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深基坑開挖應急救援預案

某深基坑開挖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5804

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

"發生事故時應遵循"保護人員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達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擴大。

二、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

三、明挖深基坑開挖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應急措施。

危險因素:

1、違規違章作業、安全防護措施缺陷,基坑發生坍塌滑坡。

2、受到外應力的影響基坑坑底隆起。

3、地質復雜發生涌砂涌水。

4、漏水事故。

5、高空墜物。

(一)基坑坍塌滑坡

1、預防措施

①嚴格按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施工、嚴格控制基坑開挖坡度。

②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基坑停工較長時間,應在平臺、基坑邊和坡腳設置排水明溝和積水坑,并派專人抽水值班,并對基坑邊坡面進行噴射素砼保護。

③在進度允許的條件下盡量采用少開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④坡頂嚴禁堆積荷載,

⑤基坑四周設置磚砌或砼排水溝;分層開挖,層間設臺階,每層開挖邊坡坡率根據地質情況按規定放坡,必要時坡面噴射砼保證穩定。

⑥開挖期間加強監測頻率,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進行認真分析總結。

2、應急措施:

①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從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的人員進行疏散。

②通知相關管線單位,根據影響程度進行管線監護和處置。

③會同相關部門對影響到的周邊道路進行調整和交通疏解。

④在具備條件和不危及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補強支撐,并對坡腳處進行土方回填。

⑤盡量減少動載、進行坡頂卸載。

⑥杜絕任何流入基坑邊坡內的水源。

(二)支護樁側向位移

1、安全預防措施。

1)在基坑開挖期間要加強觀察、每班要有專人巡察、當邊坡穩定超過警戒值時,立即停止開挖,分析原因,制定對策。

2)開挖期間加強監測頻率,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要進行認真的分析。

應急措施:

①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立即從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單位或住宅內的人員進行疏散。

③如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對基坑坍塌處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邊的超載,如果圍護結構背土發生土體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

(三)基坑坑底隆起

1、安全預防措施

①基坑開挖過程中加強基底隆起監測,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要進行認真的分析。

②地基加固、周邊設降水井降水等措施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③基坑周邊防止過多的超載。

2、應急措施:

①立即疏散險情現場作業人員,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單位或住宅內的人員進行疏散。

②發現坑底隆起跡象,應立即停止開挖,并應立即加設基坑外沉降監測點。

③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趨勢收斂方可停止回填。

(四)涌砂涌水

1、安全預防措施

①開挖過程中對邊坡等薄弱部位設專人監視。

②若發現出現少量滲漏,應及時處理,先堵漏后開挖,防止滲漏點擴大。

③加強量控監測、對量測數據進行審查對比,密切關注邊坡的變形情況。

應急措施:

①立即疏散險情現場作業人員,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人員進行疏散。

(五)高空墜物

①作好基坑四周圍閉工作,在基坑坡頂和基坑邊按照規范要求設置護欄安全網;

②為防止地面雜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邊護欄下緣設置踢腳板。

四、應急救援組織架構

1、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zz電話:1***

副組長:zz電話:1***

組員:zz

2、應急救援領導組職責

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是項目部的非常設機構。負責本標段施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布置、實施和監督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及善后處理,按照國家、行業和公司、指揮部等上級有關規定參與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共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保衛組、事故救援組、醫療救援組、后勤保障組、專家技術組、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處理組等八個專業處置組。

4、.各救緩組職責:

①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人:zz值班電話:1***

主要職責:負責"預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負責重大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組全體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在實施應急救援任務時與其他處置組協調工作,按照經理的命令調動搶險隊伍,機械物資及時到位,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②組員主要職責:組織力量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③事故救援組負責人:zz電話:1***

主要職責:根據專家技術組的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搶險力量進行搶險救援。

④醫療救護組負責人:zz電話:1***

主要職責:組織醫護人員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

⑤后勤保障組負責人:zz電話:1**2

主要職責:迅速組織車輛運送搶險隊伍及搶險物質,必要時立即切斷主電源,并與醫療救護組協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⑥事故調查組

