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氣中毒事故搶險救災預案

煤氣中毒事故搶險救災預案

2024-07-15 閱讀 1411

1.煤氣中毒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向指揮部講清中毒地點、中毒人數、報告人姓名,并派人到事故現場附近路口迎接指揮部人員和搶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2.參加中毒事故搶救的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蘇生器、并攜帶備用氧氣瓶、CO檢測儀、擔架迅速奔赴現場,把中毒人員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放在空氣新鮮處。冬季須做好保暖工作。

3.檢查患者呼吸、脈搏、瞳孔、知覺情況,判斷中毒程度。4.煤氣中毒搶救程序:

(1)解開患者阻礙呼吸和血液循環的衣、帶,將肩部墊高10-15cm,使頭盡量向后仰,面部轉向一側,以利于呼吸暢通。(2)清理呼吸道:

A.清除口鼻內的灰塵、雜物及分泌物;

B.根據患者情況用開口器將患者口腔打開,用拉舌器拉直舌頭,放入適合的壓舌器;

C.如呼吸道有痰、分泌物或嘔吐物,可利用吸污器的口咽導管從鼻腔插入24-32cm,打開吸污閥,抽出污物。(3)輕微中毒:在空氣新鮮處休息,必要時給自主呼吸。(4)中度中毒:給自主呼吸,必要時給強制供氧。(5)重度嚴重中毒:給強制供氧,必要時配合施行體外心臟按摩。5.注意事項:

(l)如中毒者己脫離煤氣區域,煤氣專業人員及搶救儀器尚未到達,須先施行人工呼吸(CO2中毒嚴禁施行人工呼吸),直至防護儀器到達現場。

(2)一旦施行強制供氧,除恢復呼吸或由醫務人員確定死亡外,不準停止強制供氧。

(3)患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送往較遠的醫院,應就近送醫院,且不間斷供氧,并由醫務人員監護。

(4)用開口器時注意是否有假牙。

6.中毒程度與癥狀:程度癥狀處理方法輕度中毒頭痛、惡心、干嘔吐1、在空氣新鮮;2、適當給與氧吸入處休息;3、送附近醫務所治療。輕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臉色發白,四肢無力。給與自主呼吸搶救重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外,心率波動并逐漸減慢,瞳孔放大,呈潮式呼吸,指甲、面部、大腿內側呈櫻桃紅色,大小便失禁。強制供氧,加強護理。嚴重中毒心跳微弱并逐漸停止,瞳孔放大,對強光及反射消失,呼吸微弱,并逐漸停止,失去知覺。并配合施行體外心臟按摩,加強重點護理。7.搶救過程中,煤氣專業人員到達事故現場配合調查中毒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并督促實行,防止重復事故的發生。三、煤氣著火事故的搶險救災預案:1.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時,事故單位應立即向指揮部報告,講清著火地點.并派人到事故現場附近路口迎接指揮部人員和搶救人員、同時事故單位派煤氣防護專業人員趕赴現場警戒,防止閑人誤入,造成煤氣中毒。

2.著火較小、火勢不火,可直接用黃泥、濕草袋、CO2滅火器滅火。

3.直徑≤100㎜的煤氣管道著火時,可直接關閉隔斷裝置滅火。4.直徑>100㎜的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用消防器材滅火,煤氣壓力不得小于100Pa,嚴禁突然關閉隔斷裝置,以防回火。5.隔斷裝置通入蒸汽或氮氣應有專人負責操作。6.滅火后,要防止煤氣中毒,同時利用少量水噴灑管道降溫,以防管道燒紅后變形。

7.查明著火原因,找出煤氣泄漏點并進行處理,同時提出安全防范措施,督促執行,防止重復事故的發生。四、煤氣爆炸事故搶險救災預案:1.發生煤氣爆炸事故,事故單位應立即向指揮部匯報,并講清事故地點,派人到事故現場附近路口迎接指揮部人員和搶救人員,同時事故單位的煤氣防護專業人員立即趕赴現場,做好警戒。2.立即切斷煤氣來源,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以防回火爆炸。

3.各用戶立即停煤氣、切斷火源,關閉切斷裝置,向管道內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氣。

4.由于爆炸引起的著火、中毒,按著火、中毒事故處理。5.查明事故原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6.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未落實,嚴禁送煤氣恢復生產。五、公司煤氣系統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

