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粉系統爆炸應急預案
1總則
1.1為及時、有效而迅速地處理制粉系統爆炸事故,避免或降低因全公司制粉系統事故所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避免和減輕因全公司制粉系統爆炸事故對我公司可能造成的重大設備損壞事故,根據《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危機事件管理工作規定》的通知,制定《×××公司制粉系統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1.2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結合《二十五項反措》內容和有關實施細則進行制定。
1.3全公司制粉系統爆炸的應急處理,需要動員全公司的力量,公司總經理是我公司制粉系統爆炸應急事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我公司制粉系統應急事件管理工作,各部門主任是本部門制粉系統爆炸事故應急事件的第一責任人,部門人員都有參與制粉系統爆炸應急事件處理的責任和義務。
2概況
2.1全公司制粉系統爆炸事故是指制粉系統著火、爆炸造成制粉系統無法運行和不能供應機組運行所需燃料。
2.1.1煤粉和空氣混合物,當燃料揮發份Vdaf>20%時,由于屬于反應能力強的煤,此時燃料揮發份析出和著火溫度均較低,容易發生自燃和爆炸事故。煙煤氣粉混合物濃度只有在0.32~4kg/m3范圍內才會發生爆炸,而濃度在1.2~2kg/m3范圍時爆炸危險性最大。若采用具有自燃爆炸特性的煤種,則在爆炸范圍內的氣粉混合物,如遇足夠的點火能源就能引起爆炸事故。
2.1.2在制粉系統和輸煤系統中,凡是發生煤粉沉積的地方,就能成為氣粉混合物自燃和爆炸的發源地。在制粉系統和輸煤系統中包括系統管道、輸煤和制粉設備及煤粉倉,一旦發生煤粉沉積,煤粉就開始氧化,放出熱量促使溫度升高,又加快氧化、放熱、升溫。經一定時間后溫度就能達到自燃溫度并發生自燃,就有可能出現爆炸事故。因此,積粉、自燃是制粉系統爆炸的主要原因。
2.2我單位制粉系統采用的是直吹式制粉系統,……。
磨煤機規范:
×××
磨煤機電機功率:
×××
一次風機規范:
××××
調節方式:×××?制造廠家:×××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
組?長:×××
副?組?長:×××
常務副組長:×××?
成?員:×××
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3.1.1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在接到制粉系統爆炸事故報告后,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組織全公司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有人員傷亡時,迅速組織搶救,同時立即組織人員迅速恢復制粉系統和機組的運行。
3.1.2負責向當地人民政府和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報告本公司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1.3各應急小組在全公司制粉系統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保障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
3.1.4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3.1.5全公司所有生產單位,對事故發生的現象、設備損壞情況和事故處理經過一定要記錄清楚,等待備查;積極配合上級和公司組織的事故調查工作,如實匯報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和存在的問題。
3.1.6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所有停運機組均恢復正常運行為全公司制粉系統爆炸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點。
3.1.7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必需的生產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3.1.8完成全公司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應急指揮機構下屬各專業應急小組。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制粉系統爆炸的主要原因有:
