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損壞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格式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熱電廠有4臺熱電聯產發電機組,其中#1、#2為哈汽生產的雙抽凝汽器汽輪機,#3為北重生產的單抽凝汽器汽輪機,#4為北重生產的背壓汽輪機。當汽輪機發生事故損壞后,不僅會發生廠用電中斷事故,并且處理不當可導致事故擴大,甚至導致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表12—1?#1、#2汽輪機本體技術規范項目單位規范項目單位規范型號CC-8.8.3/1.25/0.118主蒸汽壓力MPa8.83型式高壓、單缸、雙抽、凝汽式主蒸汽溫度℃535調節方式噴嘴調節工業抽汽壓力MPa1.28額定功率MW25供暖抽汽壓力MPa0.118最大功率MW30排汽室壓力Mpa(a)0.0047轉速r/min3000冷卻水溫℃20臨界轉速r/min1778冷卻水量T/h5400頻?率HZ50給水溫度℃217油箱容積M311額定工況蒸汽流量T/h156主油泵出力L/min2800額定工況工業抽汽量T/h60主油泵出口壓力MPa1.96額定工況供暖抽汽量T/h40主油泵進口壓力MPa0.098最大工業抽汽量T/h100轉向從機頭看順時針旋轉最大供暖抽汽量T/h90表12—2?#3汽輪機本體技術規范項目單位規范項目單位規范型號C25-8.83/1.275額定進汽量T/h152型式高壓、單缸、單抽汽、單抽器、沖動式供熱汽輪機額定調整抽汽壓力MPa1.275±0.294(0.981-1.57)額定功率MW25額定調整抽汽溫度℃303.8最大功率MW30進汽溫度℃535+5-10額定轉速r/min3000額定抽汽量T/h100轉子旋轉方向從機頭看順時針旋轉最大抽汽量T/h130轉子一階臨界轉速r/min1899排汽壓力MPa0.0035轉子二階臨界轉速r/min4375額定排汽量T/h35.32汽輪機級數級19回熱抽汽級數2GJ+1CY+2DJ進汽壓力MPa8.83給水溫度℃222.3表12—3?#4汽輪機本體技術規范項目單位規范項目單位規范型號B25-8.83/1.275額定進汽量T/h230型式單缸沖動式供熱汽輪機進汽溫度℃535+5-10額定功率MW25最大進汽量T/h280最大功率MW30額定排汽壓力MPa1.275高加停用工況MW25額定排汽量T/h186.03額定轉速r/min3000額定排汽溫度℃289.57轉子旋轉方向從機頭看順時針旋轉配汽方式噴嘴調節轉子一階臨界轉速r/min5000主油泵出口壓力MPa1.96轉子級數級9主油箱容量M311進汽壓力MPa8.83額定給水溫度℃220.6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防御與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事故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事故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核心,以全力保證人身、供熱、電網和設備安全為目標,以建立事故的長效管埋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為基本原則。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應急組織體系見圖12—1。
圖12—1汽輪機損壞事故應急組織體系圖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現場應急指揮部組?長:廠長副組長:副廠長、副書記職?責:發生汽輪機損壞事故后,現場應急指揮部全面組織開展事故應急工作。現場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主?任:副廠長成?員:各處室領導職?責:負責溝通情況和匯總信息,并及時向電廠應急指揮部或電廠領導匯報。3.2.2?現場設備隔離組組長:運行分場副主任成員:當班運行值長、各專業班組長(單元長)職責:熟悉汽輪機損壞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對應的相關設備、系統;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準確隔離汽輪機損壞事故所涉設備、系統和其動力源。3.2.3?引導疏散組組長:生產設備處處長成員:生產設備處各專業工程師職責:熟悉汽輪機損壞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根據事故現場人員分布情況,開辟安全疏散通道,組織疏散人員至安全地點。3.2.4?安全保衛警戒組組長:生產設備處負責安全管理的處長成員:電廠安全監察、消防專干、運行分場安全員職責:熟悉汽輪機損壞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現場通道,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統計進入事故現場施救人員人數,采集事故現場信息、辨識事故現場可能出現的次生事故源,及時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報告。3.2.5?現場施救組組長:運行分場主任成員:值長、專工、義務消防隊員等職責:熟悉汽輪機損壞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各類設備故障的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等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聽從指揮,不盲目行動,有序展開施救行動。3.2.6?