負責人:zz電話:1***9

主要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勘察取證,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及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配合上級調查組工作。

⑦善后處理組負責人:zz電話:18**22

主要職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對傷亡人員的醫療、撫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險公司協調理賠事宜。

在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組長發布啟動本應急預案命令時,各職能組無條件地服從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應急救援的行列。

五、事故報告

1、事故報告原則

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上報重大事故情況。

2、緊急通訊聯絡

緊急報警電話110

緊急救援消防電話119

急救中心電話120

交通事故緊急救援電話122

天氣預報電話12121

應急救援領導組辦公室電話:

發生上述事故后現場施工員應立即向工區負責人匯報,工區負責人接到報告的同時向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辦公室報告,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并隨時報告后續情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要求與110、119、120、122以及其他相關救援電話聯系增援。

4、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報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救領導組組長,組長接報后根據報告的情況判斷事故的級別下達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展開現場救援工作,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到指定地點集結,(根據地質情況,應急救援集結地點設門衛處)勘察事故情況,通知相關部門就近調動搶險隊伍、機械設備實施應急救援。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應向上級主管部門或主管領導匯報。

5、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

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情況。

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6、應急救援

(1)各工區在發生事故向隊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報告的同時,應組織有一定救護常識的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或護送傷員去醫院救治,保證第一時間的救護工作。

(2)搶救被堵人員時,可用呼喊、敲擊等方法聽取回聲,并判斷遇險人員的位置。對被堵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用掘小巷或繞道通過的方法接近遇險人員。

(3)清理堵塞物時,要防止傷害遇險人員,嚴禁用鎬刨、錘砸等方法扒人破土塊。

(4)各搶險組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應急救援指揮組命令,按照本"預案""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中各專業處置組的職責要求,迅速組織力量展開工作。

六、應急結束

應急救援指揮組應根據救援處置進展情況,在確定沒有被困人員、傷亡人員已轉移和事故現場已穩定的情況下,由應急救援組組長(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應急狀態結束。

七、后期處置

1、善后處理

由善后處理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妥善處理。

2、調查、總結

由事故調查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調查處理,并寫出書面總結材料上報。

八、宣傳教育

根據公司的相關要求,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事故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預防事故的意識和防范能力,積極組織應急預案培訓,使參加救援的人員熟悉掌握應急預案中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援工作程序,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

九、演練

本應急救援預案每年演練一次,通過演練(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全面演練)檢查應急人員對應急預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時發現應急工作程序和應急準備中的不足,增強應急小組及人員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能力,確保預案一旦啟動,能及時有序地展開救援。

十、總結。

真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篇2:深基坑開挖應急救援預案范本

深基坑開挖應急救援預案

一、應急預案的方針與原則

"發生事故時應遵循"保護人員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達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擴大。

二、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

三、明挖深基坑開挖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預防、應急措施。

危險因素:

1、違規違章作業、安全防護措施缺陷,基坑發生坍塌滑坡。

2、受到外應力的影響基坑坑底隆起。

3、地質復雜發生涌砂涌水。

4、漏水事故。

5、高空墜物。

(一)基坑坍塌滑坡

1、預防措施

①嚴格按設計文件和技術交底施工、嚴格控制基坑開挖坡度。

②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基坑停工較長時間,應在平臺、基坑邊和坡腳設置排水明溝和積水坑,并派專人抽水值班,并對基坑邊坡面進行噴射素砼保護。

③在進度允許的條件下盡量采用少開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④坡頂嚴禁堆積荷載,

⑤基坑四周設置磚砌或砼排水溝;分層開挖,層間設臺階,每層開挖邊坡坡率根據地質情況按規定放坡,必要時坡面噴射砼保證穩定。

⑥開挖期間加強監測頻率,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進行認真分析總結。

2、應急措施:

