別

1泄漏電流5.18.7?

2電氣強度5.18.7?

3

接地電阻5.18.17表3出廠檢驗抽檢項目及判別

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對應條款檢驗水平接收質量限(AQL)?

1工作壓力

?5.5?

2密封性

5.6?

3關鍵元器件5.13.1?

4標志5.1、8.1?

5保護功能?5.15?

6輸入功率5.18.2?

7噴涂件5.13.2?

8內鍋的標記5.13.3

7.3型式檢驗按GB/T2829規定,采用判別水平Ⅱ的二次抽樣方案,衛生要求檢驗采用判別水平II的一次抽樣方案,按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數計算。

7.3.1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新產品試制定型鑒定;

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當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關鍵元器件變更;

正常生產時,每年不少于一次;

產品停產6個月以上重新生產時;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要求時。

7.3.2型式檢驗的項目、不合格分類、判別水平、樣本大小、不合格質量水平見表4。

表4型式檢驗項目及判別

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對應條款判別水平樣本大小不合格質量水平(RQL)?

1衛生要求?5.3

n=350?

2合蓋安全性

5.4

3密封性5.6?

4安全壓力5.8?

55耐熱壓5.9?

6開蓋安全性5.10?

7防堵安全性5.11?

8泄壓壓力5.12?

9關鍵元器件5.13.1?

10耐用性5.14?

11破壞壓力5.16?

12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5.18.1?

13發熱5.18.3?

14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5.18.4?

15工作溫度下的電氣強度5.18.5?

16耐潮濕5.18.6?

17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5.18.7?

18變壓器和電路的過載保護5.18.8?

19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5.18.15?

20接地電阻和接地措施5.18.17?

21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和穿通

絕緣距離5.18.19?

22耐熱、耐燃和耐漏電起痕5.18.20?

23防銹5.18.21?

24輻射、毒性和類似危險5.18.22?

25使用說明書8?

26工作壓力5.5?

27保溫溫度5.7?

28提手強度5.13.4?

29保護功能5.15?

30密封圈5.17?

31輸入功率5.18.2?

32非正常工作5.18.9?

33穩定性與機械危險5.18.10?

34機械強度5.18.11?

35結構5.18.12?

36內部布線5.18.13?

37元件5.18.14?

38外部導線用接線端子5.18.16?

39螺釘和連接5.18.18?

40標志8?

41容積5.2?

42噴涂件5.13.2?

43內鍋標記5.13.3?

注:

1表中衛生要求檢驗采用一次抽樣方案。

2密封圈型式檢驗的樣本應從出廠檢驗合格批中另行隨機抽取。

3涂層型式檢驗的樣本按QB/T2421要求抽取。

8標志和說明

8.1產品上應有耐久性的標志;

8.2標志和說明應符合GB4706.19中第7章和GB5296.2的要求;

8.3器具和說明書上應標明額定工作壓力(單位:kPa),說明書上應注明額定工作壓力的功能項。

8.4電壓力鍋的密封圈上應有電壓力鍋制造商的商標和規格。

8.5器具和說明書上應標明額定容積。(單位:L)

9包裝、運輸、貯存

9.1包裝

9.1.3裝箱

應符合GB/T6543規定。

9.1.4盒內應附有中文使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單。

9.2運輸

9.2.1運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翻滾和踩踏。

9.2.2運輸途中應謹防受潮、擠壓及雨淋。

9.2.3嚴禁與腐蝕性物品同時裝運。

9.3貯存

9.3.1庫房內應保持通風良好,相對濕度不大于85%。

9.3.2產品存放離墻距離保持200mm以上,離地距離保持在100mm以上,不得與有腐蝕性物品同時存放。

篇2:電壓力鍋安全性能要求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電壓力鍋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抽樣、試驗方法、標志、標簽、使用說明書及包裝、運輸、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采用額定電壓不超過250V、額定工作壓力不超過140kPa,額定容積不大于10L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電壓力鍋。

本標準不適用于存在腐蝕性和爆炸性介質(如塵埃、可燃氣體等)的特殊環境下使用的電壓力鍋。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電壓力鍋electricpressurecooker

