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焊氣割常用氣體性質使用安全要求

氣焊氣割常用氣體性質使用安全要求

2024-07-17 閱讀 9484

能夠燃燒的并能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的氣體,稱為可燃氣體;本身不能燃燒,但能幫助其它可燃物質燃燒的氣體為助燃氣體。

氣焊氣割常用的可燃氣體有乙炔(C2H2)、氫氣(H2)、液化石油氣等;常用的助燃氣體是氧氣。下面我們著重介紹一下工業上常用的可燃、助燃氣體的性質:

一、乙炔(一)乙炔的物理化學性質乙炔(C2H2),又名電石氣,是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在常溫和大氣壓力下,它是一種無色氣體,工業用乙炔中,因為混有硫化氫(H2S)及磷化氫(PH3)等雜質,故具有特殊的臭味。在標準狀態下,密度為1.17kg/m3,比空氣稍輕,-83℃時乙炔可變成液體,-85℃時乙炔將變為固體,液體和固體乙炔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因摩擦和沖擊而爆炸。乙炔是理想的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燃燒時所產生的火焰溫度為2350℃,而與氧氣混合燃燒時所產生的火焰溫度為3100~3300℃,因此用它足以熔化金屬進行焊接,乙炔完全燃燒反應式如下:2C2H2+5O2=4CO2+2H2O+Q(放熱)從上式看出:1體積的乙炔完全燃燒需要2.5體積的氧。(二)乙炔的爆炸性及溶解性乙炔是一種危險的易燃易爆氣體。它的自燃點低(305℃),點火能量小(0.019毫焦)。在一定條件下,很容易因分子的聚合,分解而發生著火、爆炸。1.純乙炔的分解爆炸性純乙炔的分解爆炸性,首先決定于它的壓力和溫度,同時與接觸介質、乙炔中的雜質、容器形狀等有關。(1)當溫度超過200~300℃時,乙炔分子就開始聚合,而形成其它更復雜的化合物,如苯(C6H6)、苯乙烯(C8H8)、萘(C10H8)、甲苯(C7H8)等。聚合作用是放熱的,氣體溫度越高,聚合作用速度越快,因而放出的熱量就會促成更進一步的聚合。當溫度高于500℃時,未聚合的乙炔就會發生爆炸分解。如果在聚合過程中將熱量急速排除,則反應只限于一部分乙炔的聚合作用,而分解爆炸則可避免。乙炔是吸熱化合物,即由元素組成乙炔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熱,當乙炔分解時即放出它在生成時所吸收的全部熱量:C2H2→2C+H2+226kJ/mol。分解時生成物是細粒固體碳及氫氣。如果這種分解是在密閉容器(如乙炔發生器、乙炔瓶)內進行的,則由于溫度的升高,壓力急劇增大10~13倍而引起爆炸。增加壓力也能促使和加速乙炔的聚合和分解。溫度和壓力對乙炔的聚合作用與爆炸分解的關系可用圖2—9的曲線表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溫度等于或低于540℃,壓力小于0.3MPa時,乙炔主要是聚合過程。當壓力為150kPa。而溫度超過580℃時,就能形成乙炔分解爆炸。壓力越高,聚合作用能促進乙炔分解爆炸所需要的溫度就越低。根據這一特點,現用的乙炔發生器工作壓力極限不超過150kPa。一般在乙炔發生器的電石分解區或集氣室中,是不可能達到這一溫度和發生爆炸的。一旦由于某種原因(如電石的局部過熱)而溫度過高時,就應該及時地采取冷卻降溫措施,把能量導出,那么乙炔就只是聚合而不會引起爆炸分解。圖2—9?乙炔的聚合作用與爆炸分解的范圍(2)乙炔的分解爆炸與觸媒劑有關,當壓力為0.4MPa時,與發熱的小鐵管表面接觸而產生爆炸的最低溫度為:有鐵屑時為520℃;有黃銅時為500~520℃;有活性炭時為400℃;有碳化鈣時為500℃;有氧化鐵時為280℃;有氧化銅時為240℃;有氧化鋁時為490℃;有紫銅屑時為460℃;有鐵銹(氧化鐵)時為280~300℃這些觸媒劑能把乙炔分子吸附在自己表面上,結果使乙炔的局部濃度增高而加速了乙炔分子之間的聚合和爆作分解。