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混鐵爐工藝操作規程

混鐵爐工藝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5473

一、主要工藝參數

1、公稱容量:900噸

2、烘烤及保溫用介質:高爐煤氣+助燃空氣(必要時補充少量氧氣)

3、煤氣壓力:≥12Kpa

4、燒嘴數量:3組

5、煤氣最大流量3×1100m3/h

6、混鐵爐鐵水量:最小260噸。

二、主要操作要點

1、混鐵爐爐襯由專業耐火材料廠家砌筑,并指導干燥烘烤,烘烤期間嚴格執行爐襯升溫曲線,當爐襯內表面溫度達到≥1050℃時方可兌鐵投用。

2、混鐵爐初次投用,應提前檢查傾動系統、燒嘴系統、風機等工作狀況,嚴禁帶病投入使用;

提前在爐底鋪入少量石灰,防止鐵水沖壞爐底。

第一次在混鐵爐兌入100噸左右鐵水后,要反復搖爐三次,以均勻各處溫度,以后每加入100噸左右要進行搖爐,同時注意觀察傾動機構及滑道情況,確保傾動機構運轉正常。

3、根據混鐵爐內鋼水重量,混鐵爐必須做好刻度標記,以備控制合理的鐵水量及三班鐵水交接班。

4、混鐵爐對鐵水的質量要求:

鐵水溫度:≥1300℃

鐵水成分:Si≤1.25%(并盡量控制Si0.30~0.80%)

P≤0.10%S≤0.070%(并盡量控制S≤0.050%)

鐵水帶渣:包內含渣量≤0.8%

5、當班調度、出鐵工要合理掌握混鐵爐兌鐵出鐵的節奏,無特殊情況,要求高爐鐵水全部兌入混鐵爐,真正發揮混鐵爐均勻成分、均勻溫度的作用。同時保持正常的鐵水周轉,防止爐內鐵水表面結殼。

6、兌鐵操作

混鐵爐兌鐵時必須有專人指揮,由雙125噸雙鉤天車進行,指揮兌鐵時要求手勢準確,適當控制鐵流,防止外濺。每次兌鐵后要及時關閉爐門,減少熱量損失。

正常生產過程中當鐵水溫度低于1250℃或包內含渣超過1%不得兌入混

鐵爐內。任何情況下,嚴禁向混鐵爐兌入回爐鋼水。

7、出鐵操作

出鐵時由125噸天車吊包出鐵,必須有專人指揮,天車吊包與出鐵口始終保持適當距離,既要防止鐵水外溢又要防止出鐵口壓住鐵水包,搖爐要慢而穩,防止過猛,并且嚴禁打倒轉。

兌鐵小車、出鐵口、爐門升降系統以及煉鋼鐵水包應經常維護,清理粘鐵、粘渣,保持兌鐵小車、出鐵口、爐門升降系統及受鐵包的良好狀況。

8、為了減少混鐵爐內熱量損失,混鐵爐除需要觀察以及清理內部鐵渣等必須打開側觀察孔蓋外,一定要保持觀察孔蓋關閉。

9、操作人員隨時注意煤氣情況,確保燒嘴良好的燃燒狀況。除非處理鐵水結渣殼等故障,盡量不要向爐內供氧;同時注意一旦出現煤氣壓力很低時,(如≤5KPa)應及時關閉助燃風機,防止空吹冷風的現象發生。

10、混鐵爐必須建立起嚴格的交接班制度,每班應做好混鐵爐兌鐵出鐵的原始記錄,包括鐵水數量及溫度。同時應防止交接班時鐵水數量過低。通常情況下混鐵爐內存入鐵水應在250噸以上,最少不得少于200噸。

11、在沒有得到領導批準的情況下,嚴禁解限位放鐵。

12、崗位人員應堅持做好混鐵爐機械及電氣系統的檢查與維護,運轉設備應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3、由于公司檢修等原因,需要較長時間停供煤氣,應采取其它方式對混鐵爐進行保溫(如采用燃油噴槍柴油烘烤等),保持爐膛上部溫度1100℃以上,以防止鐵水冷凝。

篇2:混鐵爐用澆注料施工操作規程

1材料儲存

采用25Kg雙層包裝,應存放在干燥、通風良好的地方。應避免雨淋、潮濕、高溫和爆曬。天氣寒冷時,應把材料存放在溫度不低于+5℃的環境下,存放期為三個月。

2施工準備及注意事項

2.1材料運送到現場,必須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2.2施工機具: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選用高頻振動器械成型(根據施工量大小,配制攪拌機1~2臺,振動器械2~4支;容器及運輸機具)。