具有自動控制工作壓力的電加熱烹飪器具。

3.2額定工作壓力ratedworkingpressure

?由制造廠商為電壓力鍋標稱的最大工作壓力。

3.3工作壓力workingpressure

?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工作時鍋內最大表計壓力值。

3.4安全壓力safetypressure

?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動作時鍋內表計壓力值。

3.5泄壓壓力releasepressure

泄壓裝置排氣或降壓時鍋內表計壓力值。

3.6破壞壓力collapsingpressure

電壓力鍋能承受的最大表計壓力值。

3.7工作壓力控制裝置workingpressurecontroldevice

控制電壓力鍋在工作壓力范圍內正常工作的裝置。

3.8安全壓力控制裝置safetypressurecontroldevice

?在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失控狀態下,控制電壓力鍋在安全壓力范圍內動作,保證安全的裝置。

3.9泄壓裝置pressure-reliefdevice

?在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失控狀態下,控制電壓力鍋在泄壓壓力范圍內排氣降壓,保證安全的裝置。

3.10受壓彈性部件pressure-receivespringcomponents

直接承受鍋內壓力并通過其彈性變化來控制工作壓力的部件。

注:其它有關術語和定義見GB4706.1、GB4706.19。

4產品分類

4.1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按內鍋額定容積分為: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L。

4.2型號命名

?CY□□□□-□

功率(以額定功率的1/10表示)設計序號(制造廠商自定)

規格(以內鍋額定容積升數×10)

?保溫(帶自動保溫代號B,無自動保溫無代號)

型式代號:(采用壓力彈性控制方式代號Y,溫度控制方式代號W,壓力與溫度雙重控制方式代號S,其它控制方式代號Q)

?電壓力鍋

?廚房器具

示例1:CYYB50A1—150

?表示設計序號為A1的采用壓力控制式自動保溫電壓力鍋,內鍋額定容積5.0L,額定功率

?1500W。

示例2:CYW35A—120

?表示設計序號為A的采用溫度控制式不帶自動保溫電壓力鍋,內鍋容積3.5L,額定功率1200W。

5要求

5.1標志

電壓力鍋上標志應清晰可見、內容齊全、經久耐用。

5.2容積

電壓力鍋內鍋的實際容積應不小于額定容積的95%。

5.3衛生要求

5.3.1電壓力鍋與食物和蒸汽接觸部分衛生要求應符合GB9684、GB11333、GB11678的規定;

5.3.2與鍋內氣體和食物接觸的橡膠件和密封圈衛生要求應符合GB4806.1的規定。

5.3.3新開發的材料必須經國家相關機構鑒定,符合國家食品衛生要求。

5.4合蓋安全性

電壓力鍋在正常合蓋位置上合蓋率不大于85%或在非正常合蓋位置時,鍋內壓力不得超過4kPa。

5.5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上限為額定工作壓力的+10%。

5.6密封性

鍋內蒸汽壓力在30%額定工作壓力至最大工作壓力范圍內,不應有滴水和明顯漏氣現象。

5.7保溫溫度

具有保溫功能的電壓力鍋,保溫溫度為60℃~80℃。

5.8安全壓力

安全壓力為1.2倍~2倍額定工作壓力。

5.9耐熱壓

按6.2.9試驗后,仍能滿足5.5、5.6的要求。

5.10開蓋安全性

當鍋內壓力在4kPa以上時,受壓的鍋蓋應不能打開。

5.11防堵安全性

電壓力鍋應有防止排氣通道堵塞的防堵安全裝置,按6.2.11試驗時,其表計壓力值不應超過額定工作壓力的1.25倍。

5.12泄壓壓力

鍋內壓力應在3.5倍額定工作壓力(最大為350kPa)之前自動泄壓排氣,并釋放到安全壓力以下,壓力不得上升;泄壓后應符合5.18.8的要求。

5.13零部件

5.13.1電壓力鍋應有獨立的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和泄壓裝置,并且在同一鍋上安全壓力控制裝置應先于泄壓裝置動作。

5.13.2噴涂件應符合QB/T2421相關的規定。

5.13.3內鍋應有最大使用容量的標記。

5.13.4帶有提手的壓力鍋提手強度要求按6.2.13.3試驗后,提手應不松動,不變形、無裂紋、脫離等異常現象。

5.14耐用性

5.14.1開合蓋耐用性按正常工作方式開合蓋20000次后應符合開蓋和合蓋安全性。

5.14.2受壓彈性部件經受最大工作壓力20000周期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工作壓力變化應在10%之內。

