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焊接施工技術措施作業指導書
1.?編制依據
1.1.?《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程》(DL/T869-2004)
1.2.?《火力發電廠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焊接篇(1996版)
1.3.?《火力發電廠焊接熱處理技術規程》(DL/T819-20**)
1.4.?《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06版)
1.5.?《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
1.6.?《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20**)
2.?工程概況
山西山陰2×300MW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工程廠區位于山西省山陰縣北周莊鎮西北約1.3km處。多年平均氣溫為7.6℃,極端最高/低氣溫為38℃/-31.6℃,多年平均降水量為362.4mm,平均相對濕度52%,多年平均風速為2.6m/s,最大風速20m/s,平均大風天數17.4d,平均降雪日數21.2d。
3.?編制目的
為保證山西山陰2×300MW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工程2號機組冬季焊接施工的安全與質量,結合山陰當地焊接施工環境的特點,特制定此焊接施工技術措施。
4.?技術要求及措施
4.1技術要求:
當焊接環境出現下列任一情況,且無有效的防護措施時嚴禁焊接:
a)焊接區域GTAW施焊時風速不大于2米/秒,SMAW施焊時風速不大于8米/秒;
b)焊接電弧區域1m范圍內相對濕度不大于90%;
c)焊件有水、淋到雨或接觸到雪、霧;
d)?溫度低于以下溫度:
A-Ⅰ-10℃;
A-Ⅱ、A-Ⅲ、B-Ⅰ?0℃;
B-Ⅱ、B-Ⅲ?5℃;
(C類不作規定)
e)被焊管子內有穿堂風。
4.2技術措施
按照規定的風速、濕度環境要求以及各鋼種焊接施工的最低溫度及要求,針對工程冬季施工的實際情況,特擬定如下措施在施工中執行:
4.2.1施工措施
4.2.1.1當環境溫度低于4.1條中要求時,必須對焊件進行適當的預熱,提高焊件的溫度。
4.2.1.2在0℃及以下低溫下,壁厚≥6mm的耐熱鋼管子、管件和厚度大于等于34mm的板件在焊接時預熱溫度可按照規定值提高(30-50)℃。
4.2.1.3在-10℃及以下低溫下,壁厚15mm的碳素鋼管在焊接時應適當預熱。
4.2.1.4對于最低環境溫度要求為5℃的B-Ⅲ類鋼大口徑管道焊接時,在其焊接防寒、防風棚內用電加熱發散的熱量、碘鎢燈等提高環境溫度。
4.2.1.5在重要鋼結構焊接時,當焊接作業區環境低于0℃時,應將構件焊接區各方向大于或等于2倍鋼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圍內的母材,加熱到20℃以上后方可施焊,且在焊接過程中均不應低于這一溫度。實際加熱溫度應根據構件構造特點、鋼材類別及質量等級和焊接性、焊接材料熔敷金屬擴散氫含量、焊接方法和焊接熱輸入等因素確定,其加熱溫度應高于常溫下的焊接預熱溫度,并由焊接技術責任人員制定出作業方案經認可后方可實施。作業方案應保證焊工操作技能不受環境低溫的影響,同時對構件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
4.2.1.6對于比較集中的焊接項目必須采用防火篷布搭設防寒、防風棚,防寒、防風棚要求四周密閉,四角用鐵絲進行綁扎、固定;對于部分困難位置或難以采取密閉擋風、取暖等情況的雜項管道,可以采取電加熱法或火焰加熱法,并擴大加熱范圍;室內視環境溫度確定是否需要搭設防寒棚。
4.2.1.7當環境溫度達不到第4.1條規定時,在防寒、防風棚內應加設碘鎢燈,以此提高環境溫度(碘鎢燈數量應以施工范圍而定)。
4.2.1.8對于需要進行熱處理的焊口,焊后應立即進行熱處理;若不能立即進行熱處理,則應立即進行后熱處理。
