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鐵工業職業危害預防規程

鋼鐵工業職業危害預防規程

2024-07-17 閱讀 4911

一、危害因素:

1.事故

比大多數工業發生的事故多,因為煉鐵和煉鋼過程本身帶有危險性。火星散射、瓦斯爆炸,鐵液、鋼液或溶渣噴濺或漏出,機車、貨車、搬運小車、爐子裝料機、行車、鐵水包、盛鋼桶和渣桶不斷地往返,吊在行車上的重物的移動或脫落,地坪上的障礙物以及通道阻塞等,都可能造成危險。而且,幾種造成危險的情況又常常會集中到一起,如吊著鐵水包或盛鋼桶的行車經過有許多障礙物的地坪上空時,就是一例。?

在許多場合可能發生燒傷事故:出鐵或出鋼時,爐前操作的工人可能被熔融金屬或熔渣燒傷;在鑄錠車間,盛鋼桶傾側或脫落會引起燒傷;在均熱爐旁,絆跌一下就可能摔到灼熱的金屬上;濺出的金屬熔液或火星可能燒傷眼睛或身體其他部分。?

鐵水包、盛鋼桶或渣桶中有時因插入潮濕的工具而發生爆炸。爆炸時熾熱的金屬或材料可散射到很大的范圍,現代煉鋼工業中廣泛應用氧氣,也會帶來爆炸危險,并常在氧氣的運輸、存放、分配和使用過程中發生。?

鋼鐵運輸主要采用機械運輸。大型鋼鐵廠有許多機車和軌道。由于報警和信號系統失靈(特別是在分軌時)而撞車、人陷在兩車之間、掛鉤失靈、貨車或搬運小車傾翻等,都可能引起嚴重傷亡。在鐵軌上移動的裝料機可能把人撞倒或拖住。?

行車部件、起重滑車、吊索和吊鉤等的斷裂或失靈,可使鐵水包、盛鋼桶、渣桶或鋼錠傾側或脫落;錯誤起吊或行車駕駛員與吊車工之間缺乏聯系,可能產生同樣后果。行車的走道上,或行車傳動機構纏住,也可能發生事故。如果通向駕駛室的梯子不安全,行車駕駛員就易遭危險。?

地坪和走道被材料和工器具所堵塞。工具因磨損而易產生缺陷,使用時可能發生危險。機械化雖可大大減輕人工搬運量,但在很多場合,工人仍然會扭傷。?

計劃檢修對于防止事故發生特別重要。計劃檢修的目的是保持設備的效率,因為設備失靈會造成事故;另一個目的是使防護裝置保持充分的效能。?

2.一氧化碳中毒

在鋼鐵生產過程中,高爐、轉爐和焦爐產生大量煤氣。煤氣除塵后,可作為各車間的燃料來源,有些則送到化工廠作原料使用。這種煤氣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高爐煤氣中含有22~30%,焦爐煤氣中含有5~10%,轉爐煤氣中含有68~70%)。?

一氧化碳有時從高爐爐頂和爐腰向外散發,或從廠內的許多煤氣管道中漏出,偶爾會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但大多數一氧化碳中毒是在高爐周圍工作,特別是在進行修理工作時所發生。其余則是在熱風爐附近工作、在爐體周圍巡查、或靠近爐頂工作時發生的。高爐開始出渣和出鐵時,從爐內逸出的煤氣也會引起在出渣口和出鐵口附近操作的工人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還可能產生于下列原因:煤氣從煉鋼廠或軋鋼廠的水封閥或液封槽逸出;鼓風機、鍋爐房或通風機突然關閉;漏氣;清理靜電除塵器或關閉管道閥門時,煤氣未曾全部排除。?

3.接觸高溫

在煉鐵(高爐爐前操作)、煉鋼(爐前、鑄錠和連續鑄鋼操作)和煉焦(爐前和爐頂操作)過程中,往往需要在高溫環境中進行緊張的勞動。中暑很普遍,高溫季節特別容易發生,大量出汗使鹽份排出過多會造成熱痙攣。?

4.煙塵

在鋼鐵冶煉的各項準備作業,特別是燒結作業中,高爐和煉鋼爐的爐前及鑄錠車間,有許多部位會產生煙塵。鐵礦石和黑色金屬粉塵不易引起肺纖維變性,塵肺也不常見。有些肺癌可能與某些煙霧中的致癌物質有關。在轉爐吹氧和在平爐中使用氧氣時,所產生的濃煙對行車駕駛員特別有害。?

為高爐和煉鋼爐砌筑爐襯和更換爐襯的工人、修爐工人,由于使用的是含硅量高達80%的耐火磚,所以有發生硅肺的嚴重危險。鐵水包、盛鋼桶和渣桶的內襯用耐火磚或粘結的碎硅石制成,需要經常修理。但是也應記住,在耐火磚中的硅,有一部分是以硅酸鹽的形式而存在。硅酸鹽不會引起硅肺,但可造成塵肺。工人也可能接觸高濃度的粉塵。?

