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冷庫防火安全工作規范

冷庫防火安全工作規范

2024-07-18 閱讀 9867

一、冷庫的火災危險性

冷庫是指在特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條件下,貯存食品、工業原料、生物制品和醫藥等物資的專用倉庫。我國冷庫大部分屬于食品保鮮久藏的食品冷藏庫。

冷庫分為食品冷庫、生產性冷庫、分配性冷庫和生活服務性冷庫。

依據冷庫的儲量,有上萬噸級的大型庫房,也有數10噸以至數千噸的中小型庫房。冷庫主要由隔熱保溫效果良好的庫房建筑和用于制冷的氨壓縮機房、變配電室及其附屬建筑物組成。

冷庫建筑一般為高層框架結構,外墻為磚砌筑,內墻為鋼筋混凝土預制的3厘米厚插板墻。內、外墻之間,全部用導熱系數很小的保溫材料(如稻殼、軟木等)填塞。當用稻殼做保溫層時,其厚度一般為15—70厘米;用軟木做保溫層時,厚度為20厘米。冷庫屋頂,按庫溫要求,分為無保溫層屋頂和閣樓式保溫層屋頂。屋頂保溫層一般以鋸末或稻殼作保溫材料,

其厚度為18—120厘米。

冷庫的建筑材料除水泥、砂、石、鋼筋、磚等外,主要有稻殼、油氈、軟木、泡沫塑料、木材、稻草簾、纖維板、瀝青等易燃、可燃材料。

冷庫的火災事故主要發生在建庫和維修過程中。這時需采用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如瀝青、稻殼、油氈、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作保溫隔熱層及防潮層,在施工和維修過程中又都屬于明火作業,易發生火災事故。

冷庫的火災危險性主要有:

(一)可燃易燃物品多

冷庫在建筑施工和維修過程中,所梗用的材料除水泥、砂、石、鋼筋、磚、珍珠巖為非燃燒物品外,其余大量材料均為易燃、可燃物品。這些易燃、可燃材料的共同特點是燃點較低,遇明火或受熱后易引起燃燒。這些易燃、可燃物品主要用在冷庫中作防潮層和保溫隔熱層,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稻殼,遇明火易引起燃燒。燃燒早期表現為陰燃,而后炭化,待氧氣供給充足時,表現為明火燃燒。

2.瀝青,用來配制防潮底子油和粘貼油氈、軟木用。遇明火或熔化時加熱的溫度過高,容易燃燒。

3.油氈,用油氈紙滲漬和涂蓋瀝青加工制成。油氈紙的燃點130℃左右,在油氈紙上又涂上薄薄的瀝青后,瀝青接觸氧的面積就更大。

4.軟木,遇明火或受熱后易發生燃燒。軟木生產是在100℃的高溫下進行擠壓,使其密度增大。軟木起火后,首先表現為陰燃,陰燃潛伏期可達10—15天,不易被發現。在陰燃過程中,軟木逐漸炭化,變得松散,接觸氧氣的面積也隨之擴大,最后由陰燃轉變為明火燃燒。

5.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雖然保溫效果好,但燃點很低(90—120℃)。稍遇明火或受熱后極易發生燃燒,并發生大量有刺激性的毒氣,燃燒速度極快,而且產生熔滴現象,使火勢擴大,不易撲救。

(二)冷底子油配制和涂刷過程的火災危險

為了防止潮氣滲入冷庫,要在墻上粘貼油氈防潮層。在粘貼軟木前,需在墻壁上先涂刷冷底子油。冷底子油是用加熱溶化后的瀝青,按一定比例調入煤油,經攪拌而成的混合物(瀝青40%、煤油60%)。由于其在加熱溶化的狀態下進行配制和大面積涂刷施工,會有大量可燃氣體揮發出來,因此火險極大。

(三)油氈防潮層施工中的火災危險

在涂刷過冷底子油的墻上,要進行“二氈三油”防潮層的施工(即先在瀝青底層上粘貼一層油氈,再涂上瀝青后又粘貼第二層油氈,最后加涂瀝青面層)。該施工過程能產生大量可燃氣體,遇著火源就會發出猛烈燃燒,其火源主要是貼近施工地點的燈泡、焊割的高溫熔渣、煙頭、電線打火等。

