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斜井過含水流沙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雙馬煤礦副斜井施工至井筒570m處時底板揭露含水性流沙層,其土質為砂土狀,含水,易流失,巷道開挖后呈松散狀,層狀約2.5~3.0m厚。施工至井筒595.5m處時距迎頭12m已成型巷道與主體巷道出現裂隙,迎頭開始下沉,現已進行處理和固定。為保證后段穿越含水流沙層井筒的安全施工,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會議協商采用如下施工方法進行施工。一、施工方案:1、先將迎頭下沉井筒采用單體液壓支柱和方木木垛進行支撐。2、清理迎頭底板淤泥,做迎頭反拱架。3、巷道采用人工配合裝載機掘進,短掘短支,循環最大進度為600mm;采用打管棚(樁)+29#“U”型鋼棚+雙層金屬網+噴漿300mm聯合支護向前施工。二、施工方法:1、在迎頭采用方木木垛鋪設底座,架設單體液壓支柱,利用液壓支柱將迎頭支撐,架內充填木垛支撐。2、迎頭支柱架設完并加固后,開始清理底板,施工迎頭反拱架。3、底板采用片石、砂漿進行換填,換填至硬底,然后開始架設反拱架。4、待迎頭反拱架全部施工完后,開始掘進,掘進前先將支撐迎頭液壓支柱和木垛撤出,先木垛后支柱的步驟慢慢撤出;巷道采用圓鋼管打設管棚,拱部采用φ75×6000mm圓鋼管,緊密布置,墻部為φ50×4000mm圓鋼管,間距300mm,需要時也可緊密布置;管棚要與巷道輪廓線呈水平角打設,并與后巷鋼棚搭接采用鋼筋相連焊接,管棚內密實充填背板、草簾。管棚施工結束后開始掘進,掘進采用人工配合裝載機掘進,短掘短支,循環進度控制在600mm內。每完成一個循環后,迅速掛網(網寬800mm),網孔100×100mm,長邊對接,短邊搭接,金屬網與管棚采用鉛絲綁扎連接;初噴混凝土50mm后開始安裝29#U型鋼棚支護,過含水流沙層段鋼棚間距為300mm,底板鋪設30kg輕軌作為底梁,并與鋼棚棚腿相連焊接。鋼棚安裝完畢后進行二次掛金屬網,與鋼棚綁扎相連,之后進行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250mm,支護總厚度為300mm,強度C20。5、井筒底板采用片石、砂漿進行換填做反拱,為保證井筒不在下沉,巷道施工兩個循環(1.2m)后開始做反拱;采用反拱鋼棚支護,反拱內充填片石、砂漿,深度600mm。6、為盡快穿越此段含水流沙層,巷道坡度調正為6.5°下坡施工。7、地坪采用單層鋼筋網支護,鋼筋為φ18mm螺紋鋼,間排距250mm,混凝土澆筑厚度400mm,強度C30。三、永久支護:1、巷道采用管棚(樁)+29#U型鋼棚+雙層網金屬網+噴漿300mm聯合支護;拱部管棚采用φ75×6000mm圓鋼管,緊密布置,墻部為φ50×4000mm圓鋼管,間距300mm。金屬網采用φ6.5mm圓鋼制成,規格800×2100mm,網孔100×100mm,全斷面掛設,29#“U”型鋼棚內外各掛設一層。2、鋼棚采用29#“U”型鋼棚支護,間距為300mm,棚架之間采用M10拉桿進行連接。3、混凝土噴射總厚度為300mm,強度C20;4、井筒底板采用做反拱處理,采用反拱鋼棚支護,反拱內充填片石、砂漿,深度600mm。然后進行地坪支護,地坪采用單層鋼筋網支護,鋼筋為φ18mm螺紋鋼,間排距250mm,混凝土澆筑厚度400mm,強度C30。附圖:《巷道支護斷面圖》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架設液壓支柱安全技術措施(1)安裝液壓支柱時,將底板淤泥清理干凈,并采用方木木鐸鋪設底腳,底角必須鋪設密實,結實可靠。(2)液壓支柱頂端與巷道壓緊相接,必要時采用鋼筋焊接相連,以防止支柱滑落。(3)支柱與巷道呈垂直狀架設。2、打設管棚安全技術措施(1)巷道采用圓鋼管沿巷道輪廓線外沿打設管棚進行超前支護,拱部采用φ75×6000mm圓鋼管,緊密布置,墻部為φ50×4000mm圓鋼管。