(3)乙炔的分解爆炸與存放的容器形狀和大小有關。容器的直徑越小,則越不容易爆炸。在毛細管中,由于管壁冷卻作用及阻力,爆炸的可能性會大為降低。根據這個原理,目前使用的乙炔膠管孔徑都不太大,管壁也比較薄,對防止乙炔在管道內爆炸是有利的。(4)乙炔與銅、銀、水銀等金屬或其鹽類長期接觸時,會生成乙炔銅(Cu2C2)和乙炔銀(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當受到摩擦沖擊時就會發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銀和含銅量70%以上的銅合金制造。(5)乙炔與氯、次氯酸鹽等化合,在日光照射下以及加熱等外界條件下就會發生燃燒和爆炸。所以乙炔燃燒失火時,絕對禁止使用四氯化碳滅火。2,乙炔與空氣、氧氣和其它氣體混合氣的爆炸性(1)乙炔及其它可燃氣體凡與空氣或氧氣混合時就提高了爆炸危險性。乙炔和其他可燃氣體與空氣和氧氣混合氣的爆炸(發火)范圍見表2—3。表2-3?可燃氣體與空氣和氧氣混合氣的爆炸極限可燃氣體名稱可燃氣體在混合氣中含量(%容積)空氣中氧氣中乙炔氫一氧化碳甲烷天然氣石油氣2.2~81.03.3~8L511.4~77.54.8~16.74.8~14.03.5~16.32.8~93.04.6~93.915.5~93.95.0~59.2乙炔與空氣或純氧的混合氣如果其中任何一種達到了自燃溫度(與空氣混合氣體的自燃溫度為305℃,與氧氣混合氣體的自燃溫度為300℃)就是在大氣壓力下也能爆炸。是否會達到自燃溫度而導致爆炸,基本上只決定于其中乙炔的含量。(2)乙炔中混入與其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如氮氣、甲烷、一氧化碳、水蒸汽、石油氣等,或把乙炔熔解在液體里,能夠降低乙炔的爆炸性。這是因為乙炔分子之間被其它氣體或液體的微粒所隔離,因而使進行爆炸的連鎖反應條件變壞的緣故。乙炔能夠溶解在許多液體中,特別是有機液體中,如丙酮等。在15℃、0.1MPa時,1升丙酮能溶解23升乙炔,在壓力增大到1.42MPa時1升丙酮能溶解乙炔約400升。人們就是利用乙炔能大量溶于丙酮溶液中這個特性,將乙炔裝入乙炔瓶內來儲存、運輸和使用的。(三)乙炔中的雜質及毒性1.乙炔中含磷化氫工業用的乙炔中經常含有磷化氫(PH3)。這是由于電石中含有少量磷化鈣等雜質,當電石與水接觸時生成磷化氫。乙炔中磷化氫的含量取決于電石的純度。在未經凈化的乙炔內,可能含有0.03%~1.8%<容積)的磷化氫。磷化氫的自燃點很低。氣態磷化氫(PH3)在溫度為100℃時,就會自燃,而液態磷化氫(P2H4)甚至在稍低于100℃時也會自燃。因而,當乙炔中含有空氣,又有磷化氫存在時,就可能構成乙炔一空氣混合氣的爆炸起火。2.乙炔中含硫化氫硫化氫(H2S)是由于電石中含有硫化鈣、硫化鋁和碳酸鈣等雜質,經水分解而生成的。乙炔中硫化氫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硫化鈣與水的作用。因硫化氫能溶解于水,并在其生成與分解時,與水的溫度有關。如在充足的水中進行分解時,可以減少乙炔中硫化氫的含量。乙炔中硫化氫含量的范圍是0.08%~1.5%(容積)。硫化氫和磷化氫都是乙炔中的有害雜質。在焊接時,其中的硫和磷可能轉移到熔接處的金屬中,而使焊縫質量變壞。一般規定,乙炔中磷化氫的含量不得超過0.2%;硫化氫的含量應小于0.1%(按容積計算)3.乙炔中含空氣乙炔中的空氣一般是在乙炔發生器裝換電石時進入的。也可能有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和吸附在電石表面上的空氣混入乙炔里。因為空氣和乙炔混合比在很寬的范圍內都能使乙炔燃燒和爆炸,所以它是有害的雜質,應盡量減少其含量。在通常情況下,由固定式乙炔發生器制取的乙炔中,空氣的含量不超過0.5%。