3.2.1.1制粉系統漏粉,造成制粉設備存在不應有的積粉。
3.2.1.2制粉系統長期停運,原煤倉內積有原煤,可能存在自燃現象。
3.2.1.3制粉系統投運前,未檢查設備內是否有自燃現象。
3.2.1.4磨煤機出口風溫超過煤種要求的規定。
3.2.1.5原煤中帶有爆炸危險品。
3.2.1.6煤中水份過低。
3.2.2防止制粉系統爆炸措施:
3.2.2.1運行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值班紀律,巡視及監盤思想集中,經常分析各運行參數的變化,調整要及時,準確判斷。
3.2.2.2經常保持制粉系統、燃料輸煤系統及設備周圍環境的清潔。煤場噴灑設施、輸煤系統水力清掃設施和各式除塵設施運行正常,不得存在積粉。
3.2.2.3堅持執行定期降粉制度和停爐前煤粉倉空倉制度。
3.2.2.4根據煤種控制磨煤機的出口溫度,制粉系統停止運行后,對輸粉管道要充分進行抽粉;有條件的,停用時宜對煤粉倉進行充氮或二氧化碳保護。
3.2.2.5加強原煤的管理,按規程規定認真檢稱、檢質,及時清除煤中的雷管和自然物,嚴防外來火源。
3.2.2.6加強燃用煤種的煤質分析和配煤管理,燃用易自燃的煤種應及早通知運行人員,以便加強監視和巡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2.2.7當發現煤粉倉內溫度異常升高或確認煤粉倉內有自燃現象時,應及時投入滅火系統,防止因自燃引起的煤粉倉爆炸。
3.2.2.8根據煤粉倉的結構特點,應設置足夠的煤粉倉溫度測點和溫度報警裝置,并定期進行校驗。
3.2.2.9設計制粉系統時,要盡量減少制粉系統的水平管段,煤粉倉要做到嚴密、內壁光滑、無積粉死角,抗爆能力應符合規程要求。
3.2.2.10熱風道與制粉系統連接部位,以及排粉機出入口風箱的連接,應達到防爆規程規定的抗爆強度。
3.2.2.11加強防爆門的檢查和管理工作,防爆薄膜應有足夠的防爆面積和規定的強度。防爆門動作后噴出的火焰和高溫氣體,要改變排放方向或采取其它隔離措施。以避免危及人身安全、損壞設備和燒損電纜。
3.2.2.12定期檢查煤粉倉壁內襯鋼板,嚴防襯板磨漏、夾層積粉自燃。每次大修煤粉倉應清倉,并檢查煤粉倉的嚴密性及有無死角,特別要注意倉頂板與大梁擱置部位有無積粉死角。
3.2.2.13煤粉倉、絞龍的吸潮管應完好,管內通暢無阻,運行中煤粉倉要保持適當負壓。
3.2.2.14制粉系統煤粉爆炸事故后,要找到積粉著火點,采取針對性措施消除積粉。必要時可改造管路。
3.2.3防止粉塵爆炸
3.2.3.1消除制粉系統輸煤系統的粉塵泄漏點,降低煤粉濃度。大量放粉或清理煤粉時,應杜絕明火,防止粉塵爆炸。
3.2.3.2煤粉倉、制粉系統、輸煤系統附近應有消防設施,并備有專用的滅火器材,消防系統水源應充足、水壓符合要求。消防滅火設施應保持完好,按期進行試驗。
3.2.3.3煤粉倉投運前應做嚴密性試驗。凡基建投產時未做過嚴密性試驗的要補做漏風試驗,如發現有漏風、漏粉現象要及時消除。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事故發生后由當值值長立即向生產副總經理匯報,由生產副總經理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生產副總經理向各應急小組下達應急預案啟動令,各應急小組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
3.3.2生產副總經理匯報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通知各位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組織所轄部門緊急啟動本預案,各部門人員接到命令后,迅速安排本部門人員各就各位。
3.3.3通信聯系電話以公司下發的最新電話號碼簿執行。通信保障組,全力確保調度電話及通訊的暢通,確保值長崗位直撥電話的暢通。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發生制粉系統爆炸事故時,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值長,值長迅速了解事故原因和規模,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并立即向公司總經理領導,根據爆炸范圍和影響程序,通知公司相關部門,必要時及時撥打“119”,通知消防隊。
3.4.2在消防隊沒有抵達前,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滅活自救工作,停止故障設備運行,對運行設備和故障設備之間做好隔離工作,保證非故障設備的正常運行,避免因處理不當造成事故的擴大,同時及時進行傷員搶救和故障設備滅火工作。
