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包準備崗位操作規程
1.備料1.1在工作現場耐材庫備足修砌鐵包所用的包底磚、包壁磚、粘土輕質磚、填充料和火泥等耐材。1.2各種磚型、散料要分區放置,不得混料。1.3耐火磚垛高不得超過1.8m,重質耐火磚垛高不得超過1.5m,垛間應留不小于1m的通道(叉車作業通道應大于2m),磚盤垛應擺放整齊,不得歪斜。1.4鐵包用各種耐材在運輸途中要嚴防潮濕,陰潮雨雪天氣用蓬布遮蓋;使用前不得將防潮塑料薄膜拆毀。2.拆鐵包作業2.1拆鐵包前的檢查、準備工作2.1.1檢查拆包機液壓缸、油管無漏油,液壓油、機油的油位正常,各操作手柄正常可用。2.1.2檢查壓縮空氣壓力正常、管路無破損、漏氣。2.1.3檢查鋼絲繩無破勁、斷股、燒燙、生銹、打結等,保證牢固安全。2.1.4檢查風鎬及風壓管正常。2.1.5準備好撬棍、風鎬、鋼釬、鋼絲繩、燒氧管、錨鉤、電焊機等工具。2.1.6與組長聯系,確認需拆修的鐵包。2.2拆鐵包作業2.2.1專人指揮天車將需拆修的鐵包吊至廢物堆放區,找一平整區放好,然后把80t天車的吊具換成錨鉤,指揮天車把鐵包嘴(渣圈)掛掉(必須一人指揮天車,同時有一人監護,周圍5m范圍內不得有人站立或通過)。鉤不掉時,再進行拆渣圈作業,并判斷鐵包內殘鐵量。2.2.2將需拆的鐵包吊至拆包架。吊運過程中注意不能撞壞其它物品或設備。往拆包架上座鐵包時必須平穩座正,不能偏斜,防止鐵包掉下拆包架。2.2.3打開壓縮空氣閥門,將拆包機開至拆包位。拆包機作業時,懸臂下不得有人通過,除操作人員外,包口周圍3m內不得站人,防止誤傷。2.2.4鐵包包齡<350爐,渣圈寬度>300mm而影響兌鐵且殘鐵≤3t時,操作拆包機手柄,用拆包機沖擊桿對準包沿渣圈,操作沖擊桿手柄拆下或拆離渣圈,然后進行中修。2.2.5加料跨天車吊著空鐵包時,稱量裝置顯示≥75t(新鐵包凈重65t左右,其余重量為包底、包壁的殘鐵),影響鐵水裝入量時,拆成全修。2.2.6收回沖擊桿,將拆包機退回原位。拆包機向后退時,站位必須安全,防止拆包機履帶軋傷。2.2.7指揮天車吊起鐵包,掛好小鉤,將包口渣圈、包內殘鐵及廢舊耐材倒至廢物堆放區。2.2.8將鐵包吊至鐵包修砌區。2.2.9用天車把綁好鋼絲繩的鐵包嘴(渣圈)裝車,運至渣場。3.鐵包全修包的修砌作業3.1修砌前的檢查、準備3.1.1檢查確認鐵包包殼、吊耳等正常。3.1.2檢查攪拌機、切磚機各開關、按鈕正常,電纜導線完好無破損(防止漏電),低壓照明線絕緣良好,安全可用。3.1.3試車檢查攪拌機、切磚機運轉正常可靠。3.1.4檢查鋼絲繩吊具正常,無斷股、燒燙、生銹、打結、破勁等。3.1.5準備好砌包用具:瓦刀、灰勺、水桶、撬棍、方鍬、鋼板尺等。3.1.6準備好砌包用料,要求耐材無破損、裂紋、翹曲、無缺角,缺邊小于2mm,不潮濕。3.1.7檢查吊耳轉動靈活,并加注鋰基潤滑油。3.1.8確認耐材符合技術要求。部位磚型材質規格數量包壁工作層T-20**-01鋁碳磚140×150×902700包壁調整磚T-20**-02鋁碳磚140×150×50200包底磚T-20**-03鋁碳磚230×150×100500填充料鎂質粉料2t粘土泥漿粘土質粉料3t包壁永久層H-20**-03輕質粘土質270×90×802400附表:鐵包修砌耐材(一個包)