(2)管棚為每施工兩個循環(1.2m)打設一次,控頂距離不得大于0.6m。(3)管棚打設角度與巷道傾角夾角最大不得超過2°。(4)管棚的打設必須有效和牢靠。(5)管棚的打設方法:1)采用人工鑲入打設,一人定位,一人打設。2)采用碹架或其他方式搭設工作平臺。3)打設管棚時工作人員必須站在永久支護井筒內施工,注意觀察所施工巷道土層的隨時變化。4)在打設過程中如遇到無法鑲如或是鑲入一半的情況,必須撤出從新打設,或是采用鉆機打設鑲孔,管棚的鑲入必須緊實。附圖:《管棚布置圖剖面圖》3、預防幫垮塌、冒頂措施(1)管棚超前支護必須按要求打設,且及時、牢固、可靠,幫、頂背板背緊。(2)在進行支護時必須及時對底板積水進行抽排。(3)短掘短支,每循環長度控制在600mm,每施工一個循環600mm,再進行下一支護,嚴禁隨意擴大循環進度,當頂、幫難于控制時可縮短循環進度到300mm。(4)工作面迎頭做成斜面,必要時對迎頭打護樁,防片幫。4、頂板管理(1)每班接班后,首先由跟班組長組織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全面檢查,觀察巷壁、迎頭支護有無異常變化,有散土、落空土塊要及時處理掉。(2)檢查工作應由當班班組長具體負責,先頂后幫,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必須有人員站在有支護的安全地點,觀察頂板的人站在找頂人的側后方,兩人要保證后退路線暢通。(3)處理片幫、離層的土層應順裂縫慢慢找下,不得硬刨、硬撬。(4)觀察頂幫的安全人員和工作人員要經常注意頂板及兩幫土層情況,發現有裂縫、片幫、頂部壓力增大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處理好后方可入內作業。(5)兩幫及拱部管棚等支護要及時且牢固有效,嚴禁空頂作業。(6)施工過程中應經常觀察頂幫的變化情況,當出現片幫、冒頂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同時向處安調中心匯報,待處理好后再入內作業。5、鋼拱架架設安全技術措施(1)架設鋼拱架前必須進行頂、幫檢查工作,清除頂、幫片幫、離層、有垮塌現象的土層,保證施工安全。(2)架設前,管棚必須按要求打設齊全,且安全、可靠。(3)鋼拱架架設必須10人協同作業,相互配合,統一指揮。(4)架設鋼拱架人員必須是有經驗、熟練的操作工,并且熟悉鋼拱架的架設工序。(5)鋼拱架架設前必須先保證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后再進行架設。(6)鋼拱架先立柱腿,后架拱梁,柱腿立定后必須與相鄰鋼拱架柱腿使用拉桿進行連接,盡量跟鉚釘連接在一起,避免柱腿傾倒傷人,柱腿穩固后,采用裝載機起吊鋼拱架拱梁,與柱腿銜接,調整到位后緊固螺栓;(7)整個鋼拱架架設完后必須使用拉桿與相鄰鋼架連接,以防傾倒。(8)采用裝機起吊拱梁時,起吊件下方嚴禁站人,裝機司機要熟練,起吊過程要慢,平穩,避免過驟起、驟停。(9)裝載機起吊拱梁時,必須安排一位專職責任人,進行統一指揮和操作。6、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1)工作面施工人員應經常觀察工作面以及后巷內巖壁的變化情況,發現有透水預兆如掛紅,掛汗,出現水霧,底鼓,頂板淋水加大,空氣變冷,有臭味等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并向總值班和項目部值班人員匯報,待處理妥善后方可繼續施工。(2)施工中如果發現有水流出、有壓力水及巷壁下塌等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待探明情況,經有關領導同意后方可入內作業。(3)處理涌水時,當水量在3m3/h以下時,采用風動潛水泵,水量在3m3/h至6m3/h以下時采用WQ15—15—3型污水污物潛水電泵,積水排至裝載機鏟內,升至地面排出。當水量大于10m3/h以上時采用大功率臥泵、φ89mm鋼管路排水,工作面迎頭底板涌水,采用集水溝集流,臨時水倉集水,水泵排水。