4.2.1.9低溫下焊口焊接時,須用溫度計或紅外測溫儀對焊接場所環境溫度、焊口層間溫度進行監控。
4.2.1.10當環境濕度大(如陰雨、霧、雪天),應在防寒、防風棚內加設碘鎢燈,并對焊接工件進行火焰烘干處理,以降低焊接區域內的濕度。
4.2.1.11小口徑管道施焊過程中若被迫中斷,無法當天完成焊接,再次施工前應對該未完成的焊口進行火焰烘干、預熱處理;T91小口徑管道必須當天焊接完成;大口徑管道無法當天完成的,應用電加熱進行后熱處理或按規定溫度恒溫至第二天再次進行焊接。
4.2.1.12待熱處理焊件表面有水時,在熱處理前應將表面水烘干。
4.2.1.13熱處理過程中保溫材料受潮時,應及時更換。
4.2.1.14嚴格控制溫差,防止驟冷到驟熱溫度差急劇變化產生裂紋:
施焊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由于打磨焊瘤,清除飛濺,更換焊材,期間焊接熱影響區多次發生由高溫向低溫的轉變過程,這一過程極其容易產生裂紋,這一點應高度重視,減少一切不必要的焊接作業時間內的非焊接作業,縮短焊接工序間隔時間優為重要。
4.2.1.15管道在焊接前應將兩頭進行封堵,防止在焊接和熱處理時穿堂風快速降低焊縫溫度。
4.2.1.16控制焊后溫度:采用石棉或加熱器保溫,讓焊縫緩冷。
4.2.1.17如果施工環境確實無法滿足要求時,應停止施工,待環境情況好轉并做好防護措施后才可繼續施工。
5.?安全措施
結合焊接冬季施工特點,特制定焊接施工危險點控制措施,主要施工控制危險點:觸電和防火、防爆;高空墜落;防滑、防凍。
5.1進入冬季氣候干燥,容易引起火災,在施工前清除施工點及接地點周圍易燃易爆物品,或采取可靠的隔離或防護措施;油區作業嚴格執行油區安全管理的有關規定;合理利用石棉布等隔離設施,在爐膛內焊接時,應經常檢查自己工作區域周圍的安全狀況,工作結束必須切斷電源仔細檢查工作場所周圍及防護措施,確認無起火危險方可離開。
5.2嚴禁在儲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周圍10m范圍內進行焊接、切割與熱處理作業。
5.3及時清理施工點的積水、積冰和霜雪,防止發生滑倒。
5.4對高處作業的腳手架、走道及設備上要進行檢查,并作好防滑、防墜落等安全措施。
5.5現場道路以及腳手架、跳板和走道上的積水、霜雪應及時清除并采取防滑措施。
5.6上下走梯、腳手架要抓牢,踩實,防止滑跌。
5.7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或惡劣氣候時,如無采取必要措施,應停止露天高處焊接作業。
5.8嚴禁隨身攜帶電焊導線或氣焊軟管攀爬走梯、腳手架或從高處跨越。
5.9穿防寒工作服、絕緣棉鞋,防止凍傷。
5.10焊工在施工時應注意周圍的施工環境,照明及取暖工具的電源線布置整齊,且絕緣良好。在狹小或潮濕場所進行焊接工作,應墊以木板或采取其他防止觸電的措施,并設監護人。
5.11進行焊接、切割與熱處理作業時,作業人員應穿戴專用護目鏡、工作服、絕緣鞋、皮手套等符合專用防護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
5.12嚴禁采用明火(烘把、割刀、火堆等)進行取暖。
5.13《安全風險識別及控制對策表》(RCP表)見附錄A,并執行其他鍋爐安裝、焊接相關作業指導書中的安全施工措施及RCP表。
篇2:豎向粗鋼筋電渣壓力焊接施工技術
豎向粗鋼筋電渣壓力焊施工技術
本工程Φ18及以上的柱Ⅱ級豎向鋼筋擬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技術。我公司已在多個工程中應用了該項施工新技術,并在提高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施工原理
電渣壓力焊是利用電流通過渣池產生的電阻熱將鋼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壓力使鋼筋焊合。該工藝工效高、成本低、易操作和工作環境好等特點。是建設部推廣應用的"十新"技術之一。一般用于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豎向粗鋼筋的連接。
本工程采用全自動電渣壓力焊機進行焊接,其具體焊接原理圖如下:
二、材料機具及作業條件
(一)材料機具