3.4.3公司總經理根據現場情況決定事故處理方案,對緊急事項和生產恢復、傷員救治等作出安排。
3.4.4公司各部門接到值長的通知后,立即組織本部門人員投入到事故現場搶救中去。
3.4.5在搶險救災和滅火急救中,各級干部帶頭深入滅火作戰第一線中,迅速開展搶險、滅火工作。
3.4.6公司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在應急行動中分別履行下列職責:
3.4.6.1總經理
接到制粉系統爆炸事故報告后,根據事故情況及時的向地方政府和集團公司匯報,并及時指揮員進行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的處理和人員搶救工作。在平時設備運行中指導技術人員做好防止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的預防技術措施。
3.4.6.2黨委書記
負責協助總經理做好現場指揮工作,事故恢復后做好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
3.4.6.3經營副總經理
負責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發生后的應急物資采購的管理協調工作。
3.4.6.4生產副總經理
負責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發生后的現場滅火和生產恢復工作。
3.4.6.5總工程師
負責制粉系統爆炸事故處理的現場技術指導工作,及時的指揮技術人員按照相關規程規定盡量保證機組正常運行,不能保證運行,做好機組的安全停運的指導工作。
3.4.6.6安全保衛部
負責制粉系統發生爆炸事故時的安全保衛、消防、事故調查、現場取證、災后索賠工作,事故時維護好事故周圍社會治安。指揮、疏導救災車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生和撲滅已發生的火災。
3.4.6.7運行部
負責及時組合當班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調整消防水壓力,保證滅火水源充足,合理調整設備運行方式,盡量保證機組運行,如不能保證機組運行,做好機組的安全停運工作。
3.4.6.8設備管理部
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發生后,設備管理部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搶救工作,好做設備的恢復和維修工作。
3.4.6.9物資部
負責制粉系統爆炸事故的物資供應工作如急救藥品、臨時救援物資等物資的管理,確保搶險物資的供應。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生產人員在全公司制粉系統事故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正常進行。
3.5.2根據實際情況恢復生產工作,防止損壞設備,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
3.5.3保安應急小組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衛工作;消防應急小組要作好隨時準備進行滅火和救險工作。
3.5.4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生產副總經理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篇2:制粉系統調試技術措施范本
一、調試前應具備的條件
1.煙風道安裝完畢,各風門擋板能遠方操作,表盤指示與就地一致。
2.送、吸、一次風機聯合試運轉完畢,驗收合格。
3.鍋爐冷態試驗完畢。
4.磨煤機、給煤機及其他附屬設備已完成分部試運轉,有完整的安裝、驗收記錄。
5.磨煤機周圍溝蓋板齊全,雜物清除,照明充足,腳手架拆除。
6.集控室內有關儀表,如磨煤機電流、電壓、軸承溫度、風門開度等均能正常可靠的投入。
7.磨煤機的各種聯鎖、程控等,經靜態試驗合格并投入,事故按鈕動作可靠。
8.各有關運行人員熟悉設備,熟悉運行規程,試驗前認真進行檢查,及時將發現缺陷匯報負責人。
9.試驗所需儀器、材料、工具準備完畢。
二、制粉系統啟動前的檢查
1.所有設備及附件的安裝、土建、保溫工作結束,檢查驗收合格,設備周圍的腳手架拆除,垃圾物清理干凈,附近無易燃易爆物品,地面平整、道路暢通,溝道蓋好,梯子、平臺、欄桿齊全,照明充足,通訊及消防設施完備。
2.煤斗內無雜物,內壁光滑,煤閘閥試驗結束。
3.通風試驗結束,一次風機、密封風機分部試轉合格。
4.給煤機內部經過檢查無雜物,張力適中,無卡澀偏斜。
5.風煙擋板通過通風試驗檢查合格,開度指示正確。
6.各輔機附屬設備的監視儀表齊全,經校驗合格并全部投入。