(4)迎頭施工時必須深挖出一個臨時水坑用于蓄水,并采用水泵及時將水排至臨時水倉,再由臨時水倉排至地面。(5)地坪施工時預留橫截水溝,巷道左幫預留出引水小槽,將地坪上的積水引至巷道右幫水溝。(6)頂板涌水處打設放水孔,并采用塑料軟管接排至水溝,涌水量較小的地方采用廢棄風筒布緊貼頂板,順頂板兩邊引至水溝。(7)地坪面上的積水必須派專人及時清掃,以防行人及車輛滑倒和滑行。未盡事宜嚴格按照《副斜井井筒掘進作業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篇2:副斜井過含水流沙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雙馬煤礦副斜井施工至井筒570m處時底板揭露含水性流沙層,其土質為砂土狀,含水,易流失,巷道開挖后呈松散狀,層狀約2.5~3.0m厚。施工至井筒595.5m處時距迎頭12m已成型巷道與主體巷道出現裂隙,迎頭開始下沉,現已進行處理和固定。為保證后段穿越含水流沙層井筒的安全施工,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會議協商采用如下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一、施工方案:
1、先將迎頭下沉井筒采用單體液壓支柱和方木木垛進行支撐。
2、清理迎頭底板淤泥,做迎頭反拱架。
3、巷道采用人工配合裝載機掘進,短掘短支,循環最大進度為600mm;采用打管棚(樁)+29#“u”型鋼棚+雙層金屬網+噴漿300mm聯合支護向前施工。
二、施工方法:
1、在迎頭采用方木木垛鋪設底座,架設單體液壓支柱,利用液壓支柱將迎頭支撐,架內充填木垛支撐。
2、迎頭支柱架設完并加固后,開始清理底板,施工迎頭反拱架。
3、底板采用片石、砂漿進行換填,換填至硬底,然后開始架設反拱架。
4、待迎頭反拱架全部施工完后,開始掘進,掘進前先將支撐迎頭液壓支柱和木垛撤出,先木垛后支柱的步驟慢慢撤出;巷道采用圓鋼管打設管棚,拱部采用φ75×6000mm圓鋼管,緊密布置,墻部為φ50×4000mm圓鋼管,間距300mm,需要時也可緊密布置;管棚要與巷道輪廓線呈水平角打設,并與后巷鋼棚搭接采用鋼筋相連焊接,管棚內密實充填背板、草簾。管棚施工結束后開始掘進,掘進采用人工配合裝載機掘進,短掘短支,循環進度控制在600mm內。每完成一個循環后,迅速掛網(網寬800mm),網孔100×100mm,長邊對接,短邊搭接,金屬網與管棚采用鉛絲綁扎連接;初噴混凝土50mm后開始安裝29#u型鋼棚支護,過含水流沙層段鋼棚間距為300mm,底板鋪設30kg輕軌作為底梁,并與鋼棚棚腿相連焊接。鋼棚安裝完畢后進行二次掛金屬網,與鋼棚綁扎相連,之后進行噴漿支護,噴漿厚度為250mm,支護總厚度為300mm,強度c20。
5、井筒底板采用片石、砂漿進行換填做反拱,為保證井筒不在下沉,巷道施工兩個循環(1.2m)后開始做反拱;采用反拱鋼棚支護,反拱內充填片石、砂漿,深度600mm。
6、為盡快穿越此段含水流沙層,巷道坡度調正為6.5°下坡施工。
7、地坪采用單層鋼筋網支護,鋼筋為φ18mm螺紋鋼,間排距250mm,混凝土澆筑厚度400mm,強度c30。
三、永久支護:
1、巷道采用管棚(樁)+29#u型鋼棚+雙層網金屬網+噴漿300mm聯合支護;拱部管棚采用φ75×6000mm圓鋼管,緊密布置,墻部為φ50×4000mm圓鋼管,間距300mm。金屬網采用φ6.5mm圓鋼制成,規格800×2100mm,網孔100×100mm,全斷面掛設,29#“u”型鋼棚內外各掛設一層。
2、鋼棚采用29#“u”型鋼棚支護,間距為300mm,棚架之間采用m10拉桿進行連接。
3、混凝土噴射總厚度為300mm,強度c20;
4、井筒底板采用做反拱處理,采用反拱鋼棚支護,反拱內充填片石、砂漿,深度600mm。然后進行地坪支護,地坪采用單層鋼筋網支護,鋼筋為φ18mm螺紋鋼,間排距250mm,混凝土澆筑厚度400mm,強度c30。
