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水泥廠焊工安全工作規程

水泥廠焊工安全工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600

第1條工種作業人員必須遵守廠規廠法、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安全生產守則》,嚴格遵守本工作操作規程。

第2條焊工是特種作業工種,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技術培訓,熟悉并了解焊工工藝、材料、工具、技術、安全,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可持證上崗操作。

第3條工作前,必須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女工必須帶安全帽

第4條工作前,必須清理好工作現場,不得有易燃易爆品。

第5條工作前,必須對所使用的工具、器具及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特別是安全裝置,保險裝置等,必須保證性能良好,安全可靠,否則,不得使用。

第6條作業場所必須有良好的的通風及照明。窯、磨容器內作業及現場檢修作業時所用的照明設備必須是低壓性燈(電源電壓在360以下)。

第7條作業時,必須先清除工件上的鐵銹泥垢、積雪等雜物。

第8條氣瓶在運輸、貯存、使用中應避免劇烈振動和碰撞沖擊,必須輕裝輕卸,嚴禁從高處滑下或在地上滾動。

第9條運輸、貯存中和使用中不得使氣瓶直接受熱。

第10條氣瓶在運輸、貯存中,必須戴有瓶帽和護圈。

第11條搬運氣瓶必須使用專用抬架或小車,嚴禁用其中設備直接吊動氣瓶。

第12條氣焊與電焊一同作業時,應瓶底加絕緣物。

第13條冬季氣瓶閥結冰時,應用熱水或蒸汽解凍,嚴禁用或烘烤或用鐵器猛擊。

第14條氣瓶、焊柜及工器具更不得粘有油脂。嚴禁用粘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且氣瓶或減壓閥。

第15條乙炔氣瓶必須直立使用。

第16條氣瓶內氣體用空,必須留有規定的剩余壓力。

第17條氣瓶焊接作業點必須有1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氧氣瓶與乙炔瓶之間亦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第18條安裝壓力表,必須先開啟氧氣瓶放氣,將接口吹凈,壓力表與氣管接頭的螺母必須擰緊。

第19條開啟氣瓶開關時,應避免開壓力表正面,開啟速度亦應緩慢。

第20條氧氣膠管為紅色,乙炔膠管為黑色,嚴禁混用。

第21條嚴禁用氧氣吹遺缺氣管內的堵塞無或用遺缺氣吹氧氣管內的堵塞物。

第22條使用焊、割炬時,必須檢查射吸能力是否良好,若無吸力甚至有推力嚴禁使用。

第23條點火時,應先將乙炔氣稍微打開,點火后再按工作需要調節氧氣和乙炔氣量來調整火焰。熄火時,亦應先關乙炔氣后關氧氣。

第24條當焊、割炬的混合室發出“嗡嗡”聲時,必須立即關閉焊、割炬上的乙炔、氧氣閥門。稍停后,開啟氧氣閥門,將混合室內煙灰吹掉,恢復正常后再使用。

第25條焊、割炬嘴堵塞呆滯氧氣倒入乙炔氣管時,必須立即關閉焊、割炬上的閥門,并設法將管內的混合氣放凈,然后再重新使用。

第26條使用電焊機必須有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和一般電氣安全技術常識,并了解觸電急救基本方法。

第27條電焊機必須裝有隔離防護裝置,自動斷電裝置,漏電保護裝置及保護接零裝置,并隨時保證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第28條外露的帶電部分必須有完好的防護罩、絕緣隔離板等防護裝置。