3.2永久層的修砌a.砌磚方向:第一層采用澆注料,澆注厚度70mm,第二層采用鋁碳磚平砌。b.砌磚采用濕砌法:使用鋁碳耐火磚側砌,要求砌平打緊,錯開磚縫,桿頭留在包壁處,桿頭縫隙小于30×30mm,用碎磚塞滿,澆灌灰漿。3.3包壁和包底工作層的修砌3.3.1包壁永久層的砌筑a.用粘土泥漿把30mm厚的輕質粘土磚貼砌在包殼上,泥縫小于3mm,上下左右各磚縫小于2mm。b.磚縫盡量錯開包殼上的透氣孔。3.3.2包壁下部工作層的砌筑a.清理平整要修砌的部位,先平鋪5mm厚的鹵水鎂火泥,采用高鋁磚,從耳軸下起雙尖修砌,起頭處用耐火泥修整,再鋪高鋁磚并用錘子敲打找平,保證磚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用調整磚調節工作層磚的內、外弧,保證每一塊磚緊密接觸(標準:相接觸的兩塊磚的內、外表面縫隙處沒有“△”空隙),不能同時使用兩塊調整磚。第一層砌筑時要求灰漿飽滿,不對縫,且與包壁結合處的空隙用鹵水鎂火泥填塞修整。b.砌筑包壁時,采用平行上升方式砌筑,與包壁永久層貼緊,用調整磚調整內、外弧,使磚縫錯開,砌到距包沿600mm處為止。3.3.3濕砌包底工作層a.砌完包底永久層后,把包底永久層上廢物清理干凈,開始立磚干砌包底工作層。b.要求與包底第二層永久層的砌磚方向錯開45°,要砌平打緊,磚縫錯開。c.包底工作層與包壁工作層相接部位盡可能小,其間隙添加鎂質干式料,并緊貼包壁工作層在包底工作層上面加砌2層環磚。修砌環磚時,每層合門必須錯開,合門磚要精確測量切好并砌嚴打緊(達不到要求時,重新測量切磚修砌)。要求:環磚與包壁工作層間隙小于2mm,并填滿灰漿。3.3.4濕砌包壁上部工作層a.包壁上部工作層與永久層貼緊,采用平行上升方式濕砌:用灰勺在每層磚上灑稀粘土泥漿,再將磚平貼下層磚擠緊修砌。在修砌過程中,用調整磚調整內、外弧,使磚縫錯開。b.砌到與包沿50~80mm間距時,用耐火磚修整,用錨鉤(呈w形)焊接并打結鋁鎂澆注料固定包沿。3.3.5修包完畢,清理包內工具、雜物,指揮天車將鐵包吊至鐵包存放區,自然干燥3天以上,等待投用。4.鐵包中修包的修砌作業拆除包壁上部工作層磚的松動部位,然后按照濕砌包壁上部工作層的標準作業,用錨鉤(呈w形)焊接并打結鋁鎂澆注料固定包沿。清理干凈包坑內的雜物和衛生,確保下一個待砌鋼包、鐵包能夠直到位作業。5.鐵包烘烤操作5.1鐵包立式烘烤前的檢查5.1.1檢查煤氣壓力正常(>200mmHg柱),閥門及管路無泄漏,泄漏時通知調度室派人及時處理。5.1.2檢查烘烤小車行走正常,烘烤蓋升降正常。5.1.3檢查風閥、風機正常。5.1.4檢查烘烤站控制柜按鈕、開關正常。5.1.5檢查烘烤站蓋耐材無脫落正常,燒咀正常。5.1.6檢查鐵包砌筑完好,包內無其它雜物。5.2烤包作業5.2.1操作烘烤小車前行按鈕,開出烘烤小車。5.2.2專人指揮天車將鐵包平穩座在烘烤小車上,將烘烤小車開至烘烤位。5.2.3點火:一人將火種放到距燒嘴100-200mm處,另一人緩慢開啟煤氣閥門,著火后,送風調整火焰大小,降下烘烤蓋進行烘烤。5.2.4烘烤時間:小火12小時,中火12小時,大火48小時,以烘干鐵包內襯材料游離水為準。5.2.5烘烤合格后備用。5.2.6雨季及冬季,鐵包投用前必須再次烘烤。5.2.7烤包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調度,及時處理。5.2.8烘烤合格后,升起烘烤蓋,關閉煤氣閥門,關閉風機,開出烘烤小車,吊走鐵包(若1小時內烤包,可留火種)。6.事故鐵包的準備6.1在保證生產的情況下,包齡達到500爐的鐵包可以直接當作事故鐵包使用。6.2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把自然干燥好的鐵包當作事故鐵包,并將替換回來的事故鐵包及時處理、修砌,保證鐵包的正常供應。
篇2:鐵包準備崗位操作規程