附圖:《巷道支護斷面圖》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架設液壓支柱安全技術措施
(1)安裝液壓支柱時,將底板淤泥清理干凈,并采用方木木鐸鋪設底腳,底角必須鋪設密實,結實可靠。
(2)液壓支柱頂端與巷道壓緊相接,必要時采用鋼筋焊接相連,以防止支柱滑落。
(3)支柱與巷道呈垂直狀架設。
2、打設管棚安全技術措施
(1)巷道采用圓鋼管沿巷道輪廓線外沿打設管棚進行超前支護,拱部采用φ75×6000mm圓鋼管,緊密布置,墻部為φ50×4000mm圓鋼管。
(2)管棚為每施工兩個循環(1.2m)打設一次,控頂距離不得大于0.6m。
(3)管棚打設角度與巷道傾角夾角最大不得超過2°。
(4)管棚的打設必須有效和牢靠。
(5)管棚的打設方法:
1)采用人工鑲入打設,一人定位,一人打設。
2)采用碹架或其他方式搭設工作平臺。
3)打設管棚時工作人員必須站在永久支護井筒內施工,注意觀察所施工巷道土層的隨時變化。
4)在打設過程中如遇到無法鑲如或是鑲入一半的情況,必須撤出從新打設,或是采用鉆機打設鑲孔,管棚的鑲入必須緊實。
附圖:《管棚布置圖剖面圖》
3、預防幫垮塌、冒頂措施
(1)管棚超前支護必須按要求打設,且及時、牢固、可靠,幫、頂背板背緊。
(2)在進行支護時必須及時對底板積水進行抽排。
(3)短掘短支,每循環長度控制在600mm,每施工一個循環600mm,再進行下一支護,嚴禁隨意擴大循環進度,當頂、幫難于控制時可縮短循環進度到300mm。
(4)工作面迎頭做成斜面,必要時對迎頭打護樁,防片幫。
4、頂板管理
(1)每班接班后,首先由跟班組長組織有經驗的老工人進行全面檢查,觀察巷壁、迎頭支護有無異常變化,有散土、落空土塊要及時處理掉。
(2)檢查工作應由當班班組長具體負責,先頂后幫,一人找頂,一人觀察頂板,必須有人員站在有支護的安全地點,觀察頂板的人站在找頂人的側后方,兩人要保證后退路線暢通。
(3)處理片幫、離層的土層應順裂縫慢慢找下,不得硬刨、硬撬。
(4)觀察頂幫的安全人員和工作人員要經常注意頂板及兩幫土層情況,發現有裂縫、片幫、頂部壓力增大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處理好后方可入內作業。
(5)兩幫及拱部管棚等支護要及時且牢固有效,嚴禁空頂作業。
(6)施工過程中應經常觀察頂幫的變化情況,當出現片幫、冒頂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同時向處安調中心匯報,待處理好后再入內作業。
5、鋼拱架架設安全技術措施
(1)架設鋼拱架前必須進行頂、幫檢查工作,清除頂、幫片幫、離層、有垮塌現象的土層,保證施工安全。
(2)架設前,管棚必須按要求打設齊全,且安全、可靠。
(3)鋼拱架架設必須10人協同作業,相互配合,統一指揮。
(4)架設鋼拱架人員必須是有經驗、熟練的操作工,并且熟悉鋼拱架的架設工序。
(5)鋼拱架架設前必須先保證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后再進行架設。
(6)鋼拱架先立柱腿,后架拱梁,柱腿立定后必須與相鄰鋼拱架柱腿使用拉桿進行連接,盡量跟鉚釘連接在一起,避免柱腿傾倒傷人,柱腿穩固后,采用裝載機起吊鋼拱架拱梁,與柱腿銜接,調整到位后緊固螺栓;
(7)整個鋼拱架架設完后必須使用拉桿與相鄰鋼架連接,以防傾倒。
(8)采用裝機起吊拱梁時,起吊件下方嚴禁站人,裝機司機要熟練,起吊過程要慢,平穩,避免過驟起、驟停。
(9)裝載機起吊拱梁時,必須安排一位專職責任人,進行統一指揮和操作。
6、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施工人員應經常觀察工作面以及后巷內巖壁的變化情況,發現有透水預兆如掛紅,掛汗,出現水霧,底鼓,頂板淋水加大,空氣變冷,有臭味等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并向總值班和項目部值班人員匯報,待處理妥善后方可繼續施工。
