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系統(tǒng)突發(fā)事故應急搶險救災預案格式
一、目的:為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使各危險源點得到有效控制,在發(fā)生重大設備、火災、爆炸意外等事故時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和人員傷害,特制定本事故搶險救災預案。二、適用范圍:***廠三、組織成員和職責:組織成員:(略)職責:組長:負責預案的審批及現場事故搶險救災的組織指揮和上報工作。副組長:負責預案的審核,協助組長進行現場事故搶險救災的組織實施工作,當組長外出時,全面行使組長職責。成員:⑴現場當班成員發(fā)現險情時,立即采取果斷措施,避免事故擴大,并立即向部門領導、公司值班干部,搶險救災組長、生產安全處當班調度報告。⑵救災小組其它成員接到報警后必須迅速趕到現場。⑶根據搶險救災預案的要求,立即投入搶險救災工作。⑷事故搶險結束后、負責保護好現場。⑸所有成員參與事故的調查、原因分析及事故的處理工作。四、煤氣中毒、火災、爆炸事故搶險措施:(1)、中毒者的主要癥狀為:頭痛、惡心、嘔吐、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2)、當發(fā)生煤氣中毒事故時,處理人員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關閉煤氣進氣閥門,防止煤氣繼續(xù)泄漏。同時將中毒人員迅速移到上風側新鮮空氣處,解開阻礙呼吸的衣物,保持患者的體溫,進行搶救,對停止呼吸、意識昏迷不醒者,應使用人工呼吸或蘇生器,中毒較重者應同時撥打“120”求助。(3)、當煤氣泄漏導致初起火災,操作人員應立即報告廠部、公司生產處、值班調度。同時立即疏散周圍人群,清查人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關閉煤氣進氣閥門,防止煤氣繼續(xù)泄漏,組織人員采用附近的滅火器材滅火,如:1211、二氧化碳、水、濕布等。如現場有油污或油污較多時,則不宜用水滅,應用黃沙、泥土等覆蓋、隔離。當設備或管道因輕微泄漏煤氣而引起著火時,可直接用濕泥堵或用濕草袋撲滅,濕麻袋、沙子等亦可。當設備或管道煤氣泄漏量較大時,應停止該管道有關用戶使用煤氣,具體做法:將煤氣來源的總閥門關小2/3,適當降低煤氣壓力,同時向著火管道兩側通入大量蒸汽和氮氣滅火。但煤氣壓力不應低于200Pa,嚴禁突然關閉閥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但壓力不能過高,否則,火勢不容易控制。直徑小于100mm的管道著火時,可直接將煤氣閥門關死,切斷煤氣來源滅火。發(fā)生較大火災時,在自救的同時,應立即報火警,并及時向公司搶險救災指揮部匯報。著火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向煤氣設備和法蘭噴水冷卻,防止法蘭和設備燒壞或變形,控制事故擴大。如煤氣管道溫度高已近紅熱時,不可噴水,防止管道變形或斷裂。如因電火花發(fā)生火災,應立即切斷電源,再用1211、二氧化碳撲滅。如遇重大設備、房屋將要發(fā)生倒塌時,不得盲目進入現場,必須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后,方可實施撲救。(4)、發(fā)生煤氣爆炸事故,操作人員應立即報告廠部、公司生產處、值班調度。迅速切斷煤氣來源,并把煤氣處理干凈。對出事地點嚴加警戒,煤氣擴散區(qū)域,不許有火源,不許有人停留,威脅到室內工作人員安全時,工作人員須戴上氧氣呼吸器,無關人員應立即離開現場。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準送煤氣。