5.14.3主加熱器和附加電熱元件經受500周期的快速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

5.14.4控制主加熱器的部件工作30000次后應能正常使用。

5.15保護功能

應具有無鍋和空鍋的保護功能。

5.16破壞壓力

電壓力鍋破壞壓力不應低于額定工作壓力的6倍;按6.2.16試驗,電壓力鍋所有部件不應與鍋體脫離。

5.17密封圈

5.17.1耐酸性

密封圈按6.2.17.1試驗后,體積的膨脹變化不得大于25%,或皺縮1%。

5.17.2耐油性

密封圈按6.2.17.2試驗后,被測物品的重量不應增加20%以上。

6試驗方法

6.1試驗條件

6.1.1環境要求除特殊要求外,試驗應在以下環境進行:

環境溫度(20±5)℃;?

相對濕度?45%~75%;?

大氣壓力?86kPa~106kPa?

電源電壓?單相220V×(1±1%)?

電源頻率(50±1)Hz6.1.2其它試驗條件按GB4706.1中第4章的相關要求。

6.1.3檢驗設備

型式檢驗用電工儀表,除在試驗中另有規定者外,準確度不應低于0.5級;出廠檢驗準確度不應低于1.0級;

電氣強度試驗裝置的變壓器容量應不少于0.75kVA,短路和釋放能量分別為800VA和400VA;

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

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

衡器在滿量程時相對誤差不超過±0.1%,最小刻度值為5g的衡器;

試壓泵或類似試壓泵;

管形測力計;

秒表;

精度為1級的熱電偶溫度計,分辨值0.5℃的水銀溫度計;

感量為1/5g的天平;

量程為30N.m的扭力扳手;

量程為100mL(分度值1mL)的量筒;

疲勞壽命試驗機(電壓力鍋專用);

注:檢驗用儀器設備不拘型號,能達到目的要求則可。

6.2試驗項目

6.2.1標志檢查

a)用目視檢查,標志內容應符合5.1、8.1的要求;

b)用手拿沾水的布擦拭標志15s,再用沾汽油的布擦拭15s后,標志仍應清晰易讀,標志牌應不易揭下并且不應卷邊。

6.2.2容積測定

a)把空的內鍋放在衡器上稱質量為G1;

b)將鍋身平放,c)向鍋內注滿水,d)稱鍋身帶水的質量G2;

e)按下式(1)計算鍋身容積V:

V=(G2-G1)/ρ………………………………(1)

式中:G1—鍋身質量,kg;

G2—鍋身帶水質量,kg;

V—容積,L;

ρ—水的密度,取1kg/L。

f)計算容積。

6.2.3衛生要求試驗

產品按GB/T5009.72、GB/T5009.80及GB/T5009.81試驗;

橡膠件和密封圈按GB4806.1試驗;

新開發的材料必須經相關機構鑒定,符合國家相關食品衛生要求。

6.2.4合蓋安全性試驗

a)檢查電壓力鍋正常工作時鍋蓋是否合好;

b)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閥孔處,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c)在鍋內加入容積50%的自來水;

d)電壓力鍋在正常合蓋位置上合蓋率85%及在非正常合蓋位置時;

e)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f)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連續排氣時關閉排氣閥或冷氣閥自動排氣;

g)連續觀察表計壓力值120s,觀察壓力鍋有無升壓,是否超過規定的范圍。

6.2.5工作壓力試驗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閥孔處,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調壓式和多檔的電壓力鍋應測試最大工作壓力;

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電壓力鍋在工作全過程取最大表計壓力值。

6.2.6密封性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c)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d)當鍋內蒸汽壓力在30%額定工作壓力至最大工作壓力范圍內,連續觀察電壓力鍋有無滴水和明顯漏氣現象。

6.2.7保溫溫度試驗

在帶保溫功能電壓力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在轉入保溫狀態4小時后,記錄鍋底中心高度為20㎜處溫度值。

6.2.8安全壓力試驗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人為將正常工作壓力控制裝置處于失效狀態;

c)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連續排氣20s后,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使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動作開始至120s時間內,連續觀察表計壓力值并取這段過程最大表計壓力值;如表計壓力值超過安全壓力上限時,應終止試驗。