①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從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的人員進行疏散。

②通知相關管線單位,根據影響程度進行管線監護和處置。

③會同相關部門對影響到的周邊道路進行調整和交通疏解。

④在具備條件和不危及人員安全的前提下補強支撐,并對坡腳處進行土方回填。

⑤盡量減少動載、進行坡頂卸載。

⑥杜絕任何流入基坑邊坡內的水源。

(二)支護樁側向位移

1、安全預防措施。

1)在基坑開挖期間要加強觀察、每班要有專人巡察、當邊坡穩定超過警戒值時,立即停止開挖,分析原因,制定對策。

2)開挖期間加強監測頻率,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要進行認真的分析。

應急措施:

①出現險情時,現場人員立即從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單位或住宅內的人員進行疏散。

③如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對基坑坍塌處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邊的超載,如果圍護結構背土發生土體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

(三)基坑坑底隆起

1、安全預防措施

①基坑開挖過程中加強基底隆起監測,對監測報表中的數據要進行認真的分析。

②地基加固、周邊設降水井降水等措施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③基坑周邊防止過多的超載。

2、應急措施:

①立即疏散險情現場作業人員,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單位或住宅內的人員進行疏散。

②發現坑底隆起跡象,應立即停止開挖,并應立即加設基坑外沉降監測點。

③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趨勢收斂方可停止回填。

(四)涌砂涌水

1、安全預防措施

①開挖過程中對邊坡等薄弱部位設專人監視。

②若發現出現少量滲漏,應及時處理,先堵漏后開挖,防止滲漏點擴大。

③加強量控監測、對量測數據進行審查對比,密切關注邊坡的變形情況。

應急措施:

①立即疏散險情現場作業人員,同時對可能造成影響的周邊人員進行疏散。

(五)高空墜物

①作好基坑四周圍閉工作,在基坑坡頂和基坑邊按照規范要求設置護欄安全網;

②為防止地面雜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邊護欄下緣設置踢腳板。

四、應急救援組織架構

1、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zz電話:1***

副組長:zz電話:1***

組員:zz

2、應急救援領導組職責

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是項目部的非常設機構。負責本標段施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的指揮、布置、實施和監督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指揮、協調應急救援工作及善后處理,按照國家、行業和公司、指揮部等上級有關規定參與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共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安全保衛組、事故救援組、醫療救援組、后勤保障組、專家技術組、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處理組等八個專業處置組。

4、.各救緩組職責:

①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人:zz值班電話:1***

主要職責:負責"預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負責重大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組全體成員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在實施應急救援任務時與其他處置組協調工作,按照經理的命令調動搶險隊伍,機械物資及時到位,實施搶險救援工作。

②組員主要職責:組織力量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③事故救援組負責人:zz電話:1***

主要職責:根據專家技術組的技術建議和事故現場情況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組織搶險力量進行搶險救援。

④醫療救護組負責人:zz電話:1***

主要職責:組織醫護人員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

⑤后勤保障組負責人:zz電話:1**2

主要職責:迅速組織車輛運送搶險隊伍及搶險物質,必要時立

即切斷主電源,并與醫療救護組協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⑥事故調查組

負責人:zz電話:1***9

主要職責:負責對事故現場勘察取證,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對事故及責任人的處理意見,配合上級調查組工作。

⑦善后處理組負責人:zz電話:18**22

主要職責: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負責對傷亡人員的醫療、撫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險公司協調理賠事宜。

在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組長發布啟動本應急預案命令時,各職能組無條件地服從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應急救援的行列。

五、事故報告

1、事故報告原則

應遵循"迅速、準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內上報重大事故情況。

2、緊急通訊聯絡

緊急報警電話110

緊急救援消防電話119

急救中心電話120

交通事故緊急救援電話122

天氣預報電話12121

應急救援領導組辦公室電話:

