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爆炸事故演練方案范本
一、演練目的
本次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演練是根據公司試生產前安全應急工作需要,根據事業部《鍋爐爆炸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響應程序的要求組織進行,旨在提高公司、事業部各級各類人員應對由于鍋爐制造安裝的質量不佳,存在缺陷,加上管理不善,操作不當等原因發生的鍋爐爆炸,目的是演練鍋爐爆炸事故的響應、控制、處置突發事故能力,抑制事故危害的蔓延擴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本著“預防為主、救援及時、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定本演練方案。
二、演練時間:2014年2月21日9時
三、演練地點:鍋爐裝置現場
四、事故模擬狀態:1#鍋爐爆炸事故
演練前的準備
鍋爐裝置各單位負責落實演練所需物資器材
六、演練指揮部、救援專業隊伍的組成及任務
演練總指揮:朱慶和
職責:全面負責演練準備、組織、指揮公司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向公司及相關部門匯報事故信息,下令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負責根據事故應急救援開展開展情況向公司匯報事故應急救援處置信息或提出支援、啟動上一級預案的申請。
現場指揮:李永宏
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1、現場設備隔離組及其任務
隊?長:張海榮
隊?員:苗宇寬?石利平?袁慶虎程剛?丁占平?郭海宏?段有光?
姜鳳叢?何軍?趙云?
職責:熟悉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對應的相關設備、系統;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準確隔離鍋爐事故所涉設備、系統和其動力源。
2、引導疏散組及其任務
隊長:馬官永
隊員:范明德?孫國戰?孟慶云?張欣?
職責:熟悉鍋爐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根據事故現場人員分布情況,開辟安全疏散通道,組織疏散人員至安全地點。
3、救護后勤保障組及其任務
隊?長:靳秉權
隊?員:曹新德?張漢軍?畢海濱?劉文杰?
職?責:熟悉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應急后備物資的存放地點;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設立現場臨時救護站,置備應急車輛,聯絡專業救治資源,開辟人員救治綠色通道;記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下達的指令和過程。
4、安全保衛警戒組及其任務
隊?長:尹姜華
隊?員:申忠毅?于文強?李金良?鄭瑤
職?責:熟悉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所涉位置相關道路和周邊環境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接受指令,疏通事故現場通道,設立警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統計進入事故現場施救人員人數,采集事故現場信息、辨識事故現場可能出現的次生事故源,及時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報告。
5、現場施救組及其任務
隊?長:楊永和
隊?員:馬國強?孟兆青?王東升白磊?袁斌?金勇鋼賀勇霖
職?責:熟悉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的內容以及各類設備故障的施救方法、所涉位置水源、消防器材、通道等情況;應急預案啟動時迅速向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集結,聽從指揮,不盲目行動,有序展開施救行動。
七、演練模擬過程及有關要求
?1、在鍋爐裝置模擬:“有鍋爐爆炸發生的情景,汽水管道泄漏”并有兩名員工受傷(躺在現場)。
2、首先由事故崗位人員向當班值長匯報“1#鍋爐發生爆炸事故”。
3、值長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向總指揮匯報:“1#鍋爐發生爆炸,并有兩名員工受傷,請求是否啟動《事業部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4、總指揮接到值長的“報告”后,根據事故情況,下令“立即啟動事業部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向公司相關部門和領導匯報事故信息后,趕赴事故現場。(主控室)
