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電力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某電力系統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8906

1.總則

1.1為保證地震應急工作可靠、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根據國辦發〔1997〕54號文印發的《國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電力工業的特點和實際,制定本預案。1.2電力系統各地區各級電力企業,當本地區發生一般破壞性地震、嚴重破壞性地震,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后都要作出應急反應,立即按應急預案投入抗震救災;在國務院或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電力保障”的一切應急工作和“緊急支援”工作。1.3本規定適用于中國境內電力系統各級電力企業。2.抗震救災機構的設立2.1電力系統各級電力企業抗震救災機構的組成:指揮長:本級第一行政負責人、企業法人代表。副指揮長:本級行政分管電力生產、建設負責人。成員:本級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含消防、保衛、衛生、交通負責人)。2.2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成立當接到當地地方政府臨震預報或發生一般破壞性及以上地震后,有關電力企業的抗震救災機構即宣告成為抗震救災指揮部,并進入臨震應急期或震后應急期;當發生嚴重破壞性及以上地震后,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的抗震救災機構即宣告成為抗震救災指揮部并進入震后應急期;當發生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后,部(國家電力公司)的抗震救災機構即宣告成為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并進入震后應急期。2.3抗震救災指揮部履行指揮及組織協調破壞性地震應急工作及抗震救災工作職責。2.4各電力企業在接到當地人民政府臨震預報或破壞性地震后應立即向上一級抗震救災機構報告,同時直接報告電力工業部抗震救災機構。3.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3.1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3.1.1一般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指標低于嚴重破壞性地震)的地震。3.1.2本地區發生一般破壞性地震后,地方有關電力企業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按本預案作出“電力保障”的應急反應;網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要迅速了解震性、災情,包括電業職工的傷亡及電力設施、設備受破壞情況和供電受損情況,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報告省政府及電力部,并在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做好協調“電力保障”的應急工作。3.2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3.2.1嚴重破壞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員死亡200人到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國內生產總值1~5%的地震。在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區發生大于6.5級、小于7.0級的地震;或在50萬~100萬人口的城市或地區發生7.0級以上的地震,也視為嚴重破壞性地震。3.2.2本省發生嚴重破壞性地震后,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按本預案作出“電力保障”的應急反應,立即與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取得聯系并報電力部,迅速查清人員傷亡、電力設備、設施、供電受損情況,指揮、協調“電力保障”的應急工作。3.2.3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要在本系統內組織人力、物力,在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調動下,對地震災區進行“緊急支援”工作。3.3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3.3.1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是造成人員死亡數超過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上一年國內生產總值5%以上的地震,在100萬人口的大城市或地區發生7.0級以上的地震也視為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3.3.2發生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后,部(國家電力公司)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地震區所在的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按本預案作出“電力保障”的應急反應: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要在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調動下,迅速組織本系統的力量投入“電力保障”的應急工作和“緊急支援”工作;部(國家電力公司)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要在國務院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調動下,迅速組織協調全系統的力量投入“電力保障”和“緊急支援”工作。3.3.3當發生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后,部(國家電力公司)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要立即派出聯絡員參加國務院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地震局為指揮部辦事機構),并在指揮部統一領導下,負責與本部聯絡。4.臨震應急期“電力保障”應急的準備工作4.1接到地方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臨震預報通知后,地方有關電力企業抗震救災指揮部即進入臨震應急期。4.2進入臨震應急期“電力保障”等項應急準備工作。(1)做好抗震救災物資準備工作。包括電力設備、設施,供電線路和通信線路一旦遭地震破壞恢復所需的物資、器材準備;對震后可能引發火災及時撲滅制止火災>延的各種準備;交通車輛應急使用的準備;搶救的醫療物資準備等。(2)做好電力調度工作。對可能受地震影響或地震產生的次生災害危及的電源設備、設施,要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或變更,特別是對核電站、水電站要按受危害最小和損失最小的原則做好運行方式變更的預案,并經其主管機構或主管負責人批準后實施。(3)做好重要用戶備用電源的應急等項工作。臨震應急期要派人催促重要用戶(如水源廠(地)、公安、消防、監獄等重要用戶)對備用電源進行檢查,使其處于應急可靠備用狀態;供電部門還要準備必要的移動或應急電源,確保重要用戶應急之用。(4)人員組織和分工發供電企業運行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精心操作;各級調度值班人員要嚴肅調度紀律,進入“臨戰狀態”,下達命令正確,執行命令準確無誤,保證地震期間電力調度無差錯;要組織好搶險隊伍,并做好分工使處于應急狀態。(5)對地震后可能發生危及電力設備、設施的地質災害,如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面沉降下陷,裂縫等采取緊急預防措施或加固措施。(6)接到避震通知后,協助當地政府做好電業職工及家屬的避震疏散工作。5.破壞性地震震后應急期的“電力保障”及“緊急支援”工作(1)發生破壞性地震后,當地有關電力企業在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下,立即查清地震造成電力設備、設施的破壞情況,查清供電線路、通信系統受損情況,立即投入抗震救災和自救恢復工作,并迅速向上級報告。(2)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組織本系統力量協助地震區電力企業恢復被破壞的發、輸、變、配電力設施和電力調度通信設施功能,電力調度要保障重要用戶及災區用電供應。(3)網局或省電力局(公司)抗震救災指揮部應根據需要組織力量奔赴受地震危害的電力建設工程參加搶險、搶救工作,盡可能減少損失。(4)電力保障工作還包括對震后受次生災害危及的電力設備、設施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加強監視和檢測,防止災害擴展,減輕或消除污染危害。(5)各級電力系統的醫療隊伍,交通車輛等處于可調用狀態,隨時>從省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門調動,奔赴地震災害地區參加抗震救災的“緊急支援”工作。(6)地震區域各級電力企業的保衛部門除加強本企業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外,還要協助地震災區公安部門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7)地震地區電力部門應盡快做好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統計與評估工作,逐級上報,并由電力部報國家地震主管部門或由部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國務院臨時抗震救災指揮部。