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煤氣爆炸后,產生著火事故,按著火事故處理。產生煤氣中毒事故,按煤氣中毒事故處理。注:公司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設于生產安全處。電話:****,******,******,*******十三、煤氣預案預控表煤氣預案預控書序號作業(yè)項目可能發(fā)生事故防范措施或應急處理方案1點火中毒、爆炸1、點火前確認煤氣燒嘴末端關閉,確認煤氣已送到燒嘴前閥門,確保煤氣壓力正常。2、點火前爐內為負壓和煤氣濃度應低于規(guī)定值。3、點火時先點火后開煤氣,切忌先開煤氣點火。4.運行過程中,要注意排氣中含氧量的變化,確保風、氣配比適宜,確保煤氣燃燒充分。5.長期停氣或維修改造完成后用氣,應做爆發(fā)試驗,合格后再點火。2使用中毒、爆炸、著火、泄漏1.有專人負責看火,注意煤氣壓力和流量變化情況,增大或減少煤氣用量前與煤氣站聯系。2、做好煤氣設施的點檢,點檢時攜帶可靠的CO報警器,發(fā)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3、短時間停用煤氣要關閉燒嘴末端閥門,長時間停用煤氣要可靠切斷煤氣,并吹掃合格。4、運行過程中注意在線排氣氧氣含量的變化,及時調整風、氣配比,確保煤氣燃燒充分。5、加熱爐值班室要至少留一人值班。3維修及帶煤氣作業(yè)中毒、爆炸、著火1、施工前辦理煤氣作業(yè)手續(xù),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2、長期停爐維修,要關閉進車間處盲板閥并吹掃合格后施工。3、帶煤氣作業(yè)時,嚴禁產生火花,現場準備好滅火器材。4、帶煤氣作業(yè)時,有專人監(jiān)護,周圍要設立警戒,避免無關人員進入。4更換煤氣三通閥及密封圈中毒、泄漏、著火1、可靠關閉煤氣三通閥前閥門,開啟引風機。2、用CO報警器檢測CO是否超標,若超標要配帶呼吸器,作業(yè)中要有專人監(jiān)護。3、帶煤氣作業(yè)時,嚴禁產生火花,現場配備滅火器材。5煤氣壓力低回火、爆炸1、煤氣總管壓力低于2‚5KPa時,與煤氣站取得聯系,并且減少燒嘴數量,并注意壓力變化情況,做好壓力持續(xù)下降時的操作準備。2、壓力低于2KPa快切閥關閉后,迅速關閉燒嘴。壓力恢復正常后,與煤氣站取得聯系并打開快切閥,再按規(guī)程點火。6防爆膜破裂、泄漏中毒、爆炸、著火1、按正常程序報告煤氣站及相關單位。2、按規(guī)程做好停爐工作。3、周圍設警戒線,非搶修人員禁止進入。4、搶修應制定安全措施,確認現場具備安全作業(yè)條件后施工。5、CO濃度超標時必須佩帶呼吸器作業(yè),且專人監(jiān)護。6、帶煤氣作業(yè)嚴禁產生火花,現場配備滅火器材。7風機緊急停用燃燒不充分、爆炸1、與煤氣站取得聯系,快速關閉煤氣蝶閥。2、風機恢復后,要先保持爐內負壓,然后按程序點火。8停電操作爆炸1、迅速切斷所有煤氣閥門(快切閥、各煤氣段電動閥和燒嘴前的密封蝶閥),并手動將三通閥換向閥調至排煙狀態(tài)。2、長時間停電時須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并對管路進行吹掃。3、送電后先開應先開引風機,再少量開啟鼓風機,再按規(guī)程要求操作。9其它中毒、爆炸、著火1.行車在煤氣設施上方及其附近作業(yè)時,要有專人指揮。2.行車在不作業(yè)時,嚴禁停在加熱爐上方。十四、相關數據表1.