5、值長發出啟動事業部鍋爐爆炸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指令“各應急救援分隊”緊急趕赴事故現場(主控室)集合。
6、現場指揮、各應急救援分隊長接到指令后,向調度匯報“匯報詞為“**隊收到”、“現場指揮收到”。
7、各分隊隊長通知其隊員趕赴事故現場集合。
8、各分隊長到達現場后向現場指揮匯報(先到先匯報),“**分隊幾人已集合完畢,整裝待令,請指示”。
9、各分隊長匯報結束后,現場指揮向總指揮匯報應急準備情況:匯報詞“報告總指揮、各應急救援分隊已集結完畢,整裝待命,請指示”。
10、總指揮下令:“各分隊按任務分工立即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11、各分隊接到指令后,進入應急救援工作區域,按照職責分工任務不同要求開展工作。
12、各分隊按照救援工作開展情況,由各分隊長向現場指揮匯報應急救援工作開展情況。匯報詞如下:
現場設備隔離組:“報告現場指揮,事故險情已排除,事故中受傷的兩名員工已經救出,各崗位人員已全部疏散完畢,并轉移到安全集合點,請指示”。
現場指揮:“繼續對事故現場損壞設備設施進行排查、清理,并進行搶修,盡快恢復生產”。
現場施救組:“報告現場指揮,初步判斷潛在隱患已排除,事故現場人員已疏散至應急集合點,事故中受傷的兩名員工已被救出,已送往烏達中心醫院進行救治,請指示”。
現場指揮:“繼續對周圍設備進行降溫、對各廠道路口繼續進行警戒,防止閑雜人員進入事故區域”。
引導疏散組:“疏散通道已建立,各崗位人員已全部疏散完畢,共**人,并轉移到安全集合點,請指示”。
現場指揮:“原地待命”。
安全保衛警戒組:“報告現場指揮,應急救援隊員對各路口已進行了警戒,非救援人員沒有進入現場,疏散人員**人,警戒工作正常,請指示”。
現場指揮:“繼續進行警戒”。
救護后勤保障組:“報告現場指揮,緊急救援物資已運抵現場,應急救援搶修所需材料已全部準備到位,請指示”。
現場指揮:“原地待命”。
13、現場指揮結合各應急救援分隊救援工作開展情況,向總指揮進行匯報。
匯報內容如下:“報告總指揮,受傷人員已被安全救出,送往烏達中心醫院后正在接受治療,現場險情已排除,搶險救援分隊正在進行搶修,現場人員全部被安全疏散,事故點附近各廠道口已進行了警戒,應急救援物資已落實到位,技術指導人員現場指導搶修,預計12:00能夠恢復生產。請指示”
14、總指揮接到匯報信息后,將信息處置情況立即向公司領導及安全生產部進行匯報。同時下令:“現場施救組繼續全力進行搶修,其他各分隊關閉應急救援程序”。
15、各應急救援分隊接到“關閉應急救援程序”后,立即組織人員回到集合點(主控室)進行集合。
16、現場指揮宣布“演練結束”,并根據演練情況及暴漏的問題進行講評。
17、總指揮做講評。
18、觀摩領導講話。
19、觀模領導講話。
20、現場指揮下令“解散”。
八、參加演練人員著裝、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注意事項
?1、所有參加演練人員必須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穿戴齊全,攜過濾式防毒面具。消防撲救人員、搶險救援人員穿防燙服,戴壓縮空氣呼吸器。
2、現場警戒人員,攜帶過濾式防毒面具。
3、環境監測人員穿白大褂,攜帶化驗器材。
4、所有參加演練人員必須行動迅速,不得邋邋遢遢。
九、演練所需器材一覽表。
序號
名稱
數量
單位
備?注
1
手持對講機
12
部
現場施救組頻道1
安全保衛警戒組頻道2
救護后勤保障組頻道3
引導疏散組頻道4
現場設備隔離組頻道5
2
單架
2
副
3
紗布(繃帶)
2
卷
4
過濾式防毒面具
10
具
5
壓縮空氣呼吸器
2
臺
6
防高溫服
2
套
7
警戒線
200
米
8
工具
6
套
9
應急車輛
1
臺
10
8Kg磷酸銨鹽滅火器
5
具
11
DN100消防水帶
2
條
12
水流槍
2
把
13
消火栓井蓋撬桿
3
把
14
消火栓閥門開關把柄
3
把
15
煙霧彈
4
顆
16
條桌
4
張
17
椅子
12
把
18
橫幅
1
條
19
數碼相機
1
部
20
應急集合標志牌
1
個
應急預案演練評估表
演練單位:
預案名稱
演練類別
□綜合演練?□專項演練?□現場處置演練?□實戰演練?□桌面演練?
演練時間
年?月?日時分至時?分天氣:□晴?□陰?□雨?□冬?
演練地點
組織單位
參加單位
演練?過程?描述
演練評估
預案評估
操作性:□全部能夠執行?□執行過程不夠順利□明顯不適宜適宜性:□能滿足應急要求□基本滿足?□不充分,必須修改
演練評估
參演人員:□好□較好□基本到位□不到位現場物資:□好□較好□基本到位□不到位?演練安全措施:□好□較好□基本到位□不到位
指揮評估
整體組織指揮:□好□較好□基本到位□不到位各應急小組分工:□好□較好□基本到位□不到位
協作評估
信息報告:□報告及時□基本到位□聯系不上?各部門配合:□按要求協作□基本到位□行動遲緩?政府主導作用:□發揮良好□基本到位□不配合?其它參與單位:□按要求配合□基本到位□不配合?
