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誤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防止誤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698

一、編制的目的因我礦井突出煤層利用煤層底板抽放巷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底板瓦斯抽放巷在7煤與8煤之間掘進,7煤經鑒定有突出危險性,為防止巷道誤揭煤層而引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二、誤揭煤層的原因由于底板抽放巷在7煤與8煤之間掘進,掘進區域內的地質構造、煤層層數、煤層埋深、煤層產狀及斷層等地質情況隨時經常,在加上具體掘進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現偏差,就有可能出現誤揭煤層事故。三、概況1、地質概況礦井煤層底板抽放巷直接頂為泥巖,老頂主要巖性為灰-深灰色泥質粉砂巖,薄層狀,條帶狀結構,層間發育薄層狀泥巖和細砂巖條帶,泥巖摻差狀斷口,巖體破碎,細砂巖條帶質硬,易碎。直接底為泥巖,老底主要巖性為泥質粉砂巖和粉砂質泥巖,淺灰色,碎塊狀及粒狀。2、巷道設計巷道斷面為矩形,凈寬:3.2m,凈高:2.8m,凈斷面積:9.52m2。煤層底板抽放巷在7煤與8煤之間掘進,7煤與8煤間距12m~20m,煤層底板抽放巷距離7煤底板≮5m,煤層底板抽放巷距離8煤底板≮5m。三、防止誤揭煤措施1、掘進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本礦井采用長探與短探相結合的措施。2、長探鉆孔的施工①施工目的:探明迎頭前方7煤與8煤情況及構造和水文地質情況,確保掘進施工安全。(長探鉆孔設計詳見附圖)②鉆孔施工要求:長探鉆孔每隔50m施工一組,鉆孔由抽采工區進行施工,鉆孔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參數施工至設計深度,并詳細記錄鉆孔施工過程中的見煤間距和煤層厚度情況,記錄鉆孔出水和瓦斯涌出孔深位置,記錄要細致認真,字跡工整,如有異常及時向調度室進行匯報。③鉆孔施工順序1#、2#、3#、4#、5#孔。④鉆孔施工方位角為巷道掘進方位;傾角以巷道方向為0°,向上為正,向下為負。⑤每個鉆孔施工完后由當班瓦檢員現場對鉆孔的深度進行驗孔,并將驗收結果向調度室進行匯報,對達不到設計深度的鉆孔立即要求施工人員進行補打直至達到設計深度為止。⑥施工過程中如遇巖層傾角急劇變化、巖層破碎、有淋水、有斷層、打鉆時出現噴孔、卡鉆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⑦所有鉆孔施工完畢后由地測部進行分析整理,并根據分析結果及時通知施工單位合理調整巷道施工層位,確保巷道安全掘進。3、短探鉆孔的施工①短探鉆孔設計短探鉆孔設計參數鉆孔編號開孔位置(m)孔深(m)方位角傾角(度)頂板往下偏巷道中掘進工作面迎頭1#2.81.45巷道掘進方向為正方位-30根據巷道頂板巖層實際走向調節鉆孔傾角2#2.81.45-303#01.45+304#01.45+305#1.40506#007+90