而用移動式發生器制取的乙炔中,空氣的含量不超過1%~1.5%。乙炔中空氣的含量超過10%時,就不能用于火焰加工。4.乙炔的毒性乙炔中毒現象比較少見,它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其癥狀輕度的表現為:精神興奮、多言、嗜睡,走路不穩等;重度的表現為: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發呆、瞳孔反應消失、昏迷等。也有表現為狂躁、無故哭笑等精神癥狀。二、液化石油氣液化石油氣(簡稱石油氣)是石油煉制工業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大約占50%~80%,其余是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等,在常溫和大氣壓力下,組成石油氣的這些碳氫化合物以氣態存在。但是只要加上不大的壓力(一般為0.8~1.5MPa)即變為液體,液化后便于裝入瓶中貯存和運輸。在標準狀態下,石油氣的密度為1.8~2.5kg/m3,比空氣重,但其液體的比重則比水、汽油輕。石油氣燃燒的溫度比乙炔火焰溫度低,丙烷在氧氣中燃燒的溫度為2000~2850V,用于氣割時,金屬預熱時間需稍長,但可減少切口邊緣的過燒現象,切割質量較好,在切割多層迭板時,切割速度比乙炔快20%~30%。石油氣除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鋼材的切割外,還用于焊接有色金屬。國外還采用乙炔與石油氣混合后作為焊接氣源。石油氣有以下特點和安全要求:(1)石油氣易揮發,閃點低,其中的主要成分丙烷揮發點為-42℃,閃點-20℃,所以在低溫時,它的易燃性就是很大的。(2)石油氣燃燒的化學反應式(以丙烷為代表)為:C3H8+5O2=3CO2+4H2O+2350kJ/mol即一份丙烷(石油氣)需要五份氧氣與之化合(但實際需要量要比理論上多10%)才能完全燃燒。若供氧不足,燃燒不充分,會產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嚴重時有致命危險。(3)組成石油氣的幾種氣體都能和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但是它們的爆炸極限范圍比較窄。例如丙烷、丁烷和丁烯的爆炸極限分別為2.17%~9.5%;1.15%~8.4%和1.7%~9.6%,比乙炔要安全得多。但石油氣和氧氣混合氣有較寬的爆炸極限,范圍為3.2%~64%,有關石油氣與氧氣混合的燃燒爆炸性能見表2—4表2-4?液化氣-氧氣混合氣的燃爆范圍序號液化氣在混合氣中占的體積百分數燃爆情況.26.06.712.919.133.136.24351.564爆聲微弱有?爆?聲有?爆?聲有?爆?聲爆聲較響爆?聲?響爆?聲?響爆?聲?響爆聲強烈發光爆聲強烈發光(4)氣態石油氣比空氣重(比重約為空氣的1.5倍),易于向低處流動而滯留積聚,液化石油氣比汽油輕,能飄浮在水溝的液面上,隨水流動并在死角處聚集,而且易揮發。如果以液體流動會擴散成350倍的氣體,在使用、貯存石油氣時,應采取安全措施,如暖氣溝進出口應砌磚抹灰,電纜溝進出口應填裝沙工,下水道應裝水封等,室內應有良好通風。通風口除設在高處外,還應設在低處,有利于對流。(5)石油氣對普通橡膠導管和襯墊有腐蝕性,能引起漏氣,必須采用耐油性強的橡膠導管和襯墊,不能隨便更換而采用普通橡皮管和襯墊。(6)石油氣瓶內部的壓力與溫度成正比。在零下40℃時,壓力為0.1MPa,在20℃時為0.7MPa,40℃時為2MPa。所以石油氣瓶與熱源、暖氣電等應保持1.5m以上的安全距離,更不許用火烤。(7)石油氣有一定毒性,空氣中含量很少時,人呼吸了一般不會中毒,但當它的濃度較高時,就會引起人的麻醉,在濃度大于10%的空氣中停留三分鐘后,就會使人頭腦發暈。(8)石油氣點火時,要先點燃引火物后再開氣,不要顛倒次序。