1)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其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并應有可焊性試驗。
2)焊劑:
焊劑的性能應符合GB5293碳素鋼埋弧焊用焊劑的規定。焊劑型號為HJ401,常用的為熔煉型高錳高硅低氟焊劑或中錳高硅低氟焊劑。
焊劑應存放在干燥的庫房內,防止受潮。如受潮,使用前須經250~300℃烘焙2H。使用中回收的焊劑,應除去熔渣和雜物,并應與新焊劑混合均勻后使用。焊劑應有出廠合格證。
3)主要機具:
自動電渣壓力焊設備包括:焊接電源、控制箱、操作箱、焊接機頭等。
焊接電源。鋼筋電渣壓力焊宜采用次級空載電壓較高(TSV以上)的交流或直流焊接電源。(一般32mm直徑及以下的鋼筋焊接時,可采用容量為600A的焊接電源;32MM直徑及以上的鋼筋焊接時,應采用容量為1000A的焊接電源)。當焊機容量較小時,也可以采用較小容量的同型號,同性能的兩臺焊機并聯使用。
(二)作業條件
1)焊工必須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試合格證。
2)設備應符合要求。焊接夾具應有足夠的剛度,在最大允許荷載下應移動靈活,操作方便。焊劑罐的直徑與所焊鋼筋直徑相適應,不致在焊接過程中燒壞。電壓表、時間顯示器應配備齊全,以便操作者準確掌握各項焊接參數。
3)電源應符合要求。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則不宜進行焊接。
4)作業場地應有安全防護措施,制定和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焊工的勞動保護,防止發生燒傷、觸電、火災、爆炸以及燒壞機器等事故。
5)注意接頭位置,注意同一區段內有接頭鋼筋截面面積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質量標準》有關條款的規定時,要調整接頭位置后才能施焊。
三、工藝流程及作業方法
(一)工藝流程:
檢查設備、電源-鋼筋端頭制備-選擇焊接參數-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安放鐵絲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劑灌、填裝焊劑-試焊、作試件-確定焊接參數-施焊-回收焊劑-卸下夾具-質量檢查。
電渣壓力焊的工藝過程:閉合電路-引弧-電弧過程-電渣過程-擠壓斷電。
(二)作業方法:
1)檢查設備、電源,確保隨時處于正常狀態,嚴禁超負荷工作。
2)鋼筋端頭制備:
鋼筋安裝之前,焊接部位和電極鉗口接觸的(150MM區段內)鋼筋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應清除干凈,鋼筋端都若有彎折、扭曲,應予以矯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靜壓矯直。
3)選擇焊接參數:
鋼筋電渣壓力焊的焊接參數主要包括: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和焊接通電時間,參見下表(其中U1為電弧過程的電壓,U2為電渣過程的電壓;t1為電弧過程的時間,t2為電渣過程的時間)。
鋼筋直徑(mm)焊接電流(A)焊接電壓(V)焊接時間(s)鋼筋熔化量(MM)
U1U2T1T2
16200-25040-4522-2714420-25
18250-30040-4522-2715520-25
20300-35040-4522-2717520-25
22350-40040-4522-2718620-25
25400-45040-4522-2721620-25
28500-55040-4522-2724620-25
32600-65040-4522-2727725-30
36700-75040-4522-2730825-30
40800-85040-4522-2733925-30
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按較小直徑鋼筋選擇參數,焊接通電時間延長約10%。
