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建設場地設施要求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建設場地設施要求

2024-07-18 閱讀 9494

第一節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規劃及布局

汽車檢測機構是一個一次性投入較大,經濟效益并不太高的為社會提供機動車輛技術數據的服務型機構。該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有汽車制造、流通、物流、維修以及質監、公安、交通、工商、環保、政法、保險等行業管理部門。按檢測機構的工作性質可分為:為自身服務的內部檢測機構,為汽車定型服務的以道路測試為主的檢測機構和以室內檢測為主的主要服務于在用車輛的檢測機構。

目前,以室內不解體檢測為主的服務于在用車輛的檢測機構(即安全檢測和綜合性能檢測,以下簡稱汽車檢測站)擁有量較多,承擔的檢測任務較重,服務面較廣,該類檢測站合理的規劃設計是保證更好地服務社會,確保機動車輛安全運行和檢測質量的重要前提。

一.檢測站的規劃設計原則

1.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

檢測站是利用現代技術,使用不解體的方法,讓車輛快速通過檢測設備儀器即完成檢測、診斷工作,故車輛檢測過程是一個快速運轉的流水線作業過程。對檢測站的規劃設計必須考慮到當地的經濟及其發展狀況,汽車是經濟發達程度的體現,車輛的擁有量及增長狀況等因素,是確定檢測站的規模的重要依據。

2.符合當地城鄉發展規劃原則和要求

?檢測站是一個一次性投入大,長期見效的工程,其規劃設計時,必須考慮與當地城鄉發展規劃建設相吻合,符合城鄉發展規劃思路。交通應安全、方便,由于進出檢測站的車輛較多,不宜規劃在人口密集區和車輛流量較大道路不暢的地段。

3.規劃應有利于檢測站的可持續發展

在檢測站的規劃時,應充分滿足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檢測技術標準,同時應考慮今后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在場地、檢測車間、設備、設施和控制系統應留有擴展的空間,以保證法律、法規和檢測技術標準更新時用較少的投入或不投入就能滿足要求,使檢測站能持續有效的運行。

4.合理利用資源

在檢測站規劃時,應充分根據現有的檢測業務和今后能夠開展的其他業務,進行設施設備的配置和場地廠房的合理布局,作到功能齊全,組合方便,以最少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汽車檢測任務的要求,使一次性投入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檢測站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

1.科學的總體規劃

檢測站的總體規劃設計與其他工業企業一樣,在有限的條件下,必須考慮法律、法規、政策及技術標準的因素,必須依據車輛保有量確定檢測綱領,根據檢測綱領配置檢測設備設施和與之相適應的環境條件及工作人員數量,最后,根據總體規劃的設計,確定投資規模并進行檢測成本及經濟效益分析,形成檢測站總體規劃的可行性報告。檢測站的總體規劃是檢測站的工藝設計和建筑施工設計的重要依據,必須做到科學、合理、先進。

2.與檢測綱領和檢測工藝相適應

檢測綱領是檢測站根據服務的對象、檢測項目參數、適應車型等因素,全年能檢測的車輛輛次。具體涉及到當地現有車輛數、年度增長數、年度報廢數以及車輛管理規定、車輛維修質量檢驗規定等因素,一般是通過調查、統計、分析、預測和計算而獲得的。

要達到檢測綱領,必須對檢測性質、檢測項目分類,通過統計分析,才能制定檢測線(檢測車間)的具體工藝設計。該設計是檢測站總體規劃的具體細化,若總體規劃不能與檢測綱領和檢測工藝相適應,檢測站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造成投資浪費,并達不到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3.與國家、行業、地方有關法律、法規相適應

檢測站在總體規劃設計上必須符合國家、行業、地方有關法律、法規,自覺遵守國家、行業、地方有關法律、法規。在具體工藝設計上應重點考慮涉及到有關檢測站及機動車管理、檢驗(檢測)、環保、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檢驗方法的要求。不僅要能滿足現行要求,而且還應考慮到標準的更新及與國外檢測機構接軌等因素,在規劃設計時應留有發展(擴展)的空間。