三、氫氣氫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比重0.07,比空氣輕14.38倍,是最輕的氣體。它具有最大的擴散速度和很高的導熱性,其導熱效能比空氣大七倍,極易漏泄,點火能力低,被公認為是一種極危險的易燃易爆氣體。氫在空氣中的自燃點為560℃,在氧氣中的自燃點為450℃。氫氧火焰的溫度可達2770C,氫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在高溫下,它可以從金屬氧化物中奪取氧而使金屬還原。它廣泛地被應用于水下火焰切割,以及某些有色金屬的焊接和氫原子焊等。氫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鳴氣,其爆炸極限為4%~80%,氫與氧混合氣的爆炸極限為4.65%~93.9%,氫與氯氣的混合物為(1:1)時,見光即行爆炸,當溫度達240℃時即能自燃。氫與氟化合時能發生爆炸,甚至在陰暗處也會發生爆炸,因此它是一種很不安全的氣體。四、氧氣(一)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氧氣(O2)是一種無色無味無毒的氣體,比空氣略重,微溶于水。常壓下,氧氣在-183℃時變為淡藍色的液體,在-218℃時變成雪花狀的淡藍色的固體。工業上用的大量氧氣主要采用空氣液化法制取。就是把空氣引入制氧機內,經過高壓和冷卻,使之凝結成液體,然后讓它在低溫下揮發,根據各種氣體元素的沸點不同,來提取純氧。氧氣不能燃燒,但能助燃,是強氧化劑,與可燃氣體混合燃燒可以得到高溫火焰。如前邊講過的與乙炔混合燃燒時的溫度可達3200℃以上,所以氧氣廣泛應用于氣焊氣割行業。(二)氧氣的安全特點有機物在氧氣里的氧化反應具有放熱的性質即在反應進行時放出大量的熱量。增高氧的壓力和溫度,會使氧化反應顯著加快,在一定的條件下,由于物質氧化得越來越多和氧化過程溫度增高而增加放出的熱量,使有機物在壓縮或加熱的氧氣里的氧化過程加速進行。當壓縮的氣態氧與礦物油、油脂或細微分散的可燃物質(碳粉、有機物纖維等)接觸時,能夠發生自燃,時常成為失火或爆炸的原因。氧的突然壓縮所放出的熱量,摩擦熱和金屬固體微粒碰撞熱、高速度氣流中的靜電火花放電等,也都可以成為火災的最初因素。因此,當使用氧氣時,尤其是在壓縮狀態下,必須經常注意不要使它與易燃物質相接觸。氧幾乎能與所有可燃氣體和液體燃料的蒸氣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這種混合氣具有很寬的爆炸極限范圍,所以氧氣減壓表禁油。多孔性有機物質(炭、炭黑、泥炭、羊毛纖維等),浸透了液態氧(所謂液態炸藥),當遇火源或在一定的沖擊力下就會產生劇烈的爆炸。在焊接及其它氣體火焰加工過程中使用氧氣時,應當經常注意到氧的上述性質。氧氣越純,則可燃混合氣燃燒的火焰溫度越高。焊接用的氧氣純度一般分為二級,一級純度的含氧量不低于99.2%,二級純度的不低于98.5%。氧氣用壓縮機壓進氧氣瓶或各種管道,氧氣瓶內工作壓力為15MPa,輸送管道內的壓力為0.5~15MPa。五、特利Ⅱ氣特利Ⅱ氣主要以丙烯為原料,再輔以一定比例的添加劑,經過物理混合而成。是金屬切割、加熱、焊接的一種新型氣體,可以用來代替溶解乙炔。特利Ⅱ氣與溶解乙炔相比有如下特點:(1)特利Ⅱ氣的單瓶充裝量是乙炔的2.5~3倍,增加了氣瓶的使用周期。(2)特利Ⅱ氣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只為2.4%~10.5%,而溶解乙炔則是2.2%~81.0%,所以較乙炔安全、無分解爆炸危險。(3)在使用過程中,特利Ⅱ氣不發生逆火。(4)特利Ⅱ氣切割精度比溶解乙炔高、割縫較光滑,而且在切割過程中沒有熔渣回跳引起的滅火及回火引起的工作中斷。(5)特利Ⅱ氣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無污染、對人體也無害。使用特利Ⅱ氣的主要缺點是:預熱時間稍長。