救護后勤保障組組長:綜合辦公室主任成員:總務員、保潔班班長、工資員、打字員等職責:熟悉汽輪機損壞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應急后備物資的存放地點;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設立現場臨時救護站,置備應急車輛,聯絡專業救治資源,開辟人員救治綠色通道;記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和過程。3.2.7?應急值班室電廠設立汽輪機損壞事故應急值班室,值班地點為主控室,值班人員為值長,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遼寧省安全生產條例》、《二十五項反事故措施》、《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熱力機械部分)》、《**熱電廠汽輪機運行操作規程》等規定,并按照要求檢查、整改,不斷完善電廠管理制度。4.1.1?汽輪機的運行管理(1)按照汽輪機正常運行時的最高允許負荷,嚴禁超負荷運行。(2)建立健全汽輪機維護、檢查制度。(3)汽輪機的保護裝置投入率100%。4.1.2?嚴格落實巡回檢查制度熱機運行人員認真落實電廠《巡回檢查管理制度》,要認真細致檢查汽輪機的運行情況,如各瓦振動等,發現任何隱患要立即上報,有關處室要立即處理,對不能及時處理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4.1.3?落實各項試驗汽輪機的試驗項目和周期按《預防性試驗規程》所規定項目和周期進行,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2?預警行動4.2.1?預警汽輪機發生任何損壞事故均作為本預案的預警條件,發觀人應及時打閘停機,并向運行當班單元長及值長報告。事故報警要點:事故地點、事故情況、事故現場有無人員受傷情況、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4.2.2?接警運行當班值長在接到事故報警后,應立即啟動事故預案,并向運行分場主任報告。倘若事故發生在夜間或休息日,運行當班值長還應立即向廠部領導報告。接警的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應趕赴事故現場,辨析事故情況決定啟動何級應急預案,并通知召集各應急小組進行應急準備。接警的夜間或休息日廠部值班人員應立即召集廠內其他值班人員,趕赴事故現場,協同運行當班值長進行應急處置。5?信息報告程序電廠發生汽輪機損壞事故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供電局或**市調度中心報告的,電廠應當及時向上述部門報告。應急值班室值班人員接到汽輪機損壞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向應急指揮部或應急辦公室人員報告,并做好記錄。接到發生汽輪機損壞事故的報告后,根據應急指揮部指示,各處室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確證,并及時向應急指揮部報告情況。一旦出現事故報告且經查實,要立即上報集團公司,且對事故可能涉及的生產區域以及周邊的人員進行緊急通報,說明事故性質、采取的防護措施以及疏散撤離方案。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按照汽輪機損壞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Ⅰ、Ⅱ、Ⅲ、Ⅳ級響應。(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Ⅰ級響應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造成電廠發電、供熱系統完全癱瘓,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汽輪機損壞事故。(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Ⅱ級響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造成電廠全停,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汽輪機損壞事故。(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Ⅲ級響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且超出企業自身應急處置能力的汽輪機損壞事故。(4)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一般汽輪機損壞事故時啟動Ⅳ級響應。6.2?響應程序電廠發生汽輪機損壞事故由現場指揮部指揮救援,并通過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傳真等上報集團公司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決定啟動相應級的響應。制定施救方案,并安排、聯系相關施救人員配備安全防護用品(防塵、防毒面具;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護服等)進行救援。應急管理機構必須備有電廠各專業設備系統圖和汽輪機損壞應急處理流程圖。根據現場位置和情況,以保人身、保供熱、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決定停電、停汽的范圍,采取措施切斷汽輪機損壞爆發事故部位設備的電源。在切斷電源時,因小部位的電源可能未切除,施救人員在進入爆發部位區域時應與電氣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預防觸電。