煤氣中毒癥狀表環(huán)境中CO濃度與人體癥狀反應表空氣中CO濃度接觸時間人體癥狀反應允許連續(xù)工作時間③%ppm濟鋼經驗①寶鋼經驗②<0.002424///可較長時間工作<0.004040///時間工作不超過1小時<0.008080///時間工作不超過15-20分鐘<0.01100數小時后/有輕微癥狀感時間工作不超過15-20分鐘0.01100>3小時有輕微癥狀感/時間工作不超過15-20分鐘<0.016160///時間工作不超過15-20分鐘0.044001小時呼吸障礙,感到呼吸困難呼吸障礙,感到呼吸困難戴呼吸器工作0.077001小時后有頭重感覺有頭重感覺戴呼吸器工作0.110000.5-1h頭疼頭疼戴呼吸器工作0.1515000.5-1h危險危險戴呼吸器工作0.2200020-40min危險危險戴呼吸器工作0.3300010-30min危險危險戴呼吸器工作0.550005-10min致死致死戴呼吸器工作1100001-2min致死致死戴呼吸器工作說明:①引自濟鋼一煉廠《煤氣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計劃》(2004/6/8)②引自《工業(yè)企業(yè)煤氣安全規(guī)程》③引自寶鋼能源部編《煤氣防護》2.煤氣中CO含量表煤氣中CO含量氣體名稱CO含量高爐煤氣23-26%焦爐煤氣6-9%轉爐煤氣55-70%發(fā)生爐爐煤氣26-30%水煤氣3.煤氣主要成分表氣體名稱主要成分%燃燒溫度℃點火溫度℃COH2N2C02O2CH4CnHmH2S高爐煤氣30.03%1.9589.70.10.51470700~800焦爐煤氣6~835~604~72~40.4~0.824~282~40.1~0.32090580~660天然氣2020750~8504.氣體爆炸極限表氣體爆炸極限表氣體名稱爆炸極限(%)著火溫度下限上限高爐煤氣4668650~700焦爐煤氣5.630.4550~650轉爐煤氣18.283.2530發(fā)生爐爐煤氣15.4584.4650~700天然氣4.9615.7530一氧化碳12.575610~658氫氣4.275510~590甲烷5.115537~750氨15.727.4硫化氫4.345.5290苯1.28560乙炔2.382355~4805.氣體比重與密度表氣體比重與密度表氣體名稱化學式比重密度(kg/Nm³)高爐煤氣≈11.29~1.3焦爐煤氣0.348~0.3560.45~0.46轉爐煤氣1.363發(fā)生爐爐煤氣0.848~0.891.08~1.15空氣11.293氧氣O21.1051.429氮氣N20.971.251甲烷CH40.5530.717氨氣NH30.5890.7615一氧化碳CO0.9691.25氫氣H20.0690.899二氧化碳CO21.521.9656.部分有毒氣體在空氣中的允許量表部分有毒氣體在空氣中的允許量氣體名稱化學式最高允許(毫克/升)砷化氫As3H30.0003苯C6H60.05吡啶0.005硫化氫H2S0.01酚氣C6H6OH0.005氨氣NH30.03一氧化碳CO0.03氯氣CL20.0017.一氧化碳含量和工作時間的關系一氧化碳含量:mg/m3允許工作時間≤30可較長時間工作31~50連續(xù)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h51~100連續(xù)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0min200連續(xù)工作時間為15~20min>200必須佩戴防毒面具
篇2:水煤氣站微機油壓系統(tǒng)工藝安全操作措施
1、油溫的控制:油溫過高,油粘度下降,如果低于泵的使用要求,將影響泵的出壓和出率;油溫過高,油氧化速度加快,當溫度高于60℃時,溫度每升高10℃,氧化速度上升一倍,油氧化后產生油泥,粘結在系統(tǒng)油路各處,影響系統(tǒng)運行;油溫過高影響各密封點的密封,易產生泄漏。所以在操作上還應嚴格控制油溫,經常檢查冷卻器回水,保持冷卻水暢通及足夠的水量,并定期檢查清理,油經油泵壓縮后,溫度隨壓力升高而升高,在保證子閥門能正常開啟情況下,應將壓力控制在下限。泵內漏時,應及時修理,泵內漏產生內部循環(huán),溫升增加。在泵站所帶爐子全部停車時,應將泵停下。另外泵站應設置在通風陰涼處。