篇2:乙炔氣焊氣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乙炔氣焊、氣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乙炔在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由于受震動、填料下沉、直接受熱,以及使用不當、操作失誤等,會發生爆炸事故。所以使用乙炔氣瓶時,各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每三年進行一次技術檢驗。

1、使用時的安全技術要求:

1)禁止敲擊、碰撞。

2)要立放,不能臥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著火爆炸(丙酮蒸氣與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2.9%--13%)。氣瓶立放15-20min后,才能開啟瓶閥使用。擰開瓶閥時,不要超過1.5轉,一般情況只擰3/4轉。

3)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曝曬,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m(高處作業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4)瓶閥凍結,嚴禁用火烘烤,必要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解凍。

5)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

6)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7)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

8)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局部溫度不要超過40℃(即燙手)。

9)必須裝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后方,動作要輕緩。

10)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0m3(h?瓶)。

11)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量低于70%。

12)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下表規定的剩余壓力。

剩余壓力與環境溫度關系

環境溫度(℃)<00-1515-2525-40

剩余壓力(Mpa)0.050.10.20.3

2、運輸乙炔瓶的安全技術要求:

1)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2)車、船裝運時,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乙炔瓶橫向排放時,頭部應朝向一方,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直立排放時,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

3)夏季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炎熱地區應避免白天運輸。

4)車上禁止煙火,并應備有干粉或二氧化碳來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5)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車運輸。

6)嚴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門頒布的危險品運輸條例及有關規定。

3、儲存乙炔瓶的安全技術要求:

1)使用乙炔瓶的現場存量不得超過5瓶;超過5瓶但不超過20瓶時,應在現場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墻隔成單獨的儲存間,應有一面靠外墻;超過20瓶,應設置乙炔瓶庫;儲存量超過40瓶的乙炔庫房,可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生產廠房毗連建造,其毗連的墻應是無門、窗和洞的防火墻,并嚴禁任何管線穿過。

2)儲存間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m且不應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儲存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證運輸道路暢通,在其附近應設有消火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4)乙炔瓶儲存時,一般要保持豎立位置,并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

5)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間儲存。

6)儲存間應有專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應設置"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

4、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應首先檢查其射吸性能,射吸性能不正常,必須進行修理,否則不得使用。

2)射吸性能檢查正常后進行是否漏氣檢查,焊炬的所有連接部位不得有漏氣現象。

3)在前二項檢查合格的基礎上,進行點火檢驗,點火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給乙炔氣,另一種先給氧氣。比較安全的點火方法是先給乙炔氣,點燃后立即給氧氣并調節火焰。

4)?;饡r,應關乙炔后關氧氣,這樣可防止火焰倒襲和產生煙灰。

5)發生回火時,應急速關閉乙炔,隨后立即關閉氧氣,這樣倒襲的火焰在焊炬內會很快熄滅。

6)焊炬的各連接部位、氣體通道及調節閥等處,均不得沾染油脂。

7)焊炬停止使用后,應擰緊調節手輪并掛在適當位置,或卸下焊炬和膠管。

8)為使用方便而不卸下膠管的做法是不允許的(焊炬、膠管和氣源做永久性連接),同時也不允許連有氣源的焊炬,放在容器里或鎖在工具箱內。

5、割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氣割前應將工件表面的漆皮、銹層和油水污物等清理干凈,工作場地面是水泥地面時,應將工件墊高,以防銹皮和水泥爆濺后傷人。

