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文件:檢驗科室間質評標準操作程序
SOP文件:檢驗科室間質評標準操作程序
室間質評的目的是相互校正各實驗室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并發現實驗室本身不易發現的不準確性,了解各實驗室之間結果的差異,幫助其校正,使結果具有可比性,是實驗室醫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高度重視,科室特制定本程序。
本科室室間質評程序如下:
選擇質評申報→上報院長及財務科→接受質控品→檢查質控品合格性→按規定日期檢測→按規定日期上報→接收質評中心評價報告→分析評價報告→決定是否采取糾正措施→評估糾正措施效果
1)各實驗室必須無條件參加科室規定的室間質評項目。
2)各實驗室的室間質評活動由室負責人統一安排,科室質量主管督促實施。
3)質控樣品需用常規方法由日常工作人員與病人標本一同測定。不得將質控樣品轉送其他實驗室檢測,也不得就檢測結果與其他實驗室進行交流。
4)每次室間質評標本的檢測需有詳細的書面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測定項目、測定方法、出現的問題、報告結果、反饋結果、原因分析、操作人員簽名、室負責人簽名。
5)室間質評結果須由實驗室負責人與操作者共同按要求填寫,并進行認真審核,交科主任簽字和質控主管登記備案后,用掛號信或網上寄出。
6)對剩余的室間質評樣品必須盡可能的進行保存,以便收到反饋結果后,對不合格的項目進行重新測定(在不影響檢測結果的情況下)。
7)各實驗室收到室間質評反饋成績后,需交科主任簽閱,再交科室質量主管統一保存備案。對不合格的項目需集體討論,分析原因。
8)科室每年7月份和1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下午各召開1次室間質評分析會,通報總結各室室間質評成績,提出改進措施。
篇2:檢驗科投訴處理程序
檢驗科投訴處理程序
1.目的
為改進本檢驗科的檢測工作和提高服務質量,有效處理來自客戶、臨床科室的醫生和其它單位的投訴,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2.范圍
適用于來自患者、臨床科室的醫生和其它單位或個人對本檢驗科服務質量和檢驗結果的投訴處理。
3.職責
3.1質量負責人負責受理、回復客戶投訴;
3.2由技術負責人組織技術復驗工作;
3.3檢驗科主任對重大投訴處理的有關事項進行審批。
4.工作程序
4.1檢驗科發出各類檢驗報告以及提供各種服務時,應在檢驗報告中或其它說明中告知患者或臨床醫生向本單位提出投訴的受理部門、聯系方式等。
4.2 患者或臨床醫生、其它單位或個人對本檢驗科出具的檢驗結果和服務質量有異議時,可向本檢驗科提出投訴,質量負責人負責受理投訴,投訴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口頭、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信函等。
4.3檢驗科接到投訴時,質量負責人應將投訴的內容認真記錄在《投訴處理回復表》中,應盡快組織對投訴的處理工作。
4.3.1經初步審查,投訴理由不成立的,由質量負責人向投訴者進行說明解釋.
4.3.2經初步審查,認為需要作進一步調查,由質量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對投訴進行調查,將調查情況及處理意見填寫在《投訴處理回復表》中,并及時向檢驗科主任匯報。
4.4 對于涉及檢驗結果方面的投訴,受理后,由技術負責人會同相關專業組負責人組織對投訴內容進行核查及分析,作出評定。
4.4.1如經過調查后,能確定原檢驗結果正確無誤的,質量負責人向投訴者進行解釋。
4.4.2經調查、復檢申拆成立的,由質量負責人向投訴者說明原檢測結果錯誤的事實,并與其協商處理辦法。
4.5 對涉及服務質量方面的投訴,質量負責人就投訴的內容組織有關人員調查,將原因和處理意見的內容填寫在《投訴處理回復表》中,并向投訴者進行解釋。
4.6 針對投訴的內容,質量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應根據分工,按照規定對有關不合格工作進行原因分析和糾正處理,提出有效的改進.
4.7投訴人如對檢驗科投訴處理意見不服的,可向院醫務科投訴。
5.支持性文件
5.1 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5.2 內部質量體系審核程序
6.記錄表格
投訴處理回復表ABCD-2-11/01
篇3:檢驗科數據控制程序
檢驗科數據控制程序
1.目的
對檢驗數據的全過程進行控制,保證數據的準確、完整、安全和保密。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科檢驗數據的采集、計算和處理全過程。
3.職責
3.1 檢驗人員負責檢驗數據的采集、記錄、計算、轉換和傳遞,保證其準確、完整、安全和保密。
3.2 校核及審核人員負責復核檢驗數據的正確性。
4.工作程序
4.1 檢驗數據的讀取和記錄
(1)人工讀取設備上帶刻度的數據時,通常應記錄至最小分度值后一位。
(2)使用法定計量單位計量。
4.2數據的有效位數
(1)記錄數據的有效位數依照相應規程決定,無規定時,按其示值方式決定。
(2)計算數據的有效位數按檢驗標準/規范執行,標準/規范未明確規定時,可參照規定的數值多保留一位小數。
(3)檢驗結果的有效位數判定按檢驗方法之規定執行。
(4)為統一記錄和報告中數據的有效數位,由各專業組以列表方式明確各項目的有效數位。
4.3 數據復核與記錄修改
(1)復核人員應對原始記錄的各項數據進行認真復核,必要時對數據進行追溯核實。
(2) 記錄中出現錯誤時,按《記錄管理程序》要求進行“劃改”。
4.4 數字修約規則
對于測定和計算方面的數據,在所規定的精確程度范圍以外的數字,按以下規則進行取舍。
(1)擬舍棄的數字的右一位數字小于5時,將該數字舍去;大于5時,則向左進1;等于5而右面的數字并非全部為0時,進1;等于5而右面無數字或全部為0時,若所保留的數字末位為奇數,進1,為偶數,則舍棄。
(2)不得進行連續修約。即擬修約數字應在確定修約位數后一次修約獲得結果,不得多次按規則連續修約。
(3)對于在檢測方法中另有數字修約規定時,按其規定執行。
4.5 數據的轉移
(1)數據的轉移須遵守“文件相關”原則,即保存轉移前的原始數據憑證以便核實和查證。
(2)數據轉移過程中不允許進行數據的修約、計算、變更。
4.6 貯存于計算機中的數據,其使用、管理和維護按《計算機管理規定》執行。
5.支持性文件
5.1計算機管理規定
5.2記錄管理程序
6.記錄表格
軟件適用性驗證記錄 ABCD-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