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加工氣割作業施工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述
施工地點:****地面機電班(寫實際操作地點)。
施工內容:由于生產需要,在地面將井下所用的材料進行二次加工或改進,加工一些特殊材料時需借助氧氣、乙炔進行分割,因此需要使用氧氣、乙炔來進行作業施工。
二、施工組織
施工人員*人,
現場監護人:**(要寫能在現場實際監護的工作人員)
氣割操作工:***、***有幾個人寫幾個(必須有證)
三、施工前準備、注意事項
1、氧氣瓶、乙炔瓶不得與油脂、易燃、易爆物品擺放在一起,必須輕裝輕放、綁扎牢固、防止滾動、嚴禁打卷。氧氣瓶、乙炔瓶上應裝設防震膠圈,搬運前檢查安全帽是否擰緊。
2、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以下項目進行詳細檢查,由氣割操作工進行檢查確認。
(1)氧氣瓶、乙炔瓶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
(2)橡膠軟管不應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以上現象,應將膠管更換為完好符合要求的膠管;
(3)割炬與膠管連接處必須嚴密牢靠,割嘴如有堵塞,用專用剔針剔通;
(4)氧氣瓶口附件、防震膠圈及減壓器必須擦拭干凈,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5)氣割用具必須完好,膠管接頭連接處使用專用卡子固定可靠;
(6)壓力表玻璃完好,讀數清晰,有校驗合格證,氧氣壓力不得低于10MPa,乙炔壓力不得低于1.3MPa;
3、施工前,由現場監護人員對施工地點的施工環境進行檢查,符合施工條件方可開工,否則,不得進行施工;
4、使用前檢查焊炬或割炬的射吸能力。辦法是:先接上氧氣管,打開乙炔閥和氧氣閥(此時乙炔管與焊炬、割炬應脫開),用手指輕輕接觸焊炬上乙炔進氣口處,如有吸力,說明射吸能力良好。接插乙炔氣管時,應先檢查乙炔氣流正常后接上。若沒有吸力,甚至氧氣從乙炔接頭中倒流出來,必須進行修理,否則嚴禁使用;
5、焊、割炬射吸檢查正常后,進行接頭連結時必須與氧氣橡皮管連接牢固,而乙炔進氣接頭與乙炔橡皮管不應連結太緊,以不漏氣并容易接插為宜。對老化和回火時燒損的皮管不準使用;
6、根據工件的厚度,選擇適當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較厚的金屬,應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屬;
7、作業地點非工作人員不得停留,工作前應對該范圍內的易燃易爆物品進行清理。現場放置2個4kg的干粉滅火器和一個水桶(裝水),且必須將供水管引至作業地點,由現場監護人檢查確認。
四、氣割施工安全措施
1、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工過程中,現場監護人員必須隨時關注作業地點情況,出現異常情況時立即處理;
2、氧氣瓶、乙炔瓶不許碰撞,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工作地點必須配備齊全消防器材,消防沙箱沙量充足,消防沙袋數量足夠,滅火器完好。
3、工作時的乙炔瓶、氧氣瓶要直立放置在平坦的位置,可加工架子固定;
4、氧氣瓶、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分別相距工作地點5m以外,不能將氧氣瓶、乙炔瓶放在一起開啟使用,在使用期間,氧氣瓶、乙炔瓶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爆品存在,乙炔瓶必須裝有防回火裝置;
5、施工人員必須穿戴整齊,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專用手套,佩戴護目鏡,衣領袖口必須全部扎緊。施工人員進行工作的地點要有冷卻水,以便冷卻割炬;
6、氣割時每隔20分鐘須停止作業5分鐘,不得長時間連續氣割。由于割炬過熱、堵塞而發生多次鳴爆時,應快速先將乙炔閥門關閉,再關閉氧氣閥門,然后放在冷卻水中冷卻;嚴禁氧氣和乙炔閥門同時開啟當施工。
7、施工人員臨時離開氣割作業現場時,必須熄滅火焰并關閉氣瓶閥門短時間休息時,必須把焊炬(或割炬)的閥門閉緊,不準將焊炬放在地上。較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球形閥;
8、電焊、氣割交叉作業時,必須分別滿足相應的安全技術條件,作業時注意對焊把線,氧氣、乙炔橡膠軟管進行保護,防止管線絆倒作業人員或造成管線損壞;
9、割炬點火時,應先開乙炔閥門,點火,再開氧氣閥門,然后調整火焰,熄火先關氧氣閥門,再關乙炔閥門,以免回火;
10、當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乙炔閥門,然后再關氧氣閥門;嚴禁用手或其它物體堵割嘴,以防止氧氣倒流入乙炔瓶內;不能將點燃的割炬隨意放在物件或地面上;
11、施工人員工作中應隨時將燒紅的割茬用水澆滅,確保安全施工;
12、施工人員不準將正在燃燒的割炬放下,如有必要時,應將火焰熄滅;
13、瓶內氣體嚴禁用盡,氧氣瓶至少應留0.5MPa的壓力,乙炔瓶至少應留0.3MPa的壓力,并將閥門擰緊;
14、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來照明;
15、當割炬使用過程中出現堵塞情況時,必須等割炬完全冷卻后,使用專門的剔針剔通。工作結束后,必須擰上氣閥門螺帽并可靠關閉各閥門并進行檢查;
