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供電公司設施損壞事件處置應急預案

供電公司設施損壞事件處置應急預案

2024-07-16 閱讀 2558

1編制目的及依據

1.1為提高電力設施遭自然災害和外力破壞時的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證電力設施安全正常運行,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應急預案編制規范》、《中華人發共和國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1.2本預案適用于應對和處理自然災害、盜竊、人為破壞、交通肇事造成電力設施受損引起大面積停電事故或惡劣影響案(事)件。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突出快速反應和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2.2統一指揮。成立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在**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力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開展工作。

2.3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發揮和依靠團隊的作用和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2.4依靠科技,提高設備防盜水平。采用先進的技術,輸電線路沿線安裝防盜帽,防盜拉線棒,加強宣傳力度,沿線作好電力設施舉報電話及舉報獎勵電話,變電站安裝遙視報警裝置,可有效防止電力實施破壞。

2.5重點工作。在外力破壞電力設施受損中,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范圍進一步擴大;及時修復受損設施;配合保險公司等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

公司成立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負責處理公司電力設施受損應急處理工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組成如下:

指揮長:***

政委:

副指揮長:

成員:

3.2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統一領導公司電力設施應急處理、事故搶險工作;

(2)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

(3)宣布公司進入和解除預警狀態;

(4)宣布公司進入和解除應急狀態;

(5)宣布公司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發布具體應急指令,指揮協調實施應急預案;

(6)發布相關信息。

3.3各專業救援搶修機構及人員

(1)主電網搶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配電網搶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物資供應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克。

(4)后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等

(5)安全保衛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6)媒體宣傳組

組長:

成員: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加強巡視,發現異常及時匯報。

(2)利用群眾聯防手段,定期巡視危險地段。

(3)建立外力破壞檔案,對嚴重破壞地段進行重點監控。

4.2預警級別

結合有關要求,我公司采用四級預警方法來表示電力設施損壞程度。

(1)紅:重要變電站、輸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嚴重威脅電網安全運行。

(2)橙:220千伏輸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發生到桿(塔)、斷線事故。

(3)黃:110千伏輸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發生到桿(塔)、斷線事故。

(4)藍:多條配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發生停電事故。

5信息報告程序

運行人員及巡視人員發現外力破壞事件及時上報調度值班員,由調度值班員按公司相關規定,及時匯報公司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在接到報告后10分鐘內趕到調度通信中心。

公司其他人員為第一接報人時,應立即通知調度值班員,如與本人相關工作應及時趕赴現場。

接到外部人員報案應詢問報案人基本情況及聯系方式,接案人員要做好詳細記錄。并匯報公司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

安全保衛組根據情況報公安機關、交通警察、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

6應急處置

6.1應急指揮及行動

6.1.1“紅”色預警響應。當發生“紅”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搶修。值班調度員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6.1.2“橙”色預警響應。當發生“橙”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搶修。值班調度員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盡快恢復故障設備運行。

6.1.3“黃”色預警響應。當發生“黃”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搶修。值班調度員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盡快恢復故障設備運行。

6.1.4“藍”色預警響應。當發生“藍”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進行事故搶修,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恢復重要用戶供電。由信自息通信組及時向社會說明停電原因。

6.2.資源調配及事故搶險

發生重大電力設施破壞事故時,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迅速調集事故搶險隊伍和物資儲備,盡快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險,排除險情,修復事故設備。

6.3處置措施

6.3.1公司管所屬單位或個人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將接警情況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長、副指揮長)根據事(件)故嚴重程度,召集緊急會議,研究決定是否進入預警狀態或直接進入應急狀態,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做出決策和部署,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各單位、各部門按職責分工,立即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6.3.2安全保衛組協助保險、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勘查、情況說明。

6.3.3安全保衛組安排人員保護現場,等搶修人員到達搶修受損設施。

6.3.4評估損失。

6.3.5做好證據收集、保險賠償工作。

6.3.6及時發布信息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應急物資管理

公司生產技術部提出裝備保障必備的清單,并負責督辦檢查。

7.2應急所需資金

公司各部門應投入必要的資金,配備外力破壞應急所需的搶修工器具、通信、交通等各類裝備和電力搶險物資。

7.3備品備件管理

公司各部門應認真做好備品備件和生產資料的儲備和管理工作,以及事故搶修的準備工作。

8、附則

8.1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8.2負責制定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安排電力設施人防、技防措施,搞好宣傳工作。

