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作業安全措施規范
1.凡在生產、儲存、輸送可燃物料的設備、容器及管道上用火,應首先切斷物料來源并加好盲板;經徹底吹掃、清洗、置換后,打開人孔,通風換氣;打開人孔時,應自上而下依次打開,并經分析合格,方可用火;若間隔時間超過1小時繼續用火,應再次進行用火分析,或在管線、容器中充滿水后,方可用火。
2.在正常運行生產區域內,凡可用可不用的用火一律不用火,凡能拆下來的設備、管線都應拆下來移到安全地方用火,嚴格控制一級用火。
3.用火審批人應親臨現場檢查,落實防火措施后,方可簽發“用火作業許可證”。
4.一張用火作業許可證只限一處用火,實行一處(一個用火地點)、一證(用火作業許可證)、一人(用火監護人),不應用一張“用火作業許可證”進行多處用火。
5.特級、一級“用火作業許可證”有效時間不超過8小時,二級“用火作業許可證”不超過72小時。若中斷作業超過1小時繼續用火,監護人、用火人和現場負責人應重新確認。固定用火區,每年檢查認定一次。超過有效期的禁止用火。
6.用火分析。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設備和管線,應進行內部和環境氣體化驗分析,較大設備應取上中下三個部位分析,在設備外部用火作業,應對環境進行分析,分析范圍距用火點不應小于10米范圍,應有分析數據,并填入“用火作業許可證”中。當可燃氣體爆炸下限大于4%時,分析檢測數據小于0.5%為合格;可燃氣體爆炸下限小于4%時,分析檢測數據小于0.2%為合格。在生產、儲存、使用氧氣的設備上進行用火,氧氣含量不得超過21%。取樣與用火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0min,超過此間隔或用火作業中斷時間超過30min,應重新進行取樣分析。特殊用火期間還要隨時進行分析。
7.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質的,應對其濃度作檢測分析,若其含量超過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容許濃度的,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并在“用火作業許可證”上注明。
8.施工單位應做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氣體分析部門應盡可能縮短采樣分析時間,為用火作業創造條件。
9.停工大修裝置在徹底撤料、吹掃、置換、分析合格,并與系統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后,首次設備、容器、管道用火,應采樣分析合格。
10.設備、容器與工藝系統已有效隔離,內部無夾套、填料、襯里、密封圈等,不會再釋放有毒、有害和可燃氣體的,首次取樣分析合格后,分析數據長期有效;當設備、容器內存有夾套、填料、襯里、密封圈等,有可能釋放有毒、有害、可燃氣體的,采樣分析合格后超過1小時用火的,須重新檢測分析合格后方可用火。
11.裝置停工吹掃期間,嚴禁一切明火作業。在用火作業過程中,當作業內容或環境條件發生變更時,應立即停止作業,“用火作業許可證”同時廢止。
12.使用電焊,氣割用火作業時,乙炔氣瓶應直立放置,氧氣瓶與乙炔瓶間距不應小于5米,二者與用火作業地點垂直距離不應小于10米,并遠離熱源,嚴禁在烈日下暴曬。
13、五級風以上(含五級風)原則上禁止露天用火作業,應生產需要確需用火作業,用火作業應升級管理,作業證重新審批。
14.在用火前應清除現場一切可燃物,并準備好消防器材。用火期間,距用火點30m內嚴禁排放各類可燃氣體,15m內嚴禁排放各類可燃液體。在用火點10米范圍內及下方不得同時進行可燃溶劑清洗和噴漆等施工作業。
15.新建項目需要用火時,施工單位(承包商)提出用火申請,由用火地點所轄區域單位負責辦理“用火作業許可證”,并指派用火監護人。
16.施工用火作業涉及到其他管轄區域時,由所在管轄區域單位領導審查會簽,并由雙方單位共同落實安全措施,各派一名用火監護人,按用火級別進行審批后,方可用火。
17.用火作業過程的安全監督。用火作業實行“三不用火”,即沒有經批準的用火作業許可證不用火、用火監護人不在現場不用火、防火措施不落實不用火。領導、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有權隨時檢查用火作業情況。在發現違反用火管理制度的用火作業或危險用火作業時,有權收回用火作業許可證,停止用火,并根據違章情節,對違章者進行嚴肅處理。
篇2:用火作業安全管理辦法范本
1.目的