篇2:鐵路東辦事處抗擊破壞性地震事件發生應急預案

臨汾市堯都區是地震多發區,歷史上地震事件頻率高、強度大、災害嚴重。為落實市、區兩級處置突發性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提高辦事處應急處置地震災害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指導全轄區發生地震事件的應急工作,適合于全區大地震災害事件的應急處理。

一、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A、抗震領導組組成及職責

抗震領導組總指揮由辦事處黨委書記擔任,辦事處主任任常務副總指揮,其他班子成員任指揮,成員由辦事處工作人員和社區居委會干部組成。

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實施本預案,同意領導組織指揮轄區內的抗震救災工作;配合區級抗震救災指揮部工作;負責全轄區內災情的調查取證和下情上報、上級情況傳達工作;部署抗震救災和實施救援工作;調配救災物資和設備的發放工作;負責轄區居民的安置和生產生活工作。

B、應急救災工作分組及職責

1、地震工作組

組長:分管領導

副組長:地震震情觀測助理員

職責:(1)平時負責地震幫宏觀異常的監測和收集整理,逐月上報情況;(2)協助指揮組對實施本預案工作的檢查,完善工作;(3)強化震情值班,負責與上級地震部門的聯系;(4)負責災情調查、收集、落實和上報;(5)負責宣傳資料,配合宣傳組搞好地震應急宣傳工作;(6)負責向辦事處提出應急建議。

2、通信保衛組

組長:黨委副書記(兼)

副組長:派出所長、司法所長

職責:(1)組織通信搶修隊伍,盡快恢復通信;(2)通信不暢通時組織人員向上級匯報震后災情;(3)負責轄區內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4)加強街道、胡同的交通管理,實施特別管制措施;(5)做好黨政機關和重點部位的安全保衛工作;(6)做好地震警報器的維護管理工作。

3、搶險救災組

組長:武裝部長(兼)

副組長:辦公室主任

職責:(1)準備搶救器材、車輛,對搶險救災人員進行專業訓練;(2)組織社區志愿者和社區干部搶救被壓人員和重要物資;(3)組織外運傷員;(4)依據指揮部命令承擔工程搶險任務;(5)組織志愿者隊伍搶救老人病殘者。

4、宣傳工作組

組長:黨委副書記

副組長:副主任

職責:(1)負責宣傳救災知識,報道模范人物事情和事跡;(2)組織平息和澄清地震謠傳,穩定人心;(3)對救助模范人物表彰、獎勵,對違紀人員進行處理。

二、地震發生時的應急保障工作

1、應急隊伍保障

應急隊伍資源及其組織方案如下:

緊急救援隊伍:由辦事處民兵應急分隊(堯都護衛中心)20人擔任。

被困人員搶救隊伍:各社區居委會及轄區民兵隊伍10人擔任。

醫療救護隊伍:社區服務中心(區婦幼保健站)抽調若干人員組成。

2、救災物資及器材保障

辦事處按破壞性地震災害發生時應配備的初級救援器材儲備和食物儲備份額準備。

3、災民安置保障

按照區預案中規定實施安置保障,由辦事處分管民政副主任組織指揮。

4、治安保障

派出所和司法所組建巡邏護衛小分隊,加強對要害部門、救災物品發放處等目標的警戒,加強治安管理和安保工作。

三、應急避難場所保障及疏散方案

辦事處按地理位置分布,劃分四個應急避難場所,分別是師大二校區操場、鑄鋼街、二中操場、社區附近農田。

社區居民應急疏散方案:三元社區居民、康莊社區居民和師大學生向師大二校區操場轉移;雙擁社區居民、臨紡社區居民、臨鋼社區居民向鑄鋼街轉移;鐵橋社區居民和二中學生向二中操場轉移;金汾社區居民、冶建社區居民、新興社區居民和路東社區居民可在就近的農田臨時避難。