總指揮:何達平副總指揮:(略)成員:(略)六、公司煤氣系統應急搶險救災分隊:第三小分隊(***廠廠):隊長:張銀生副隊長:陳躍武袁文軍李彥軍成員:……七.公司煤氣救護器材配備點及聯系電話:序號單位配置地點器材名稱臺數聯系電話1供給廠煤氣站空氣呼吸器四臺6401氧氣蘇生器兩臺2煉鐵廠3號爐干法除塵空氣呼吸器兩臺6481氧氣蘇生器一臺4號爐干法除塵空氣呼吸器兩臺6482氧氣蘇生器一臺3轉爐廠主控二樓調度室氧氣蘇生器一臺6739連鑄主控室空氣呼吸器一臺6772、6774風機房氧氣蘇生器一臺6751空氣呼吸器一臺4金康鑫成公司三樓主控室空氣呼吸器兩臺6787氧氣蘇生器一臺八、集團公司應急搶險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設于生產安全處聯系電話:6003、6044、6864、6132、3630253、6343、6820。

篇2:S鄉村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

鄉村防汛搶險救災應急預案

防汛是關系全社會各行各業、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工作,為了更好的貫徹執行“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方針,在上級防汛部門的指導下,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應急預案。

zz村位于安海北側,與鎮政府一溪之隔,面積3.2平方公里,由zz、佳坂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898戶,總人口3280人,分設二十個村民小組,八個兩委責任片區。本村共有外來人口1310人,多居住在工廠宿舍及村民出租的私房內。已全部納入本預案管理。

一、主要易發災害點

1、經調查摸底村范圍內有舊房八處,居住8戶27人。

2、村里通過的橋山公路(周豐收店口路段)因相對低洼遇洪水時。排防不暢,漫過路面,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易發災害點以每個小組確定了小組長,遇緊急情況,小組長必須迅速將汛情信息傳達到所負責小組的每家每戶,做好防范或轉移工作,具體詳見附表《zz村防洪搶險重點部位情況表》

二、防汛抗洪搶險救災應急小組:(見附表1)

《zz村防汛責任人名單》)

三、防汛物資儲備(附表2)

村部共備有雨衣29件,雨鞋29雙,應急燈8臺,警戒線100米,安全繩5條、防汛袋、救生衣等,詳見附表3《zz村防汛搶險物資儲備情況表》

四、組織防洪搶險救災

1、組織信息傳輸: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或同時采用電話、廣播等方式將臺風、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現災情等汛情信息及時通知村民,特急情況或電源通信中斷時,由村兩委和中心戶長,分頭入戶通知。

2、人員到位:接到鎮政府災害天氣預報時,實行防汛值班和村領導帶班制;當出現暴雨以上降水時,鎮下村聯絡員迅速到村,村兩委組織應急小組人員排班進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洪搶險應急小組回村待命不得外出,當應急小組成員得到集合命令時,應在10分鐘內趕到指定地點。

3、組織搶險:接到巡查人員或村民發現災情苗頭的報告后,兩委迅速召集應急小組人員到災害點開展搶險救災、撤離人員,若群眾不愿撤離時,由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下令抗洪搶險救災應急小組執行強制撤離,撤離安置地點部位情況表。當幾處災害點同時發生災情時,按如下責任分工開展搶險工作:

(1)危險房屋:

救災負責人:

組員:

(2)道路警戒:當橋山公路(周豐收路段)出現洪水漫過路面,為確保安全,進行封閉,禁止通行。

道路警戒負責人:

組員:

1、災后自救:由村兩委組織開展災后自救工作,內容包括:災民安置、疫情防疫、恢復生活生產秩序等。

2、災情收集上報,開展搶險救災的同時,各片區救災負責人要及時將災情狀況和搶險救災情況及時反饋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員迅速匯總上報鎮政府。

zz村支部委員會

zz村村民委員會

20**.3.2

附表1:zz村防汛責任人名單

鎮(街道)村(社區)責任人職務值班電話手機、聯系電話

附表2《zz村防汛搶險物資儲備情況表》

物資名稱單位數量存放地點備注

篇3:南城中心小學安全事故搶險救災應急預案

城南中心小學安全事故搶險救災應急預案

(一)發生火災應急預案

學校全體師生發現校園火災均應及時報警,迅速向學校領導匯報。發生在教育場所的火災,教育活動必須立即停止,并對人員進行安全轉移或疏散。如果有傷員,及時搶救。

1、火勢比較大,靠學校自己的力量難以撲滅或者重點部位(或其鄰近)發生火災,靠學校自己力量無把握短時撲滅,可能危及重點部位的,應立即直接撥“119”報警。同時采取自救措施,轉移物品,打開消防通道,疏散人員。立即切斷火區電源帶上滅火器材進行滅火,搶救國家財產,盡可能使國家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一般火災情況(火勢較小、火勢發展慢、損失小、靠學校自己力量可以撲滅)應立即組織自行撲火,事后將火災發生時間、地點、情況、撲火經過、采取的滅火方式和起火原因與后果等以書面形式報告上級。