為加強固定用火區域用火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保障用火作業過程人員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適用于中原油(惠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設工程區域用火作業及用火承包商。
3.職責
3.1工程部職責:
3.1.1負責中原油(惠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設工程區域用火作業管理辦法的制定、修改和發布。
3.1.2負責對承包商用火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1.3負責一般工程項目工程區域二級、三級《用火作業許可證》的審核簽發。
3.2監理職責:
負責《承包商動火作業許可證》HSE措施的審核。
3.3總承包商的職責:
3.3.1負責建設項目工程區域二級、三級《用火作業許可證》的簽發。
4.用火過程監護管理
4.2一個固定用火區域必須制定至少一名專職用火作業監護人,并對辦理《承包商動火作業許可證》的用火點全過程連續監護;對整個固定用火區域動火點動火情況記錄,全過程作不間斷巡檢監護。
4.2固定用火區域用火作業過程監督檢查表的使用
4.2.1凡對進行用火作業的監護人必須按規定填寫《用火作業過程監督檢查表》
4.2.2作業前由監護人如表全面檢查一次并如實填寫。如表措施落實后方可施工;
4.2.3作業完成后,監護人檢查無余火等隱患后填好完工時間并簽名確認方可離開。
4.2.4檢查表必須如實填寫,出現“*”的情況必須停止施工,整改完畢確認后才能繼續施工,否則追究監護人的責任。監護人提出整改但承包商從業人員不聽勸告的,從嚴追究施工人員的責任。
4.2.5檢查表由監護人隨身攜帶,監護完畢,附在在監護聯上存檔。
5.固定用火(或者臨時固定用火)管理
5.1固定動火區域有下列情況時,應辦理《承包商動火作業許可證》審批手續,由承包商項目經理審核,報工程部審批,《承包商動火作業許可證》有效期不得超過七天。《承包商動火作業許可證》可自行設計,報工程部備案。
5.1.1在集中堆放和大量使用可燃物品場所的上方或水平距離10M范圍內進行明火或有火花的作業時;
5.1.2采用可燃材料制作的包裝箱上方或附近10M范圍內進行明火或產生火花的作業時;
5.1.3在已安裝好的電氣或已敷設電纜的槽架上方及水平距離1M范圍內,從事明火或有火花的作業時。
5.1.4在用木材、塑料等可燃材料作成的屋面、頂棚、天花板及油帆布上方或放置、鋪設可燃材料的室內,進行明火或產生火花的作業時;
5.1.5使用火爐、噴燈、熱處理時。
5.2固定用火點要有明顯的標志,不能超范圍用火,申請用火單位必須指派一名用火監護人。
5.3在固定用火區域內對有明確產權。
6.其它
6.1現場使用的每個乙炔瓶必須有遮擋火星措施(帶防火帽);乙炔瓶每次安裝氣壓儀表后,必須采用肥皂水進行試漏,避免氣瓶漏氣著火。
6.2本制度未盡事宜按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制度執行。
6.3平固定用火作業許可證辦理固定區域的電票;固定區域的用電,不得超出規定范圍使用。
附件:承包商動火作業許可證.doc
篇3:用火作業許可證范本
許可證號:用火申請單位:申請人:裝置/單元/區域:設備位號:設備名稱:用火人員姓名:特殊工種類別:特殊工種證件號:用火作業部位及內容:監護人姓名:工種:用火作業時間:年月日時分至年月日時分如果作業時間、工作范圍發生異常變,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本許可證同時作廢。
工作預檢查指出采取的注意事項,如工作區清空等用火作業條件檢查工作區域的安全提出情況檢查作業區域的安全工作條件技術員/工程師簽名:本部分由分析人員填寫氣體取樣:由在日期:檢測結果:可燃氣體:有毒氣體:分析日期年月日分析人員:作業簽發條件(必須在作業之前滿足)用火安全措施確認人1.用火設備內部的物料清理干凈,蒸汽吹掃或水洗合格,達到用火條件。2.斷開與用火設備相連的所有管線,如盲板()塊。3.用火點周圍(最小半徑15米)的下水井、地漏、地溝、電纜溝等以清除易燃物,并已覆蓋、鋪砂、水封。4.罐區內用火點同一凹溝內和防火間距內的油眼不得脫水作業,5.高處作業(2米以上)須采取防火花飛濺措施,大于5級風時停止用火。6.清除用火點周圍易燃物。用火單位負責人意見:簽名:7.電焊回路線應接在焊件上,地線不得穿過下水井或與其他設備搭接。8.乙炔氣瓶(禁止臥放)、氧氣瓶與火源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用火單位安全部門意見:簽名:9.動火現場備蒸汽帶()根,滅火器()個,鐵楸()把,石棉布()塊。10.其他安全措施。公司領導意見:簽名:用火結束驗收:驗收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