16、當在主、副井,風井井口20米范圍內作業時,應制定專門施工措施。
篇2:3#層煤倉嘴技改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3#層煤倉嘴技改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概況
3#層煤倉嘴操作手把因原設計,不便于操作,因此經礦部研究決定:對操作手把進行改造。施工時須要用氧焊切割現場加工,為了氣割作業期間的安全,特制定措施如下:
一、安全措施
1、氧氣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并由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熟悉氣焊的使用方法。
2、現場作業人員和監管人員都要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備案。由施工負責人把當班的安全注意事項貫徹到每個職工,責任落實到人,要求作業人員自覺做到自主保安,確保3#層煤倉繞道氣割作業安全順利進行。
3、現場施工必須由機電隊人員進行操作。4、施工負責人是現場第一責任人,必須現場跟班作業,不得離開現場。
5、施工前,由通風隊派專職瓦斯檢查員檢測工作地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只有施工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施工,施工時作業地點必須在規定位置懸掛瓦斯便攜儀。6、施工前,瓦斯檢查員攜帶兩瓶滅火器和專用灑水工具在現場監護。由通風隊負責保證工作場所的正常通風。7、施工前,必須先將施工地點附近浮貨、雜物清理干凈,用防塵水沖洗巷道幫頂及底板,并派專人灑水降塵。8、施工前,機電隊必須先檢查減壓器、氣管、管接頭、割距的完好情況,有無漏氣情況,并保證氧氣管、乙炔管完好無損,不得混在一起,施工負責人必須監督做到隨用隨收。
9、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分開裝車。
10、氧氣瓶、乙炔瓶運送時必須單獨裝車且必須在礦車內固定牢固、防止滾動。
11、氧氣瓶、乙炔瓶由人工運送時,兩人抬放時必須抓緊抓牢,輕拿輕放、嚴禁磕碰。
12、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下列進行詳細檢查。
(1)、乙炔瓶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
(2)、橡膠軟管不應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將管子更換為完好的符合要求的管子。
(3)、焊槍與膠管連接處必須嚴密牢靠,嘴子如有堵塞。只許用黃銅絲剔通。
(4)、氧氣瓶口附件和皮墊及減壓器上必須擦拭干凈,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13、氧氣瓶不許碰撞,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
14、工作時的乙炔瓶、氧氣瓶要直立放置在盡可能平的地面,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
15、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瓶與瓶之間要保持10米以上的距離,不能將氧氣、乙炔瓶放在一起開啟使用,在使用期間,氧氣、乙炔瓶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16、氣割前,必須清理工作地點周圍20米范圍之內的雜物,易燃易爆品。
17、氣割工操作時,必須戴專用的防護眼鏡。
18、割距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調整火焰,熄火先關乙炔門,后關氧氣門,以免回火。
19、當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乙炔氣門,然后再關氧氣門,嚴禁氧氣和乙炔氣閥門同時開啟,嚴禁用手或其他物體堵割嘴,以防止氧氣倒流入乙炔瓶內,不能將點燃的割具隨意放在物件或地面上。
20、點燃割距時,不準用熱金屬,也不得將其放在熱的工件上。
21、工作結束后,擰上氣門螺帽可靠關閉各氣門,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
22、氣割工必須勞保用具齊全,著裝嚴謹,不得穿著有破口的棉襖操作。
23、氣割人員應站在進風側,不得正對氣割火花流動方向,以免被燙傷。
24、氣割工作開始和結束后都要及時向調度室、通風隊匯報,結束兩小時后再次報告。
25、工作結束后,安全員、瓦斯檢查員,機電隊及氣割操作人員再等至少2小時,觀察現場是否有火情出現,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6、本措施未及之處,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中有關規定執行。
篇3:氣焊與氣割作業安全技術1
氣焊與氣割作業安全技術(一)
(一)氣焊與氣割作業。氣焊是利用可燃氣體(主要是乙炔氣)在純氧中燃燒,使焊絲和母材接頭處熔化,從而形成焊縫的一種焊接方法。氣割是利用可燃氣體(乙炔氣或液化石油氣)在純氧中燃燒,使金屬在高溫下達到燃點,然后借助氧氣流劇烈燃燒,并在氣流作用下吹出熔渣,從而將金屬分離開的一種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