(四)軟木保溫層施工中的火災危險

粘貼軟木時,要蘸上瀝青,逐塊擠壓,緊密鋪設。如果熔化的瀝青溫度過高,鋪設后由于熱量不易擴散,就極易造成軟木自燃。

庫房建筑不規則,或軟木磚有缺角處,往往需要用瀝青拌碎軟木來填補。這時要在鍋中用明火加熱,手工炒制,很難掌握溫度。溫度過高易著火,填補時,如溫度過高,積熱不散,則易發生自燃。

(五)稻殼保溫層充填中的火災危險

稻殼遇明火易燃,而且具有陰燃的特性。特別當稻殼在溫度和濕度相宜的情況下,或稻殼中含有米糠時,還會引起自燃。充填中,遇有焊割火花、熔渣或其他火星,極易引起燃燒。穿越保溫層的電氣線路,遇線路故障發熱或打火,也會引起稻殼燃燒。

(六)焊割操作中的火災危險

冷庫施工中經常要使用電焊、氣焊進行焊接和切割作業,星溫度在1000℃以上,金屬熔珠濺落在可燃物上就會著火。

(七)其他操作中的火災危險

電、氣焊火

電氣線路安裝不當,會造成冷庫火災。未安防雷裝置或安裝不合要求,會造成雷擊起火。庫房的火源管理不當,或施工現場監查不夠,也易導致冷庫火災。

二、冷庫的防火安全工作

冷庫的防火安全工作,重點應放在施工建造和維修過程。

(一)冷底子油配制和涂刷過程的防火安全工作

1.配制冷底子油時,應將用明火加熱熔化的瀝青移至安全地點,稍待冷卻后,再慢慢加入煤油,而且要邊加邊攪拌,混和均勻。瀝青熔化后的溫度為220℃以上,煤油的自燃點為240℃,所以應嚴格控制瀝青的溫度和充分攪拌,按操作規程實施。

2.涂刷冷底子油時,應停止庫內一切施工操作,嚴格控制各種火源。照明要采用有防護外殼的投光燈。電線的接頭、插座和開關都應固定在庫外,燈具的修理應移至庫外進行。

3.冷底子油全部涂刷完畢后,需有一周左右的安全干燥期,在此期間仍應嚴格控制庫內的各種點火源,并派專人日夜值班看守。

4.配制中,禁止用汽油或苯、丙酮等易燃液體溶劑代替煤油,也不準用煤油中摻入汽油的方法配制冷底子油。同時,施工中亦不準采用噴涂作業法操作。

(二)油氈防潮層施工的防火安全工作

1.焊接插板墻柱的鋼筋時,要采取防止火花直接飛濺到防潮層上的安全措施。例如,采用鐵板隔開,使火花、熔渣濺在鐵板上,再散落到安全地點。在焊接點的下方,應備好滅火器材和有專人監護。必要時,可將焊接過的部位及受傳熱影響的周圍,以及有焊割火花掉入的防潮層或軟木層疑點處,注水澆濕,防止陰燃。

2.施工照明燈具要固定在鐵架上,并與防潮層和油氈的臨時存放點相距至少為1.5—2米。

(三)軟木保溫層放工的防火安全工作

1.粘貼軟木時,工作面不要過于集中,也不要將幾皮軟木一次貼完,而應在每皮軟木粘貼完畢后,間隔一定時間,無異常發熱情況,才能澆涂熱瀝青,稍經冷卻后,再繼續鋪設另一皮軟木磚,以減少“冷橋”,提高絕熱效果。

2.在鍋中炒制瀝青拌碎軟木時,應控制溫度不超過300℃,并不準將大量瀝青拌碎軟木填在夾壁墻內作保溫層,只能用其填補軟木保溫層的小塊缺角處及不規則間隙內。

(四)稻殼保溫層施工的防火安全工作

1.稻殼應存放在安全地點,不要靠近冷庫的主體建筑物;周圍嚴禁各種明火;,臨時堆場不應有易燃臨建筑,儲庫內電氣安裝應符合規定;并應有防止漏雨、日光強烈照射的措施。

2.墻面灌填稻殼應在混凝土插板墻安裝稻殼的夾層頂部用混凝土防火蓋板蓋好。屋頂層殼,通過屋頂預留孔洞順序灌填,務應填足塞實。灌填完后用蓋板嚴密封實。

3.灌填稻殼操作中,鄰近不允許有任何明火作業,或出現吸煙等違章現象。

(五)焊割操作的防火安全工作

1.電、氣焊進行切割和焊接前,要清除周圍的可燃物。特別在下方有防潮怪或保溫層施工時,不得實施焊割作業。施焊中應有專人監護。

2.電焊機的接零線不得采用裸線,搭鐵端須用夾具緊固。嚴禁利用冷庫內的金屬構件作臨時搭鐵。

3.焊割氨冷凍管道前,應切實做到將管道內殘存的潤滑油脂清除干凈,并經氮氣清掃后方可施行焊割。

(六)電氣線路安裝中的防火安全工作

1.電源進線不得穿過可燃保溫層,而要采取在門框邊上預埋套管引線的方式安裝。如必須穿越保溫層時,則必須外加套管防護,并在套管外20—50厘米范圍內,用石棉泥、玻璃纖維、蛭石或以氯化石蠟調和的瓷土等非燃燒材料填實隔斷。

