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裝作業安全防護措施
起重作業防護措施一、大型吊裝工程,應在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向參加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二、吊裝作業指派專人統一指揮,參加吊裝的起重工要掌握作業的安全要求,其他人員要有明確分工。三、吊裝作業前必須嚴格檢查起重設備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進行試吊,各種起重機具不得超負荷使用。四、地錨要牢固,纜風繩不得綁扎在電桿或其他不穩定的物件上;作業中遇有停電或其他特殊情況,應將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懸在空中。五、鋼絲繩的安全系數不小于下表要求:用途安全系數用途安全系數纜風繩3.5吊掛和捆綁用6支承動臂用4千斤繩8~10卷揚機用5纜索承重繩3.75起重機具措施起重機械的使用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85)的規定。自行制造的超重設備應滿足施工安全的要求。一、卷揚機(一)卷揚機的各部機件、電氣元件以及安全防護裝置、鋼絲繩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建筑卷揚機安全遠程》(GB13329-91)的規定。(二)卷揚機應安裝牢固、穩定,防止受力時位移和傾斜;操作位置必須視野開闊,聯系方便。(三)作業前檢查鋼絲繩、離合器、制動器、保險棘輪、傳動滑輪等,發現故障立即排除。(四)通過滑輪的鋼絲繩不得有接頭、結節和扭繞,鋼絲繩在卷筒上必須排列整齊,作業中最少需保留三圈。(五)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崗位,作業中突然停電,立即拉開閘刀,并將運送物件放下。二、輪胎式起重機和履帶式起重機(一)作業地面要堅實平整,支腳必須支墊牢固,回轉半徑內不得有障礙物;兩臺或多臺起重機吊運同一重物時,鋼絲繩應保持垂直,各臺起重機升降應同步,各臺起重機不得超過各自的額定起重能力。(二)吊起重物時先將重物吊離地面10cm左右,停機檢查制動器靈敏性和可靠性以及重物綁扎的牢固程度,確認情況正常后,方可繼續工作,作業中不得懸吊重物行走。(三)起升或降下重物時,速度要均勻、平穩,保持機身的穩定,防止重心傾斜,嚴禁起吊的重物自由下落。(四)配備必要的滅火器,駕駛室內不得存放易燃品。雨天作業,制動帶淋雨打滑時停止作業。(五)在輸電線路下作業時,起重臂、吊具、輔具、鋼絲繩等與輸電線的距離不得小于下表的規定。輸電線路電壓最小距離(m)1kV以下1.51~35kV3≥60kV0.01(V-50)+3(六)工作完畢后將機車停放在堅固的地面上,釣鉤收起,各部制動器剎牢,操縱桿放到空檔位置。三、龍門架(一)龍門架制作(拼裝)完成后,按設計要求組織檢查驗收。移動式龍門架除進行靜載試驗外,還應等載在軌道上往返運行一次,檢查龍門架在移動中的變形以及軌距、軌道平整度等情況。(二)吊起重物作水平移動時將重物提高到可能到的障礙物0.5m以上,運行時被吊重物不得左右搖擺。(三)牽引移動的墩跨龍門架,在行走時兩側牽引卷揚機必須同時、同速啟動和運行。(四)開動和停止電動機要緩慢平穩地操縱控制器,作后向移動時,必須等機、物完全停穩后方可操作。(五)龍門架拆除時要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四、千斤頂(一)頂升重物必須在重心位置,如需用千斤頂糾正偏斜物體時,放置千斤頂的臺座必須牢固可靠。(二)頂升重物過程中千斤頂出現故障時,在重物支墊穩固后,再取出修理。(三)用多臺千斤頂起升同一重物時,動作應同步、均衡。五、塔吊(一)塔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進入現場必須帶齊防護用品及勞保用品;(二)司機每天班前、班后檢查塔吊工作裝置及安全裝置的靈敏可靠、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得帶動病作業,還應隨時檢查吊具是否達到安全使用標準;(三)保養潤滑時應按說明書的要求加注潤滑油等,在高空作業進要系好安全帶;(四)司機在工作中要精神集中,不得打鬧、開玩笑,不得飲酒,不得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五)工作中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塔吊在運轉中防止碰撞建筑物及附近高壓線護架等。注意現場人員和各種設備;(六)吊裝重物要平衡,防止偏重,嚴禁超載作業;(七)工作中發現信號不明,吊裝重物重量不清及有違章指揮時,不得作業,情況弄清后再作業;(八)要與現場信號工、掛鉤工配合好,溝通信號的哨音、手勢、旗語的指揮方式;(九)遇有雷雨、刮風的時候,特別在風力超過五級不得作業,并做好塔吊的安全防護工作;(十)隊長、司機要認真填寫履歷書,及時書寫運轉記錄,并做好交接班工作記錄;(十一)認真做到十不吊的規定,塔吊各部件有異常時,要及時認真檢查,處理不了時,要及時匯報,機長要隨時和領導聯系;(十二)信號工要持證上崗,無證的信號工給信號時,司機有權不吊,機長及時與項目經理聯系做好協調工作;(十三)機長應組織協調有關人員對塔吊的防雷接地進行每月一次搖測,電阻4Ω以下,同時觀察塔吊基礎的變化,垂直度的測量結果(<4‰)。
篇2:起重吊裝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起重吊裝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技術措施
(一)安全技術的一般規定
①吊裝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制訂施工方案,明確起重吊裝安全技術要點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②參加吊裝的人員應經體格檢查合格。在開始吊裝前應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