8.3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開始施行。

8.4領導小組有關人員或部門聯系電話。

篇2:供電公司設施損壞事件處置應急預案

1編制目的及依據

1.1為提高電力設施遭自然災害和外力破壞時的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減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保證電力設施安全正常運行,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應急預案編制規范》、《中華人發共和國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1.2本預案適用于應對和處理自然災害、盜竊、人為破壞、交通肇事造成電力設施受損引起大面積停電事故或惡劣影響案(事)件。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突出快速反應和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2.2統一指揮。成立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在**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電力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開展工作。

2.3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建立聯動協調制度,充分發揮和依靠團隊的作用和力量,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

2.4依靠科技,提高設備防盜水平。采用先進的技術,輸電線路沿線安裝防盜帽,防盜拉線棒,加強宣傳力度,沿線作好電力設施舉報電話及舉報獎勵電話,變電站安裝遙視報警裝置,可有效防止電力實施破壞。

2.5重點工作。在外力破壞電力設施受損中,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事故范圍進一步擴大;及時修復受損設施;配合保險公司等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

公司成立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負責處理公司電力設施受損應急處理工作。

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組成如下:

指揮長:***

政委:

副指揮長:

成員:

3.2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統一領導公司電力設施應急處理、事故搶險工作;

(2)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

(3)宣布公司進入和解除預警狀態;

(4)宣布公司進入和解除應急狀態;

(5)宣布公司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發布具體應急指令,指揮協調實施應急預案;

(6)發布相關信息。

3.3各專業救援搶修機構及人員

(1)主電網搶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配電網搶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物資供應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克。

(4)后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等

(5)安全保衛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6)媒體宣傳組

組長:

成員: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1)加強巡視,發現異常及時匯報。

(2)利用群眾聯防手段,定期巡視危險地段。

(3)建立外力破壞檔案,對嚴重破壞地段進行重點監控。

4.2預警級別

結合有關要求,我公司采用四級預警方法來表示電力設施損壞程度。

(1)紅:重要變電站、輸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嚴重威脅電網安全運行。

(2)橙:220千伏輸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發生到桿(塔)、斷線事故。

(3)黃:110千伏輸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發生到桿(塔)、斷線事故。

(4)藍:多條配電線路遭受外力破壞,發生停電事故。

5信息報告程序

運行人員及巡視人員發現外力破壞事件及時上報調度值班員,由調度值班員按公司相關規定,及時匯報公司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在接到報告后10分鐘內趕到調度通信中心。

公司其他人員為第一接報人時,應立即通知調度值班員,如與本人相關工作應及時趕赴現場。

接到外部人員報案應詢問報案人基本情況及聯系方式,接案人員要做好詳細記錄。并匯報公司電力設施受損應急領導小組。

安全保衛組根據情況報公安機關、交通警察、保險公司等有關部門。

6應急處置

6.1應急指揮及行動

6.1.1“紅”色預警響應。當發生“紅”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搶修。值班調度員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6.1.2“橙”色預警響應。當發生“橙”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搶修。值班調度員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盡快恢復故障設備運行。

6.1.3“黃”色預警響應。當發生“黃”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成立現場指揮部,進行事故搶修。值班調度員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盡快恢復故障設備運行。

6.1.4“藍”色預警響應。當發生“藍”色警戒狀態時,調度值班人員應將情況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副指揮)長應盡快組織人員到達現場,進行事故搶修,應根據當時電網實際方式,綜合平衡后,調整運行方式,恢復重要用戶供電。由信自息通信組及時向社會說明停電原因。

6.2.資源調配及事故搶險

發生重大電力設施破壞事故時,公司應急領導小組應迅速調集事故搶險隊伍和物資儲備,盡快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搶險,排除險情,修復事故設備。

6.3處置措施

6.3.1公司管所屬單位或個人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將接警情況向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應急領導小組(指揮長、副指揮長)根據事(件)故嚴重程度,召集緊急會議,研究決定是否進入預警狀態或直接進入應急狀態,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做出決策和部署,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各單位、各部門按職責分工,立即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6.3.2安全保衛組協助保險、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勘查、情況說明。