(2)施工中如果發現有水流出、有壓力水及巷壁下塌等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待探明情況,經有關領導同意后方可入內作業。
(3)處理涌水時,當水量在3m3/h以下時,采用風動潛水泵,水量在3m3/h至6m3/h以下時采用wq15—15—3型污水污物潛水電泵,積水排至裝載機鏟內,升至地面排出。當水量大于10m3/h以上時采用大功率臥泵、φ89mm鋼管路排水,工作面迎頭底板涌水,采用集水溝集流,臨時水倉集水,水泵排水。
(4)迎頭施工時必須深挖出一個臨時水坑用于蓄水,并采用水泵及時將水排至臨時水倉,再由臨時水倉排至地面。
(5)地坪施工時預留橫截水溝,巷道左幫預留出引水小槽,將地坪上的積水引至巷道右幫水溝。
(6)頂板涌水處打設放水孔,并采用塑料軟管接排至水溝,涌水量較小的地方采用廢棄風筒布緊貼頂板,順頂板兩邊引至水溝。
(7)地坪面上的積水必須派專人及時清掃,以防行人及車輛滑倒和滑行。
未盡事宜嚴格按照《副斜井井筒掘進作業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篇3:瀝青含水率測定儀操作規程使用說明書
瀝青含水率測定儀操作規程及使用說明書
瀝青含水率測定儀操作使用:
1、稱量洗凈并烘干的玻璃燒瓶的質量(m1)準確至0.1g
2、將試樣充分搖勻,或預熱至50--80°C,使成流體后注入玻璃燒瓶中約100G(水分不少于25%),或50G(水分多于25%),稱其合計質量(m2)主權至0.1G
3、用量筒取200ml溶劑,注入燒瓶中,將燒瓶中的混合物仔細搖勻,勿使濺出瓶外并投入一些玻璃毛細管或五釉瓷片。上海雷韻試驗儀器021-
4、將儀器裝置如圖,箱將洗凈并烘干的水分接受器的支管緊密地安裝在玻璃瓶上使支管的斜口進入燒杯15--20cm,然后在接受器上連接冷凝管,冷凝管的內壁要預先用棉花擦干,安裝時,冷凝管與水分接受器的軸心線要互相重合,冷凝管下端的斜口切面要與接受器的支管管口相對。為避免蒸汽溢出,應在縫隙上再涂抹火棉膠。進入冷凝管的水溫與室溫相差較大時,應在塞子縫隙上再涂抹火棉膠,進入冷凝管的溫水與室溫相差較大時,應在冷凝管的上端用棉花塞著,以免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冷凝管凝結。
瀝青含水率測定儀計算公式
試樣含水量的質量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計算:
Pw=Vw/(m2-m1).Pw*100%
式中:Pw---試樣含水量(%)
Vw---接受器中水分的體積(ml)
m1---玻璃燒瓶質量(g)上海雷韻試驗儀器021-
m2--玻璃燒餅與試樣合計質量(g)
Pw--水的密度(--1g/ml)
瀝青含水率測定儀操作步驟:
1、加熱燒瓶并控制冷凝液的回流速度,使冷凝管的斜口保持每秒滴下2--5滴液體。
2、回餾過程中,水分接受器中水將打到最大容積刻度前,停止加熱,待無溶劑滴出時,迅速取下接受器,并將溶劑倒入一量筒中,然后裝好繼續加熱回餾。
3、回餾將近完畢時,如果冷凝管內壁沾有水滴,應使燒瓶中的混合液在短時間內劇烈沸騰,利用冷凝的溶劑將水滴盡量洗入接受器內。上海雷韻試驗儀器021-
4、接受器收集的水體積不再增加,而且上層的溶劑完全透明時,應停止加熱。
5停止加熱后,如冷凝管內壁仍有水滴,應從冷凝管上端倒入溶劑,把水滴沖進接受器,如溶劑沖洗依然無效,就用細玻璃棒帶有橡皮的一端,把冷凝器內的水刮到接受器中。
5、使玻璃冷卻后,將儀器拆卸,讀記接受器內或量筒中水分的體積(Vm)
當接受器的溶劑呈現渾濁,且管底收集的水分不超過0.2ml時,將接受器放入熱水浸20--30分鐘,使溶劑澄清,再將接受器冷卻至室溫后,才讀記管底收集水分的體積。
一、用途
本試驗機適用于測定石油瀝青、煤瀝青或乳化瀝青的含水量,及各種試驗物內含水量,以質量百分率表示。
二、瀝青含水率測定儀儀器結構
1、含水量測定儀由下列部分組成
①玻璃燒杯:硬玻璃制、圓底、短頸、直徑100mm,容積500ml
②、水分接受器:容積在0.3ml以下設有10等分刻度,0.3--1ml間設有7等分的刻度,1-10ml間每份度為0.2ml。但精度相鄰的水分接受器也可使用。