4.合理設置汽車檢測線、檢測車間、計算機控制系統、停車場、試車道路、業務廳等輔助設施

檢測站在規劃設計時其各種設施應滿足《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7993-200*)中的第7條的規定。

檢測線的設置應在總體規劃中根據檢測流程進行合理設置,應充分考慮到檢測線與業務廳、待檢停車場、已檢停車場、試車道路、車輛進出、行人及行車安全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位置和功能相匹配,不能有流轉不暢、堵塞和瓶頸現象。在檢測線上根據工藝流程保證各檢測工位有足夠的空間,各工位間應根據所能檢測的最大車型的長度確定安全距離,保證既能形成流水作業,又使各工位間不相互干涉。在檢測線入(出)口處應有足夠長(一般為1.5倍最大車型的長度)的引車道和醒目的交通標志,以保證車輛進出安全。檢測線內設有非工作人員行走區域,并有安全防護裝置,以保證檢測工作的安全進行。同時,還應考慮檢測站功能的擴展和發展的需要,應留有相應的位置。

檢測車間的設計首先應根據檢測站承擔的檢測項目及車輛保有量和執行的技術標準來決定檢測線的條數和長度。目前,一般有單條、雙條及三條(多條)檢測線布置方式。具體為安全線+綜合診斷線、綜合線+診斷線、安全線+綜合線+診斷線等方式,也可按車型分別設置大車線和小車線。考慮檢測項目的多少、檢測工位數量和檢測車輛的長度尺寸來決定車間的長度及寬度(一般為五工位,單條線時,80*7m)。

考慮到車間內的噪音、空氣污染及車輛通行高度,合理確定車間高度。車間內的廢氣污染,在車間布置時應了解當地的風向和風力等氣象資料,車間的進口應與風向逆向,對廢氣排放較重的工位置于進口處,同時在車間兩側增設自然通風裝置,這樣既減少了車間內的廢氣污染,保證了空氣流通,同時節約了強制通風的動力能源,減少了因采用強制通風帶來的噪音污染,使檢測車間的衛生指標達到《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的要求。

根據檢測站所處的地理位置合理設計車間的采光面積和保暖面積,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和《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的要求,以保證檢測車間的光照和溫濕度,使檢測環境條件符合技術標準要求,以延長設備設施的使用壽命。同時,檢測車間在檢測站所處的位置應略高于其他設施,以保證車間排水暢通。

檢測車間地面一般采用彩色磨石地面,以保證車間的美觀和整潔,其縱、橫向坡度在全長和任意10m長范圍內應不大于1.0%,平整度應不大于3.0‰,在汽車制動檢驗臺前后相應距離內,地面附著系數不低于0.7。在進行車間動力能源設計時應滿足《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的要求,車間需要供給電源、氣源和水源,一般采用電纜溝布置,為保證施工、檢查和維修的方便,電纜溝采用分層設計(即水路、氣路、強電、弱電由下至上分層設置)。

汽車檢測線的控制操作模式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即人工手動控制階段、計算機半自動控制階段和計算機全自動控制階段。目前,許多已采用了計算機全自動控制方式,這種方式又可分為集中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計算機控制系統是檢測站的核心,是檢測站先進性、科學性和可靠性的體現。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計算機控制系統應滿足《汽車檢測站計算機控制系統技術規范》(JT/T478)的要求,同時應考慮計算機控制系統的信息快捷錄入能力;檢測線各工位靈活調度能力;工位控制和數據采集的穩定能力;工位檢定/校準的方便能力;檢測數據信息的儲存、查詢、輸出、復現和數據修改能力;檢測財務處理能力;檢測標準方法更新的修改能力;計算機控制系統可擴展能力等。