4)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夾具的下鉗口應夾緊于下鋼筋端部的適當位置,一般為1/2焊劑罐高度偏下5-10mm,以確保焊接處的焊劑有足夠的淹埋深度。上鋼筋放入夾具鉗口后,調準動夾頭的起始點,使上下鋼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軸狀態,方可夾緊鋼筋。鋼筋一經夾緊,嚴防晃動,以免上下鋼筋錯位和夾具變形。
5)安放引弧用的鐵絲球(也可省去)。安放焊劑罐、填裝焊劑。
6)試焊、作試件、確定焊接參數:在正式進行鋼筋電渣壓力焊之前,必須按照選擇的焊接參數進行試焊并作試件送試,以便確定合理的焊接參數。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當采用半自動、自動控制焊接設備時,應按照確定的參數設定好設備的各項控制數據,以確保焊接接頭質量可靠。
7)施焊操作要點。
①閉合回路、引弧:通過操縱桿或操縱盒上的開關,先后接通焊機的焊接電流回路和電源的輸入回路,在鋼筋端面之間引燃電弧,開始焊接。
②電弧過程:引燃電弧后,應控制電壓值。借助操縱桿使上下鋼筋端面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進行電弧過程的延時,使焊劑不斷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③電渣過程:隨后逐漸下送鋼筋,使上鋼筋端都插入渣池,電弧熄滅,進入電渣過程的延時,使鋼筋全斷面加速熔化。
④擠壓斷電:電渣過程結束,迅速下送上鋼筋,使其端面與下鋼筋端面相互接觸,趁熱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屬。同時切斷焊接電源。
⑤接頭焊畢,應停歇20-30s后才可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
四、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
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
2)鋼筋的規格,焊接接頭的位置,同一區段內有接頭鋼筋面積的百分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3)電渣壓力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必須合格。
力學性能檢驗時,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3個接頭作拉伸試驗。
在一般構筑物中,以300個同鋼筋級別接頭作為一批。在現澆鋼筋混凝土多層結構中,以每一樓層或施工區段的同級別鋼筋接頭作為一批,不足300個接頭仍作為一批。
檢驗方法:檢查焊接試件試驗報告。
五、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質量檢查:在鋼筋電渣壓力焊的焊接生產中,焊工應認真進行自檢,若發現偏心、彎折、燒傷、焊包不飽滿等焊接缺陷,應切除接頭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時消除。切除接頭時,應切除熱影響區的鋼筋,即離焊縫中心約為1.1倍鋼筋直徑的長度范圍內的部分應切除。
在鋼筋電渣壓力焊生產中,應重視焊接全過程中的任何一環節。接頭部位應清理干凈;鋼筋安裝應上下同心;夾具緊固,嚴防晃動;引弧過程,力求可靠;電弧過程,延時充分,電渣過程,短而穩定;擠壓過程,壓力適當。若出現異常現象。
應參照下表查找原因,及時清除。
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焊接缺陷與防止措施表
缺陷性質防治措施
軸線偏移鋼筋的焊接端部力求挺直;正確安裝夾具和鋼筋;及時修理或更換已變形的電極鉗口;焊接操作過程避免晃動;
接頭彎折鋼筋的焊接端部力求挺直;正確安裝鋼筋并在焊接時始終扶持端正;焊畢,適當廷長扶持上鋼筋的時間;及時修理或更換已變形的電極鉗口。
結合不良正確調整動夾頭的起始點,確保上鋼筋下送到位;避免下鋼筋伸出鉗口的長度過短,確保熔池金屬受到焊劑正常依托;防止在焊接時焊劑局部泄漏,避免熔池金屬局部流失;避免頂壓前過早斷電,有效地排除夾渣。