1.備料1.1在工作現場耐材庫備足修砌鐵包所用的包底磚、包壁磚、粘土輕質磚、填充料和火泥等耐材。1.2各種磚型、散料要分區放置,不得混料。1.3耐火磚垛高不得超過1.8m,重質耐火磚垛高不得超過1.5m,垛間應留不小于1m的通道(叉車作業通道應大于2m),磚盤垛應擺放整齊,不得歪斜。1.4鐵包用各種耐材在運輸途中要嚴防潮濕,陰潮雨雪天氣用蓬布遮蓋;使用前不得將防潮塑料薄膜拆毀。2.拆鐵包作業2.1拆鐵包前的檢查、準備工作2.1.1檢查拆包機液壓缸、油管無漏油,液壓油、機油的油位正常,各操作手柄正常可用。2.1.2檢查壓縮空氣壓力正常、管路無破損、漏氣。2.1.3檢查鋼絲繩無破勁、斷股、燒燙、生銹、打結等,保證牢固安全。2.1.4檢查風鎬及風壓管正常。2.1.5準備好撬棍、風鎬、鋼釬、鋼絲繩、燒氧管、錨鉤、電焊機等工具。2.1.6與組長聯系,確認需拆修的鐵包。2.2拆鐵包作業2.2.1專人指揮天車將需拆修的鐵包吊至廢物堆放區,找一平整區放好,然后把80t天車的吊具換成錨鉤,指揮天車把鐵包嘴(渣圈)掛掉(必須一人指揮天車,同時有一人監護,周圍5m范圍內不得有人站立或通過)。鉤不掉時,再進行拆渣圈作業,并判斷鐵包內殘鐵量。2.2.2將需拆的鐵包吊至拆包架。吊運過程中注意不能撞壞其它物品或設備。往拆包架上座鐵包時必須平穩座正,不能偏斜,防止鐵包掉下拆包架。2.2.3打開壓縮空氣閥門,將拆包機開至拆包位。拆包機作業時,懸臂下不得有人通過,除操作人員外,包口周圍3m內不得站人,防止誤傷。2.2.4鐵包包齡<350爐,渣圈寬度>300mm而影響兌鐵且殘鐵≤3t時,操作拆包機手柄,用拆包機沖擊桿對準包沿渣圈,操作沖擊桿手柄拆下或拆離渣圈,然后進行中修。2.2.5加料跨天車吊著空鐵包時,稱量裝置顯示≥75t(新鐵包凈重65t左右,其余重量為包底、包壁的殘鐵),影響鐵水裝入量時,拆成全修。2.2.6收回沖擊桿,將拆包機退回原位。拆包機向后退時,站位必須安全,防止拆包機履帶軋傷。2.2.7指揮天車吊起鐵包,掛好小鉤,將包口渣圈、包內殘鐵及廢舊耐材倒至廢物堆放區。2.2.8將鐵包吊至鐵包修砌區。2.2.9用天車把綁好鋼絲繩的鐵包嘴(渣圈)裝車,運至渣場。3.鐵包全修包的修砌作業3.1修砌前的檢查、準備3.1.1檢查確認鐵包包殼、吊耳等正常。3.1.2檢查攪拌機、切磚機各開關、按鈕正常,電纜導線完好無破損(防止漏電),低壓照明線絕緣良好,安全可用。3.1.3試車檢查攪拌機、切磚機運轉正常可靠。3.1.4檢查鋼絲繩吊具正常,無斷股、燒燙、生銹、打結、破勁等。3.1.5準備好砌包用具:瓦刀、灰勺、水桶、撬棍、方鍬、鋼板尺等。3.1.6準備好砌包用料,要求耐材無破損、裂紋、翹曲、無缺角,缺邊小于2mm,不潮濕。3.1.7檢查吊耳轉動靈活,并加注鋰基潤滑油。3.1.8確認耐材符合技術要求。部位磚型材質規格數量包壁工作層T-20**-01鋁碳磚140×150×902700包壁調整磚T-20**-02鋁碳磚140×150×50200包底磚T-20**-03鋁碳磚230×150×100500填充料鎂質粉料2t粘土泥漿粘土質粉料3t包壁永久層H-20**-03輕質粘土質270×90×802400附表:鐵包修砌耐材(一個包)
3.2永久層的修砌a.砌磚方向:第一層采用澆注料,澆注厚度70mm,第二層采用鋁碳磚平砌。b.砌磚采用濕砌法:使用鋁碳耐火磚側砌,要求砌平打緊,錯開磚縫,桿頭留在包壁處,桿頭縫隙小于30×30mm,用碎磚塞滿,澆灌灰漿。3.3包壁和包底工作層的修砌3.3.1包壁永久層的砌筑a.用粘土泥漿把30mm厚的輕質粘土磚貼砌在包殼上,泥縫小于3mm,上下左右各磚縫小于2mm。b.磚縫盡量錯開包殼上的透氣孔。3.3.2包壁下部工作層的砌筑a.清理平整要修砌的部位,先平鋪5mm厚的鹵水鎂火泥,采用高鋁磚,從耳軸下起雙尖修砌,起頭處用耐火泥修整,再鋪高鋁磚并用錘子敲打找平,保證磚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用調整磚調節工作層磚的內、外弧,保證每一塊磚緊密接觸(標準:相接觸的兩塊磚的內、外表面縫隙處沒有“△”空隙),不能同時使用兩塊調整磚。第一層砌筑時要求灰漿飽滿,不對縫,且與包壁結合處的空隙用鹵水鎂火泥填塞修整。b.砌筑包壁時,采用平行上升方式砌筑,與包壁永久層貼緊,用調整磚調整內、外弧,使磚縫錯開,砌到距包沿600mm處為止。3.3.3濕砌包底工作層a.砌完包底永久層后,把包底永久層上廢物清理干凈,開始立磚干砌包底工作層。b.