2.冷庫內固定安裝的電氣線路應采取穿管明敷;照明燈具采用防潮型,開關設于庫外。

3.施工用的臨時電線,必須采用橡套電纜,

(七)氨壓縮機房的防火要求

氨壓縮機房應有足夠的泄壓面積,并設有緊急泄壓裝置;房內宜設水噴霧滅火設施;電氣設備,應符合防爆要求。

(八)其他防火要求

萬噸級的冷庫建筑物,必須設置防雷裝置;可利用土建結構的鋼筋作引下線,柱子頂端的鋼筋與屋面避雷帶焊接連通,以基礎的鋼筋作接地極。

冷庫的每層空堂平臺上宜設室內消防給水設施,而且最好在主體結構完成后即接通,以保證施工過程的消防用水。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冷庫氨系統融霜操作規程

1、熱氨融霜

熱氨融霜是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制冷劑氣體引入蒸發器內,利用過熱蒸汽冷凝所放出熱量來融化蒸發器外表面的霜層,同時蒸發器內原有的積油在壓差的作用下排走。這種方法融霜時間短,勞動強度低,除霜效果好,但操作比較復雜,能量損失大,對庫溫有較大影響。

(1)、檢查低壓循環桶的液面和壓力,必要時進行降壓、排液處理,使低壓循環桶處于準備工作狀態。提前關閉或關小供液閥門,使其液面不超過40%,以備容納融霜排液。

(2)、關閉液體調節站上需沖霜庫房的供液閥,保持對蒸發器的抽氣狀態。

(3)、待蒸發器中液氨大部分蒸發后(15~30分鐘),關閉其風機,關閉氣體調站上需沖霜庫房的回氣閥。(注意:對于蒸發溫度低于-4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統,融霜前的抽氣過程尤為重要,否則,蒸發器集管或回氣集管極易發生"液爆"現象。)

(4)、開啟液體調節站需沖霜庫房的排液閥、總排液閥和稍微開啟低壓循環儲液桶的沖霜進液閥(節流閥)。(注意:熱氨融霜過程中,低壓循環桶進液閥要間歇開、關,不能常開也不能開啟過大,尤其到沖霜排液行將結束時更不能開啟過大。)

(5)、開啟氣體調節站的熱氨總閥、需沖霜庫房的熱氨閥,注意沖霜時熱氨壓力不應超過0.6MPa。

(6)、低壓循環桶的液面不得達到報警液位。

(7)、熱氨沖霜完畢,關閉氣體調節站的沖霜庫房的熱氨閥、總熱氨閥;關閉液體調節站上沖霜庫房的排液閥、總排液閥和低壓循環桶的沖霜進液閥(節流閥)。

(8)、緩慢開啟氣體調節站的回氣閥,當蒸發器的回氣壓力降低到系統蒸發壓力時,適當開啟液體調節站的有關供液閥,恢復蒸發器的工作狀態。

2、冷風機水沖霜操作

(1)、關閉液體調節站上需沖霜庫房的供液閥,保持對冷風機蒸發器的抽氣狀態。

(2)、待蒸發器中液氨大部分蒸發后(15~30分鐘),關小氣體調站上需沖霜庫房的回氣閥。

(3)、停止冷風機的風機。

(4)、檢查并啟動沖霜水泵,開啟沖霜水閥門,向冷風機蒸發器淋水,注意蒸發器淋水情況,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結冰。