在規劃設計檢測站的停車場地時應根據檢測工藝流程、檢測節拍和日檢測數量進行綜合考慮。按照《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通用要求》(GB/T17993-200*)的要求,檢測站應設置有停車場,停車場面積應與檢測能力相適應,不允許與檢測場地、試車道路和行車道路等設施共用。停車場地一般分為待檢停車區和已檢停車區,應有明顯的標識加以區分和分開設置。進檢車輛、待檢車輛和已檢車輛的行駛路線應符合檢測工藝流程,不能有相互交叉和碰頭現象,以保證檢測車輛行進有序,安全行駛。綜合考慮已檢停車區的面積一般為檢測線能同時檢測車輛(按檢測線設計能通過的最大型車輛計算)數量的1.5-2.5倍即可。待檢停車區的面積一般為檢測線能同時檢測車輛(按檢測線設計能通過的最大型車輛計算)數量的3-4倍即可。若檢測站通行能力強,且日檢測數量較多時,可在已檢停車區、待檢停車區設置專職人員對車輛進行指揮和調度,以充分保證場內車輛安全、有序,從而確保檢測線高效運行。

檢測用業務大廳的規劃設計一般采用與檢測車間成“T”形或“L”形的設置。業務大廳應寬敞、明亮,其面積應根據檢測工位數、停車場能容納的車輛數及試車道的車輛數的總和所帶來的客戶人數(按2-3人/車計)乘上客戶所需活動面積再加上業務大廳內各種設施所需的配套面積來設計。大廳內的業務辦理臺布局和色調應給客戶一種親近感,充分體現“以客戶為關注焦點”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大廳墻上應設置檢測站的檢測工作程序、員工工作守則、服務質量承諾、檢測收費標準以及其他信息資料。同時,在大廳內設置上線車輛檢測動態顯示裝置,增加檢測工作的透明度,以充分展示檢測的公正性。

檢測站的輔助設施是為車輛檢測提供服務和保障的各種設施的總稱。一般包括檢測所需的能源供給設施,辦公設施,職工休息生活設施以及車輛調修設施等。在規劃設計時在充分滿足其功能的前提下,應相對分隔,以保證安全生產。

雖然,檢測站沒有高大建筑,但站內強電、弱電分布復雜,而檢測站是一個向社會提供公正檢測數據的技術服務機構,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檢測數據安全是正常開展檢測業務的保障,在規劃設計時對各種設施必須采取有效的防雷、防靜電措施,滿足《建筑物防雷設施規范》(GB50057)的要求。

檢測站的能源消耗為電能,雖然電能消耗不大,但檢測用電設備較多,且為了保證站內美觀,各種線路一般都鋪設在地下和走暗線,在規劃設計時必須滿足《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由于檢測站的控制系統多使用計算機控制,為保證其控制可靠有效,數據信息不會因突然停電而丟失,應配置不間斷電源,在條件許可下,應配置發電設備,以保證檢測工作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常開展。

5.消防設施、環境綠化符合相關規定

檢測站的設備多,機動車輛多,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應嚴格按照國家、行業、地方有關消防條例、法規的規定執行。應設有消防通道、消防栓,根據儀器設備的分類配置足夠的滅火器材,根據檢測站規模的大小設置專(兼)職安全人員,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消防設施和宣傳消防知識,保證安全生產。

由于檢測站的功能在逐步增加,檢測站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美化環境,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也是檢測站規劃設計必須考慮的。美化環境,設置應有的綠化面積應符合當地的規劃,滿足當地的要求。一般可采取在各工作間區域設置矮小綠化帶以示隔離,在檢測車間及試車道路周圍設置能吸收有害氣體的綠色植物,既美化了環境,有降低了污染,使檢測站環境衛生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的要求。