要求與包底第二層永久層的砌磚方向錯開45°,要砌平打緊,磚縫錯開。c.包底工作層與包壁工作層相接部位盡可能小,其間隙添加鎂質干式料,并緊貼包壁工作層在包底工作層上面加砌2層環磚。修砌環磚時,每層合門必須錯開,合門磚要精確測量切好并砌嚴打緊(達不到要求時,重新測量切磚修砌)。要求:環磚與包壁工作層間隙小于2mm,并填滿灰漿。3.3.4濕砌包壁上部工作層a.包壁上部工作層與永久層貼緊,采用平行上升方式濕砌:用灰勺在每層磚上灑稀粘土泥漿,再將磚平貼下層磚擠緊修砌。在修砌過程中,用調整磚調整內、外弧,使磚縫錯開。b.砌到與包沿50~80mm間距時,用耐火磚修整,用錨鉤(呈w形)焊接并打結鋁鎂澆注料固定包沿。3.3.5修包完畢,清理包內工具、雜物,指揮天車將鐵包吊至鐵包存放區,自然干燥3天以上,等待投用。4.鐵包中修包的修砌作業拆除包壁上部工作層磚的松動部位,然后按照濕砌包壁上部工作層的標準作業,用錨鉤(呈w形)焊接并打結鋁鎂澆注料固定包沿。清理干凈包坑內的雜物和衛生,確保下一個待砌鋼包、鐵包能夠直到位作業。5.鐵包烘烤操作5.1鐵包立式烘烤前的檢查5.1.1檢查煤氣壓力正常(>200mmHg柱),閥門及管路無泄漏,泄漏時通知調度室派人及時處理。5.1.2檢查烘烤小車行走正常,烘烤蓋升降正常。5.1.3檢查風閥、風機正常。5.1.4檢查烘烤站控制柜按鈕、開關正常。5.1.5檢查烘烤站蓋耐材無脫落正常,燒咀正常。5.1.6檢查鐵包砌筑完好,包內無其它雜物。5.2烤包作業5.2.1操作烘烤小車前行按鈕,開出烘烤小車。5.2.2專人指揮天車將鐵包平穩座在烘烤小車上,將烘烤小車開至烘烤位。5.2.3點火:一人將火種放到距燒嘴100-200mm處,另一人緩慢開啟煤氣閥門,著火后,送風調整火焰大小,降下烘烤蓋進行烘烤。5.2.4烘烤時間:小火12小時,中火12小時,大火48小時,以烘干鐵包內襯材料游離水為準。5.2.5烘烤合格后備用。5.2.6雨季及冬季,鐵包投用前必須再次烘烤。5.2.7烤包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調度,及時處理。5.2.8烘烤合格后,升起烘烤蓋,關閉煤氣閥門,關閉風機,開出烘烤小車,吊走鐵包(若1小時內烤包,可留火種)。6.事故鐵包的準備6.1在保證生產的情況下,包齡達到500爐的鐵包可以直接當作事故鐵包使用。6.2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把自然干燥好的鐵包當作事故鐵包,并將替換回來的事故鐵包及時處理、修砌,保證鐵包的正常供應。
篇3:施工測量準備工作及方案
施工測量準備工作及方案
(一)人員配備
由于本工程具有工程項目多施工工藝復雜的特點,我項目部特組建一支測量隊,測量隊分為3組,特設測量隊長1名,組員10人。
(二)測量執行依據
《城市測量規范》、《工程測量規范》、《施工測量技術方案》。
(三)測量儀器及設備配備
本工程施工測量擬配備如下測量設備及配套設施:
1、全站儀及配套配套棱鏡三套。
2、自動安平水準儀6臺及5米雙面區格鋁質水準尺6把。
3、J2經緯儀6臺。
4、電子經緯儀4臺
5、臺式計算機3臺。
6、50米送檢鋼尺6把。
7、CASIOfx-5800P計算器各6臺、fx-4500P計算器各6臺。
8、對講機12臺套。
9、5米卷尺40把。
(四)技術方案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其施工測量及原型觀測遵循:控制測量、
細部放樣、竣工測量的測量流程進行。
根據設計院提供的測量控制點,按照使用方便、通視條件好和點位固定可靠的原則警備路橋四周布設合適測量閉合導線,控制點可布設成平面和高程共用點。
控制點水平角觀測采用徠卡全站儀觀測一個測回,邊長均往返各一測回、每測回四次讀數,改平用的垂直角觀測一個測回,當采用三角高程時,垂直角對向觀測各一測回,儀器高、標高量至mm。觀測邊長在計算前均進行加、乘常數及傾斜改正,各項觀測值的各項限差均應滿足《規范》要求。
