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使用電焊機安全技術措施

井下使用電焊機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8938

為安裝中轉煤倉底部給煤機,需要用電焊機進行焊接,為確保此次作業順利,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1、電焊設備,必須完好可靠,接線符合完好標準。不完好嚴禁使用。

2、作業點消防管是否有水,并在作業之前將作業地點10米內煤塵、浮煤進行沖洗清理,消防管路無水,嚴禁電焊作業。

3、電焊作業地點前后兩端各10米的井巷范圍內,不得有液壓油、機油、棉紗、風筒等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干粉滅火器。

4、電焊操作人員佩帶好專用手套、焊帽或專用防護眼鏡,并進行檢查,不完好及時進行更換,作業前衣領袖口必須全部扎緊。

5、電焊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瓦檢員要在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瓦監員每隔半小時測一次瓦斯濃度,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大于0.5%時不得作業。

6、電焊機的接線、拆線工作,必須由專職電工來操作,電焊機的外殼和焊件必須接地,電纜和焊把手柄必須絕緣良好,焊機接地線不得接在鋼絲繩、管路、軌道等上且必須設專用電纜。

7、電焊作業時,必須停止南運輸巷膠帶機運轉并閉鎖,帶面必須用不燃性材料進行保護。

8、焊接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本措施未敘部分嚴格遵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井下電焊機領用運輸保管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持有電、氣焊操作特殊工種證的人員方可使用電、氣焊設備。

第二條各隊組需要井下電、氣焊(割)作業時,嚴格按“一焊一審批、一焊一措施、電、氣焊設備一審批一入井“的原則執行。

第二章電、氣焊設備的領用

第三條電、氣焊設備由各隊組自行保管,由各隊組派專人進行保存和管理。

第四條電、氣焊設備領用由各隊組車間管理人員根據電風焊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記錄登記發放。

第三章電、氣焊設備的保管

第五條電、氣焊設備使用隊組的責任人是電、氣焊設備的監督管理者,由各隊組指定人員負責,其主要職責有:

(一)對電、氣焊設備妥善保管,禁止損壞,丟失電、氣焊設備。

(二)定期對電、氣焊設備進行檢查,確保電、氣焊設備完好。

(三)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格執行操作規定,正確使用電、氣焊設備。

(四)不得讓不熟悉操作方法的人員使用電、氣焊設備。

第六條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各隊組要建立本單位各類電、氣焊設備清冊、臺帳。

第四章電、氣焊設備運輸

第七條井口安全員為風電焊設備、設施入井的檢查人員,必須執行“電、氣焊(割)設備、設施入井審批手續”經機電辦、安全辦、生產指揮中心審批同意并在入井前經井口安全員檢查設備、設施完好合格后,副井信號工及擁罐工憑審批條方可入井,禁止信號工、擁罐工無審批條將“風、電焊設備設施”入井,一經發現對信號工、擁罐工進行罰款100元處罰。

第八條電、氣焊(割)設備、設施在入井前要保證氧氣瓶、乙炔瓶防護裝置(安全帽、防振圈)齊全,裝卸過程中必須清裝清卸,嚴禁從高處滑下或地下滾動,裝入礦車時必須保證分車裝運,兩側要有防護,防止與礦車箱體碰撞,以上措施均需由安全員進行檢查,有一項不合格均禁止入井。

第九條電、氣焊設備通過人力或橋吊裝入礦車中,通過副井罐籠入井,井下使用電機車進行運輸,運輸到無軌道地點時,由專人抬扛到使用地點。

第十條運輸過程中不得對電、氣焊設備進行野蠻裝運,造成電、氣焊設備損壞。

第五章電、氣焊設備的使用

第十一條井下電、氣焊作業必須遵守《井下電、氣焊管理規定》要求,嚴格執行《井下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手續。

第十二條使用電焊機安全技術措施

(一)電焊機電源線的拆、裝應由電鉗工進行。

(二)使用電焊機前,必須檢查外殼接地情況,接地線應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接地線應用螺絲上緊,禁止使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

(三)使用電焊機前,應檢查并確認一、二次線接線正確,輸入電壓符合電、氣焊設備的銘牌規定。接線柱應有墊圈,接線螺帽、螺栓及其它部件齊全,無松動或損壞。

(四)電焊機二次接地線應直接接在焊件上。嚴禁將電纜外皮、管道或其他金屬構件等作為電、氣焊設備二次接地線。

(五)起動電焊機時,焊鉗和焊件不可接觸,以防短路。調節電流或變更極性接法時,應在空載情況下進行。接通電源后,嚴禁接觸一次線路的帶電部分。

(六)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手套。

第十三條使用氧氣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乙炔發生器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橡膠軟管不應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將其損壞部分切掉,用雙面接頭管,并用夾子或金屬綁線扎緊。

(二)氧氣瓶、乙炔瓶不許碰撞,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氧氣瓶和乙炔瓶距離不得少于7米,氧氣和乙炔距焊接點進風側10米以外。

(三)焊槍連接處必須嚴密,嘴子如有堵塞,應用專用工具進行處理。

(四)由于焊咀和割咀過熱堵塞而發生鳴爆時,應快速先將乙炔氣門關閉,再關閉氧氣,然后放在冷卻水中冷卻。

(五)焊槍和割槍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調整火焰,熄火時與此相反,先關乙炔門,后關氧氣門,以免回火。

(六)點燃焊咀和割咀時,不準觸碰熱金屬,也不得將其放在熱的工件上。

第十四條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可能帶電的設備,必須先檢查電源已斷開。

第十五條在狹小或潮濕地點進行焊接工作時,應墊干燥木板或采取其他防止觸電的措施,并設監護人。

第十六條電焊作業時,作業人員應穿好勞動防護用品,在金屬工件上焊接時,必須穿好絕緣鞋或帶絕緣手套。

第十七條在高處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掛好安全帶。作業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有專人監護。

第十八條電、氣焊設備作業完畢后,必須及時將風電焊設備、設施升井,井下嚴禁存放風電焊設備及工具,一經發現對責任隊組罰款500元。

第六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制度于2016年2月10日起開始實施。

第二十條本制度解釋權為機電供應中心。

篇3:井下使用電焊機安全防范措施

為安裝中轉煤倉底部給煤機,需要用電焊機進行焊接,為確保此次作業順利,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如下:

1、電焊設備,必須完好可靠,接線符合完好標準。不完好嚴禁使用。

2、作業點消防管是否有水,并在作業之前將作業地點10米內煤塵、浮煤進行沖洗清理,消防管路無水,嚴禁電焊作業。

3、電焊作業地點前后兩端各10米的井巷范圍內,不得有液壓油、機油、棉紗、風筒等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地點應至少備有2個干粉滅火器。

4、電焊操作人員佩帶好專用手套、焊帽或專用防護眼鏡,并進行檢查,不完好及時進行更換,作業前衣領袖口必須全部扎緊。

5、電焊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瓦檢員要在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瓦監員每隔半小時測一次瓦斯濃度,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大于0.5%時不得作業。

6、電焊機的接線、拆線工作,必須由專職電工來操作,電焊機的外殼和焊件必須接地,電纜和焊把手柄必須絕緣良好,焊機接地線不得接在鋼絲繩、管路、軌道等上且必須設專用電纜。

7、電焊作業時,必須停止南運輸巷膠帶機運轉并閉鎖,帶面必須用不燃性材料進行保護。

8、焊接工作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狀,立即處理。

本措施未敘部分嚴格遵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