6.試車道路的要求

按照《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通用要求》(GB/T17993-200*)的要求,試車道路的承載能力應滿足受檢車的軸荷需要,試車道路應符合《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GB/T12534)及《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等標準的要求。檢測站在規劃設計時應從場地的長度,試車安全等方面考慮。首先,應根據檢測站檢測項目確定站內需進行道路試驗的參數;再根據確定的參數考慮試車道的長度和寬度,且寬度不小于8m。從安全角度考慮,一般試車道路設置在檢測車間后面,試車方向最好與檢測線車輛行進方向一致。同時,在試車道進出口區域應有明顯的警示標志,防止非工作人員和非試車車輛自行進入,以免引起安全事故。在試車道路設計時應根據檢測站所能檢測車輛的最大軸荷確定道路的承載能力,應保證試驗車道路為平坦、硬實、清潔、干燥且輪胎與地面間的附著系數不小于0.7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且試車道路的縱、橫向坡度在0.1%以內。

三.案例分析

根據《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7993-200*),模擬規劃設計了一個汽車檢測站總規劃圖(如圖6-1)。

在規劃設計中檢測站設置有檢測車間、辦證(辦公)大廳、待檢停車場、已檢停車場、外觀檢視車間、試車道路、駐車坡道、淋雨試驗臺、轉彎試驗場、附屬設施、調修車間及調修停車場等設施。規劃圖體現了以下特點:

1.總體規劃各種設施的布局是以辦證大廳為中心。辦證大廳與檢測車間呈倒“L”形,這樣布局可以將檢測區域與輔助區域分開,再設置車輛進出站兩道大門,使進入檢測站的車輛有序行駛,檢測流程清爽明朗。

2.根據當地的車輛保有量和今后的發展趨勢,設計檢測綱領為50000輛次/年,檢測站所需占地面積為20000m2,其中建筑面積3180m2,停車場面積3712m2,試車道面積2840m2,綠化面積3480m2。

3.根據檢測綱領,按檢測車輛長度12m計,車間內設置大車線(5工位)、小車線(6工位)及診斷線(3工位)共14個檢測工位,并考慮車間與周圍建筑物的匹配,所需車間尺寸為80*22*10m。在車間進口處設置汽車廢氣、動力性、經濟性檢測工位,減少了車間內的廢氣和噪音污染。在距車間進口18m處設置兩道側門,二級維護及安全檢測車輛從側門進入,提高了檢測效率,保證了該站能從事營運車輛技術等級檢測、車輛維修檢測、安全檢測及接受交通、公安、環保、商檢、計量、保險和司法機關等部門、機構的委托項目的檢測。

4.在總體規劃中按檢測車輛長度12m寬度4m計算,檢測車輛流程按圖中箭頭所示,使車輛在站內任何一個區域內都能安全暢通行駛,不會發生調頭、會車和檢測工作相互干涉現象。

5.停車場分為待檢、已檢和調修三類,以辦證大廳為分隔線,使各類車輛停放有序,不會發生混亂。各類停車場面積由檢測綱領決定,保證了檢測的有序進行,不會發生擁堵和瓶頸現象。

6.試車道路設置在車間后面,且試車方向與室內檢測方向一致,不會出現交叉和會車現象,同時在試車道路盡頭設置駐車坡道,保證了試車安全。

7.水、電、氣等輔助設施集中設置在一起便于管理,且遠離工作區域,有利于安全,減小了噪音污染。

8.在待檢停車場與車間處設置人行通道和消防通道,既保證了車間的消防安全,又使車輛與行人分道行進,確保了行人安全。

9.設置調修車間以方便客戶,調修車間采用計算機管理,且與辦證大廳聯網,使調修與復檢一次完成,提高檢測效率。

10.在檢測站中心地帶設置大型綠化帶,將車間出口與待檢停車場分開,進一步增加了行人與車輛的安全。同時,美化了站內的環境,可在綠化帶內設置檢測站的形象標志,反映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站內四周設置綠化帶,使綠化面積站總規劃面積的17.4%,營造了一個綠色環保的服務社會的現代化的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