高程控制與平面控制為二合一點,采用索佳自動安平水準儀及5米雙面區格鋁質水準尺進行施測,觀測精度按相關測量《規范》執行。
每次進行測量觀測前,先對儀器的性能進行檢測,使儀器能在良好狀態下有效的工作。
控制點的計算成果作為細部放樣的基準點,應做好資料的提交和點位的保護。
控制加密前,首先按照先復核后利用的原則與監理共同檢測已知控制點精度,并復核其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
施工期間,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必要時可進行二級圖根加密,加密控制點的精度應滿足工程施工對控制測量的要求。
(一)控制測量
我部對設計院提供的控制點(包括平面和高程兩部分)進行復測,并將復測結果提交業主、監理,經確認后,結合本站的地面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加密控制測量、施工測量。
1、控制點復測
根據業主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點、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我部對設計院提供的控制點進行平面及高程復測。
對于平面控制測量,應滿足以下下條件:
(1)外業水平角觀測,Ⅱ級全站儀不少于一測回;
(2)導線方位角閉合差不超過±10′n1/2;
(3)往返測距一測回,同一邊長往返互差不超過±10mm;
(4)導線相對閉合差少于1/3000。
2、高程測量應不低于以下精度指標要求:
(1)外業采用往返觀測;
(2)閉合差少于±20L1/2mm;
觀測數據超限時,重測整個測回;重測又超限時,應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重新觀測。
3、控制點加密測量
(1)為滿足施工測量放線,進行了加密控制測量。加密控制測量在既有的已知控制點下進行加密,作業精度要求不低于《規范》的精度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本工程采用徠卡全站儀作業精度可滿足規范要求。
(2)本高程加密測量是為滿足橋梁和道路施工要求而進行的,應先對高程進行檢測,對其高程值確認后方可進行,可按普通水準作業要求而進行,往返高差閉合差應不超過±20L1/2Km。高程測量采用索佳自動安平水準儀及5米雙面區格鋁質水準尺進行施測,施測方法為:后→前→前→后,其作業精度按相關測量《規范》執行。
所有加密控制點須報業主、監理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排水工程、道路工程:
1、排水工程測量:由于本工程工設計有多條雨、污水管線,為了區分第條管線位置,所以我項目部采用幾種不同顏色旗幟進行實地現場放樣,經業主、設計院、監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
(二)臨時設施放樣
本工程的臨時設施包括基坑、施工道路和生活臨時設施等。在施工的過程中,根據設計圖紙和工程的實際需要,進行臨時設施的實地放樣,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施工放樣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放樣。
(三)竣工測量
工程竣工后,根據合同的規定和設計的要求,進行工程的竣工測量并提交相應的測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