6.3?處置措施6.3.1?事故報警和初期處置汽輪機發生事故時保護應動作跳閘,運行人員應復歸警報把手,查看保護;檢查廠用電聯動情況是否良好;赴現場檢查故障點,斷開故障機組各部回路;匯報領導,聯系檢修;若保護未動作,應立即手切開關將故障機組與系統解列。發生汽輪機損壞事故時,發現人員應迅速將事故信息向值長匯報,值長是救援現場的指揮員,到達現場后要迅速掌握造成事故的情況,根據電廠的設備運行工況,果斷指揮應急救援人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擴大,確保人員、設備安全。值長負責聯系電廠人員和相關單位人員迅速趕赴生產現場,組織救災工作。如汽輪機損壞事故不能控制,在電廠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立即匯報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和人員,匯報時講明事故發生地點、情況、人員安全、設備損壞等詳細情況,聽從集團公司的統一指揮和調度。必要時指揮部要對受到威脅的工作人員進行疏散,疏散的通道以廠內的消防通道為主。6.3.2?汽輪機損壞事故的應急展開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臨近設立指揮場所,設立明顯標志,宣布啟動汽輪機損壞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小組的應急行動。各應急小組接到啟動應急預案命令后,應立即向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集結、報到,并統計人數;有條件的應讓人員佩戴明顯的識別標志。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到達事故現場后,應根據損壞設備、人員受困、設備、物資情況,下達疏散人員、施救、轉移物資等指令,有組織地指揮各應急小組展開行動。事故中如伴有或次生人身傷亡、廠用電中斷等事故,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應及時啟動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事故應急中,根據事故程度、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就近警察或武警人員增援,為幫助實施警戒、疏散、解救受困人員等提供人力資源。事故應急中,根據事故程度、人身傷亡等情況及時請求消防、醫療等專業機構增援,為幫助實施行動提供專業支持。事故消除后,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確保人員恢復生產中的安全。制定恢復生產方案,先逐步恢復未受損壞的部分設備,盡快恢復生產。以全部主設備恢復正常運行為結束點,汽輪機損壞應急工作任務完成后,由應急指揮部下達解除應急狀態的命令。7?應急保障??根據集團公司物資管理規定,可以采取物資聯儲等方式對事故備件進行儲備,保證在事故情況下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供事故備件。7.1?通信與信息保障應急中使用的對講機頻道、有關人員的電話號碼見附錄A。7.2?應急隊伍及裝備保障應急隊伍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值班人員、義務消防隊員及外部救援部門人員。應急裝備包括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塵面具、對講機、水帶、防噪耳罩等。
篇2:防止汽輪機通流部分嚴重磨損事故措施
1、啟動運行中,注意監視軸向位移和推力軸承溫度變化趨勢,并與類似啟動相比較,變化較大時,應查明原因。
2、啟動過程中,高、低壓旁路投入時,注意必須重點監視高壓缸排汽溫度,若此溫度高于規定值(432℃),必須打閘停機。
3、機組運行中,發現汽缸或發電機內有明顯的金屬磨擦聲或異常噪音,應立即打閘停機。
4、投盤車時,在使用自動、手動方式盤車均失敗時,嚴禁強行盤車。
5、機組發生劇烈振動,軸振超過250um而保護未動時,立即打閘停機。
6、禁止負荷大幅度擺動。
7、機組處于盤車狀態時,運行人員應手持聽針就地對每道瓦進行認真測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聯系領導部門人員確認處理。原因未查清、未解決前機組禁止啟動。
篇3:汽輪機悶缸技術措施要求
(包括手動盤車)或盤不動,而汽缸和轉子溫度比較高,將有可能引起汽缸和轉子發生永久性變形,造成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當發生此類事故時,為保證汽輪機安全,降低汽輪機上下缸溫差,防止汽缸和轉子發生永久彎曲,應采取汽輪機悶缸。悶缸措施如下:
1、確認盤車裝置無法投入(包括手動盤車),特別是盤不動時,不能用吊車或蒸汽沖轉強行盤車,以免造成汽輪機通流部分損壞。
2、盡可能保持潤滑油泵、頂軸油泵運行,以降低瓦溫保證不化瓦。
3、機組停機后,立即破壞真空,當轉速降至零時,停止軸封供汽。
4、關閉冷再至輔汽前后隔離門。
5、關閉主、再熱蒸汽管道疏水手動門和氣動門,關閉汽機本體疏水手動門和氣動門。
6、確認各抽汽電動門關閉,聯系儀控強關各抽汽管道上疏水門與汽輪機相連的所有疏水進行汽輪機悶缸。
7、悶缸過程中要嚴密監視汽缸溫度并定期疏水,以防汽缸積水。
8、加強對大機差脹、軸移、偏心、軸承溫度、上下缸金屬溫度和溫差、第一級金屬溫度、高、低壓軸封溫度等參數監視,并按時抄表。
9、“悶缸”一段時間后,汽缸及轉子上下溫差減小,汽缸上、下缸溫差小于50℃后進行手動試盤車,若能盤動,每隔20分鐘盤動180度,直至偏心為0或正常范圍后投入連續盤車。
10、針對由于汽輪機軸承斷油造成汽輪機盤車盤不動的情況,汽輪機進行悶缸直至缸溫降至150℃以下,方可進行檢修工作。
11、其他未盡事宜按運行規程規定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