6.3.3安全保衛組安排人員保護現場,等搶修人員到達搶修受損設施。

6.3.4評估損失。

6.3.5做好證據收集、保險賠償工作。

6.3.6及時發布信息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應急物資管理

公司生產技術部提出裝備保障必備的清單,并負責督辦檢查。

7.2應急所需資金

公司各部門應投入必要的資金,配備外力破壞應急所需的搶修工器具、通信、交通等各類裝備和電力搶險物資。

7.3備品備件管理

公司各部門應認真做好備品備件和生產資料的儲備和管理工作,以及事故搶修的準備工作。

8、附則

8.1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8.2負責制定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安排電力設施人防、技防措施,搞好宣傳工作。

8.3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開始施行。

8.4領導小組有關人員或部門聯系電話。

篇3: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本規定中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是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意外通過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損皮膚或或胃腸道外途徑(針刺、人咬傷、擦傷和割傷等途徑穿透皮膚或粘膜屏障)接觸HBV、HCV、HI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狀態。

  醫院工作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后,應立即按下述程序處理:

一、局部處理

  1. 肥皂液和流動清水清洗污染局部皮膚。

  2. 污染黏膜時,應用大量生理鹽水反復對黏膜進行沖洗;

  3. 如有傷口時,輕輕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傷口,避免擠壓傷口局部,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傷口。

  4.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劑,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

二、報告程序

  1.在局部處理完成后,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寫職業接觸登記表備案。

  2.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職業接觸級別、病毒載量水平等評估感染風險、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必要時征得源患者同意后進行經血傳播疾病病原檢測 。

  3.發生HIV接觸后,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西安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85521006 85525625 節假日:衛曉麗 13060422155)。

三、根據接觸病原體的種類采取相應的預防處置措施。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原抗體情況,了解既往免疫狀態。

  2.無保護性抗體者,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種乙肝疫苗。

  3.有保護性抗體者或為乙肝病毒感染者,無需處理。

  4.在最后一劑疫苗接種1個月~2個月之后進行病毒抗體追蹤檢測。

  (二)丙型肝炎病毒(HC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無接觸后預防措施。

  3.接觸6周后檢測病毒RNA;6個月之后進行丙型肝炎抗體追蹤檢測。

  (三)艾滋病病毒(HI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接觸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3.接觸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個月時對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

  (四)梅毒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預防性應用長效青霉素。

  3.接觸后3個月檢測梅毒抗體。

  (五)若發生其它血源性傳播疾病職業接觸,由傳染科、防???、醫院感染管理科共同制定預防處理方案。根據疾病的平均潛伏期進行追蹤檢測。

四、群體性職業接觸處理報告、處理

  1.報告程序:當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3名以上工作人員在從事針對同一源患者的醫療活動而發生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事件,立即進行核實、調查,確定為群體性職業接觸事件者向院領導匯報。

  2.風險評估: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人數、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

  3.預防處置措施:

  ①對于HBV、HC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群體性接觸事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依據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暴露級別、接觸者免疫狀況等因素指導接觸者進行相應的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并進行隨訪、監測。

 ?、趯τ贖IV群體性接觸事件,盡快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暴露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五、預防處置費用及補償政策:

  (一)本院正式職工及合同制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各項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費用均由醫院承擔。進修、實習、試工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發生職業接觸,其檢測費用由醫院承擔,但預防用藥及免疫接種費用由個人自付。

  (二)發生職業接觸的醫務人員在隨訪期內確診已感染了血源性疾病,參考損傷時執行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規定程度,醫院給予適當的補償:

  1.按照規定防護發生意外傷害的感染者,按照工傷申報程序進行申報鑒定,在鑒定結果未確定前,醫院承擔醫保費用中的全部自付部分,鑒定結果出來后按結果規定對待。

  2.由于他人的違規操作造成當事人受傷而致感染的,違規者應承擔一定比例的費用及責任。

六、總結、分析:

  每年對發生的職業接觸個案進行匯總,確定多發科室、多發人群、多發地點及危險因素;對群體接觸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醫務人員自身防護不足之處,進行相關知識培訓、補充防護用品等,將接觸機率降至最低。

  本預案與國家或上級部門法規有不符之處,按照國家或上級發布的法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