6.2.9耐熱壓試驗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c)人為使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和泄壓裝置失效;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連續排氣20s后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繼續加熱并觀察表計壓力值;

f)當表計壓力值達到1.8倍~2倍額定工作壓力范圍內,保持1min,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卸壓;然后按6.2.6做密封性試驗,觀察電壓力鍋,應無滴水漏氣現象。

6.2.10開蓋安全性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容積50%的自來水;

c)合上鍋蓋,使鍋身和鍋蓋處于扣合到位狀態;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參照GB4706.19中22.105的內容進行試驗。

6.2.11防堵安全性試驗

電壓力鍋的工作壓力裝置在正常工作狀態下需要排氣的結構電壓力鍋,應進行下面試驗;

向鍋內加入鍋身容積十六分之一的稻谷、十六分之一的綠豆和十六分之一的糯米,然后加水至鍋身容積的五分之四;

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0.4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內鍋蓋上,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合好鍋蓋;

輸入1.15倍的額定功率加熱;

當電壓力鍋達到工作壓力時,提起或打開第一級排氣通道,連續排氣2min;

觀察表計壓力值,鍋內壓力不得超過最大額定工作壓力的1.25倍。

6.2.12泄壓壓力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在鍋內加入額定容積50%的自來水;

c)試驗時電壓力鍋應置于防護罩內;人為使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及安全壓力控制裝置處于失效狀態。

d)在額定電壓下工作;

e)連續測量鍋內泄壓壓力不能超過3.5倍額定工作壓力(最大為350kPa),泄壓裝置應能可靠動作。

6.2.13零部件試驗

6.2.13.1噴涂件試驗

按QB/T2421試驗。

6.2.13.2內鍋的標記

目視檢查。

6.2.13.3提手強度試驗

a)提手(包括不用輔助工具用手能垂直提起的部件)的電壓力鍋,用相當于額定容積3倍水重量的重物均勻置于鍋內;

b)用專用夾具夾持此部位使電壓力鍋離開地面800mm,保持10min;

c)試驗后提手應符合5.13.4的要求。

6.2.14耐用性試驗

6.2.14.1開合蓋耐用性試驗

a)把電壓力鍋固定好;

b)將電壓力鍋蓋按正常開、合方式開合蓋20000次(也可以采用模擬正常開合蓋的專用設備試驗);

c)然后按6.2.4合蓋安全性和6.2.10開蓋安全性進行試驗,同時應符合開蓋和合蓋安全性的要求(試驗后密封圈可以更換,然后進行其它項目試驗)。

6.2.14.2受壓彈性部件耐用性試驗

a)根據電壓力鍋的受壓彈性部件結構特征,把電壓力鍋放在沒有位移臺面上進行整鍋試驗;也可以模擬產品結構把受壓彈性部件另行安裝進行試驗,按測定電壓力鍋的受壓彈性部件在最大工作壓力狀態下位移量條件下試驗;

b)在冷態下,采用整機方式用疲勞壽命試驗機(電壓力鍋專用)進行試驗,試驗時使受壓彈性部件在最大工作壓力下,按5次/min頻率往復動作20000次;

c)試驗后工作壓力的衰減在10%之內;

6.2.14.3器件耐用性試驗

6.2.14.3.1主加熱器和附加電熱元件耐用性試驗,向內鍋加入額定容積80%的自來水,合好鍋蓋,如果帶有調壓的將壓力設定在最高檔,以1.15倍額定功率的加熱,按正常程序工作,當達到設定壓力值時,切斷電源,放掉鍋內汽體,以此作為一個周期,共進行500周期試驗,如果有蒸發使鍋內的水量降到額定容積的50%時,需補加水,使水量仍達到額定容積的80%,試驗后應能正常使用。

6.2.14.3.2控制主加熱器的部件未符合GB4706.19中24章要求的,應在額定負載下進行30000次周期試驗。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

