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強制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100102綜放工作面在回采過程中,當兩順槽隅角老塘懸頂面積超過2×5m2時,必須采用人工打眼強制放頂。為確保施工安全,特編制強制放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措施
1、對兩順槽切頂線區段采取退錨措施。
①在施工前要備好符合規定的手動退錨機、登高梯子、鉗子、螺絲刀等必備材料及器具。
②人員進入退錨區域,必須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退錨索作業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退錨索區。
③進行退錨作業之前,必須保證兩順槽超前支護到位,兩順槽超前支護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π型梁支護,支柱間距為800mm,采用一梁三柱,π型梁長為2400mm。端頭前梁接頂嚴密,初撐力符合規程要求。在預退錨區域設置警戒線。
④在機頭、機尾實施退錨作業時,煤機在作業范圍30m以外的地方。退錨工作完成后,人員迅速離開作業地點,并對工作面設備解鎖。
⑤退錨作業時,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止退錨作業。
⑥嚴禁站在托盤或鋼帶下方實施退錨索作業,退錨索工具安裝好后必須用防護繩將其與頂錨桿或網片連接,防止跌落傷人。
⑦退錨索工作必須保證三人作業,一人監護兩人操作
⑧回收的托盤、鎖具及其他材料要及時回收,可重復利用的材料必須重復利用。
⑨順槽片幫嚴重、頂板破碎、頂板局部下沉量大等情況下,嚴禁實施退錨,但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加強頂板管理。
2、放頂作業前,應備齊鉆機、鉆桿等工具,打眼時嚴格按打眼工操作規程執行。
3、施工程序:工作面及兩順槽安全檢查→兩順槽加強支護→標眼位→打眼→檢查瓦斯→裝藥聯線→放炮→檢查瓦斯→敲幫問頂→加強支護→回收切頂柱(放頂)。
4、炮眼布置方式:強制放頂眼位于在液壓支架與和煤柱之間密集切頂柱后側200mm處,間距為1000mm,眼深為2000mm,炮眼與頂板的夾角為75°,眼底朝向采空區。
5、打眼工應站在π型梁間。打眼前應先觀察打眼地點的頂板狀況,并堅持“敲幫問頂”制度,用專用的長釬等工具敲掉危巖、活石;打眼時必須在支護完整的情況下進行,嚴禁進入老塘無支護的地點打眼。若巖石較硬應根據情況采用風鉆或錨桿機打眼。
6、裝藥前必須先用高壓水或高壓風將眼內的巖煤粉末清理干凈;裝藥時先裝上200~300mm底泥(必須放至眼底),然后用木質或竹質炮棍將藥巻輕輕推入,使用二級的煤礦許用乳化炸藥,裝上不超過400克乳化炸藥,然后再裝上500~800mm深的水泡泥及封口泥,炮泥必須嚴格按要求封嚴封實。
7、回柱后必須對放炮地點10米范圍內的支柱進行加固,對其進行二次補液。支柱必須迎山有力以確保初撐力,并整齊成直線,手把朝向煤壁,三用閥注液口朝向機尾。然后才能放炮。
8、放炮前,警戒人員必須將回風巷巡視一遍,保證回風巷內不得有人。進風巷警戒距離距爆破地點不得小于100m。放炮時必須按規程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并做好放炮警戒工作。(附:放炮警戒示意圖)
9、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煙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檢查工和班、跟班隊長必須首先巡視爆破地點,檢查通風、瓦斯、煤塵、頂板、支柱、拒爆、殘爆等情況,確認無異常情況后,方可進入施工地點施工;如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處理并匯報上級領導。
二、安全措施
1、炸藥及雷管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炸藥及毫秒延期雷管。
2、裝配起爆藥巻:
(1)裝配起爆藥巻的地點必須設在頂板完好、支柱完整處。