7.各輔機附屬設備的聲光、報警信號試驗合格,并全部投入。
8.系統中所有轉動部件軸承的潤滑油質量合格。
9.供給轉動部件的冷卻水系統暢通,水量充足。
10.磨煤機的檢查
11.磨內清潔無雜物,所有部件安裝正確。
12.磨油位正常,油質合格。
13.分離器擋板位置合適,且指示正確。
14.磨輥與磨盤襯板間隙及噴嘴環沿高度方向及徑向方向的間隙均勻一致符合要求。
15.彈簧加壓系統的拉桿組合正確,無歪斜。
16.石子煤刮板機構運轉檢查無卡澀現象,刮板與風室底板的間隙合適,石子煤排放閥裝配方向正確。
17.潤滑油系統具備運行要求,油質合格,油量充足。
18.冷卻水系統、消防系統檢查驗收合格,有條件時做通入試驗。
二、制粉系統整套啟動
1、允許啟動條件
1)密封風機運行與一次風機已投入運行
2)冷油器后潤滑油溫度t≥35℃
3)磨推力瓦回油溫度t≤45℃
4)潤滑油站濾油網差壓△P≤0.2MPa
5)潤滑油箱油位h≥200mm
6)磨入口密封風與一次風壓差△P≥2KPa
7)磨入口一次風量Q≥16m/s
8)磨分離器出口混合物溫度63-83℃
9)石子煤倉上插板開啟、下插板關閉
2、磨煤機啟動前的準備
1)按輔機通則檢查合格。
2)啟動潤滑油泵,調整潤滑油壓在0.12-0.25MPa。調整潤滑油供油溫度在45℃--55℃,根據油溫投入冷卻器。
3)投用給煤機工作燈,并檢查內部無雜物。
4)檢查給煤機驅動滾筒,張緊滾筒,稱量托輥,電機,皮帶,刮板完好。
5)檢查皮帶支撐板,皮帶清潔刮板,斷煤信號裝置,煤流監測器良好。
6)開啟給煤機密封空氣閥。
3、磨煤機啟動
1)查一次風機、密封風機已啟動正常,出口壓力正常。
2)打開磨煤機密封風門。
3)查磨煤機啟動條件滿足,開啟磨入口冷、熱風閘板門,調節冷、熱風調節門,進行暖磨。
4)當磨煤機出口溫度達到65~93℃,調整一次風量至合適,啟動磨煤機,開啟給煤機出口門,查給煤機出力在最小位,啟動給煤機,開啟給煤機入口門。
4、制粉系統的運行監視與調整
正常運行應維持如下狀態:
1)磨分離器出口溫度63-83℃
2)一次風量18kg/s
3)磨密封風與一次風差壓2kPa
4)磨軸承溫度<70℃
5)潤滑油冷油器后油壓力>0.14MPa
6)濾油器網差壓≤0.2Mpa
5、制粉系統運行中出現故障時的緊急停磨條件
1)磨煤機出口溫度高高>110℃
2)磨煤機潤滑油泵出口壓力低低<0.07MPa。
3)磨煤機一次風與密封風差壓低低<1.0KPa。
4)磨煤機電機軸承溫度高高>95℃。
5)磨煤機電機定子線圈溫度高高>145℃
6)磨煤機潤滑油溫度高高>65℃。
三、安全注意事項
1.參加試驗人員必須經《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考試合格,并嚴格遵守有關規定。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頭戴安全帽,衣著符合安規,高空作業應有可靠安全措施。
3.試驗時電廠運行人員及公司設備監護人員應嚴密監視,若發現設備異常應及時按運行規程處理,并向領導匯報。
4.事故按扭動作可靠,設備的各種保護裝置投入。
5.試驗人員應正確使用各自儀器,并注意維護保管,防止損壞及丟失。
篇3:球磨制粉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一)配料
1、配料前,砸料人員須按要求將各種大塊原料砸為碎料,原料大小不得超過15cm。
2、開機裝料前先檢查喂料機系統運行是否正常,電子稱調零,進行校準。
3、將流量調節閥門調至正常位置,檢查分料器有無損壞。
4、根據技術部門下達的配料單進行配料,由裝載機將各種備好的原料(直徑不超過15cm)依次裝入喂料倉,每裝完一種原料,喂料機電子秤必須清零。若裝料數量超出10kg,由操作工將料挖出。
5、料裝足后開機向球磨機中進料,運行中皮帶如有跑偏現象,可用調節絲杠調整或停機清理。如發現皮帶輪有粘物,立即停機進行清理。
6、,若發現本機在運行中有異常噪聲,立即停機,由維修工進行檢查,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再開機。
7、需要掏出喂料機中的料時,要站在工作平臺上面進行,不能進入喂料倉內。
8、每磨下料完畢后,必須將漏剩料裝到皮帶上送入磨內,直至喂料倉內無料。
9、確認喂料機內無原料時,方可停機。
(二)裝磨
1、對轄區內各機械運轉部件潤滑,將所需輔助原料備好。
2、打開磨蓋,把進料漏斗放入磨口,將平皮帶調至裝磨位置為止,接好加水管,確認水量滿足后準備裝磨。
3、依次啟動各傳送皮帶,根據下料情況,調節水量大小。所加水量不得超過規定量。
4、正常工作中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機匯報班長及維修工,及時修理。
5、每次裝磨時的漏剩料必須全部裝入磨內。
6、裝磨完畢后,停止各傳送帶,用電動葫蘆把下料斗吊出。然后上緊磨蓋,安好防護裝置,準備開磨。
7、每班要對磨中球石高度進行測量,當低于標準高度時,將應加球石裝入磨。
(三)研磨
1、先啟動輔機轉動1至2圈,打開離合器后開動主機.