6.2.15保護功能試驗

電壓力鍋以1.15倍額定功率的加熱,分別在放空載內鍋和不放內鍋條件下,按最長工作周期(沒有定時功能的電壓力鍋按8h試驗),試驗完成后應符合5.15的要求。

6.2.16破壞壓力試驗

a)用壓力表專用接頭將1.5級適當量程的壓力表安裝在鍋蓋上,打開專用接頭上排氣閥;

b)用專用接頭連接試壓泵給水管與內鍋蓋連接;可用輔助工具使工作壓力控制裝置、安全壓力控制裝置和泄壓裝置不能工作,但不能增加試樣原來的扣合強度(有必要時可用專用密封圈進行試驗);

c)鍋內盛滿水合好鍋蓋;

d)用試壓泵加壓,排出鍋內空氣,當專用接頭上排氣閥有水溢出時,關閉專用接頭上排氣閥,繼續加壓(水流量1L/min~1.6L/min);

e)當水從鍋口處溢出時,讀出表計壓力值為破壞壓力。

f)破壞壓力可用材料強度拉伸試驗機試驗。

6.2.17密封圈試驗

6.2.17.1耐酸性試驗

全新密封圈取4㎝~5㎝,用量程為100mL的量筒,測量試樣試驗前的體積V1;

b)然后浸在200mL±20mL的醋酸混合液中保持沸點溫度72h,醋酸混合液按重量百分比濃度為4%的醋酸與蒸餾水按3:1的體積比配制;試驗過程中用相同濃度的醋酸混合液保持試液容量在200mL±20mL范圍內;

c)取出試樣冷卻后清洗擦干;

d)再用量筒測量試樣的體積V2;

e)按下式(2)計算試樣的容積變化量△V:

△V=(V2-V1)/V1………………………………(2)

式中:V1—試驗前試樣的體積,mL;

V2—試驗后試樣的體積,mL;

△V—試樣的容積變化量;

6.2.17.2耐油性試驗

a)全新密封圈取3g~6g,感量為1/5g的天平,測量試樣試驗前的質量G1;

b)置于溫度為100℃的食用大豆油(一級)中浸泡72h以上;

c)取出試樣冷卻后清洗擦干;然后對試樣試驗后的質量進行測量G2。

按下式(3)計算試樣的質量變化△G:

△G=(G2-G1)/G1………………………………(3)

式中:G1—試驗前試樣的質量,g;

G2—試驗后試樣的質量,g;

△G—試樣的質量變化量;

6.2.18電氣安全要求試驗

電壓力電氣安全試驗按GB4706.1和GB4706.19試驗。

6.2.19產品裝配、包裝牢固性試驗

6.2.19.1帶包裝跌落試驗按附錄A進行試驗,跌落高度按表1。表1:跌落體的質量與跌落高度

跌落體的質量(kg)跌落高度(mm)(1)?

A≤9.5762?

9.5

18.6

注:跌落高度是指準備釋放時試驗樣品的最低點與水泥地面之間的距離

6.2.19.2帶包裝運輸或模擬運輸試驗

將出廠未開包裝的電壓力鍋立放在載重汽車上(電壓力鍋和配重應為汽車額定載重量的10%),三級公路條件,汽車經每小時35km的速度行駛200km,或將出廠未開包裝的電壓力鍋放在模擬運輸振動臺上進行模擬運輸試驗,其功率頻譜的主振頻率f1=2.7Hz±0.5Hz,f2=7Hz±0.9Hz,進行2.5小時連續模擬運輸振動試驗,然后拆除包裝檢查。

7檢驗規則

7.1產品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7.2出廠檢驗按GB/T2828.1規定,采用正常檢驗一次抽樣方案,按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品計算。出廠檢驗的項目(分為必檢項目和抽檢項目)、不合格分類、檢驗水平及接收質量限(AQL)見表2、表3。表2出廠檢驗必檢項目及判別

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對應條款判別

1泄漏電流5.18.7?

2電氣強度5.18.7?

3

接地電阻5.18.17表3出廠檢驗抽檢項目及判別

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對應條款檢驗水平接收質量限(AQL)?

1工作壓力

?5.5?

2密封性

5.6?

3關鍵元器件5.13.1?

4標志5.1、8.1?

5保護功能?5.15?

6輸入功率5.18.2?

7噴涂件5.13.2?

8內鍋的標記5.13.3

7.3型式檢驗按GB/T2829規定,采用判別水平Ⅱ的二次抽樣方案,衛生要求檢驗采用判別水平II的一次抽樣方案,按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數計算。

7.3.1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新產品試制定型鑒定;

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

當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

關鍵元器件變更;

正常生產時,每年不少于一次;

產品停產6個月以上重新生產時;

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

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要求時。

7.3.2型式檢驗的項目、不合格分類、判別水平、樣本大小、不合格質量水平見表4。

表4型式檢驗項目及判別

序號檢驗項目不合格分類對應條款判別水平樣本大小不合格質量水平(RQL)?