聯動機制評估
與相關駐軍、企業救援隊伍及其他社會救援力量的聯動機制:□已建立,能滿足應急處置需求□已建立,基本滿足需求□沒有建立,有待建立完善□無須建立
總體評價
□優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
突出問題
評估人員簽名
說明
1.此表由演練組織單位填寫,演練后一周內報事業部HSE備案。?2.根據演練情況,選擇表內適當的項目,在□中打“√”,相關評估人員簽名。?
3.演練單位必要時邀請相關單位人員觀摩。
現場處置演練
一、演練目的
本次汽輪機潤滑油系統著火現場處置方案演練主要為提高員工現場處置突發事故能力,抑制事故危害的蔓延擴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
二、演練時間:2014年2月22日9時
三、演練地點:汽機裝置8米運轉層
四、事故模擬狀態:1#機潤滑油系統著火
五、演練前的準備
汽機裝置負責落實演練所需物資器材
六、參加演練人員:何軍、趙云、郭振興、姜鳳叢、韓冬柏、梁永華、趙玉田、李睿
七、汽輪機潤滑油系統著火
7.1?事故特征:
為了保證汽輪機正常運行,每臺汽輪機都配置了潤滑油系統,并在汽機4.5米處安裝了油箱。一旦潤滑油系統泄漏,周圍的高溫高壓設備容易使潤滑油著火,嚴重威脅機組安全和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事故發生地點為汽輪機主廠房0~8米的油系統。
7.2?現場處置程序:
(1)應立即匯報值長,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攜帶就近的干式滅火器到著火部位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將火撲滅或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維持機組運行。
(2)如果火不能立即撲滅,威脅機組運行,應破壞真空,故障停機;立即撥打“119”,請求烏達區消防隊滅火;同時派人到廠門口接車。
(3)若調速油著火,禁止啟動調速油泵,用潤滑油泵停機,威脅主油箱時開啟事故放油門,并控制油位下降速度,以保持轉子在惰走過程中軸承不斷油,待轉子靜止后方可將油放完。
(4)切斷火區電氣設備電源。
7.3?注意事項:
(1)根據著火情況和范圍啟動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2)滅火時,應使用干式滅火器,禁止使用水滅火。
(3)滅火時,應站在上風向,必要時,應佩帶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4)停機時,應加強鍋爐運行參數的監視,防止超參運行。
(5)滅火或操作中,如果有工作人員受傷,應立即急救并聯系車輛送往就近醫院。
篇2:某外國語中學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為有效地防止事故發生和在萬一發生事故后能科學、合理、有序、有準備等進行事故處理,減少人財物損失。
(二)編制依據
嚴格按照《鍋爐房安全管理規則》《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等規定,結合校園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受困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
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
3.保護環境優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為加強對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指揮和協調,成立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校長室。
1.組織機構
報警:110
總指揮:z
副總指揮:z
通訊組:z
安全保衛組:z
人員疏散組:z
后勤組:z
運輸組:z
救援組:z
醫療組:z
2.職責
(1)指揮部職責:鍋爐爆炸事故發生后,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現場指揮,審批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2)成員單位職責
通訊組:負責承接鍋爐或壓力容器泄漏、爆炸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現場;協調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情況和應急處理進展情況;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做好相關記錄。
安全保衛組:負責監督搶險救災工作中的各項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實;負責事故損失的調查、匯總和上報并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人員疏散組:負責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和警戒,組織事故可能危及區域內的人員疏散撤離,對人員撤離區域進行治安檢查,保證應急人員出入和物資運輸的道路交通暢通和現場治安及危險源的控制,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危險區域;參與事故調查處理。