(2)裝配起爆藥巻時嚴禁坐在爆炸材料箱上。
(3)電雷管必須從藥巻的頂部裝入,不準從炸藥窩心一端裝入。
(4)裝入雷管前,必須用一個直徑稍大于雷管直徑的竹、木棍在藥巻平頭扎一圓孔,然后把雷管裝入藥巻內,嚴禁將電雷管代替竹、木棍直接扎眼硬插入藥巻內。
3、電雷管腳線和連接線,腳線和腳線之間的接頭,都必須懸空,不得同任何物體接觸。
4、炮眼封泥應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5、爆破前,爆破母線必須扭結成短路。
6、遇到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停止打眼,并向上級匯報,經妥善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工作。
⑴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
⑵有頂板來壓征兆。
⑶支護不齊全,不牢固。
7、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裝藥、爆破。
⑴工作面控頂距不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或支柱、頂梁有損壞時。
⑵裝藥前和爆破前,必須檢查瓦斯,如果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
⑶工作面風量不足、風向不穩定時、壓風自救系統不完善時。
⑷工作面電纜以及其他機電設備未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時。
⑸工作面有明顯來壓現象時,嚴禁裝藥。
8、放炮前,工作面的機電設備、電纜等都必須采取用舊皮帶掩蓋等方法加以可靠的保護,該項措施由采煤隊隊長負責落實。放炮前必須停掉工作面的所有電氣設備并停電,并執行停送電制度。
9、放炮警戒:
⑴放炮前,跟班隊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放炮地點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
⑵警戒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警戒。
⑶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等標志。
⑷爆破母線長度不少于100米,警戒位置距放炮地點必須大于100米。
⑸放炮前,跟班隊長必須清點人數,確認無誤后,方準下達放炮命令,放炮員放炮前必須先發出放炮報警信號,至少再等10秒后方可放炮。
⑹放頂期間,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放頂區。
⑺警戒位置:
①進風巷距放炮地點100m處。沿工作面→進風巷→警戒位置。
②回風巷設置警戒,在警戒位置掛警戒牌并拉線,以防人員進入。工作面→回風巷→警戒位置→一采區集中軌道上山。
11、如第一次強制放頂后,工作面懸頂仍不垮落或垮落效果不好,則工作面再推進2~3排后再進行一次強制放頂,依此類推,直到工作面懸頂全部垮落為止。
12、施工中必須有礦跟班干部現場跟班指揮。
三、其它仍按《100102綜放工作面作業規程》、《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規定執行。
篇2:X回采工作面強制放頂措施
11803回采工作面初采以后,由于頂板不能及時垮落,造成了老塘(采空區)懸頂面積超過規定,對工作面控頂區構成威脅。為了加強工作面的頂板安全管理,確保工作面的安全生產,我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2012年于2月8日下午開會研究對此采面人工強制放頂措施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本措施同樣適用于此采面推進過程中懸頂面積超過規定時(懸頂面積超過2×5=10m?)。
一、炮眼布置及起爆方式:
1、采煤工作面(懸頂面積超過2×5=10m?)初次來壓前(老頂未跨落前),在采煤工作面控頂區的切頂排平行切斷線處向頂板按60~70°用鑿巖機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2、采煤工作面上回風巷及下運輸巷,在采煤工作面控頂區的切頂排平行切斷線處向頂板按60~70°用鑿巖機打一排炮眼,眼距0.8m,眼深2.0m。