2、液壓油更換判斷:液壓系統(tǒng)所使用的液壓油應定期檢查、分析油品質。如化驗發(fā)現理化指標變化較大,如粘度變化±15%,水分0.1~0.2%,機械雜質0.05%,灰份0.05%,酸值增加至0.5時,需更換液壓油,但這種情況一般在使用1500小時以上才會發(fā)生。另外,經驗豐富的操作工還可以從油品有無異味、油的顏色不發(fā)黑、不發(fā)白、不乳化、無看得見的懸浮雜質等現象來確定是否需要更換液壓油。
3、液壓油過濾的要求:因為新油中仍可能含有相當數量的雜質,同時任何密封好的液壓系統(tǒng),要完全杜絕雜質進入系統(tǒng)中是不可能的,而且系統(tǒng)內部未清洗干凈的雜質也可能在運行中進入油箱,而系統(tǒng)內雜質將影響油泵、電磁閥、油缸等液壓元件的正常運行。因此,有的分級過濾(經過濾油機、加油口過濾、泵前過濾)是保證系統(tǒng)正常運行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各液壓元件穩(wěn)定運行,元件磨損減少,延長使用壽命。
在工作壓力小于0.7兆帕時,過濾精度一般要求過濾后系統(tǒng)雜質顆粒≤25~50微米。造氣油壓系統(tǒng)的液壓元件一般要求如下:齒輪泵﹤50微米;液壓缸﹤50微米;溢流閥﹤10~15微米;液壓控制閥﹤30微米?,F使用的紙板過濾機,過濾精度為﹤20微米,可滿足使用要求。
4、溢流閥的作用及操作中應注意事項:溢流閥的作用是調節(jié)系統(tǒng)工作壓力,保持系統(tǒng)壓力恒定,當系統(tǒng)壓力超過設定值時,溢流閥自動開啟,溢去多余的油回油箱,使系統(tǒng)壓力保持恒定,它由先導閥和主閥二部分組成。它的原理是當泵出壓升高時,壓力油作用于先導閥錐頭,彈簧被壓縮,先導閥通油增加,又作用于主閥,使主閥閥芯開大,多余油溢回油箱,使壓力下降。在操作中應注意切不要將先導閥彈簧錐頭壓死,否則在停爐后壓力升高,無法起溢流作用,憋壞油泵。
5、齒輪泵損壞的原因:引起齒輪泵損壞的原因主要為泵本身機件發(fā)生故障和不正常操作引起的故障。前者包括內部軸套損壞、鍵的損壞、密封損壞、連軸器損壞、軸承損壞等;后者包括溢流閥或出口截至閥全部關死,使泵壓力憋高,引起泵及電機損壞;進口過濾網堵塞嚴重,泵抽空,引起泵的損壞;有雜物吸入泵中,卡住齒輪,引起泵的損壞;油溫太高,油粘度過低,引起泵運轉不正常而損壞。
6、差動式液壓的原理及優(yōu)點:活塞上截面積為S1,活塞桿截面積為S2,活塞下截面積S3=S1-S2,當油缸有桿腔和無桿腔同時通入壓強為P的工作液時,活塞上截面受力F上=P?S1,活塞下截面受力F下=P?(S1-S2),因為F上>F下,所以活塞向下運動,這種在工作液同樣壓力下,利用活塞上下面積差而使活塞產生運動的原理,叫差動原理。其優(yōu)點是活塞在向下運動時,速度得到緩沖,減小閥門閥板對閥座的沖擊,同時可減少活塞內漏,又可使油路配管簡單。
7、油缸的分布配管和動作:各閥門油缸的配管均利用差動原理(下灰油缸采用直動原理),即各油缸有桿腔與高壓油總管相連接,無桿腔與各對應的電磁閥相連通。以吹風閥門動作為例,當電磁閥得電時,電磁閥動作使吹風閥油缸無桿腔油管在電磁閥內與底板上的回油口連通,這樣油缸無桿腔油回回油管,有桿腔壓力油使活塞向上運動,吹風閥打開;當電磁閥失電時,電磁閥動作使吹風閥油缸無桿腔油管在電磁閥內與底板上的壓力油管接通,利用差動原理,活塞向下移動,二次風閥關閉。
8、在爐子微機停下時,各電磁閥處于的位置:在爐子微機停下時,各電磁閥處于無直流電時的活塞位置上,爐子處于安全停車狀態(tài),這時除了煙道閥、上吹蒸汽閥、上行煤氣閥處于開的位置,其余閥門均關閉。處于開的閥門油缸無桿腔油管線通過電磁閥與回油連通,處于關的閥門油缸無桿腔油管線通過電磁閥與進油管連通。
9、爐子微機停下,閥站進油閥關死時,閥站油壓的變化:在爐子停下閥站進油閥關死時,如果電磁閥、油缸無內漏,閥站油壓應能基本保持穩(wěn)住,壓力不會馬上下降。如果出現壓力很快下降的情況,說明電磁閥、上吹蒸汽閥油缸、煙道閥油缸、上行煤氣閥油缸內漏大,應對這些電磁閥、油缸進行檢查,另外還要查手動泄壓閥和圓門兩個閥。