2.3清理各種機具,模胎及施工現場,并保持清潔。

2.4檢查各種施工機具及電器設備,并試行運轉,保證在施工中能正常運行。

2.5檢查錨固件,焊接必須牢固,錨固件表面應涂瀝青石蠟或纏繞塑料膜,厚度為1~2mm,以便在金屬錨固件和耐火材料之間留出一條熱膨脹縫。

2.6模板必須平滑,支設安裝要嚴密牢固,并在模板表面涂刷黃油或釘一層毛氈以利脫模。

2.7冬期施工,必須采取保溫措施,現場溫度最低不得低于+5℃,水溫應保持在15℃~25℃。

2.8熱天或高溫部位施工,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保持溫度最高不得超過+30℃。

3混料與成型

3.1混料時可根據攪拌機的容量和施工用量,以整袋料為單位確定加入量,并依次把大袋和大袋內的小袋和另有要求的外加劑同時準確加入,不允許漏掉和多加。

3.2必須使用潔凈的食用水,以材料的質量比加入。澆注料在發貨時,質檢科均出示質檢抽樣測試數據,并附有加水量或其它要求,請參照執行??傊?各種澆注料應根據現場環境情況進行調整,要控制加水量,水份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材料的性能。

3.3混練:各種材料加入攪拌機后,先干攪1~2分鐘(外加劑和大袋內的料充分攪拌均勻為準),然后邊加水邊攪拌,攪拌時間為1~2分鐘。檢驗泥料水份是否合適的方法是:用手抓一把混好的泥料,裹成團狀,拋起300mm高,3~5次,泥料表面泛水發明,不開裂,不流淌為適中(開裂水份小,流淌水份大)?;旌虾煤?便可出機使用。每次攪拌的料,必須在25分鐘內用完,凡攪拌后超過25分鐘沒有流動性的料不得使用。

3.4澆注:澆注成型時,必須連續作業,一次完成。邊加料邊振動,料全部用完后,再振動2~3分鐘,以表面泛漿無大量氣泡排出為宜。用振動棒成型時,必須采用多點振動,死邊角必須振到,然后慢慢抽出振動棒。振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發生粒度偏析,影響質量。施工時杜絕分層澆注;每次振動時,不得把振動棒插入已振好的砼體中。

3.5脫模:成型結束后,0然養護24~72小時,方可脫模。

篇3:混鐵爐煤氣安全操作規程

1、從事煤氣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煤氣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工作。

2、接班后,對混鐵爐煤氣管道、閥門、法蘭、電器儀表、排水器、風機等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不能處理的問題向工段匯報,并采取臨時性安全措施,確保運行安全可靠,并做好相關記錄。

3、煤氣管道和設備應保持穩定運行。煤氣壓力低于500pa時,必須采取保壓措施。

4、班中通過看火孔檢查觀察火焰時,人員要站在側面,防止火焰噴出灼傷。并根據燃燒情況適當調整煤氣量、空氣量,控制爐膛溫度符合工藝要求(1250-13000C)同時保證風機運行正常。

5、點火程序應為先點燃火種后給煤氣。凡送煤氣前已烘爐的爐子,其爐膛溫度超過1073K(800℃)時,可不點火直接送煤氣,但應嚴密監視其是否燃燒。

6、如果發現送煤氣后點不著火或點著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混合氣體后,再按點火步驟重新點火。

7、混鐵爐煤氣檢修作業,必須辦理相關手續,工段專人負責。遇有動火作業必須辦理二類動火證,經分廠審批,并通知分廠安全組相關人員到場,方可進行作業。

8、檢修作業必須可靠切斷煤氣來源,閘閥關閉后必須堵加盲板或水封注滿水。打開所有放散閥進行放散,并通入少量氮氣或蒸汽,管道上動火作業CO含量≤24PPm,

9、煤氣區域應懸掛“禁止煙火”、“當心煤氣中毒”等警示牌。

10、發生煤氣泄漏、著火、爆炸事故應迅速通入蒸汽或氮氣,切斷煤氣來源,檢測周圍煤氣濃度,并疏散人員,防止重復性爆炸的產生以及其它損失和傷害。

11、發生人員煤氣中毒事故應迅速切斷煤氣閥門,并與煤氣防護站聯系,佩戴空氣呼吸器搶救傷員,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防止外人入內。

12、煤氣事故發生后必須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按程序恢復設備運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