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心水浸跑水危急事件應急處置預案
為加強行政辦公中心物業服務中心對突發應急事件應急處置的綜合指揮能力,提高緊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調水平,保障迅速有效地處理應急事件,將應急事件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行政辦公中心辦公人員(辦事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辦法和預案。
一、應急組織構成和職責:
1、總指揮: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總指揮不在場時由副總指揮臨時擔任)
副總指揮:物業服務中心副經理(秩序維護部部長)
職責:負責指揮應急事件的搶險,協調與公司、其它單位和本部門的各種資源,發布各種通告、命令。
2、應急搶險分隊構成:
2.1工程搶險組:工程值班人員
職責:一旦接到預警信息后,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投入現場應急搶險。
2.2后勤支援組:環境部和秩序維護部人員
職責:投入現場應急搶險處理,提供事件預防及搶險過程必須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員、物品、交通、通訊、協調等事項。
二、預警信息發布:
由客戶服務中心發布:Ⅳ級水浸(跑水)應急事件預警
應急人員到位時限:正常上班員工、非正常上班人員(指工程部、秩序維護部)5分鐘;其他非正常上班員工在30分鐘到現場。
三、應急響應程序:
1、當Ⅳ級水浸(跑水)應急事件預警信號發出后,物業服務中心區域管理員(或工程部、秩序維護部值班人員)應向客戶服務中心報告,由客戶服務中心啟動本處理辦法和預案,接到通知的應急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限內趕到現場進行應急處理,聽從物業服務中心經理(或工程部負責人、秩序維護部部長)的指揮和調遣。
2、當發生水浸(跑水)突發事件時,物業服務中心需在相關行政辦公中心信息公告牌上發出通知告知受影響的辦公人員(辦事人員)。
3、應急處置原則:
3.1必要時注重人員及時疏散。
3.2注重引導受影響客戶,全力控制局面。
3.3注意救援人員安全。
4基本應急響應
4.1自然災害引起的水浸,如暴雨、洪水、江河泛濫等
4.1.1自然災害來臨之前,按照《自然災害應急事件處理辦法和預案》的相關程序
執行。
4.1.2由于自然災害已造成局部區域被水浸時:
4.1.2.1工程搶險組立即使用潛水泵等排水設備對被水浸區域進行排水處理。有些地域無法使用潛水泵時,由保潔人員使用吸水工具進行清理,但必須有工程電工協助,以防范觸電事故發生。
4.1.2.2對于可能受影響的重點保護位置(如地下車庫、監控中心、配電房、空調機房、水泵房、電梯井和發電機房等)由后勤支援組采用堆放沙包墻、安裝防水板等方法進行應急保護。
4.1.2.3工程搶險組立即對堵塞的雨水管、排污溝(渠)等進行疏通。
4.2因給排水、空調系統和消防系統等管道破裂引起的水浸(跑水):
4.2.1工程搶險組立即將事故影響區域的管道閥門進行關閉操作,關掉附近的電源開關,防止水浸電擊傷人,并組織人員進行搶修,下水管道如有堵塞應立即疏通。若受淹部位的積水過多,應使用潛水泵把水排出物業區域外。
4.2.2如水浸危及到電梯,應及時將電梯升到水浸部位以上的樓層,并防止水流入電梯豎井造成電梯損壞。
4.2.3后勤支援組負責用沙包筑墻防止水浸范圍擴大,立即組織人員把重要物資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若辦公人員(辦事人員)的重要物資也受影響時,應主動協助辦公人員(辦事人員)把物資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5擴大應急響應
一旦應急事件有從Ⅳ級擴大(上升)趨勢,或直接發生Ⅳ級以上的應急事件時,客戶服務中心必須在第一時間應向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和公司主管領導報告,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向機關事務管理局主管領導報告,客戶服務中心立即按Ⅳ級以上的應急事件通知應急人員到達現場,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進行現場指揮與協調。
四、水浸(跑水)應急事件處理完畢后,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發布結束應急響應程序,轉入后期處置階段。
五、后期處置:
