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測報告中十大問題
2024-07-16
閱讀 9293
實驗室檢測報告中十大問題
1.報告信息量不足,不符合《準則》要求;
2.報告結論不正確,授權簽字人責任不到位;
3.報告數據與原始記錄不一致,報告審核人責任不到位;
4.報告無三級審批簽字,報告管理混亂;
5.報告格式多變,不嚴肅謹慎;
6.報告中加蓋的“檢驗檢測專用章”不符合《準則》要求,必須更換;
7.報告無騎縫章,有報告調換內頁的風險;
8.報告或原始記錄有不規范的涂改,由作假的可能;
9.分不清檢驗報告、檢測報告、鑒定報告的區別;
10.報告的發送程序執行不嚴,有涉密風險。
篇2:實驗室設施設備監測檢測和維護制度
一、儀器設備必須做到帳、卡、物相符,有專人管理,并每月清查一次。
二、貴重精密儀器設備要由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使用,未經培訓或未掌握操作技術者及未經允許者不得使用。
三、貴重儀器設備要建立技術檔案、使用日記。使用后由使用人和管理人檢查、簽字。
四、儀器設備必須保持完整配套,不得肢解,配件不可移作他用。
五、儀器設備要做到防潮、防塵、防震、防腐蝕,精心愛護,小心使用,發現故障及時檢修。若因違章或大意造成損失者,將按學校“儀器損壞丟失賠償處理辦法”酌情處理。
六、每學年度對貴重精密儀器進行一次校檢,對存在問題及時解決,長期保持其可用狀態。
七、為避免積壓、提高利用率和利用價值,儀器設備可以重新調配。在有專人管理的原則下,某些儀器設備可以實行公用或借用辦法。
八、儀器設備報廢必須按學校規定辦理申請、鑒定、審批手續,不得自行處理。
九、根據崗位責任制要求,實驗室人員要不斷掌握和提高有關儀器的操作技術,以減少操作合指導失誤所造成的損失。此外,通過培訓等方法,還要掌握一般檢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