11.總體規劃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與當規劃、經濟相協調,同時又滿足了檢測功能要求。

第二節?工藝設計

一.工藝設計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

1.基本要求

?汽車檢測是要在不解體條件下測試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可靠性、環境污染等項目、參數和故障診斷。

?依據國家、行業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汽車檢測項目和參數分屬汽車產品、綜合性能、安全性能、環境保護、汽車維修產品、汽車零部件產品、汽車進出口商品等檢測。

?工藝設計是要根據檢測站的設計任務書和可行性報告所確立的產業方向,根據國家現有政策、法律、法規的要求,合理進行總體規劃、工藝布局,根據業務方向確立工藝路線,配置設備設施和人員,計算機網絡、生產綱領、投資預算和經濟分析,環境和安全評價以及水、電、氣資源論證等。

汽車檢測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是屬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的中介機構,既有服務性質,又有生產性質,其產品是檢測的數據和實驗報告,因此檢測工藝既要合理配置資源,又要以充分的資源保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貫徹,同時在保證檢測數據準確、可靠的條件下追求檢測的效率的提高。特別是汽車檢測技術的發展,檢測的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已廣泛運用,所以汽車檢測站在工藝設計時要充分利用成熟的現代技術,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檢測過程的有序和高效。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汽車檢測站的建設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因為汽車檢測涉及汽

車制造、改裝及改造、道路運輸、汽車維修、運行安全、環境保護、保險、進出口商品、汽車商品交易、交通事故處置、舊車市場交易等諸多領域,而這些領域都是當地經濟發展及產業政策的實際體現。在投資分析、總體規劃、確定檢測規模、綱領時,要充分論證,不能脫離實際,盲目擴大規模和檢測綱領,不然將會導致資源的浪費。

汽車檢測涉及的行業多,依據和執行的法律、法規、標準也多。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領域。目前汽車檢測以其所承擔的檢測任務,其管理分屬于國家經貿部門、公安部門、交通部門、技術監督部門、環保部門、農業部門、城建部門、進出口商品檢驗部門、保險公司及工商部門等。各部門在汽車檢測方面都制定有相應的法律和法規,也有相應的檢測標準,這是檢測站工藝設計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檢測站的工藝設計時要依據各部門的要求,綜合分析,使之能有效的貫徹有關規定和標準。這就要求合理確定檢測項目、參數、配置設備設施并進行工藝流程設計。

(2)?符合檢測站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要求

檢測站的建設是一個投資項目,一般要經過立項、可行性研究階段,而且形成文件,這是經專家論證和有關部門審查、批準的法律性文件,這是進行工藝設計的依據。

工藝設計時,要依據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報告所確立的服務方向、投資規模、市場趨勢來合理配置資源。遵循這些依據,在工藝設計上具體體現就是依據有關標準確定檢測項目、參數,布置工藝流程,配置設備設施、人員和其它資源,確定檢測綱等。

(3)?先進性

先進性體現在合理的工藝布局,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運用。如配置國內外先進的檢測設備、設施,執行各種標準的適應性,信息、網絡、計算機控制技術的運用,機構、質量體系的先進性,檢測數據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檢測數據與國際接軌的可行性,安全和環境保護的符合性等。

(4)?可行性

工藝設計一定要結合實際,場地、車間、設備設施、工藝流程等要適用,不能好大求全浪費資源和重復投資。要將別人成熟經驗與本站實際結合。既要符合標準要求,又要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特別是設備設施、車間工藝,要根據確定的檢測項目和參數來確定,項目參數又由服務對象來確定。所以配置的設備設施尤為重要,若性能達不到要求,或運行不可靠和穩定,將不可能實施所規定的檢測項目和參數。工藝布局不合理,不但影響檢測效率,也影響檢測數據的穩定。