1、客戶服務中心要立即統計設備、管道、閥門等受損情況向物業服務中心分管經理報告,由物業服務中心分管經理通知工程部進行對故障設備、管道、閥門等修復。
2、現場清理時必須注意現場保護和取證的要求。
3、事后物業服務中心安排有關人員對受損辦公人員(辦事人員)的拜訪,以誠懇的方式化解可能存在的矛盾;采取適當措施協助受災辦公人員(辦事人員)在最短時間內恢復生活、工作秩序。
4、若因事故(或事件)造成公共財產損壞(有向保險公司投保的),物業服務中心應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
5、物業服務中心區域管理員、工程部及秩序維護部值班人員要做好各項相關記錄。
6、物業服務中心對有關水浸事件的經過、受淹范圍、損壞情況(包括公共地方及客戶私人情況)、經驗教訓、改進措施等做出報告;并對應急事件處置過程中,為保護辦公人員(辦事人員)生命財產安全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向公司報告。
篇2:小區臺風暴雨及水浸處理預案
小區臺風、暴雨及水浸的處理預案
一、臺風暴雨來臨之前:
1、張貼警示通告,提醒各單位、業主、住戶及進出員工做好防范工作;
2、檢查樓宇立面,通知住戶關好門窗,搬離放在陽臺上的花盆和雜物;
3、檢查各天臺、樓頂、地面排水溝,發現堵塞,及時通知水工組、清潔工予以疏通;
4、搬離固定地面、天臺、樓頂易被臺風吹走或吹倒的物品;
5、樓宇四周停泊的車輛及時疏導至車場等空闊地帶;
6、通知禮賓員備好雨具;
7、加固不穩的道路標識牌;
8、對禮賓員執勤用具、對講機、道閘開關等予以保護,以防淋雨損壞。
二、臺風暴雨襲擊時:
1、通知所有禮賓員注意安全,巡邏禮賓員不要站在樓宇下;如需要戶外作業時戴好頭盔;
2、提醒過往的業主、小區員工注意安全,勿在戶外逗留;
3、對一些要掉落的不安全的物品,必要時用繩子拉開警戒線;
4、嚴密監視,嚴防不法分子趁火打劫;
5、臺風過后,組織人員檢查公共設施損毀情況并做好統計,清理垃圾。
三、水浸的處理:
1、組織搶險突擊隊,負責裝填、運送沙包;
2、及時通知車主開走水浸區域的車輛:
3、在地庫出入口開口處堵成沙包墻并派人看護;
4、保護一切因水浸后易遭破壞的重要公共設施,如電梯等電力系統;
5、發現有水浸入電梯井、強弱電井,應及時通知電梯工和電工關閉電梯、切斷電源,并處理電井房水浸的問題;
6、水浸過后,搬離所有沙包,打掃衛生。
篇3:小區水浸應急預案6
小區水浸應急預案(六)
1.員工接到報警或發現小區范圍內出現水浸事故,應立即將進水地點、樓層、水源、水勢情況報告當值領導、工程物料部值班人員和當班保安領班,并在支援人員到達以前盡量控制現場水勢,防止水浸范圍擴大。
2.相關人員接報后,立即派員就近采用防水設施保護好受浸樓層各電梯槽口,并將電梯升上最高層,切斷電源,以免電梯受損;若電梯轎廂控制面板已經進水,則應立即切斷電源,切忌升降電梯,以防故障擴大。
3.立即查明水浸原因,采取措施(包括關閉水泵、關閉水閥、封堵水管、堵塞漏洞、疏通排水管道、打開末端放水等),切斷水源,并關閉受浸區域之電閘,防止人員觸電。若水源來自供水總管或工程物料部無力解決時,應立即通知自來水公司前來搶修。
4.在水蔓延的通道上擺設攔水沙包或采取其它一切有效措施,防止水蔓延到設備房、配電室、業主室內或其它樓層。
5.組織力量采用各種手段,包括采用掃帚、吸水機吸水,排凈積水,清理現場,盡快恢復整潔。
6.水源中斷后,工程物料部應立即派人盡快修復受損設施;保安部、行政部應設法維持小區內秩序,并耐心做好住戶的安慰解釋工作,盡力解決水浸給住戶帶來的實際困難,并注意維護物業公司的形象。
7.如在水浸事故后,有任何公共設施的正常使用受到影響或由此引發停電停水,應知會相關業主或在小區各主要出入口設置告示,知會全體業主;如有任何區域存在危險性,應在該范圍內設置警告標志。
8.召開會議,分析事故發生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采取措施,防止出現類似事故。
9.詳細記錄水浸事故發生經過和采取的措施,以及受損情況。
10.一些常見水浸事故的預防措施:
1)保安巡邏和設備巡檢時,應留意排水渠道是否有淤泥、雜物或塑膠袋,有否堵塞,并隨時加以清理疏通;清潔工定時清掃天臺、排水溝,防止雨后垃圾沖入排水口造成堵塞。
2)加強對消防噴淋系統的巡視,防止碰撞、移動噴淋頭或消火栓引起水浸。
3)災害性天氣(臺風、暴雨、大雪)來臨前,工程物料部人員應對小區內門窗、天臺、排水溝渠、集水井、排水泵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4)管道工在操作安裝、維修時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防止因操作不當引發水浸事故。
5)對業主/用戶裝修要加強管理,防止由于業主/用戶在進行管道安裝、尤其是消防噴淋系統試壓時施工不當引起水浸事故。
6)平時應備足沙包作為應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