后勤組:負責落實搶險資金;負責與各部門配合,保證車輛、、搶救物資、材料、工具和設備及時到位。組織或協助對事故的善后安撫處理工作;負責對搶險資金使用的監督。
運輸組:負責現場車輛的調配,物資和人員的運送。
救援組:配合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治療;協助做好事故處理過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監控
(1)鍋爐應安裝自動給水調節器,并在控制室便于崗位人員操作的地方裝設手動給水調節裝置。
(2)蒸汽鍋爐應裝有引風機、送風機的事故按鈕和聯鎖裝置,并定期試驗。
(3)鍋爐、壓力容器應按照規定進行定期檢驗。
(4)各種熱工儀表和電氣儀表應按照規定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定期校驗。
(5)定期按規程要求進行高壓加熱器危急泄水門試驗。。
2.預警行動
(1)按照相關規定定期由有資質的單位對鍋爐、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進行安全檢驗,并對檢驗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整改完成前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2)崗位操作人員應有高度的責任心,精心監盤、謹慎操作,按時對設備進行巡回檢查,保證設備巡檢質量;按規定對各種安全保護裝置進行定期試驗,及時發現設備運行過程中的異常現象,及時整改。
(3)崗位操作人員在巡檢過程中,發現安全保護裝置失靈,設備發生重大異常,應迅速上報當班值長和本單位值班人員,確定設備能否繼續運行,當班值長要迅速通知單位領導及檢修人員及時處理。在繼續運行過程中要采取相關措施,保證安全運行;若運行中不能處理時,立即停運該設備。
3.信息報告程序
報告順序是:發現人――校園職能部門領導――校園分管領導――校園主要領導。
四、應急處置
1.響應分級
Ⅰ級響應:發生鍋爐事故,設備損失較輕的(受熱面局部爆管等),且無人員傷亡只需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即可控制的,并向學校報告。
Ⅱ級響應:發生鍋爐事故,設備損失嚴重的(鍋爐爆炸),或造成3人以下人員傷亡或有毒有害物質局部泄漏,預計發生的事故或災情不能被本預案處理或控制,向學校匯報,請求支援。
2.響應程序
(1)應急行動
事故單位是處理事故的具體實施者。指揮部成員未到達現場前,在現場的最高行政領導行使現場指揮權,具體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制定現場搶險方案和措施并實施。指揮部成員到達現場后,立即向其匯報事故處理情況,同時移交指揮權。各成員單位按各自專業職責開展搶救。
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指定地點或事故現場,聽取事故簡單情況介紹,接受總指揮命令,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搶險方案,緊急搶險。
(2)應急恢復
在確認事故已被有效控制時,由指揮部宣布解除警戒,恢復交通。
(3)應急結束
當事故威脅徹底消除,傷亡人員得到相應處置后,應急救援指揮部宣布應急救援結束。
五、處置措施
1.應急搶險救援成員趕到事故現場后,應先向事故單位現場有關人員了解情況,并對現場實地查看,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各自職責分頭開展搶險。
2.疏散周圍群眾,封鎖事故地段、場所,維持好事故現場秩序,設定警戒線。
3.向事故現場人員了解事故現場是否有失蹤人員和失蹤人員可能在的地點,若事故現場尚有失蹤人員未救出時,應首先尋找失蹤人員,并進行施救。
4.鍋爐發生缺水事故時。
如無法判明水位,應先進行“叫水”,步驟如下:先開水位計放水門,再關汽門,然后緩慢關閉放水門,觀察水位計內是否有水位出現。如果經過“叫水”水位計內有水位出現則為輕微缺水,如果經過“叫水”水位計內沒有水位出現則為嚴重缺水,應立即停爐。
如屬于輕微缺水,開大給水門加強鍋爐上水,恢復正常水位,同時立即檢查缺水原因并消除。其它操作按《運規》
規定執行。
如屬于嚴重缺水,關閉給水門、加藥門,嚴禁向汽包進水,緊急停爐,將火吹滅。立即停止給煤機、二次風機、送風機、引風機運行,鍋爐壓火。關閉電動主汽門與系統解列,解列后關閉主汽管道截汽門。關閉加藥門、連排門,嚴密關閉給水門嚴禁向汽包進水,
立即檢查、確定造成缺水的原因,待缺水故障消除后,經批準恢復鍋爐運行。
5.鍋爐受熱面泄露時
當鍋爐水冷壁管或埋管泄漏時,如能保持汽包水位且事故不會擴大時,降低負荷運行,待備用爐投運或高峰負荷過后再進行處理,同時密切注意水位變化。若泄漏量增大,無法維持正常水位時,則必須立即停爐,把火吹滅,打開省煤器再循環,在不影響鄰爐上水情況下,加強給水維持汽包水位。
當省煤器管泄漏時,如屬輕微泄漏,加強給水,必要時降低負荷,待高峰期過后或備用爐投入停止該爐運行;如果損壞嚴重,汽包水位無法維持,并影響到附近未損壞管子時,按緊急停爐處理。停爐后盡力維持水位,禁止開啟省煤器再循環,引風機繼續運行一段時間將煙道內濕蒸汽抽出。