(5)、注意檢查沖霜排水情況,防止下水道堵塞,沖霜水溢出水盤。

(6)、冷風機水沖霜過程中,不得關閉氣體調節站的回氣閥,以防蒸發排管內壓力過高。回氣閥開啟的大小應該以維持蒸發器內的壓力為0.5~0.6MPa。

(7)、沖霜完畢,關閉沖霜水系統。

(8)、待冷風機蒸發器上的水滴凈后,稍微開大吸氣閥門降低回氣壓力,根椐庫房負荷情況適當開啟有關供液閥門,恢復冷風機正常制冷狀態。

3、冷風機熱氨與水結合除霜操作

(1)、檢查低壓循環桶的液面和壓力,必要時進行降壓、排液處理,使低壓循環桶處于準備工作狀態。提前關閉或關小供液閥門,使其液面不超過40%,以備容納融霜排液。

(2)、關閉液體調節站上需沖霜庫房的供液閥,保持對蒸發器的抽氣狀態。

(3)、待蒸發器中液氨大部分蒸發后(15~30分鐘),關閉冷風機的風機,關閉氣體調站上需沖霜庫房的回氣閥。(注意:對于蒸發溫度低于-4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統,融霜前的抽氣過程尤為重要,否則,蒸發器集管或回氣管道極易發生"液爆"現象。)

(4)、開啟液體調節站需沖霜庫房的排液閥、總排液閥和稍微開啟低壓循環儲液桶的沖霜進液閥(節流閥)。注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過80%。(注意:熱氨融霜過程中,低壓循環桶進液閥要間歇開、關,不能常開也不能開啟過大,尤其到沖霜排液行將結束時更不能開啟過大。)

(5)、開啟氣體調節站的熱氨總閥、需沖霜庫房的熱氨閥,注意沖霜時熱氨壓力不應超過0.6MPa。

(6)、熱氨融霜5分鐘以后,檢查并啟動沖霜水泵,開啟沖霜水閥門,向冷風機蒸發器淋水,注意蒸發器淋水情況,防止沖霜水溢出水盤。

(7)、蒸發器的霜全部除去后,關閉沖霜水系統。

(8)、待冷風機蒸發器上的水滴凈后,關閉氣體調節站的沖霜庫房的熱氨閥、總熱氨閥;關閉液體調節站上沖霜庫房的排液閥、總排液閥和低壓循環儲液桶的沖霜進液閥(節流閥)。

(9)、緩慢開啟氣體調節站的回氣閥,當蒸發器的回氣壓力降低到系統蒸發壓力時,適當開啟液體調節站的有關供液閥,恢復冷風機的工作狀態。

注意:

1.無論采用何種融霜操作,嚴禁一邊沖霜一邊打冷,否則,蒸發器集管或回氣管道易發生"液爆"現象;

2.沖霜過程中要保證沖霜水壓力,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結冰,造成冰堵;

3.注意檢查沖霜排水情況,防止下水道堵塞,沖霜水溢出水盤淋壞貨物;

4.沖霜完后一定要關好相關閥門,低溫庫要放掉沖霜水管內的積水;

5.高溫庫采用停機融霜的方法:即停止壓縮機運轉,打開沖霜水沖霜即可;

6.高、低溫庫沖霜時要控制好各庫的連接時間,盡量節省沖霜時間;

7.合理安排各庫的沖霜順序。對庫溫要求較高的庫房留到最后再沖,以免該庫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造成貨物不可預見的損壞。

篇3:某冷庫保管員崗位職責

冷庫保管員崗位職責

1、在管理部的領導下,認真做好魚、肉、禽等食品的入庫、驗收、檢斤、儲藏、出庫工作,嚴格執行冷庫管理制度,確保食品安全供應食堂。

2、熟悉微機操作原理,遵守庫房工作制度,按時打印出入庫單,作到日清月結。

3、認真對購入肉食品原料進行檢疫檢查,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衛生五四”制,及時索要檢疫證(章)等檢疫證明,并認真填寫登記卡,向供肉業戶索要許可證、身份證復印件以備查證。認真檢查肉品的新鮮度,定量包裝的產品要有廠標、廠識,不允許超期、打水、假貨、病畜禽和未經檢疫的畜禽進入冷庫。

4、冷庫內物品分類保管,擺放整齊,按標準進行墊離,庫內經常打掃、消毒、除霜。

5、保證庫內食物不變質,不超期、不損壞、不鼠咬、不蠅吃、不蛛爬,按著先進先出的原則出庫。

6、認真遵守庫房保管制度,加強安全管理,未經領導允許不能私自存放單位或個人物品,外來人員及不應進入冷庫的職工未經允許一律不準出庫食物和進入冷庫。

7、入庫物品驗收、檢斤后,要認真填寫入庫單,字跡要清楚,數字要準確。出、入庫食品應及時登記入賬,作到手續完備,賬物相符,做好月終盤點和月末對賬工作,及時向部門主任報表,做到收支清楚,報表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