發生上述事故后現場施工員應立即向工區負責人匯報,工區負責人接到報告的同時向我隊應急救援協調領導組辦公室報告,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并隨時報告后續情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要求與110、119、120、122以及其他相關救援電話聯系增援。

4、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報后應立即報告應急救領導組組長,組長接報后根據報告的情況判斷事故的級別下達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展開現場救援工作,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到指定地點集結,(根據地質情況,應急救援集結地點設門衛處)勘察事故情況,通知相關部門就近調動搶險隊伍、機械設備實施應急救援。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應向上級主管部門或主管領導匯報。

5、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

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人員傷亡情況。

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6、應急救援

(1)各工區在發生事故向隊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報告的同時,應組織有一定救護常識的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救護,或護送傷員去醫院救治,保證第一時間的救護工作。

(2)搶救被堵人員時,可用呼喊、敲擊等方法聽取回聲,并判斷遇險人員的位置。對被堵人員應在支護好頂板、用掘小巷或繞道通過的方法接近遇險人員。

(3)清理堵塞物時,要防止傷害遇險人員,嚴禁用鎬刨、錘砸等方法扒人破土塊。

(4)各搶險組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應急救援指揮組命令,按照本"預案""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中各專業處置組的職責要求,迅速組織力量展開工作。

六、應急結束

應急救援指揮組應根據救援處置進展情況,在確定沒有被困人員、傷亡人員已轉移和事故現場已穩定的情況下,由應急救援組組長(應急救援總指揮)宣布應急狀態結束。

七、后期處置

1、善后處理

由善后處理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妥善處理。

2、調查、總結

由事故調查組按照職責工作內容進行調查處理,并寫出書面總結材料上報。

八、宣傳教育

根據公司的相關要求,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重大事故有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預防事故的意識和防范能力,積極組織應急預案培訓,使參加救援的人員熟悉掌握應急預案中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援工作程序,提高防范能力和應急反應能力。

九、演練

本應急救援預案每年演練一次,通過演練(桌面演練、功能演練、全面演練)檢查應急人員對應急預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時發現應急工作程序和應急準備中的不足,增強應急小組及人員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能力,確保預案一旦啟動,能及時有序地展開救援。

十、總結。

真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附表:1.應急救援程序流程圖

篇3:泵房站基坑開挖應急預案策劃

泵房站基坑開挖應急策劃

(一)工程概況及地質條件

(1)工程概況

濟南市城區工程建設指揮部擬在經十路南側、鐵西路東側修建一座泵房站,建筑物長22.00米,寬度2.8-11.5米,基坑開挖深度12.00米,根據場地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在基坑開挖和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臨時性基坑支護。

(2)工程地質

1、巖土工程條件

擬建場地地形平坦,地貌單元為山前沖洪積平原下部,場區內與基坑支護工程有關的底層主要為上部的填土及下部的沖洪積粉土和粘性土。

2、水文地質條件

場區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勘察期間正值豐水季節,水位埋深5.00米,對砼無腐蝕性。

3、周邊環境條件

根據業主提供的平面圖及現場資料,基坑周邊場地相對開闊,距離周邊道路及已建建筑物約為9.8m-14.50m,基坑安全登記按二級考慮。

(二)深基坑施工方案及支護方案

1、支護方案總說明

根據本工程的巖土工程條件,水文地質特點和周圍環境情況,結合當地經驗,并經綜合計算分析確定,對地下水采用坑外攪拌樁形成止水帷幕,坑內管井降水的綜合方法進行控制,對于支護結構,AB及CD段采用樁加內支撐方法支護,其他部位采用樁錨支護方法。

2、地下水控制:

因基坑支護影響范圍內地基土較軟弱,基坑開挖較深,周圍道路及已建建筑物距基坑的距離基本都在一倍基坑深度左右,為保證在有效控制地下水的同時,避免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決定基坑周圍采用一排攪拌樁形成止水帷幕擋水,坑內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處理地下水。