當過熱器管泄漏時,如屬于輕微泄漏,經判斷短時間不會擴大故障,允許降低負荷保持短時間運行。降低鍋爐負荷,密切監視漏汽情況,,如故障惡化,則按緊急停爐處理。
鍋爐緊急停爐(循環流化床)步驟如下:(1)迅速減少負荷,停止給煤機和二次風機運行,調整一次風量和引風量,使床溫降低。(2)開啟返料放料門,將灰全部放掉。(3)待床溫降至600℃以下,停送風機、引風機。(4)開啟過熱器疏水門,當主汽流量為零時,關閉電動主汽門,解列停爐。
6.鍋爐發生受熱面管子爆破時
當鍋爐水冷壁管或埋管爆破,不能維持汽包水位時,立即停爐,把火吹滅,引風機繼續運行排出爐內的煙氣和蒸汽;母管制運行時立即關閉電動主汽門和截汽門,單元制運行時,待汽機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關閉截汽門和電動主汽門,加強給水。如損壞嚴重,致使汽壓迅速降低,給水消耗過多,加強給水仍升不到正常水位,應停止給水,待爐內蒸汽基本消除后停止引風機運行。
當省煤器管爆破,汽包水位無法維持,并影響到附近未損壞的管子時,按緊急停爐處理。停爐后,應盡力維持水位,可用旁路門上水,禁止開啟省煤器再循環門和注意關閉所有的放水門,引風機繼續運行一段時間將煙道內濕蒸汽抽出。
當鍋爐過熱器爆管時,必須緊急停爐,以防臨近的過熱器管被噴出的蒸汽吹損。停爐后,保持引風機運行一段時間,將煙道內濕蒸汽抽出。
7.發生重大鍋爐事故時,崗位操作人員將設備停運后,撤離現場。
8.其它壓力容器發生事故時,應迅速停止該設備運行或使用,關閉事故區域的總閥門和關閉事故現場上一級閥門,切斷系統,防止事故擴大。
9.當盛裝易燃易爆物品或助燃物的壓力容器發生事故時,應及時處理周圍易燃易爆物品,同時杜絕明火,禁止操作事故現場及易燃易爆物質可能擴散范圍內的電器設備,防止產生電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
10.當事故現場發生火災時,應同時啟動《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六、應急保障
1.設備維護保障:適合于壓力容器盛裝物質的消防器材,具體數量和規格根據供應廠家建議配備。鍋爐壓力容器的易損件、壓力表、安全門、各種規格型號的閥門、各種管徑的盲板準備一套。鉗工工具,鍋爐的使用者和應急搶險隊各準備兩套。
2.通信與信息保障:保衛部門負責通信系統的維護,確保應急期間信息暢通,并從各種媒體上獲取相關信息。
3.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1)機構、人員名單(見“組織體系”工作機構)。
(2)救援藥品主要有繃帶、消毒水、止痛藥、消炎藥等。
(3)校園工作用車或教職員工私家車為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急救車輛。
(4)醫療保障由相關醫院的幫助。
(5)校園安全保衛部門和當地公安機關提供安全保障。
(6)校園財務部門提供財力支持。
(7)技術保障:就近醫療點、zz市消防大隊、市傳染病防治中心、市人民醫院、城西派出所、zz市公安局等。
(8)宣傳、培訓:公眾信息交流:預案、報警電話在校園網上共享,同時在必要地點張貼;同時定期進行安全常識講座。由人事部門對特殊崗位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對可能涉及的教職員工進行必要的應急自救與互救教育。
七、應急終止
1.終止程序:根據信息發布的機關確定。
2.后期處置
(1)對在事故中受傷的師生員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對在事故中傷情較為嚴重的,校園給予適當的經濟援助;對污染物的處理按照國家廢物處理的相關規定進行。
(2)發動學生捐助,同時向社會廣泛求助,得到的資金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3)為應急人員辦理保險業務,且及時理賠。
(4)做好事故的調查、分析和應急經驗的總結,同時提出改進建議。
八、附則
對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予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責任。
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
篇3:鍋爐爆炸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一、DZL2.8-0.7/95/70-AII鍋爐介紹
蘭州分公司北灘油庫DZL2.8-0.7/95/70-AII鍋爐于2003年投入使用,該鍋爐為臥式外燃三回程水火管混合式鍋爐,在鍋筒內布置兩束火管,爐膛左右兩側裝有光管水冷壁,采用輕型鏈條爐排,實現機械加煤。
鍋爐采用自然循環,回水由供暖系統中的循環水泵送往鍋爐,并由回水總管分一支通往省煤器。經省煤器的回水加熱后進入鍋爐熱水出口后的混水器內,熱水混合后送至熱網。
二、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1、蘭州分公司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由分公司經理、副經理及儲安科、綜合辦、業務科、服務中心等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組成。
總指揮:(經理)
副總指揮:(副經理)
成員:
2、應急組織機構由消防滅火組、搶險搶修組、物資供應組、交通運輸組、警戒疏散組、醫療救護組、通訊聯絡協調組等7個小組組成。