2)點火試驗。如果點火后火焰突然熄炮現象,則說明割嘴沒有裝好,這時應松開割嘴進行檢查。

3)?;饡r,應先關掉切割氧流,接著再關掉乙炔,最后關掉預熱氧流。發生回火時乙立即關掉乙炔,再關預熱氧和切割氧。

6、膠管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必須將交膠管內的化石粉吹除干凈,以防止氣路被堵塞。

2)使用和保管時,應防止與酸、堿、油類以及其他有機溶劑接觸,以防膠管損壞。

3)使用中應避免受外界擠壓和砸碰等機械損傷,不得將管身折疊,不得與熾熱的工件接觸。

4)如果回火火焰燒進氧氣膠管時,則膠管不可繼續使用,必須更換新膠管,否則起不到安全作用。

5)氣割時氣瓶閥應全部打開,以便保證足夠的流量和穩定的壓力,這樣可防止回火和倒燃進入氧氣膠管引起爆炸著火。

6)氧氣與乙炔膠管不得相互混用,或以不合格的其他類型的膠管代替。所用的膠管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氧氣膠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2550-81規定,膠管為紅色;乙炔膠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2551-81規定,乙炔膠管為黑色。

7)膠管的長度不應過長,過長會增加不安全因素。

8)膠管原則上不得有接頭。特殊情況需接頭時,其接頭連接用管不得采用純銅管,以防爆炸事故的發生,接頭處必須保證無漏氣現象。

7、安全泄壓裝置安全使用要求:

①、安全閥安全使用要求

1)安全規則規定,安全開啟壓力為0.115Mpa。使用時應通過調節螺栓調節好開啟壓力值,使其符合安全要求。

2)要經常(或定期)檢查排氣情況是否正常,防止排氣管、閥體及彈簧等被乙炔氣流中的灰渣、粘性雜質及其他臟物堵塞或粘結,以保證安全閥的靈敏有效。

3)如發現安全閥漏氣或不停的排氣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檢修和調正好后,方可再用。

②、爆破片安全使用要求

1)發生爆炸,要按規定使用爆破片及時更換新的,

2)不得使用銅板、鋁板、鐵板等代替。

8、指示裝置安全使用要求:

①、壓力表(乙炔)安全使用要求

1)焊接(或氣割)工作中要經常觀察壓力表的指示值。

2)要經常注意檢查壓力表指針與波動情況,如發現有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對壓力表進行檢修或更換新的壓力表。

3)壓力表一定要保持潔凈,表盤上玻璃明亮清晰、表盤刻度要清楚易見,以便觀察指針指的壓力值,否則不得使用。

4)壓力表的連接管要經?;蚨ㄆ诘倪M行吹洗,以防堵塞。

5)壓力表必須按規定經計量部門檢驗校正后,方可使用;超過應校期限的壓力表,應重新進行檢驗校正,否則不得使用。

②、氧氣表安全使用要求

1)新的氧氣表,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已用的氧氣表要做定期檢驗,已超過定期檢驗的不得繼續使用。

2)安裝氧氣表以前,要微開氧氣瓶閥,吹凈瓶口處雜質,隨后關閉瓶閥,并開始上表,瓶口不可直對人體,同時要將調壓螺桿松開。

3)裝卸氧氣表時,一定要擰緊,并注意防止管接頭有滑絲漏氣現象,以免因裝表不牢而射出,待再接氧氣膠帶。

4)開啟氧氣瓶閥時,要緩慢擰開,以防止因高壓氧流作用而引起靜電火花。

5)一定要注意氧氣表不得沾有油脂,如果沾有油脂,應必須擦洗干凈后再使用。

6)應經常檢查氧氣表的工作情況,如發現有故障,一定要及時修理,修好后再用。

9、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1)出廠前,必須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嚴格進行技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防震:在貯運和使用進程中,一定要避免劇烈震動和撞擊,尤其是嚴寒季節,在低溫情況下,金屬材料易發生脆裂造成氣瓶爆炸。