第29條焊機一次電源線應盡可能的短,且必須設置在靠墻壁不宜接觸的地方。

第30條焊接線應盡量單根完整,如必須接長時,接頭不得超過兩個,并將接頭用銅導體接牢用絕緣膠布好。

第31條使用時,焊把線不得放在通道或道路上,并盡量避免碾壓、磨損、高溫及油污、潮濕。

第32條使用電弧氣刨時,必須帶好專用防護眼鏡、面罩、口罩、手套。

第33條使用電弧氣刨時,必須強化通風。

第34條使用電弧氣刨時,袖口、領口、褲腳必須扎緊。

第35條使用等離子切割機時,必須佩帶好專用的防護鏡、面罩等,防輻射高溫。

第36條在高空作業或容器內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

第37條在高空作業必須佩帶耐熱防火的安全帶,并高掛低用。

第38條高空作業時,嚴禁將導線、膠管纏在身上,所使用的工器具應放在工具袋中。

第39條使用梯子時,梯子必須放牢,單梯安放角度在70度左右,人字梯內夾角應在45度左右。限跨鐵鉤必須掛好。

第40條嚴禁兩人及多人在同一梯子上或人字梯同一側作業。

第41條高處作業地面必須有足夠的安全區。

第42條在容器內作業時,必須保證通風良好,保證容器內有足夠的氧氣含量。

第43條在容器及倉、磨內進行氣焊氣割作業時,必須保證膠管、接頭處不漏氣,必須在外部點火。電焊作業必須采取安全可靠的絕緣防護措施。

第44條對廢舊容器、廢舊油桐及盛裝易燃、易爆容器作業時,必須將殘留物放盡并經清掃、清洗及換氣等措施處理好,待可燃物質含量低于爆炸下限的三分之一后,將所有的蓋、孔打開后,方可作業。

第45條焊割桶、罐時,操作人員必須躲開容器的兩端。

第46條嚴禁在高溫、高濕處使用電焊機。

第47條焊接、切割工件時,必須從地面墊起一定的高度。

第48條檢修時及多工種共同作業時,必須密切配合,服從指揮。

第49條在天車軌道上作業必須先與天車司機聯系,切斷電源,掛好作業牌并設專人監護。

第50條鍋爐及壓力容器的焊接必須由持有高壓焊接操作證的人員進行。

第51條需動火審批的作業,必須向保衛部門履行審批手續取得動火證,并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方可作業。

第52條遇雷雨、暴風天氣嚴禁室外作業。

第53條清除熔渣、焊渣及電焊藥皮時,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并戴好防護眼鏡。

第54條電源連接必須由電工負責,電焊機發生故障時,必須由電工負責處理。

第55條氣焊氣割作業一般不得使用乙炔發生器,如特別需要,必須嚴格按照乙炔發生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要求進行。

第56條噴涂作業時,必須按有關技術及安全規定嚴格進行。

第57條電焊作業結束時,或因其它原因不能作業時,必須及時切斷電源。

第58條氣焊氣割作業結束后,必須將氣瓶閥門關好,戴好瓶帽。空瓶做好標記,將所有工、器具放好,離開作業現場要熄滅火源,切斷電源。

第59條作業完畢清理好作業現場,將工件分門別類擺放整齊。

篇2: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二)

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1、電焊工必須經過崗前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對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身心不健康的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2、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進行安全合同交底簽字手續。

3、所有交、直流電焊機的金屬外殼,都必須采取保護接零。接地、接零電阻值應小于10歐姆。

4、焊接的金屬設備、容器本身有接地、接零保護時,電焊機的二次繞組禁止設有接地或接零。

5、多臺電焊機的接地、接零線不得串接入接地體,每臺焊機應設獨立的接地、接零線,其接點應用螺絲壓緊。

6、每臺電焊機須設專用斷路開關,并有與電焊機相匹配的電流保護裝置。一次線與電源接點不宜用插銷連接,其長度不得大于3。5m,且須雙層絕緣。

7、電焊機二次側把、地線需接長使用時,應保證搭接面積,接點處用絕緣膠帶包裹好,接點不宜超過兩處,嚴禁長距離使用管道、軌道及建筑物的金屬結構或其它金屬物體串接起來作為導線使用。