5.其他危害

除非配備并戴上適當的護目眼鏡,否則冶煉爐等設備發出的強光會損傷眼睛。鼓風機站、氧氣站和排氣機會產生聲級很高的噪聲。?

大功率電爐是聲級相當高的噪聲源,能對聽覺造成損害。因此,操作工應該受到以下聲材料封閉噪聲源,或提供隔聲室,或減少工人受噪聲影響的時間。只有在別的措施無效時才使用聽力保護器(耳罩或耳塞)。

?二、預防措施:

1.安全組織?

鋼鐵工業中頭等重要的是安全組織。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人對自己周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反應。管理部門首先要負責盡可能提供最安全的物質條件。但在本行業中,非常需要全體雇員的合作。事故預防委員會,工人安全代表,有關安全方面的獎勵、競賽、建議、口號、警告牌和標語等,都能起重要作用。事故統計可以揭示危險區域所在,也表明進一步采取人身保護措施、加強管理與維修的必要性,并可據以評定不同類型安全服的價值,使有關工人認識穿安全服的好處。

2.培訓?

培訓內容應包括安全工作方法、怎樣避免危險和穿戴個體防護用品。在引進新的煉鋼方法,如氧氣頂吹轉爐法時,對一些在老式煉鋼爐上有長期操作經驗的工人也應再加培訓。培訓各級管理人員的課程特別重要。這些課程的目標是使管理人員熟悉安全工作的方法、不能保障安全應予廢除的條例、安全規則以及與預防事故有關的主要法律條款;也可將這些作為進修課程。應由有資格的專家授課,采用有效的視聽教具。

3.工程措施?

一切有危險性的機器部件,包括升降機、運輸機、行車上的長軸和齒輪系統,都應該可靠地加以防護,對全廠所有設備的部件,特別是行車、起重滑輪、鏈條、吊鉤等,需要建立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有缺陷的滑輪應該報廢。應明顯地標出安全工作負荷。不用的滑輪應按次序存放。必須盡可能用扶梯上行車。如果要用直梯,則應在直梯上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個鐵圈。行車附近有人勞動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來限制行車的行走范圍。有些國家的法律規定:如果在同一軌道上有兩臺或多臺行車行走,就必須在行車上安裝適當的開關設備,以免行車碰撞。這種規定看來很有必要。

機車、軌道、貨車、搬運小車以及掛鉤的結構必須安全可靠

1.維修良好。應該使用有效的信號和報警系統。禁止坐在掛鉤上或從兩節貨車之間穿過。不準在爐子加料機行駛的路線上進行工作。

2.存放氧氣需要十分小心。最好通過管道向廠內不同地點供應氧氣。供氧管道要有明顯的標志。所有吹氧管均應保持清潔。

3.管理工作應經常不斷加以改善。障礙物充斥的地坪或任意放置的工具,很容易把人絆倒,使人受傷、甚至摔跌到熾熱的或熔融的材料上,一切物料都必須仔細堆放,應該設置便于存放各種器具的工具架。車間內各個工作部位和所有防護裝置,都應該安裝高標準的照明設施。

4.工業衛生?

全廠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在散發粉塵和煙霧及可能滲漏煤氣的地方,必須有局部排風裝置,同時要執行盡可能高的清潔與管理標準。對煤氣設備必須定期檢查,妥善維護,以防煤氣逸出。在可能有煤氣和一氧化碳的環境中勞動時,必須使用煤氣檢測器,以保證安全。

如果必須在危險區內勞動,就應佩戴氧氣呼吸器或供氣面罩,此外,附近還應有一名工人進行觀察,以對形成中的危險加以必要的處理。氧氣瓶必須始終處于備用狀態,而且操作人員應該接受氧氣瓶使用方法的充分訓練。

為了改善勞動環境,需要設計誘導通風系統,送入涼爽的空氣。對于個別地方,特別是高溫作業場所,可裝設鼓風機送風調劑。爐前防熱可用水簾、氣幕、或隔熱金屬網,可戴面罩、穿防熱服或氣冷服。用隔熱材料制成的、帶供氣呼吸器的頭罩和工作服,能為爐前工提供最好的保護,爐內作業極熱,在進入爐內勞動之前,應規定一段時間讓工人稍許降低體溫。修理特殊鋼冶煉爐時,往往更為危險,因為爐內如殘留有釩,就可能造成危害。

人體在適應環境以后,汗液中的含鹽量會自然調整。調整工作負荷,每隔一段時間給予一次休息,特別在涼爽房間(必要時在有空調設備的房間)內休息,可使高溫致病率大為減少。一種有效的辦法,是供應充足的鹽汽水、茶、水和其他合適的飲料,還應該有供應便餐的設施。清涼飲料的溫度不宜太低,而且要訓練工人不能一次飲用過多,在工作時間內,供應便餐很受歡迎。在寒冷季節中,從工作區通過露天場地去小賣部或廁所時,可因溫度突然而劇烈的變化而致病,應注意防止。小賣部、盥洗室和廁所最好設在近旁。如有可能,應隔離噪聲源,天花板和墻壁須由吸聲材料做成。采用遠距離中心控制臺就可使一些操作人員脫離噪聲區。應向噪聲最強烈區域勞動的人員提供聽力保護用品。盥洗設施應包括淋浴,還需要更衣室和衣帽柜。勞動場所的噪聲過大,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應該用吸聲材料把發出噪聲的機器加以封閉,或者用隔聲室或隔聲屏障保護工人。在噪聲極端嚴重的場合下,工人應佩戴耳罩或耳塞,以免聽力受到損傷。

5.個體防護用品?