③吊裝工作開始前,應對起重運輸和吊裝設備以及所用索具、卡環、夾具、卡具、錨碇等的規格、技術性能進行細致檢查或試驗,發現有損壞或松動現象,應立即調換或修好。起重設備應進行試運轉,發現轉動不靈活、有磨損的應及時修理;重要構件吊裝前應進行試吊,經檢查各部位正常后才可進行正式吊裝。
(二)防止高空墜落
①吊裝人員應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應佩安全帶,穿防滑鞋,帶工具袋。
②吊裝工作區應有明顯標志,并設專人警戒,與吊裝無關人員嚴禁人內。起重機工作時,起重臂桿旋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或通過。
③運輸、吊裝構件時,嚴禁在被運輸、吊裝的構件上站人指揮和放置材料、工具。
④高空作業施工人員應站在操作平臺或輕便梯子上工作。吊裝層應設臨時安全防護欄桿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⑤登高用梯子、臨時操作臺應綁扎牢靠;梯子與地面夾角以60-70°為宜,操作臺跳板應鋪平綁扎,嚴禁出現挑頭板。
(三)防物體落下傷人
①高空往地面運輸物件時,應用繩捆好吊下。吊裝時,不得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保險繩捆扎牢固后才能吊運和傳遞,不得隨意拋擲材料物體、工具,防止滑脫傷人或意外事故。
②構件必須綁扎牢固,起吊點應通過構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時應平穩,避免振動或擺動。
③起吊構件時,速度不應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過久,嚴禁猛升猛降,以防構件脫落。
④構件就位后臨時固定前,不得松鉤、解開吊裝索具。構件固定后,應檢查連接牢固和穩定情況,當連接確定安全可靠,才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和進行下步吊裝。
⑤風雪天、霜霧天和雨天吊裝應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夜間作業應有充分照明。
(四)防止起重機傾翻
①起重機行駛的道路必須平整、堅實、可靠,停放地點必須平坦。
②起重機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許起重機兩條覆帶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質一硬一軟。
③起吊構件時,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機回轉半徑斜向拖拉,以免超負荷和鋼絲繩滑脫或拉斷繩索而使起重機失穩。起吊重型構件時應設牽拉繩。
④起重機操作時,臂桿提升、下降、回轉要平穩,不得在空中搖晃,同時要盡量避免緊急制動或沖擊振動等現象發生。未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和未經有關技術部門批準,起重機嚴禁超負荷吊裝,以避免加速機械零件的磨損和造成起重機傾翻。
⑤起重機應盡量避免滿負荷行駛;在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時,嚴禁同時進行提升與回轉(起升與水平轉動或起升與行走)兩種動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慣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機超負荷而釀成翻車事故。
⑥當兩臺吊裝機械同時作業時,兩機吊鉤所懸吊構件之間應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⑦雙機抬吊構件時,要根據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進行合理的負荷分配(吊重質量不得超過兩臺起重機所允許起重量總和的75%,每一臺起重機的負荷量不宜超過其安全負荷量的80%)。操作時,必須在統一指揮下,動作協調,同時升降和移動,并使兩臺起重機的吊鉤、滑車組均應基本保持垂直狀態。兩臺起重機的駕駛人員要相互密切配合,防止一臺起重機失重,而使另一臺起重機超載。
⑧吊裝時,應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指揮人員應位于操作人員視力能及的地點,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裝的全過程。起重機駕駛人員必須熟悉信號,并按指揮人員的各種信號進行操作;指揮信號應事先統一規定,發出的信號要鮮明、準確。
⑨在風力等于或大于六級時,禁止在露天進行起重機移動和吊裝作業。
⑩起重機停止工作時,應剎住回轉和行走機構,鎖好司機室門。吊鉤上不得懸掛構件,并應升到高處,以免擺動傷人和造成吊車失穩。
(五)防吊裝結構失穩
①構件吊裝應按規定的吊裝工藝和程序進行,未經計算和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不得隨意改變或顛倒工藝程序安裝結構構件。
②構件吊裝就位,應經初校和臨時固定或連接可靠后始可卸鉤,最后固定后方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高寬比很大的單個構件,未經臨時或最后固定組成一穩定單元體系前,應設溜繩或斜撐拉(撐)固。
③構件固定后不得隨意撬動或移動位置,如需重校時,必須回鉤。
(六)防止觸電
①吊裝現場應有專人負責安裝、維護和管理用電線路和設備。
②構件運輸、起重機在電線下進行作業或在電線旁行駛時,構件或吊桿最高點與電線之間水平或垂直距離應符合安全用電的有關規定。
③使用塔式起重機或長吊桿的其他類型起重機及鋼井架,應有避雷防觸電設備,各種用電機械必須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并定期進行地極電阻搖測試驗。
篇3:起重吊裝安全防護措施
(一)安全技術的一般規定