2、球磨轉速為12轉/分以上。研磨時間:素面瓦坯2.5h以上;釉面瓦坯料4h以上。
3、達到研磨時間后,將磨機停穩(磨口向上),打開放氣閥,放氣完畢后,打開磨蓋取漿檢測.
4、檢測合格后,將放磨器上緊后轉至下部,連接放漿管路至放漿槽,接好壓縮空氣,打開放磨器開關開始放漿.
(四)放磨
1、球磨機達到研磨時間時,停止球磨機并用輔機將大磨口轉至上部,打開放氣閥門放氣,磨中氣體放出后,關閉閥門,然后將小磨口轉至上部,卸磨蓋取漿檢測,按標準檢測合格后,裝放磨器,轉至下部垂直位置,啟動壓縮機,打開氣閥,開始放漿。
2、放磨、取漿檢測時,待球磨停穩后,打開防護欄,在磨機上站穩后掛好安全帶,放凈磨中氣體,方可卸蓋。
3、放漿時,放漿槽內按順序擺放好篩網、磁棒,按好放漿管。
4、放完漿打開放氣開關,把磨內壓縮氣放凈后,卸出放氣管,打開磨蓋準備裝磨。
5、泥漿攪拌機未經班長批準不得停機,每池放漿高度應低于池口下平面0.5米,放完后,蓋好池蓋。
6、磨機未停止轉動,不得進入安全防護欄內,清理磨機下面衛生時,必須停機進行。
(五)倒漿
每小時對振動篩、自吸泵檢查一遍,若有異常立即停機,匯報班長,報維修工及時修理。
工作中須不斷清理篩網中的廢渣。當發現篩網損壞后,立即停機更換。
放漿時按放磨先后逐次倒漿,根據干燥塔用量,保證中轉灌漿量穩定。
泥漿除鐵時,池中泥漿由自吸泵抽出,通過振動篩進入自動除鐵器除鐵。然后經除鐵槽再次除鐵并放入轉池(注:除鐵槽內磁棒每小時清洗一次)。
對旋風除塵下面的攪拌機內的泥漿,根據泥漿性能進行調整(比重:1.65以上),確認有效方可使用。
當上漿不夠時,檢查泵及管路是否堵塞。如果泵有問題,通知維修工修理,管路堵塞立即匯報班長進行清理。
每次察看泥漿存放量后,必須把防護蓋蓋好。
(六)制粉
一、準備好的泥漿由柱塞泵打入干燥塔。
二、柱塞泵開機前先開冷卻水,檢查油位,確認無誤后方可開機;打開電源控制箱,啟動電源開關,監視控制箱面板上儀表,電壓,并確定正常。開機后,逐步關閉溢流閥。
三、當塔內溫度達到200℃時,插入噴槍并打開泥漿閥門,開啟柱塞泵。察看柱塞泵泥漿壓力、塔內溫度(壓力:1.4mpa左右;塔內溫度:200-250度),并及時調整。監視噴霧頭霧花狀況是否正常。經看塔人員調整噴槍后,噴出制粉。
四、依次啟動塔下震動篩,輸送帶及提升機,料粉從塔下流出經振動篩將不合格料粉及雜物篩出,合格料粉通過可逆皮帶、提升機灌入料倉。要對篩網(8目)進行不定期檢查,若有破損及時更換。
五、由質檢員定期取樣檢驗料粉的基配、水份,并由制粉操作員及時調整。
六、停止制粉,用柱塞泵抽清泥漿管路,確認泥漿沖凈后,方可停泵抽槍。
七、當塔內溫度下降到100℃以下,關閉抽風風機及控制開關。
八、料粉陳腐后,經皮帶、提升機及振動篩進入壓機料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