③、冷凝管:至形、或球形,內管直徑10mm,全長350--400Mm,末端斜切,套管直徑40--50mm長250--300mm,進出水管口接近兩端,但尺寸相鄰的冷凝管也可使用。
④、鐵架:附有鐵環及鐵夾。⑤、加熱器:電爐或燃氣爐
⑥、底盤
三、瀝青含水率測定儀試驗配備:
1、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2、量筒:100ml,刻度:1ml
3、石棉網
4、其他:玻璃毛細管(一端封閉)或紅噶的五軸磁片,帶橡皮頭的玻璃棒等。
5、溶劑:二甲苯或甲苯與二甲苯的混合物等,工業醇。
四、瀝青含水率測定儀使用方法:
1、稱量洗凈并烘干的玻璃燒瓶的質量(m1)準確至0.1g
2、將試樣充分搖勻,或預熱至50--80°C,使成流體后注入玻璃燒瓶中約100G(水分不少于25%),或50G(水分多于25%),稱其合計質量(m2)主權至0.1G
3、用量筒取200ml溶劑,注入燒瓶中,將燒瓶中的混合物仔細搖勻,勿使濺出瓶外并投入一些玻璃毛細管或五釉瓷片。上海雷韻試驗儀器021-
4、將儀器裝置如圖,箱將洗凈并烘干的水分接受器的支管緊密地安裝在玻璃瓶上使支管的斜口進入燒杯15--20cm,然后在接受器上連接冷凝管,冷凝管的內壁要預先用棉花擦干,安裝時,冷凝管與水分接受器的軸心線要互相重合,冷凝管下端的斜口切面要與接受器的支管管口相對。為避免蒸汽溢出,應在縫隙上再涂抹火棉膠。進入冷凝管的水溫與室溫相差較大時,應在塞子縫隙上再涂抹火棉膠,進入冷凝管的溫水與室溫相差較大時,應在冷凝管的上端用棉花塞著,以免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冷凝管凝結。
五、瀝青含水率測定儀試驗步驟:
1、加熱燒瓶并控制冷凝液的回流速度,使冷凝管的斜口保持每秒滴下2--5滴液體。
2、回餾過程中,水分接受器中水將打到最大容積刻度前,停止加熱,待無溶劑滴出時,迅速取下接受器,并將溶劑倒入一量筒中,然后裝好繼續加熱回餾。
3、回餾將近完畢時,如果冷凝管內壁沾有水滴,應使燒瓶中的混合液在短時間內劇烈沸騰,利用冷凝的溶劑將水滴盡量洗入接受器內。
4、接受器收集的水體積不再增加,而且上層的溶劑完全透明時,應停止加熱。
5停止加熱后,如冷凝管內壁仍有水滴,應從冷凝管上端倒入溶劑,把水滴沖進接受器,如溶劑沖洗依然無效,就用細玻璃棒帶有橡皮的一端,把冷凝器內的水刮到接受器中。
5、使玻璃冷卻后,將儀器拆卸,讀記接受器內或量筒中水分的體積(Vm)上海雷韻試驗儀器021-
當接受器的溶劑呈現渾濁,且管底收集的水分不超過0.2ml時,將接受器放入熱水浸20--30分鐘,使溶劑澄清,再將接受器冷卻至室溫后,才讀記管底收集水分的體積。
六、瀝青含水率測定儀計算公式
試樣含水量的質量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計算:
Pw=Vw/(m2-m1).Pw*100%
式中:Pw---試樣含水量(%)
Vw---接受器中水分的體積(ml)
m1---玻璃燒瓶質量(g)
m2--玻璃燒餅與試樣合計質量(g)
Pw--水的密度(--1g/ml)
七、瀝青含水率測定儀報告
同一試樣至少平行試驗兩次,當兩次平行試驗結果的差數符合重復性試驗精度要求時,取其中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
八、瀝青含水率測定儀緊密度或允許差
對粘稠石油瀝青,上海雷韻試驗儀器021-若接受器中的水不足1ML時,重復性試驗精度的允許差為0.1ml,再現性試驗精度的允差為0.2ml,若接受器中的水為1.1--25Ml時,重復性試驗精度的允許差為0.1ml或平均值的2%,再現性試驗精度的允許差為0.2ml或平均值的10%
對乳化瀝青,重復性試驗精度的允許差為0.8%,再現性試驗精度的允許差為2.0%
九、瀝青含水率測定儀注意事項
本儀器不能一時加溫過快。
防止短口圓底燒瓶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