1衛生要求?5.3

n=350?

2合蓋安全性

5.4

3密封性5.6?

4安全壓力5.8?

55耐熱壓5.9?

6開蓋安全性5.10?

7防堵安全性5.11?

8泄壓壓力5.12?

9關鍵元器件5.13.1?

10耐用性5.14?

11破壞壓力5.16?

12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5.18.1?

13發熱5.18.3?

14工作溫度下的泄漏電流5.18.4?

15工作溫度下的電氣強度5.18.5?

16耐潮濕5.18.6?

17泄漏電流和電氣強度5.18.7?

18變壓器和電路的過載保護5.18.8?

19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5.18.15?

20接地電阻和接地措施5.18.17?

21爬電距離、電氣間隙和穿通

絕緣距離5.18.19?

22耐熱、耐燃和耐漏電起痕5.18.20?

23防銹5.18.21?

24輻射、毒性和類似危險5.18.22?

25使用說明書8?

26工作壓力5.5?

27保溫溫度5.7?

28提手強度5.13.4?

29保護功能5.15?

30密封圈5.17?

31輸入功率5.18.2?

32非正常工作5.18.9?

33穩定性與機械危險5.18.10?

34機械強度5.18.11?

35結構5.18.12?

36內部布線5.18.13?

37元件5.18.14?

38外部導線用接線端子5.18.16?

39螺釘和連接5.18.18?

40標志8?

41容積5.2?

42噴涂件5.13.2?

43內鍋標記5.13.3?

注:

1表中衛生要求檢驗采用一次抽樣方案。

2密封圈型式檢驗的樣本應從出廠檢驗合格批中另行隨機抽取。

3涂層型式檢驗的樣本按QB/T2421要求抽取。

8標志和說明

8.1產品上應有耐久性的標志;

8.2標志和說明應符合GB4706.19中第7章和GB5296.2的要求;

8.3器具和說明書上應標明額定工作壓力(單位:kPa),說明書上應注明額定工作壓力的功能項。

8.4電壓力鍋的密封圈上應有電壓力鍋制造商的商標和規格。

8.5器具和說明書上應標明額定容積。(單位:L)

9包裝、運輸、貯存

9.1包裝

9.1.3裝箱

應符合GB/T6543規定。

9.1.4盒內應附有中文使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單。

9.2運輸

9.2.1運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拋擲、翻滾和踩踏。

9.2.2運輸途中應謹防受潮、擠壓及雨淋。

9.2.3嚴禁與腐蝕性物品同時裝運。

9.3貯存

9.3.1庫房內應保持通風良好,相對濕度不大于85%。

9.3.2產品存放離墻距離保持200mm以上,離地距離保持在100mm以上,不得與有腐蝕性物品同時存放。

篇3:中學醫務室安全管理制度

中學醫務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學校相關衛生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學習有關法規、政策,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醫務室購買藥品必須在衛生局指定的醫藥公司購買,不得直接跟廠方和藥商購買,買藥時要逐個進行藥品檢查,發現有偽劣藥品及離保值期藥品一律退貨,并調查追究經辦人。

  三、每學期初進行藥品清理,對過期藥品、變質藥品進行登記,并注明藥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然后經有關部門驗證后再銷毀。

  四、醫生不開過期藥品,如領藥者發現過期藥品,立即退回處理。

  五、發藥時要告訴學生怎樣安全使用藥品,并在藥袋上寫明每日服幾次,服藥時間、藥量、分幾次服完等。告誡病人不許超常服藥,警惕用藥過量引起的藥物中毒。

  六、經常檢查醫務室電器設備,用電開關及線路若有漏電、斷電,應立即報告后勤處進行檢修,防止火災的發生。

  七、醫務室使用壓鍋消毒時,誰消毒、誰負責,避免超壓發生爆炸事故。

  八、醫務人員要堅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輸管,嚴防醫源性交叉感染。各種常用衛生器械要定期消毒、浸泡,每學期檢查1-2次。發現生銹、破裂,功能不全即淘汰。

  九、條件不具備時,不要給病人注射青霉素或其他易引起過敏性休克的藥品,對危重病人要立即送醫院處理。

  十、醫務室人員每周一次到體育課場地進行體育衛生監督,檢查體育場地及體育器械有無不安全因素。

  伊寧市第十七中學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