3、每個炮眼裝藥量為3個藥卷,炮泥將剩余炮眼全部填滿,每次起爆炮眼不超過4個,采用串聯聯線方式,分次裝藥分次起爆。
二、工作面特殊支護:
1、正常采煤情況下“見四放一”,成排成行布置,柱排距、趄柱、切頂柱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嚴禁單梁單柱。
2、工作面上下端頭采用4對8架π型鋼支護;上下出口超前支護不低于20米。
三、安全措施
1、礦成立11803采面人工強制放頂領導小組:
組長:劉延安;
副組長:李玉江、蘇成泉;
成員:劉長山、孫魯華、王保國、葉大剛、王長棟、丁慎萬、孟現福。
2、工作面自全煤運輸道開面開始向前回采,向前采至最大控頂距(4.2m)后必須立即按規定加齊切頂柱(后排每柱檔1棵點柱)及趄柱,所支切頂柱必須足頂實底,迎山有力,工作面支柱要拉線調直、調整,頂梁要垂直于工作面煤壁按前七后三支設,工作面支柱排距為1000mm,柱距為800mm。
3、工作面初放開始,初放小組必須進入工作狀態,小組成員要輪流跟班,監視頂板變化狀態,具體安排初放期間的各項工作,抓好現場的措施落實兌現,確保安全生產。
4、初放期間必須搞好工作面工程質量達到驗收優良標準,做到每班對所有支柱進行二次注液,確保工作面支柱有足夠的初撐力,發現壞柱要立即更換。要加強工作面頂板管理,單柱初撐力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要求,泵站壓力不得低于18mpa。
5、加強工作面端頭支護、超前支護、工作面切頂支柱等特殊支護的工程質量,所有支護必須達到規程要求。上下端頭必須打好循環木垛,巷道超前支柱隨采隨回撤。
6、工作面支柱要按排逐棵拴8分鋼絲繩拉緊,鋼絲繩拴在支柱的三用閥以上,防止倒柱傷人。
7、工作面頂板破碎或有裂隙、離層的地點,縮小柱距到0.6m(中至中)加強支護,將活石摘松掉。
8、初放期間,必須嚴格按章作業,執行好“先支后回”,嚴禁空頂作業。并嚴格執行好“敲幫問頂”制度,摘松頂幫活石、煤塊時,要站在斜上方支護可靠的安全地點用長柄工具(l≥1.5m)進行操作。
9、工作面回柱、改柱必須做到“先支后回”,支柱下方或可能波及到的地點不得有人,以防倒柱及巖石下滑傷人。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摘松頂板活石、煤塊時要處在處理地點的傾斜上方用長柄工具摘松(l≥1.5m),看好后退路,招呼周圍人員。
10、工作面切頂支柱由機尾向機頭依次回撤時,必須用拴繩的卸載扳手(繩長l≥3.0m)遠距離卸載回柱,避開支柱、鋼梁及巖石下滑的方向,回柱地點上、下15m范圍內不得有人逗留或干其他工作。必須在支好新柱后方可回撤老柱。不得分段回撤。
11、初放期間如發現大面積來壓預兆時,工作面上所有人員要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沿煤壁子或人行道撤出工作面至安全地點,并清點人數后向調度室匯報,待頂板壓力過后,由跟班隊長、班長帶領有經驗的老工人由外向里逐步檢查頂、幫、支架等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待一切安全后方準恢復工作。
12、初放期間必須加強工作面工程質量,特別要加強特殊支護的質量,所支單柱必須迎山有力。
13、初放期間必須搞好工作面工程質量達到驗收優良標準,做到每班對所有支柱進行二次注液,確保工作面支柱有足夠的初撐力,發現壞柱要立即更換。要加強工作面頂板管理,單柱初撐力必須符合作業規程要求,泵站壓力不得低于18mpa。
14、嚴格采面工程質量管理。采面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要求和特殊支護要求進行支護,不合格支架必須重來,礦跟班領導現場嚴格把關。
15、采面必須做到“三直”(溜子、煤墻、支柱成線),嚴禁空頂作業,出現片煤墻必須打好貼幫柱。
16、加強強制放頂期間的放炮安全管理,放炮需在最后一排支柱回撤后進行,并且要在特殊支護架設好、維修工作結束后進行,并經領導小組同意。
17、放炮時工作面、回風巷及運輸巷的人員必須全部撤至300米以外進風安全地點,放炮員起爆地點也應在300米以外安全地點。