本預案從區人民政府批準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避震疏散場地

附件二:轄區面積和人口

附件三:地震災情速報表

附圖:轄區行政區劃圖

鐵路東辦事處

2009年月日

附件一:避震疏散場地

1、師大二校區操場:占地25000平方米,可容納長期避難人員25000余人,主要供三元社區、康莊社區和師大學生使用。

2、鑄鋼街,占地50000平方米,主要供雙擁社區、臨紡社區使用。

3、二中操場,占地15000平方米,可供鐵橋居民和二中學生使用。

4、臨鋼社區,可在小廣場和鑄鋼街避難。

5、金汾社區、冶建社區、新興社區和路東社區可在就近的農田臨時避難。

附件二:轄區面積人口分布

社區

總人數

面積

冶建社區

5089人

0.77平方公里

臨紡社區

4735人

0.34平方公里

康莊社區

4348人

0.8平方公里

鐵橋社區

6500人

0.5平方公里

金汾社區

10960人

0.47平方公里

臨鋼社區

18503人

0.42平方公里

三元社區

10976人

1.5平方公里

雙擁社區

5484人

1.8平方公里

新興社區

4964人

1.4平方公里

路東社區

1860人

0.3平方公里

附件三:鐵路東辦事處地震災情速報

第期

速報人:批準人:

截止年月日時分,收集災情如下:

1、震感范圍;

2、人員死亡人數,受傷人數;

3、牲畜死亡情況;

4、簡述房屋破壞情況;

5、簡述通信、供水、供電、交通受損情況;

6、其他情況。

鐵路東辦事處

年月日時分

附件四:防震減災領導機構責任人名單通訊錄

地震工作組

組長:解紅旗(副主任)

副組長:張山(地震監理員)

通信保衛組

組長:孫杰英(副書記)

副組長:王閆青(派出所所長)

張煜(司法所所長)

搶險救災組

組長:韋光(武裝部長)

副組長:胡昭(辦公室主任)

宣傳工作組

組長:田姣娥(副書記)8962831

副組長:馮勇蓮(副主任)

篇3:大豐自來水公司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火法》和《江蘇省防震減災條例》,為貫徹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切實做好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震后救災與重建等工作,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國民經濟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結合供水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行業特點,現制定《大豐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一、應急機構

大豐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組成:

組長:陳春平

副組長:李明明、包玉兵、陸定、徐紅、朱盛康

成員:郁林林、徐國霞、袁連生、陳明、陳中、李下、徐慶國、王斌、劉堅強。

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預防地震辦公室(電話:3916521)。

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每年上下半年各召集一次,研究、布置、制定、落實和檢查本行業地震應急預案,包括組織措施、系統調度、技術演練、物資供應、交通運輸、現場搶險等方面的具體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安全技術、下程搶險、物資供應、交通調配、后勤保衛等六個職能小組,具體負責火后各方面的應急行動,要全力保證人員到位,職責到位,措施到位,物資到位,堅守崗位,一切服從指揮,聽從統一調度.各小組組成:

安全技術紐:朱盛康、袁連塵、楊正林。

工程搶險組:陸定、劉堅強、陳慶豐。

物資供應組:王斌、藏娟、顧俊娟。

后勤保衛組:徐紅、郁林林、祁婉娣。

交通調配組:卞中才、高永斌、陳干強、盛春旺。

區域供水組:包玉兵、徐慶國、奚圣美。

二、主要職責:

1、負責各方面災情的收集、匯總、整理和上報。

2、負責相關救災物資保障。

3、保障口常供水安全。

4、保障交通調配通暢。

5、保障搶險人員充足。

6、保障水源、輸配水管道,及時搶修,恢復生產。

三、搶險隊伍

地震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搶險應急機動隊伍:

—分隊:徐慶國、韓小東、楊毅。

二分隊:楊正林、劉小東、倪革平。

三分隊:李曉景、馮小衛、楊健。

大豐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的生產、安全,檢修等日常工作在未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情況下,按正常生產秩序進行運轉,一旦發生地震,我司—切上作轉入破壞性地震應急戰備狀態,服從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調遣,未列入搶險隊伍的其它人員要堅守崗位,隨時聽從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