焊包不均減少鋼筋端部的不平整度;焊劑要裝得四周均勻;焊劑回收使用時要排除一切雜質;避免電弧電壓過高,減少偏弧現象;防止在焊接時焊劑局部泄漏,避免熔池金屬局部流失。
過熱合理選擇焊接參數;減少焊接時差間;縮短電渣過程。
氣孔、夾渣遵守使用焊劑的有關規定;鋼筋端部要清除干凈;縮短電渣過程;及時進行頂壓過程。
篇3:焊接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焊接工程施工主要技術措施
一、鋼筋閃光焊
1.對焊工藝
根據鋼筋品種、直徑和所用焊機功率大小選用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
對于可焊性差的鋼筋,對焊后宜采用通電熱處理措施,以改善接頭塑性。
二、連續閃光焊
1.工藝過程
包括連續閃光和頂鍛過程。施焊時,先閉合一次電路,使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此時端面的間隙中即噴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屬微粒一閃光,接著徐徐移動鋼筋使兩端面仍保持輕微接觸。形成連續閃光。當閃光到預定的長度,使鋼筋端頭加熱到將近熔點時,就以一定的壓力迅速進行頂鍛。
三、預熱閃光焊
1.工藝過程
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鍛等過程。一次閃光是將鋼筋端面閃平。
2.預熱方法
(1)連續閃光預熱是使兩鋼筋端面交替地輕微接觸和分開,發出斷續閃光來實現預熱。
(2)電阻預熱是在兩鋼筋端面一直緊密接觸用脈沖電流或交替緊密接觸與分開,產生電阻熱(不閃光)來實現預熱,此法所需功率較大。二次閃光與頂鍛過程同連續閃光焊。
四、-預熱-閃光焊
是在預熱閃光焊前加一次閃光過程,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鍛過程,施焊時首先連續閃光,然后同預熱閃光焊。焊接鋼筋直徑較粗時,宜用此法。
五、焊后通電熱處理
方法是焊畢松開夾具,放大鉗口距,再夾緊鋼筋;接頭降溫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頻脈沖式通電加熱,當加熱至鋼筋表面呈暗紅色或桔紅式時,通電結束;松開夾具,待鋼筋冷卻后取下鋼筋。
六、鋼筋閃光對焊參數
1.對焊電流參數:根據焊接電流和時間不同,分為強參數(即大電流和短時間)和弱參數(即電流較小和時間較長)兩種,采用強參數可防止接頭過熱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產生淬硬。
2.光對焊參數:為了獲得良好的對焊接頭,應合理選擇對焊參數。焊接參數包括:調伸長度。閃光留量。閃光速度。頂鍛留量。頂鍛速度、頂鍛壓力及變壓級次。采用預熱閃光焊時,還要有預熱留量與預熱頻率等參數。
七、對焊操作要求
1.Ⅱ級鋼筋對焊:Ⅱ級鋼筋的可焊性較好,焊接參數的適應性較寬,只要保證焊縫質量,拉彎時斷裂在熱影響區就較小。因而,其操作關鍵是掌握合適的頂鍛。
2.用預熱閃光焊時,其操作要點為:一次閃光,閃平為準;預熱充分,頻率要高;二次閃光,短、穩、強烈;頂鍛過程,快速有力。
八、對焊注意事項
1.對焊前應清除鋼筋端頭約150mm范圍的鐵銹污泥等,防止夾具和鋼筋間接觸不良而引起"打火"。鋼筋端頭有彎曲應予調直及切除。
2.當調換換焊工或更換焊接鋼筋的規格和品種時,應先制作對焊試件(不小于2組)進行力學性能及冷彎試驗,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3.接參數應根據鋼筋特性、氣溫高低,電壓。焊機性能等情況由操作焊工自行調正。
4.接完成,應保持接頭紅色變為黑色才能松開夾具,平穩地取出鋼筋,以免引起接頭彎曲。
5.同直徑鋼筋對焊,其兩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九、電弧焊
鋼筋電弧焊分幫條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種接頭形式。
1.條焊
(1)適用范圍
幫條焊適用于Ⅰ、Ⅱ鋼筋的接駁,幫條宜采用與主筋同級別、同直徑的鋼筋制作.