(5)?前瞻性

工藝設計要適應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變化的需要,要適應檢測標準的更新和變化。也就是工藝靈活、項目參數的增減要留有空間,技術手段要能隨時更新,這樣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2.工藝設計的主要內容

(1)設計依據

一般是指設計任務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及有關標準等。

(2)國內外檢測技術發展動態

?了解國內外檢測技術情況,為在設計中采用先進的檢測技術、配置設備設施、標準創造條件。

(3)市場情況和任務來源

通過市場調研了解本地汽車檢測站發展動態,明確任務來源,特別是服務于哪些部門等,這便于在設計中選擇工藝路線,制定檢測綱領,確定投資規模,經濟預測等。

(4)確定檢測項目參數

檢測項目參數要由服務對象來確定,要看承擔的檢測任務,如產品質量檢驗、安全性能檢測、綜合性能檢測、汽車維修質量檢測、環境保護檢測及其它有關部門或機構的委托檢測等,其要求檢測的項目參數有所區別,因此其投資規模、設備設施、工藝配置、工藝路線、機構、人員、管理等都有所區別。

(5)總規劃圖和車間工藝布局圖

總規劃圖要求如第一節所述。

車間工藝布局圖包括車間空間的設計、工位設置、設備的布局、水、電、氣管線的布局、通風、照明、檢測過程指揮系統、排污、排水等。

(6)?檢測工藝路線的設計

檢測工藝路線是指檢測車輛從進站到出站的全過程作業流程、順序,其設計內容一般包括車輛流程、工位設置、設備設施的組合、檢測節拍及時間、檢測的項目和參數、人員配置、數據采集和處理、報告的生成、檢測綱領等。

(7)?檢測綱領的確定

檢測綱領是指年檢測車輛數。它取決于服務范圍、檢測的項目參數、設備設施的配置、工藝路線、人員情況及管理等諸多因素。

(8)?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

組織機構方面,要確定機構的法律地位,部門的設置,主要崗位人員的條件,崗位的職能分配等。

人員配置要有對人員數量、素質、相應技術能力等方面要求。

(9)?水、電、氣

對水、電、氣要進行用量核算,提出設備設施配置的要求。

供水系統如生產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電氣系統,如變壓器、配電器、動力系統、照明系統、停電應急系統、防雷和防防靜電措施等;供氣系統要求如壓氣機的選擇、壓力、確定用氣點及用量等。

(10)?投資預算

投資預算按國家有關政策進行。對汽車檢測站,一般有土地使用費(包括征地時按政策規定的各種補貼)、基本建設費(設計費、場地整治、房屋建設、停車場及道路、綠化、水、電、氣)、檢測設備設施、按政策規定的各種稅費、銀行利息及其它費用組成。

(11)?經濟核算

經濟核算主要是成本構成和分析,投資效益預測,投資風險的規避和投資可行性的論述等。

(12)?可行性結論

最后對工藝設計的可行性作出結論。要從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的符合性、適應性;技術手段、工藝條件;機構、人員、管理;投資及經濟分析;環境及安全措施等主要方面進行總結。

二.?檢測項目和參數的確定

檢測項目和參數的確定依據是有關檢測標準。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7993-200×檢測項目和參數有:A.1車輛唯一性確認(12個項目);A.2整車裝備完整性基本檢驗(22項目);A.3發動機性能檢測(17項目);A.4使用可靠性基本檢驗(5項目33個參數);A.5動力性檢測(4個項目或參數);A.6燃油經濟性(一個項目或參數);A.7整車滑行性能(三個項目或參數);A.8噪聲控制(4個項目和參數);A.9車速表、里程表核準檢測(二個項目或參數);A.10制動性能檢測(16個項目或參數);A.11轉向操縱性檢測(6個項目14個參數);A.12前照燈檢測(5個項目或參數);A.13排放污染檢測(2個項目,點燃式發動機3種方法3個參數;壓燃式發動機2種方法各一個參數);A.14懸架特性檢測(5個項目或參數);A.15客車防雨密封性檢測(1個項目或參數)。