3、立即組織師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域,同時立刻向中心校、鎮黨委政府及教育局報告火情。

4、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校園起火原因及財產損失情況進行仔細的調查,記錄在案,寫出書面報告逐級上報。

(二)因火災發生的緊急救助

1、平時抓緊防火安全教育,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防火自救技能,防患于未燃。教室的前、后門要隨時能夠開啟,以利疏散。

2、火災發生后要及時逐級上報,征得領導的指示。救火組成員緊急出動,同時利用一切辦法通報起火點、火情、風向等,及時報告疏散方向。

3、教師要根據預報的火情和自己的判斷組織學生疏散,教師最后撤離,保證損傷降到最低。

4、干部組織老師撤離,干部要最后撤離,保證損傷降到最低。救護組要做好傷員的救護工作,保證傷亡在最低限度。

5、組織好滅火工作,未成年人遠離火場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6、做好災后處理工作。

(三)發生惡性傷亡事故應急預案當學校內發生人員傷亡的惡性事故時,應立即保護現場,并報告學校領導。對未死亡人員學校應采取現場急救,無法或無能力救治、或者無法判斷傷亡情況,應及時向相關部門(公安部門、醫療救治中心等)報警。

對惡性傷害事故的原因要進行及時調查,實事求是,配合各部門提供相應證據證件。事故的處理根據調查結果以相關法律法規條例處理。

(四)發生傳染性疾病暴發、流行應急預案

應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等待醫療部門治療。加強預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擴散。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應及時采取如下措施:

1、對全校師生員工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發放必要的防護用品。在公共衛生場所完善洗手設備,提供流動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師生居所、工作室、人群聚集場所要增加通風的時間和強度。教育師生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增強抗病能力。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搞好居室衛生,勤曬衣被。

3、建議師生員工盡量避免接待外地來訪的客人,各種集體性人員聚集活動推遲或取消,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會議和集體活動。

4、一旦發生疫情,嚴控外來人員進入,教育學生自我保護,限制學生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對我校外出工作人員、學生實行登記制度,經醫院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才能復學。

5、學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五)發生臺風、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發生自然災害,必須以生命第一,學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學。對影響師生安全教育教學活動,都應及時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學路上可能危及學生生命安全的,應及時告知家長接送或在路上護送,也可以報警。對可預見性自然災害,應在未發生災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對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如地震、龍卷風等,應盡力采取保護和自救措施,事后應及時施救,并將事實情況通過匯報程序匯報。

(六)發生環境污染應急預案

1、調查學校周邊的環境污染源,如化工廠、液化氣廠等,如果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源頭物,因及時向環保部門聯系。并備案這些污染源可能產生的污染性質和處理辦法。

2、產生環境污染突發事件,應配合環保部門緊急疏散全校師生,并做好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疏散過程維護好師生的秩序。

3、平時對全校師生進行環保教育和環境污染自護自救教育。

(七)發生人為破壞事件應急預案

1、加強校園保衛和巡邏,阻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內。

2、發生爆炸、投毒等惡性事故,及時報警。學校應保護生者,進行人員安全疏散,對傷員進行救治。

3、發生綁架等突發事件,及時報警,并配合公安部門提供相關破案線索。

4、發生打架斗毆致人傷殘等突發事件,報警,應及時送傷害者到醫院診治,保護現場,調查原因。

(八)學生緊急疏散方案

1、平時在校上課期間,將教室前后門開啟,這樣一旦發生意外,師生可開啟后門增加逃生的機會(班主任教師事先將學生劃分好小組,指定好路線,避免出現擁堵)。

2、指定師生平常活動以及上下樓參加升旗、*、出操的行走路線,形成有序流動,避免擁擠。3、師生在校期間早晨、午間、課間及傍晚,每日安排值周生巡視,值日老師配合指導,維持課間樓內、外的秩序,及時發現并處理意外偶發事件,以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穩定。

(九)學生在校時間發生個別意外傷亡事件若學生在校園發生意外傷害事件,對受傷學生立即采取救護措施并立即送就近醫院搶救,同時立刻逐級上報發生的情況,爭取在上級的指導下,妥善處置有關問題,做好善后工作。并及時與家長聯系,在最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現場。詳細記錄事情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