①吊裝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制訂施工方案,明確起重吊裝安全技術要點和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
②參加吊裝的人員應經體格檢查合格。在開始吊裝前應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
③吊裝工作開始前,應對起重運輸和吊裝設備以及所用索具、卡環、夾具、卡具、錨碇等的規格、技術性能進行細致檢查或試驗,發現有損壞或松動現象,應立即調換或修好。起重設備應進行試運轉,發現轉動不靈活、有磨損的應及時修理;重要構件吊裝前應進行試吊,經檢查各部位正常后才可進行正式吊裝。
(二)防止高空墜落
①吊裝人員應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應佩安全帶,穿防滑鞋,帶工具袋。
②吊裝工作區應有明顯標志,并設專人警戒,與吊裝無關人員嚴禁人內。起重機工作時,起重臂桿旋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或通過。
③運輸、吊裝構件時,嚴禁在被運輸、吊裝的構件上站人指揮和放置材料、工具。
④高空作業施工人員應站在操作平臺或輕便梯子上工作。吊裝層應設臨時安全防護欄桿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⑤登高用梯子、臨時操作臺應綁扎牢靠;梯子與地面夾角以60-70°為宜。
(三)防物體落下傷人
①高空往地面運輸物件時,應用繩捆好吊下。吊裝時,不得在構件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須用吊籠或鋼絲繩、保險繩捆扎牢固后才能吊運和傳遞,不得隨意拋擲材料物體、工具,防止滑脫傷人或意外事故。
②構件必須綁扎牢固,起吊點應通過構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時應平穩,避免振動或擺動。
③起吊構件時,速度不應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過久,嚴禁猛升猛降,以防構件脫落。
④構件就位后臨時固定前,不得松鉤、解開吊裝索具。構件固定后,應檢查連接牢固和穩定情況,當連接確定安全可靠,才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和進行下步吊裝。
⑤風雪天、霜霧天和雨天吊裝應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夜間作業應有充分照明。
(四)防止起重機傾翻
①起重機行駛的道路必須平整、堅實、可靠,停放地點必須平坦。
②起重機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許起重機兩條覆帶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質一硬一軟。
③起吊構件時,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機回轉半徑斜向拖拉,以免超負荷和鋼絲繩滑脫或拉斷繩索而使起重機失穩。起吊重型構件時應設牽拉繩。
④起重機操作時,臂桿提升、下降、回轉要平穩,不得在空中搖晃,同時要盡量避免緊急制動或沖擊振動等現象發生。未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和未經有關技術部門批準,起重機嚴禁超負荷吊裝,以避免加速機械零件的磨損和造成起重機傾翻。
⑤起重機應盡量避免滿負荷行駛;在滿負荷或接近滿負荷時,嚴禁同時進行提升與回轉(起升與水平轉動或起升與行走)兩種動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慣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機超負荷而釀成翻車事故。
⑥當兩臺吊裝機械同時作業時,兩機吊鉤所懸吊構件之間應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離,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⑦雙機抬吊構件時,要根據起重機的起重能力進行合理的負荷分配(吊重質量不得超過兩臺起重機所允許起重量總和的75%,每一臺起重機的負荷量不宜超過其安全負荷量的80%)。操作時,必須在統一指揮下,動作協調,同時升降和移動,并使兩臺起重機的吊鉤、滑車組均應基本保持垂直狀態。兩臺起重機的駕駛人員要相互密切配合,防止一臺起重機失重,而使另一臺起重機超載。
⑧吊裝時,應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指揮人員應位于操作人員視力能及的地點,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裝的全過程。起重機駕駛人員必須熟悉信號,并按指揮人員的各種信號進行操作;指揮信號應事先統一規定,發出的信號要鮮明、準確。
⑨在風力等于或大于六級時,禁止在露天進行起重機移動和吊裝作業。
⑩起重機停止工作時,應剎住回轉和行走機構,鎖好司機室門。吊鉤上不得懸掛構件,并應升到高處,以免擺動傷人和造成吊車失穩。
(五)防吊裝結構失穩
①構件吊裝應按規定的吊裝工藝和程序進行,未經計算和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不得隨意改變或顛倒工藝程序安裝結構構件。
②構件吊裝就位,應經初校和臨時固定或連接可靠后始可卸鉤,最后固定后方可拆除臨時固定工具。高寬比很大的單個構件,未經臨時或最后固定組成一穩定單元體系前,應設溜繩或斜撐拉(撐)固。
③構件固定后不得隨意撬動或移動位置,如需重校時,必須回鉤。
(六)防止觸電
①吊裝現場應有專人負責安裝、維護和管理用電線路和設備。
②構件運輸、起重機在電線下進行作業或在電線旁行駛時,構件或吊桿最高點與電線之間水平或垂直距離應符合安全用電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