大多數作業對勞動者身體的所有部位都有危險,但所穿著的防護服類型則隨勞動地點而異。爐前勞動的工人,需要穿防燒傷的衣服——防火工作服、鞋罩、長統靴、手套和安全帽。安全帽應有防火星和強光的面罩或護目鏡。所有崗位幾乎都須著安全靴,戴硬殼帽。許多作業需要戴手套。防護服應能防止高溫對健康和舒適的不良影響。有金屬網護目鏡的防火頭罩能夠有效地防止火星傷人,而且耐熱。實踐證明,某些合成纖維的耐熱性能也很良好。為了使工人堅持使用并正確維護保養個體防護用品,必須進行嚴格的監督和不斷的宣傳。

6.人類工效學?

人類工效學研究、即對人-機器-環境相互關系的研究,對鋼鐵工業有特殊的重要性,因為鋼鐵工業中有許多勞動條件需要對之詳加分析研究,使其適合于工人。為了考察工人的各種操作條件、探索環境對工人及所用機器的功能設計的影響,必須進行適當的人類工效學研究。

7.醫學監督?

為了選擇適合鋼鐵冶煉這種重體力勞動的工人,就業前的休格檢查十分重要。大多數工作都需要強壯的體格,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癥狀和慢性胃腸炎對高溫環境都不適宜。選擇行車駕駛員時,對體質與智力都要特別加以注意。肺結核患者,不宜從事接觸耐火材料的作業。

醫學監督應特別注意從事高溫作業的工人。對接觸粉塵者,則應特別注意進行定期的胸部檢查。對受噪聲影響的人,要特別注意進行聽力檢查,對行車駕駛員也應進行定期體格檢查,以確保他們能繼續勝任本職工作。

必須經常檢查所有急救設施,也須培訓工人熟悉急救的方法。

還必須建立具有必要的醫療設備的中心急救站,如有可能,應配備救護車,以便將重傷者在合格的隨車醫務工作者護理下送到就近醫院。大型工廠中應在幾個中心點設置急救箱或急救站。

篇2: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施工現場的風險控制,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項目經理為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第三條、工程現場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便于運輸、施工作業及緊急情況下應急逃生;施工現場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性能可靠,按要求保管和擺放;現場設備、工具、材料擺放符合設計和安全要求。

第四條、施工作業坑按要求進行開挖,作業坑周邊清理出寬于一米的人行通道,安全通道設置不少于兩個,作好通道臺階,方便上下,通道上不得有任何設備,設施和其他物品。作業坑旁平整出設備擺放區和操作區。必要時作業坑采取排水、防滑和防塌方措施,配備必要的通風設施。

第五條、施工場地設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流動施工現場設指示牌。

第六條、開工前按照場地布置圖在作業帶以外規劃界定安全停車區,人員進入作業帶必須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非作業人員、車輛嚴禁在作業帶內滯留,待命施工車輛停在預定地點。

第七條、施工現場按設計要求設置、配備消防器材,實行“三定”管理,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方。

第八條、各類氣瓶現場存放要距離明火10m以上,挪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能和其他可燃氣瓶同放一處。

第九條、對于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施工介質,要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措施計劃,預先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演練。

第十條、在施工中要根據施工外界條件采取遮陽防曬、防雨措施,隨時進行氣體濃度的監測。

第十一條、有毒介質作業場所應設置黃色警示線,在明顯位置帖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說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措施等內容。

第十二條、密閉空間作業和有毒介質作業應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

第十三條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防護勞保用品,并要求工作人員正確使用。

第十四條、現場設置專職安全監督和安全員,進行巡回檢查。

第十五條、夜間施工場地要設置足夠的照明,作業帶以內使用的照明燈具要符合防爆要求

第十六條、在靠近道路作業時,要在路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過往安全,天黑要設置信號燈、配備值班人員,防止人員或車倆誤入作業坑。

篇3:具有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2.對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編寫切實可行的事故應急預案。

3.從業人員全部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后成績合格持證上崗。

4.加強職工安全教育,操作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消防配置必須符合國家規定。

6.重大危險源罐區儲罐必須標明介質的名稱和危險物品標志。

7.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由專人保管,管理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且熟悉危險化學品儲存規定。

8.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有毒現場必須備防護、防毒器材及救治藥品。

9.重大危險、危害因素必須設立良好的防雷接地并定期檢測。

10.建立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檢測、評估和監控措施,并報所在區縣和市安監局備案。

11.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現場必須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12.重大危險、危害因素區域設置火災報警裝置。

13.建立事故檔案,按照“四不放過”要求,認真處理,并保持有效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