8、電焊機的一次、二次接線端應有防護罩,且一次線端須用絕緣帶包裹嚴密;二次線端應使用線卡子壓接牢固。

9、加強自身安全防護措施,戴好焊接護目鏡和面罩,穿戴防護工作服、防護手套和絕緣鞋。

10、電焊機應放置在干燥和通風的地方(水冷式除外),露天使用時其下方應防潮且高于周圍地面,上方應防雨雪或搭設防雨棚。

11、焊接帶壓力、帶電及盛裝有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容器或管道,以及施焊點周圍有易燃、易爆危險物質時,應在采取必須的安全措施下方可施焊。

12、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的容器和管道時,必須經過嚴格的置換、清洗、吹掃,必要時要進行檢測知施焊過程中的隨時監測,確認無危險時方可施焊;并注意通風換氣,嚴禁向容器和管道內直接輸氧氣。

13、遇有雨、雪、霧或六級以上強風,影響施工安全時,應停止室外焊接作業。雨、雪后應先清除操作地點的積水、積雪后方可施焊。

14、焊接操作地點與易燃、易爆物品應有不小于10米的距離,必要時應設圍檔。

15、在狹小空間、船倉、容器和管道內工作時,為防止觸電,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有橡膠板和其他絕緣襯墊;最好兩人輪換工作,以便互相照看。否則就需有一臨護人員,隨時注意操作人員的安全情況,一遇有危險情況,就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

16、身體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濕時,切勿靠在帶電的鋼板或工件上,以防觸電。

17、工作地點潮濕時,地面應鋪有橡膠板或其他絕緣材料。

18、更換焊條一定要戴皮手套,不要赤手操作。

19、在帶電情況下,為了安全,焊鉗不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作或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20、推拉閘刀開關時,臉部不允許直對電閘,以防止短路造成的火花燒傷面部。

21、下列操作,必須在切斷電源后才能進行:

①改變焊機接頭時;

②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③更換保險裝置時;

④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時;

⑤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

⑥工作完畢或臨時離工作現場時。

篇3:焊工崗安全操作規程(5)

焊工崗安全操作規程(五)

(一)電焊

1、電(氣)焊工必須經有關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焊接場地,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應備有消防器材。保證足夠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風。

3、電焊機使用前,應檢查電焊機外殼絕緣是否良好,工作完畢檢查現場,滅絕火種,切斷電源。

4、工作前,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時(包括打渣)工作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眼鏡或面罩。仰面焊接應扣緊衣領,扎緊袖口,戴好防火帽。

5、對受壓容器、密閉容器、各類油桶、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時,必須事先進行檢查,并經沖除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封閉狀態(敝開口、旋開蓋),再進工作。

6、在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作時,必須留有出氣孔,在容器內焊接,外面必須設人監護,并有良好通風設施,照明電壓應采用12V。禁止在噴過油漆或其它涂料的容器內焊接。

7、電焊機接地零線及電焊工作用線都不準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也不準確接在管道和機床設備上。工作用線應絕緣良好,機殼接地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8、在有易燃、易爆物的車間、場所或煤氣管道附近焊接時,必須取得消防部門同意并與煤氣站聯系好,工作時應采取嚴密措施,防止火星飛濺引起火災。

(二)氣焊

1、嚴格遵守電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有關電石、乙炔發生器、水封安全器、橡膠軟管、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2、氧氣瓶在搬運過程中,應避免相互碰撞、墜落和激烈震動,嚴禁拋、滾、滑的裝卸運輸方法。

3、氧氣瓶、乙炔發生器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至少不能少于5米,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4、工作前必須檢查所有設備。乙炔發生器、氧氣瓶及橡膠軟管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緊固牢靠,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和泥垢。

5、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漏氣,只準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6、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7、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和管道要用40℃的溫水溶化,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解解凍。

8、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氣瓶或乙炔發生器上。5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宜露天焊接。

9、工作完畢時,要扭上氣瓶的安全帽,下班時應卸壓、放水、取出電石蘭。10、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校驗或試驗,檢查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應取出電石蘭,采取措施,消除余氣才能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