18、加強通風瓦斯檢查和防塵工作。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遠距離”放炮制度及放炮前、后灑水防塵制度,放炮前、后必須對放炮地點附近20米范圍進行灑水防塵;放炮前瓦檢員必須檢查(采用長膠管,嚴禁進入無支護的地點)放炮地點附近20米范圍的瓦斯情況,嚴禁瓦斯超限放炮。
19、強制放頂放炮后首先由礦跟班領導和班長、瓦檢員進入工作面檢查支架、ch4、煤塵、強制放頂效果等情況,待安全隱患消除后和領導小組同意后其他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進行其它作業。
20、拋入采場的矸石人工撿(丟)入老塘。
21、其它部分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11803回采工作面作業規程》執行。
篇3:工作面強制放頂安全措施模版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五十六條、五十七條的規定,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頂及采用垮落法控制頂板時,回柱后頂板不垮落,懸頂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必須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強制放頂或其它措施進行處理。因此,當23602工作面摧進到12m及摧進過程中采空區局部懸頂大于2×5㎡時,必須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要求加強支護或采取強制放頂的方法對采空區懸頂進行處理。為保證強制放頂操作過程中的施工安全,制定以下安全措施。并嚴格落實執行。
1、采用人工強制放頂的方法處理懸頂。根據該面頂板巖石性質,使用電煤鉆人工在工作面切頂排處向采空區頂板打放淺眼,進行爆破,爆破后將直接頂頂板崩落下來,破壞頂板的完整性及減弱頂板垮落的強度。
2、打眼放炮前,必須按照作業規程規定要求加強工作面支護,在密集排沿傾向每隔6m使用一組叢柱,特別要打好密集支柱及使用好戧棚,防止放炮時崩倒密集支護及矸石滾入工作面。
3、打眼前要打好護身點柱,隨時敲幫問頂,摘除懸矸危巖。
4、工作面初次強制放頂時,沿工作面方向由下而上在距密集排0.3m的老空側每隔2m打一個眼,眼深1.5-2m,并與頂板成65°夾角左右。
5、放炮時要分組定炮,每次定3個炮眼,放完后再定放下一組。
6、雷管使用煤礦許用瞬發電雷管,每個炮眼一個雷管,每眼裝藥量0.6千克,炮眼剩余部分要加裝一個水炮泥,然后用炮泥封滿。
7、采用正向定炮方式,串聯起爆,聯線采用上拉線方式,長度不得小于30m。
8、放炮前,要嚴格檢查老空區的瓦斯濃度,其瓦斯濃度達到1.0﹪及以上時,嚴禁放炮,應采取措施沖淡瓦斯濃度,符合規程要求后方可進行操作,防止老空區的頂板大面積冒落時瓦斯大量涌出,造成瓦斯超限引起瓦斯事故。
9、放炮前,必須對工作面及老空區進行灑水滅塵,防止老空區頂板大面積冒落時造成煤塵事故。
10、放炮時要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三保險制度,炮前炮后要對工作面灑水、滅塵。
11、在進行放頂工作時,工作面內無關的人員要全部撤到警戒線以外,并由隊長安排專人站崗,現場只留有放頂操作人員、隊長及安監人員現場監護。
12、放炮后,炮煙未散,視線不清,頂板不穩定時,人員不得進入工作面。符合要求后,由跟班區隊長及安監人員檢查頂板情況,待確認無危險后,方可定放下一組,如有隱患,及時處理。
13、放頂工作結束后,跟班區隊長對工作面要全面進行檢查一次,確認無危險后方可進行正常生產。跟班區隊長及安監人員要認真檢查放頂情況,并將放頂情況匯報總工程師,看放頂情況是否達到要求,如達不到要求,工作面摧進一刀后要重新放頂。
14、工作面正常摧進時,如果懸頂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時,根據懸頂的傾向長度,按初次放頂的要求進行局部強制放頂。
15、強制放頂時的頂板管理、支護質量、火藥管理及通風管理等安全技術措施按該面作業規程的規定執行。
16、放頂過程中如有情況與本措施不符時,要及時補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