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鍍車間注意事項

電鍍車間注意事項

2024-07-17 閱讀 4309

一、電鍍人員必須熟悉所使用設備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設備的構造、性能和維護方法。非本工種人員不得隨便操作。

二、工作前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并認真地檢查設備。

三、工作前應先打開通風裝置,然后再進行工作。

四、在工作場所禁止飲食和吸煙,防止藥水入口。

五、向槽內傾倒有毒物品時,操作者必須站在上風方向,防止風從正面吹來引起中毒事故。

六、操作時不得直接用手接觸電鍍溶液。不準站在酸,堿及其它腐蝕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七、強酸儲存在帶塞的瓶中,不準超過容積4/5;堿要儲存在封閉的鐵筒內。

八、搬運酸液和倒酸時,應采用專用小車或妥善抬具。認真檢查酸桶,無裂紋時再小心搬運和使用。

九、電鍍用輔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專人嚴格保管,防止亂拿亂用。

十、電鍍件必須徹底清洗消毒。防止將帶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單位。

十一、電鍍廢水必須進行處理,并經化驗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后方能排放。廢水及廢酸桶、槽引流時,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

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應統一管理,嚴禁到處亂扔。

十三、氰化鍍槽的操作人員,下班時應用消毒液對手、臉各部進行消毒。未經消毒處理的個人防護用品不準帶到其它場所。

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斷電源氣源,蓋好鍍槽,關閉風機,做好清潔,將工件堆放整齊。

十五、電鍍生產中堿性溶液應用較多,如化學除油、電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屬精密件去氧化等。堿液對人的皮膚和衣服有較強的黏附性及腐蝕性,腐蝕時有灼熱的感覺。在生產中使用堿溶液時,應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識。

1、操作溫度(除氧化溶液外)一般不宜超過80℃,以免堿液蒸汽霧粒外逸,影響操作環境和傷害工人的皮膚和衣服。

2、操作時,工件進出溶液的速度應緩慢,嚴防堿液濺出傷害人體。

3、氧化,發黑溶液升溫時,用鐵棍將其表面硬殼破碎,防止內壓作用濺出的堿液傷人。

4、堿液粘在皮膚或衣服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干凈。皮膚可用2%左右的醋酸或2%的硼酸溶液中和清洗干凈,待皮膚干燥后涂以甘油、醫用凡士林、羊毛脂或橄欖油等。若吸人體內,只有輕微的感覺不適,可內服1%的檸檬酸溶液,多飲牛奶、黏米湯。嚴重灼傷者,送醫院治療。

十六、配制和使用酸液時,應有抽風裝置,工作者應佩戴好相應的防護用具。在生產中使用堿溶液時,應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識。

1、配制單酸的酸蝕溶液時,必須是先加水,后加酸。

2、配制混合酸蝕液時,應先加相對密度小的酸,后加相對密度大的酸,如配硫酸、硝酸和鹽酸的混合酸時,它們的加料順序是先把鹽酸加入水中,再加硝酸,然后再加硫酸。

3、宜在室溫條件下使用濃硝酸,以防止分解而污染環境。

4、配制硫酸時應將濃酸緩慢倒入水中,嚴禁將水倒入酸中或將酸倒入熱水中。

5、發現酸液濺在皮膚上時,立即用水沖洗干凈,可用含2%左右的硫代硫酸鈉或含2%左右的碳酸鈉溶液洗滌,然后用水洗凈,再涂以甘油或油膏。若輕微吸人體內時,可飲大量的溫水或牛奶。嚴重灼傷者,沖洗后立即送醫院治療。

篇2:電鍍車間特殊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電鍍操縱必須熟悉所使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設備的構造性能和維護方法。非本工作職員未經培訓的不能隨便操縱。

一、安全用電規程

1.導電線必須有足夠的盡緣搶斷和機械強度,電線應有保護套管。

2.工作完后或發生故障而停電時,要切斷電源,蓋好鍍槽,封閉風機防止忽然來電時,引起人身事故或燒壞電氣設備甚至火災。

3.電氣設備的非帶電金屬部分應作接地零處理。照明采用安全電壓。

4.一般不應負荷斷電和接電時,應先斷相線(火線),后斷零線。接線時,應先接零線,后接相線。

5.手或腳濕潤有水時,不應該接觸電氣設備。

6.發現有人觸電職員應立即斷開電源,進行人工呼吸救護,并立即找醫護職員。

7.發現電機有一相保險絲燒斷時,應立即將開關斷開。否則,點機會因單相運轉而損壞。

8.不準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9.漏電現象應由電工排除,不準自行修理。

10.電源電壓過低或很不穩定時,不要開啟電機或其他電器設備。

11.不得隨便進進有危險標志的有電場所。

12.嚴禁在電氣設備上懸掛雨具或坐立。

觸電急救:

1、如觸電時,不可用手或其它導電物將觸電者拉開,應用盡緣物如木棒等將人撥開,或切斷電源。

2、如觸電者已失往知覺,或停止呼吸時,應使他仰臥地上,運用人工呼吸法,使他恢復呼吸,然后灌飲白酒,則易于恢復知覺,此后送往醫院癥治。

3、如有電灼傷時,可用燙傷膏涂于患處或者送醫院包扎。

篇3:電鍍車間安全操作規程

1.電鍍工上班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

2.上班前,檢查各槽液的溫度、加熱器等是否正常。

3.下班后,要蓋好槽,打掃衛生,杜絕不安全隱患。

4.生產過程中,要做到不是電工不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