10、造成連接油缸膠管接頭漏油的原因及怎樣預防措施:
10.1、造成膠管接頭漏油的原因有:
1)、供油管線無支架、振動大,造成活接頭松動;
2)、膠管周圍溫度較高,橡膠老化;
3)、活接頭內O形密封圈老化或型號不對;
4)、膠管作用時間超過使用壽命;
5)、膠管安裝不正確,引起損壞。
10.2、消除辦法:
1)、供油管線加固,防止振動;
2)、遠離高溫區(qū);
3)、更換O型密封圈;
4)、有計劃更換膠管;
5)、按膠管安裝要求重新安裝。
11、蓄能器的作用及結構:
1)、蓄能器是儲有高壓液體的一種容器,它是將位能儲成壓力能,當接入工作時再將壓力能輸出。其主要用途是:一是用作蓄壓,即:積累能量;緊急操作時,作為應急動力源;短時間內提供足夠的壓力油源;補充密封液壓系統(tǒng)的漏油;補償壓力和流量。二是用作液壓緩沖,即:吸收油泵的油壓脈動;緩和沖擊力。
2)、現在使用隔式皮囊蓄能器,型號為N*Q-L40/160A型,公稱容積40升,壓力10兆帕。蓄能器上部有一個用耐油橡膠做成的氣袋(氣囊)充入一定壓力的惰性氣體(氮氣),蓄能器下部與壓力油管相通,下部進入一定量的壓力油。當油路系統(tǒng)油壓下降時,氣體膨脹將油壓出,當油路系統(tǒng)油壓升高時,氣體壓縮,體積減小,油進入蓄能器內儲存,以此實現其功能。
12、蓄能器在安裝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2.1、蓄能器在安裝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垂直安裝,氣閥向上;
2)、盡量靠近泵站附近,但應離開熱源;
3)、要牢固的固定在托架上;
4)、不能在外殼上焊接;
5)、在壓力油管及回油管間要有截止閥,可充油和放油。
12.2、蓄能器在使用中應注意:
1)、氣囊充氣前應從注油口注入少許液壓油,實現氣囊潤滑;
2)、應按規(guī)定壓力充氣,蓄能器可充氣壓力為系統(tǒng)最高壓力的25~90%,一般按系統(tǒng)最低工作壓力的85~90%沖壓;
3)、使用過程中必須定期對氣囊進行氣密性檢查,使用初期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若低于規(guī)定壓力必須及時充氣。使其處于正常狀態(tài);
4)、長期停用時必須將進出油閥關死;
5)、使用過程中還要經常檢查氣密性,發(fā)現泄漏應及時處理。當上部氣閥處有油泄漏時說明皮囊已破損,應更換新蓄能器;
6)、蓄能器是系統(tǒng)中必不可少的單元和應急措施,應處于良好使用狀態(tài)。
13、蓄能器在管道中的連接及注意事項:
蓄能器下端有一進出口油管,它接在泵站出口壓力總管上,并裝有進油閥。為了泄掉停用蓄能器的油壓,在其進出口油管上還裝有泄油閥。在正常操作時,進油閥打開,泄油閥要關嚴且嚴禁打開,打開后泵的壓力油就會從泄油閥直接泄掉,泵壓力打不上去。
篇3:煤氣倉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
1、煤氣倉的工作人員必須經市消防局安全培訓,考試合格才能上崗。
2、嚴禁攜帶火種進入煤氣倉,進入煤氣倉的工作人員不能穿帶釘的鞋子和晴倫的衣服,進入煤氣倉前把所有的通信設備關閉(手機、BP機、對講機)。
3、煤氣倉的工作人員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操作,以保證煤氣倉供氣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和供氣。
4、定期檢查煤氣倉法蘭接頭膠墊,是否完好,發(fā)現有漏氣的現象,立即通知工程部維修。
5、定期更換氣瓶接頭的膠墊,防止漏氣,定期檢查氣化爐的氣化情況,發(fā)現故障立即通知工程部維修排除故障。
6、如發(fā)現漏氣情況,立即開啟防爆排氣扇,把泄漏的煤氣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