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采工作面過高冒區安全技術措施

綜采工作面過高冒區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697

于1051綜采工作面機、風巷在掘進期間出現冒頂,分別是F8~F9測點之間,冒高3米,長17米。機巷J9測點前34米處冒高3米,長11米。J8測點前7米處冒高3米,長54.4米。J1測點前6米處冒高3~5米,長50米。給采面回采造成一定影響。為確保采面安全通過高冒區,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1、采面推距高冒區30米前,先將過高冒區過需用的支護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堆放整齊。

2、需準備的支護材料為:3.15~3.5米單體液壓支柱,4.2米工字鋼梁,1.2~1.5米背木。

3、采面推距風巷F8~F9測點20米時,用單體柱配合金屬絞接頂梁一梁一柱將超前支護延伸17米,對高冒區進行提前支護。

4、支護時,單體柱必須支在工字鋼位置,絞接頂梁必須連接,并將偏銷插好。

5、如工字鋼棚腿出現錯口或歪扭嚴重時,必須用單體柱或直徑不小于16?M圓木靠棚腿打點柱進行支護。

6、采面推距機巷高冒區20米時,先用3.15~3.5米單體液壓單體柱配合3.5~3.8米工字鋼梁在拱型棚間加棚進行支護。支護時為一梁二柱。

7、架設工字鋼棚時,操作人員不得少于3人,不得使用失效的單體液壓支柱。

8、開始架棚時,第1架和第2架工字棚架好后,工字鋼梁至拱頂用背木接實,第3棚起架好一棚接頂一棚。

9、用背木接頂前,單體柱和工字鋼必須用鐵絲拴牢加固,嚴防倒棚,頂接好后,再將單體柱升緊。

10、架棚時,單體柱不得打在浮煤、浮矸上,不得出現前傾后仰。

11、架棚時,不得開動皮帶,抬工字鋼人員必須站在皮帶兩幫(一人站皮帶里幫,一人站在皮帶下幫),所有操作人員嚴禁站在皮帶上作業。

12、工字鋼棚架設好后,及時打超前支護進行支護。

13、采面推至拱型棚處時,靠高幫煤壁(730機頭前)空幫地點先進行刷幫,用單體柱配合工字鋼梁架走向棚進行支護,支護時為一梁二柱,并用背木將頂背實。

14、架棚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并有專人觀山。支護時必須找好退路,并確保退路暢通。

15、采面推至拱型棚處時,先將拱型棚高幫梁腿連接構件螺絲卸掉后,將棚腿取出。

16、取棚腿時,先對煤幫進行全面檢查,并用長柄工具將活矸找掉,取棚腿時要有專人觀山,發現危險時立即將人員撤出。

17、切頂線至拱型棚位置時,將機巷下幫梁腿連接構件螺絲卸掉后,再進行回收。卸連接構件螺絲時,人員要站在支護完整的工字鋼棚后面進行操作,作業人員必須找好退路,并保證退路暢通。

18、其它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1051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相關規定。

篇2:變電所過高冒區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六十至一百六十五條規定要求,我公司三采區采區變電所不符合規定,為了撤底解決此問題,經礦調度室主任、機運科長、安全科長等現場討論研究決定,將三采區皮帶巷和回風巷間第019號貫眼重新擴幫,維修按規定要求修筑三采區采區變電所。現在改建過程中距貫口8米附近出現了高冒區,為了保證作業過程中安全無事故,特制定本技術措施如下。

一、管理措施

此項工作由安全副礦長負責此項工作的安全總監管;生產副礦長負責現場總指揮;總工程師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和技術指導;技術科長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貫徹學習;調度室主任負責調度安全責任;安全科長負責現場安全監管;通風科長負責“一通三防”方面的準備工作,是一通三防方面的主要責任人;通風隊長全面負責采區變電所的修筑工作,是過高冒區作業的第一責任人;質檢科長負責各環節質量監管,對新建采區變電所質量工作負質量監管責任;當班質檢員負責現場監督質量工作,對照《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有關規定負責每道工序質量檢查驗收,對質檢工作負直接責任;當班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對過高冒區現場作業安全負直接責任;當班瓦斯員負責作業點的通風瓦斯檢測,是作業現場通風瓦斯的直接責任人。

二、安全措施

1、高冒區位置及周邊具體情況

高冒區位于新建變電所貫口往里8米處,長約6米,最寬處約3米,最高處約3米,現作業處距冒落區約為6米。

2、過高冒區需準備的材料:直徑為32mm、長為2m的圓鋼,頂端彎成“7”字型的托梁共計20根,用直徑為32mm長為800mm的圓鋼彎成“?”型鉤共計10根;4米長木頭梁5根;廢舊木頭若干。

3、從現在作業處距高冒區邊緣用單體液壓柱結合鉸接梁加強支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縮短循環進度,加大錨桿、錨索密度,且鋼梁間距不得超過800mm。

4、作業至高冒區處,先將過高冒區所需的支護材料準備到位,并分類碼放整齊,方便取用且不得妨礙人員遇緊急情況時撤離。

5、過高冒區作業時,經瓦斯員檢測作業區域及高冒區頂部等瓦斯濃度符合規定后,由帶班隊長和安全員先用長柄工具找掉頂幫的浮石活矸,一人操作一人負責觀察頂幫情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撤離現場,除操作人員外,現場不得逗留任何閑雜人員。

6、找完頂幫的活矸,經帶班隊長、安全員再次確認安全后,根據新建變電所設計高度,在此高度往上10cm處幫上打深2m的眼用來安設鋼筋托梁,托梁“7”字鉤朝上,左右兩幫每兩根共計4根為一組,安設鋼筋托梁時必須背緊塞牢,托梁上放“”型鉤用來放木頭梁,鋼筋托梁和“?”字鉤必須用8號鐵絲扭結牢固。

7、放好木頭梁后,由瓦斯員檢測高冒區內的瓦斯濃度在規定范圍內后,由作業人員用舊木頭搭“井”字型木棚進行塞頂,搭建木棚要求接頂接幫且背實,木棚間距按有關規定進行。搭建木棚過程中,跟班隊長、安全員必須始終在現場監管,并有專人觀察頂板,瓦斯員不間斷檢測瓦斯情況。支設“井”字架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握現場瓦斯濃度,采取有效方法保證高冒區及作業場所瓦斯不超限。

8、如高冒區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立即停止作業,撤出現場作業人員,按規定要求在皮帶巷的進風側安裝FBD-№5.0型5.5kw的局扇風機,按規定進行排放瓦斯,直至高冒區瓦斯濃度降至0.5%以下后方可恢復作業。

9、棚頂作業結束后,在木頭梁下方掏柱窩,必須掏至實體底板后打兩排液壓柱結合鉸接梁進行支護。

10、當磚墻磊過高冒區后,在墻體上放鋼梁時,鋼梁間距不得超過30cm,鋼梁上鋪設菱形鐵絲網,鐵絲網上至木棚之間必須背緊塞牢。

三、注意事項

1、整個作業現場瓦斯員必須不間斷檢測瓦斯。

2、進行棚頂、支護作業時,必須停止刮板運輸,且將開關手柄打至停止位置并掛警示牌。

3、作業現場必須有專人觀察頂板,有異常情況立即通知作業人員撤離,并匯報調度室。

4、整個作業過程,須保證撤退通道暢通,以便發生意外情況時作業人員能及時、迅速撤離危險區域。

四、本措施經審批貫徹簽字后生效,未及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中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