3、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組織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預案的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事故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事故狀態下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救援。
4、應急職責
(1)總指揮:負責宣布應急狀態的啟動和解除,全面指揮調動應急組織,調配應急資源,按應急程序組織實施應急搶險。
(2)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作好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若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3)消防滅火組(楊軍、趙鑫泰、趙常態):發生重大火災或其它重大突發事件時,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進行火災撲救或應急搶險。
(4)搶險搶修組(張倩、朱慶剛、宋哲、嚴國林、葉體強、龔衛國、顧旭有):應急狀態下,撲救火災、設備維修、設備復位,制定安全措施,監督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5)物資供應組(徐大文、葉玉生、王蔚林):負責應急狀態下應急物資的供應保障,如設備零配件、工具、沙袋、鐵鍬、消防泡沫、水泥、防護用品等。
(6)交通運輸組(韓生輝):負責交通車輛的保障。
(7)安全警戒疏散組(李世德):負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
(8)醫療救護組(宋寶斌):負責聯系醫療機構;組織救護車輛及醫務人員、器材進入指定地點;組織現場搶救傷員。
(9)通訊聯絡協調組(王宏偉、米慶軍):負責應急搶險過程中的通訊聯絡,保證通訊暢通,負責各小組之間的協調以及與外部機構的聯系、協調。
三、應急預案的啟動
當蘭州分公司北灘油庫鍋爐發生爆炸時,啟動該套應急程序。
四、應急程序
(一)報警
1、當蘭州分公司北灘油庫鍋爐發生爆炸時,第一發現人立即找就近的電話,撥打北灘油庫報警電話7325671,以及油庫報警電話7365119,向消防值班人員說明事故地點、事故類型等事故概況。
2、通過電話向應急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匯報事故情況。
3、事故如發生在夜間或節假日,報警人員向行政值班人員報警,由行政值班人員向總指揮及副總指揮報告事故情況。
應急聯系電話一覽表(略)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聯系電話:(略)
(二)接報
1、消防值班人員、行政值班人員、總指揮、副總指揮為接報人員。
2、接報人員應問清報告人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問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原因;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做好電話記錄。
(三)組建救援隊伍
1、應急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通知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到達事故現場。
2、應急領導小組各位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起本組的工作人員及搶險裝備,然后趕往事故現場,向現場總指揮報到,接受任務,了解現場災害情況,實施統一的救援工作。
(四)設立臨時指揮部及急救醫療點
1、各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后,選擇有利地形設立現場指揮部及醫療急救站。
2、各救援隊伍盡可能靠近現場指揮部,隨時保持與指揮部的聯系。
3、指揮部、各救援組、醫療組均應設置醒目的標志,懸掛旗幟,方便救援人員和傷員識別。
(五)搶險救援
進入現場的各支救援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救援工作。
1、現場指揮部: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救援行動。
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六)現場警戒
1、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七)現場醫療急救
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蘭化醫院、蘭煉醫院聯系,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觸電急救、油氣中毒急救、燒傷急救、外傷處理見附件。
(八)疏散撤離
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