粉噴樁埋頭4.50m,樁長13.50m,樁間距0.35m,臨樁搭接0.15m,水泥摻入量為0.15。降水井布置4眼,設計井深18.00m(自現地面算起),成孔直徑800mm,濾水管采用內徑400mm,外徑500mm的無砂水泥濾管,填料采用φ0.5碎石,濾網可采用紗網。

3、支護方案

依據巖土工程條件,結合基坑平面形狀復雜,開挖較深,作業范圍狹小的特點,決定上部4.50m深度范圍內采用450放坡,下部采用樁錨和樁加內支撐的聯合方法進行支護。

3.1樁錨支護

本支護單元坡頂2.00m以外考慮5.00m寬,15Kpa局部荷載,有關樁錨支護的主要設計內容如下:

支護樁:

3.2、樁加內支撐支護

AB及CD段因場地狹小,難以施工錨桿,故采用樁加內支撐方法支護,坡頂2.00m以外同樣考慮5.00m寬,15Kpa局部荷載。

支護樁:

名稱樁頂標高(米)直徑(mm)間距(mm)長度(mm)配筋

鉆孔灌注樁-4.縱筋11φ25,箍筋φ8◎200,加強筋φ14◎2000

(三)、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

圖1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

(四)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

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

1、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

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復雜的地質情況,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傾斜、物體打擊、高處墜落等。在工地已采取機電管理、安全管理各種防范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基坑坍塌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傾斜的應急方案。

2、突發事件及風險預防措施

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給橋梁施工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1)深基礎開挖前先采取井點降水,將水位降至開挖最深度以-下,防止開挖時出水塌方。

2)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打樁護坡法),為防止基礎出水,準備2臺抽水泵,隨時應急。

3)進行基坑支護方案的設計并進行論證,報監理審批。

4)深基礎開挖,另一種措施是準備整體噴漿護坡,開挖時現場設專人負責按比例放坡,分層開挖,開挖到底后,由專業隊做噴漿護坡,確保邊坡整體穩固。

5)降雨量過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預防措施:

a基坑的周邊砌筑30cm高的防淹擋墻,作為通常情況下的擋水設施;配備足夠數量的草包,緊急時對基坑周圍施做圍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內。

b配備兩臺水泵(其中一臺備用),用于排除井下積水。

c施工現場倉庫配備足夠數量的潛水泵、泥漿泵。

d及時獲取天氣信息,預先做好準備工作。

e在進行現場平面布置時,考慮適當加大明排系統的能力,并加強管理保持其暢通。

6)基坑開挖過程中的監測及監控要求

①監測前編制系統的監測實施方案并報有關單位批準后方可進行監測。

②監測基準點設置3個,均設置在基坑邊線30米以外,必須可靠、穩定和牢固。

③沉降和基坑坡頂位移測量采用全鉆儀進行,要求儀器精度符合基坑監測要求。

④監測項目在基坑開挖前應測得初始值,且不應少于兩次。基坑開挖過程及基坑使用初期,每天監測2次,位移及變形穩定后每天監測1次,直至基礎工程施工結束。特殊情況下加密監測。

⑤特殊情況指以下情況

a樁頂或坡頂的水平位移達到開挖深度的3‰;

b樁頂或坡頂水平位移突然加大;

c錨桿桿體應力突然增大或松弛;

d錨桿拉力超過設計拉力。

6)基坑周圍采用一排攪拌樁形成止水帷幕擋水,坑內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處理地下水。

(五)、應急資源分析

1)應急力量的組成及分布: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項目部成員。

2)應急設備、物資準備:現場滅火器、醫療設備、救護車輛充足,藥品齊全,各施工小分隊配有對講機。

3)上級救援機構:公

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地方可用的主要應急資源是救護車。

(六)法律法規要求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第七條、第三十一條;《安全生產法》第三十條、第六十八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安全許可證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