根據服務對象不同檢測的內容不相同,檢測所依據的標準不同,其檢測的參數和項目也有所不同。如汽車產品質量檢驗、汽車產品的3C認證檢驗、汽車定型試驗、汽車安全檢測、汽車進出口商品檢驗、汽車環境保護檢驗、汽車維護修理質量檢驗、汽車綜合性能檢驗等都有不同的標準要求,其檢驗項目和參數各有不同。在工藝設計時,要根據所承擔的檢測任務,依據有關標準綜合分析、合理確定檢測項目和參數。

三.檢測設備設施的確定

1.外部支持服務和供應評價、選擇

檢測設備設施是影響檢測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保證

檢測工作的質量和信譽(置信度),檢測站應限定使用有充分質量保證的外部支持服務和供應,這是一個原則。如果外部支持服務或供應無獨立質量保證(即無第三方質量體系保證或無第三方產品質量保證的),那么儀器、設備、設施、材料、服務質量無法控制,將直接影響檢測質量。

在評價外部服務和供應商時,首先對檢測設備設施要有明確的、完整的要求,然后評價供應商的資質、產品許可證、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狀況、產品性能價格比、滿足檢測參數和標準要求的功能及精度(或不確定度)等。

在工藝設計中,雖然不直接對供應商進行評價、選擇,但要對檢測設備設施提出明確、完整要求,為今后這方面工作奠定基礎。

2.確定檢測設備設施的依據

確定檢測設備設施要依據有關標準。對于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在確定設備設施時要依據GB/T17993-200×《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18565-20**《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T15746.1-1995《汽車修理質量評定標準?整車大修》、GB/T18344-20**《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7258-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JT/T198-2004《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等。

如果要承擔其它方面檢測任務,如汽車產品質量檢驗、汽車產品3C認證檢驗、汽車環境保護檢驗、汽車商品檢驗等還應參照這些檢驗的有關標準配置相應設備設施。

3.檢測設備的配置

檢測設備設施配置的原則:覆蓋所承擔檢測任務所依據標準的全部項目和參數;設備設施符合標準要求的功能、范圍、精度(或不確定度);性能穩定;檢測數據具有溯源性;有良好的性價比;有生產許可證明等。

以下就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所承擔任務不同,按有關標準應配置的設備設施列表說明。(表6-1)。

篇2:水質檢測站工作職責內容

1.嚴格按照規范和有關制度要求,負責全區自來水、污水、雨水等水質的取樣、分析、檢測等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建議及措施,并督促落實,確保各類水質符合標準。

2.負責水質投訴和其他水質事故的處理工作,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確保水質服務工作快速、準確。

3.加強化驗室管理,做好化驗室分析儀器和劇毒品試劑、危險物品及其他玻化試劑的申購、保存等管理工作。

4.負責水質監測原始記錄、檢測報告、統計報表的編制、保管、歸檔工作,建立健全水質監測臺賬。

5.負責化驗室設備、儀器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設備、儀器管理制度和臺賬,做好設備、儀器的維修、周檢與保養工作。

6.負責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涉及的相關工作及在本部門的推導與實施工作。

7.負責本部門廉潔自律和安全、消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等綜合管理工作。

8.完善本部門內部科學、合理的管理運作機制,負責本部門員工思想和業務素質的引導、教育和培訓等工作,改進管理措施,不斷提救助站制度

篇3:信息產業部電話交換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站工作職責內容

1.貫徹執行國家和部、省有關通信設備質量監督方針、政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工作。

2.面向全省,負責對本省區域內電話交換設備計費性能的檢測監督工作。

3.編制本省電話交換設備計費性能檢測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

4.負責組織從事電話交換設備檢測監督管理工作相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

5.負責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和協作配合,協調解決電話計費系統檢測方面的問題。

6.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