搬運氣瓶時,應用專門的抬架或小扒車,不得肩背手扛,禁止直接使用鋼繩、鏈條、電磁吸盤等吊運氧氣瓶,要輕裝輕卸,嚴禁從高處滑下或地面滾動,運輸時,氣瓶必須有護圈和戴好瓶帽。

使用和貯存時,應用欄桿或支架加以固定,防止氣瓶突然傾倒。

3)防熱:要防止氧氣瓶直接受熱,應遠離高溫,明火和熔融飛濺物等10m以上。

4)防靜電火花和絕熱壓縮:主要發生于開啟瓶閥和減壓器的操作時,應了解,高速氣流中的靜電火花放電、固體微粒的碰撞和磨擦熱、氣體受壓縮時放出的熱量(即絕熱壓縮)等,都可能成為氧氣瓶和減壓著火的因素。因氣瓶里的氧氣一般均含有部分水和銹皮等,當瓶閥或減壓器開得過快時,則隨氧氣高速流動的水滴和固體微粒,就會與管避產生磨擦而出現靜電火花。關于絕熱壓縮的危險是:高壓氣流突然壓縮,瞬時產生的熱量會使溫度劇增,完全有可能使橡膠軟隔膜、襯墊等材料著火,甚至會使銅和鋼等金屬燃燒,造成減壓器完全燒壞,還會導致氧氣瓶著火爆炸。

5)留有余氣并關緊閥門:留有余氣的目的是使氣瓶保持正壓,可防止可燃氣體進入瓶內,同時便于瓶內氣體成分化驗。

6)超過檢驗期限的氣瓶不得使用:按照安全規程的規定,氧氣瓶必須做定期性技術檢驗,規程規定每三年檢驗一次。

7)當瓶閥或減壓器發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進行解凍,絕對不能用火焰烤或燒紅金屬去燙。

8)防油:氧氣瓶閥不得沾有油脂,同時也不能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觸閥門或減壓器等。

9)與乙炔瓶的距離不得小于5m。

10、對回火防止器的使用方面安全要求:

1)回火防止器如果發現有問題(乙炔流量不足或帶水過多等)而影響工作時,應及時進行檢修或更換。在任何情況下,焊工不得擅自拆卸回火防止器,或使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在無水情況下進行工作。

2)每個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只能供一把焊炬(或割炬)使用。

3)焊炬或割炬在點火前,應排凈回火防止器的空氣(或氧氣)與乙炔的混合氣。

4)每次發生回火后應檢查水位,器內的水量不得少于水位計(或水位閥)標定的要求。水位也不能過高,以免乙炔氣帶水過多而影響火焰溫度。

5)水封式回火防止器使用時應垂直掛放。

6)冬季使用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工作結束后應將水全部排出、洗凈,以免凍結。如發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解凍,絕不能用明火或紅鐵烘烤。

7)乙炔容易產生帶粘性油質的雜質,因此應經常檢查止回閥的密封性,以及干式回火防止器阻火元件的堵塞現象(可用丙酮清洗、并用壓縮空氣吹干)。

篇3:氣焊氣割工安全規程

氣焊、氣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施焊導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2、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進行。

3、乙炔發生器必須設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保險鏈;球式浮筒必須有防爆球;膠皮薄膜浮桶必須裝設厚度為1~1.5毫米,直徑不少于浮桶斷面積的60~70%。

4、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5、氧氣瓶應有防震膠圈,旋緊安全帽,避免碰撞和劇烈震動,并防止曝曬。凍結應用熱水加熱,不準用火烤。

6、乙炔氣管用后需清除管內積水。膠管、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凍結時,應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嚴禁用火烘烤。

7、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觀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8、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爬梯、登高。

9、嚴禁在帶壓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

15、在貯存地易燃、易燃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時,應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的孔、口打開。

16、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時,頭部應避開浮桶上升方向,拔出后要臥放,禁止扣放在地上。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方準離開。

收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