(2)操作要點:
先將主筋和幫條間用四點定位焊固定,離端部約20mm,主筋間隙留2~5mm。施焊應在幫條內側開始打弧,收弧時弧坑應填滿,并向幫條一側拉出滅弧。盡量實施水平焊,需多層焊時,第一層焊的電流可以稍大,以增加焙化深度,焊完一層之后,應將焊渣清除干凈。當需要立焊時,焊接電流應比平焊減少10%~15%。當不能進行雙面焊時,可采用單面焊接,但幫條長度要比雙面焊加大一倍。
2.搭接焊
(1)適用范圍
搭接焊只適用于Ⅰ、Ⅱ、Ⅲ級鋼筋的焊接,
(2)操作要點
除注意對鋼筋搭接部位的預彎,確保兩鋼筋軸線相重合之外,其余則與幫條焊工藝基本相同。
3.豎向鋼筋電渣壓力焊
電渣壓力焊是利用電流通過渣池產生的電阻熱將鋼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壓力使鋼筋焊合。
十、電渣壓力焊
電渣壓力焊接工藝分為"造渣過程"和"電渣過程",這兩個過程是不間斷的連續操作過程。
1.造渣過程
"造渣過程"是接通電源后,上、下鋼筋端面之間產生電弧,焊劑在電弧周圍熔化,在電弧熱能的作用下,焊劑熔化逐漸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地,在形成渣池的同時電弧的作用把鋼筋端面逐漸燒平。
2.電渣過程
"電渣過程"是把上鋼筋端頭浸入渣池中,利用電阻熱能使鋼筋端面熔化,在鋼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狀和熔化層,待鋼筋熔化量達到規定后,立即斷電頂壓,排出全部溶渣和熔化金屬,完成焊接過程。
3.電渣壓力焊施焊程序
安裝焊接鋼筋→安裝引弧鋼絲球→纏繞石棉繩裝上焊劑盒→裝焊劑→接通電源("造渣"工作電壓40~50V,"電渣"工作電壓20~25V)→造渣過程形成渣池→電渣過程鋼筋端面熔化→切斷電源頂壓鋼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劑,拆卸焊盒→拆除夾具。
4.電渣壓力焊施焊注意事項
焊接鋼筋時,用焊接夾具分別鉗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鋼筋,上、下鋼筋安裝時,中心線要一致。
(1)安放引弧鋼絲球:抬起上鋼筋,將預先準備好的鋼絲球安放在上。下鋼筋焊接端面的中間位置,放下上鋼筋,輕壓鋼絲球,使接觸良好。放下鋼筋時,要防止鋼絲球被壓扁變形。
(2)裝上焊劑盒:先在安裝焊劑盒底部的位置纏上石棉繩然后再裝上焊劑盒,并往焊劑盒滿裝焊劑。安裝焊劑盒時,焊接口宜位于焊劑盒的中部,石棉繩纏繞應嚴密,防止焊劑泄漏。
(3)接通電源,引弧造渣:按下開關,接通電源,在接通電源的同時將上鋼筋微微向上提,引燃電弧,同時進行"造渣延時讀數",計算造渣通電時間,造渣過程工作電壓控制在40~50V之間,造渣通電時間約占整個焊接過程所用時間的3/4。
(4)"電渣過程":隨著造渣過程結束,即時轉入"電渣過程"的同時進行"電渣延時讀數",計算電渣通電時間,并降低上鋼筋,把上鋼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鋼筋,直至"電渣過程"結束。"電渣過程"工作電壓控制在20~25V之間,電渣通電時間約占整個焊接過程所需時間的1/4。
(5)頂壓鋼筋,完成焊接:"電渣過程"延時完成,電渣過程結束,即切斷電源,同時迅速頂壓鋼筋,形成焊接接頭。
(6)卸出焊劑,拆除焊劑盒、石棉繩及夾具。卸出焊劑時,應將料斗卡在劑盒下方,回收的焊劑應除去溶渣及雜物,受潮的焊劑應烘。焙干燥后,可重復使用。
鋼筋焊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焊接接頭外觀檢查,外觀質量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重焊。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