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爆破安全技術措施

爆破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7 閱讀 1675

一、施爆過程不安全因素的分析

在施爆過程中,炸藥與雷管等的爆破器材是一個最大的不安全因素。不僅要掌握它的性能,同時還要具體分析它與特定外界各干擾條件可能發生的聯系。

1.炸藥熱敏感度

當測定炸藥對引火物的敏感度時,將導火線置放在一定份量的炸藥旁邊,使導火線之一端距炸藥1cm,觀察導火線發出火星對炸藥的作用,試驗證明一切現代的工業炸藥,在這樣試樣試驗下,都不會發生燃燒。又例如,將硝銨炸藥放在未混入其他雜質的鐵鍋里,在室外用明火加熱鐵鍋,使硝銨熔化,若不加任何覆蓋,硝銨炸藥也不會燃燒,還有用明火直接引燃硝銨炸藥,若硝銨炸藥堆放在通風良好的導硐內,硝銨雖會在幾分鐘內全部燃盡,但也有可能不會產生爆炸。但若環境條件改變,例如溶化在鐵鍋中的硝銨放上一本書加壓,就會很快改變散熱條件,引起鍋中硝銨立即爆炸,又例如將硝銨放在散熱差的獨頭導硐引燃硝銨,會很快從燃燒轉化爆燃,盡管某些微弱火星不會直接引燃炸藥,但是它可先引燃一些易燃物,特別是剛出廠的確號巖石硝銨含有揮發性的柴油氣體,容易助長右燃物著火。

因此要充分了解炸藥的熱敏度的條件。就安全而言,必須排除一切熱沖擊的條件。起爆器村(如雷管)對于撞擊較為敏感,以5kg重的負荷撞擊炸藥,若下落高度2~4cm時,就會使炸藥可能發生爆炸。例如,用自行車載運電雷管,若道路不平,產生自行車的跳動沖擊,也有何能發生爆炸,又例如,在爆破作業中采用鐵釬沖擊到堵塞物內的雷管,也會有可能爆炸。因此,對撞擊較為敏感的炸藥(疊氮化鉛、黑索金等)要特別提防。

2.電感應引起早爆雷擊的放電現象極其復雜,不論雷管腳線處于閉合或非閉合狀態都有可能產生電感效應,使雷管起爆。在低云層時,也會發生靜電感應。此外,摩擦靜電感應與雜散電流均可能引起電協管起爆。

3.爆炸產生的有害氣體

在地下爆破工程施工中,有害氣休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在地表爆破中,往往被人忽略,特別在準爆成功之后,人們最易失去警覺,就有可能發生事故。例如陜西省石貶峪定向爆破筑壩工程安全準爆成功后,第二天在導流硐發生了中毒傷亡事故,因為爆破整體設計有誤導流硐進口處太靠近爆破下破裂線的坍方部位(主要當時沒有考慮下破裂的坍塌),爆后導硐進口處被大量坍塌方量堵塞,通風洞成了獨頭洞,同時在導流洞掘進中,為了增加掘進爆破工作面,從軸線的附近,又開兩條施工洞,因此爆后,淹沒的大量爆炸有害氣體滲入導流洞中,故造成進洞收線人員中毒而亡。

對爆炸產生有害氣體的研究證明,正氧平衡的炸藥在爆炸時生成大量有毒的氧化氮氣體,而負平衡的炸藥,則生成大量有毒的一氧化碳氣體,因此要求一切現代的工業炸藥必須為零氧平衡,或接近于零氧平衡,即使是符合或接近于零氧平衡的炸藥,因包裝原料也參與爆炸反應,仍然會發生少量的一氧化碳氣體。此外爆炸分解反應不可能完全按照想象的中人生成極限的氧化物的情況下進行,也必然要產生少量的有毒氣體,其中有害氣體為: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氫和二氧化硫,前兩種氣體一般都可能發生,而硫化氫和二氧化硫氣體只有在爆炸介質中含有硫化物時才發生。施爆過程不僅要了解爆炸氣體中含有有害氣體,更重要的還必須注意到有害氣體在地下建筑物可能產生滲漏,而使地下工作人員中毒的一切可能性。

二、爆破安全技術措施

從上述施爆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城市爆破作業中一定要嚴格注意安全操作的有關事項。

1)一定要選好制做起爆體的臨時工作間,工作間內只允許爆破工作人員進出,并且嚴格清點炸藥進出工作間的數量,絕對防止掉失。

2)在臨時工作間內制作起爆體時要遠離導電設備(水、暖管道等),并且檢查工作間周圍是否有電源觸地的線頭等,要使用木質工作臺。

3)在制做起爆體時,電雷管的腳線要防止與地面摩擦、要輕拿輕放,在預計放炮時間里,一定要注意氣象預報,或與氣象部門取得聯系,絕不能在雷雨與低云層天氣里放炮。

4)在化工廠房放炮時,必須注意炸藥與殘積或涂染物的化學反應,必要時要進行硝酸銨與化工產品或副產品的化學反應試驗。

5)在地下設施放炮時,一定要全面了解與觀察周圍地下設施的結構,爆炸氣體可能產生滲流的地下硐室都必須預先通知有關人員撤離,必要時施爆人員要帶上防毒口罩。

6)要杜絕一切火源(煙頭、電器系統)與火工器材接觸,以防施工過程中可能發后的爆炸事故。

對于從事爆破作業的技術人員,不僅要懂得一切火工器材操作規程,同時要懂得現有操作規程確定的理由,各其然還要各其所以然。特別是對具體施爆地點、條件進行分析,才能定出安全可靠的施爆技術措施。

篇2:民用爆破器材企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產臺帳

制定以下安全生產臺帳:1、安全生產會議臺帳;2、安全生產檢查臺帳;3、安全生產宣傳教培訓臺帳;4、生產安全事故管理臺帳

二、安全教育培訓

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具有相應的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經培訓考核合格。對從業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對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要建立臺帳、計劃和檔案。

三、現場管理

1是否設置避雷設施;2、庫房之間、庫房與外部建筑物是否符合安全距離;3、是否設置了安全警世標志;4、是否配備了滅火器材和消防設施;5、運輸車輛是否持有《爆炸物品物品運輸證》,是否有押運員負責押運,是否配有滅火器,有無危險品標記,貨運包裝是否牢固、嚴密,裝載有無高出車廂擋板,有無網罩或蓬布覆蓋,有無將性質相抵觸的爆破器材混裝同一車廂內,有無同載運乘客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6、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是否持有《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是否有專職爆破員和安全員,以及是否持有《爆破員作業證》和《爆破器材安全員作業證》,爆破器材的來源是否合法;7、爆破器材倉庫是否有專職保管員保管,并且雙人、雙鎖管理,晝夜是否有人值班守護;庫房門口部位是否有標識牌標識清楚核定的危險等級、儲存品種、最大允許儲量以及負責人,庫房存量是否超出最大允許儲量。

四、應急救援

制定火災、爆炸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和救援組織;定期開展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

篇3:爆破材料運輸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1、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及上級的安全指示、指令。

2、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靠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3、由供應科、爆破材料庫值班人員對此項工作的安全進行負直接責任。

4、負責爆破材料由地面井口向井下火藥庫的運輸裝卸,禁止在地面建筑物內存放火藥。

7、負責全過程押送爆破材料,嚴禁無關人員護送跟車。

8、認真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