②短探鉆孔設計要求:短探鉆孔由施工單位負責施工,短探1#、2#、3#、4#、5#孔每掘進2炮施工一次;6#孔每掘進4炮施工一次。③鉆孔施工方位角為巷道掘進方位;傾角以巷道方向為0°,向上為正,向下為負。④短探施工過程中,瓦檢員必須現場監督施工,檢查施工鉆孔的參數是否合格。嚴格將施工情況執行雙匯報制度,由當班班長與現場瓦檢員分別匯報給調度室。⑤施工過程中如遇巖層傾角急劇變化、巖層破碎、有淋水、有斷層、打鉆時出現噴孔、卡鉆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⑥所有鉆孔施工完畢后由地測部進行分析整理,并根據分析結果及時通知施工單位合理調整巷道施工層位,確保巷道安全掘進。4、及時更新完善防誤揭煤的技術管理,收集、整理瓦斯地質資料,切實加強瓦斯地質基礎工作。5、定期驗證鉆探提供的地質資料,掌握施工動態以及圍巖和標志層的變化情況,及時預測工作面前方的變化趨勢。6、每月測定工作面瓦斯含量,并對瓦斯規律及時分析,為防誤揭煤提供科學依據。7、加強監測監控,保證監控有效。按照“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的要求,加強監控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保證監控設備完好,數據準確傳輸,實現井下瓦斯24小時不間斷有效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8、掘進中發現地質、礦壓、瓦斯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相應措施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掘進。9、必須保證各個掘進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風量必須滿足現場需用,嚴禁無計劃停風和無風微風作業。10、施工前,對施工區隊全體干部職工貫徹本措施,并簽字備查。四、安全防護措施1、下井作業人員必須攜帶且能正確使用隔離式化學氧自救器,經檢身房檢查未攜帶或不會使用自救器,嚴禁入井作業。2、在距工作面25~40m的位置安設壓風自救,不得少于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數需要,在巷道內每50m安設一組壓風自救,每組壓風自救應可供5~8人使用,平均每個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于0.1m3/min。3、監控措施:T1瓦斯傳感器安設在距工作面巖壁≤5m處,監測工作面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當T1≥1.0%時報警、斷電,當T1≥1.5%時切斷巷道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當T1<1.0%時復電;T2瓦斯傳感器安設在回風通道與底抽巷交叉點15~20m處,監測工作面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當T2≥1.0%時報警、斷電,切斷風平硐掘進巷道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當T2<1.0%時復電。4、突出預案1)一旦發生突出事故公司調度室要及時命令機電工區變電所值班人員立即切斷井下所有動力電源。2)公司調度室立即通知井下各工作地點的瓦檢員進行撤人,把人員全部撤到地面。3)公司調度室及時通知救護隊下井及相關領導部室,進行偵察搶險救災。4)監控中心要加強井下瓦斯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調度室。5、煤與瓦斯突出預兆1)有聲征兆(1)煤壁發生震動或沖擊,并伴有聲響;(2)煤層變形發出劈裂聲、鞭炮聲、機槍聲、炮擊聲或遠處雷鳴聲,聲音一般由遠到近,由大到小,先單響,后連響,最后一聲巨響,接著便發生突出;(3)頂板來壓,出現裂縫、發生斷裂聲,支架被壓斷,發出折斷聲。2)無聲征兆(1)緊接著聲響工作面壓力增大,煤壁塌落,片幫掉渣,煤被擠出、噴出、彈出,局部隆起,頂板下沉,底板鼓起,打眼頂釬、夾釬、噴孔,裝藥頂炮。(2)煤質變軟,有時軟硬相間,疏松易碎,層理紊亂,光澤暗淡。(3)地壓活動激烈,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或忽大忽小或呈噴出狀,溫度下降,空氣變冷,煤壁發涼。(4)人在工作面感到頭昏發冷。6、其它未盡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執行,并按《掘進作業規程》施工。

篇2:防止誤揭煤層技術安全措施模版

結合本礦井地質構造情況,為了避免出現誤揭煤層,堅持“有疑必探、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特編制防止誤揭煤層技術安全措施:

1、井筒、巷道的開拓、掘進施工過程中,對可疑地區先用物探超前探測,查清區域內的地質構造、煤層層數、煤層埋深、煤層產狀及斷層、褶曲等情況。

2、探水探煤層鉆孔的深度、個數、方位必須嚴格按設計施工,嚴禁私自更改參數。如果遇到見煤異常或斷層、陷落柱等地質構造時,現場施工值班隊長(班長)要立即向調度室匯報,經請示總工程師,批復新方案后,重新設計新的參數,方可恢復作業,必須保留20m的安全超前距。

3、巷道掘進過程中,必須先施工探眼,探眼深度、個數、方位必須嚴格按設計施工,嚴禁私自更改參數;并填寫好釬探記錄備查。

4、加強鉆孔檢查驗收,提高鉆孔施工質量。打鉆過程中,由地測科派專人現場監管,詳細記錄開孔位置、鉆孔傾角、方位、孔深及巖性情況,密切關注打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特別注意打鉆穿透的各個層位,并作好記錄備查。

5、鉆進過程中,如遇地質破碎、頂鉆、卡鉆、噴孔等其他動力現象,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查清楚施工區域的地質構造、斷層、溶洞的位置、裂隙的位置和走向,以及瓦斯儲量和壓力等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或處理措施。一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當瓦斯噴出量和壓力都不大時,用黃泥或水泥砂漿等充填材料堵塞噴出口。

(2)當瓦斯壓力和噴出量較大時,在可能的噴出地點附近打前探鉆孔,查明瓦斯的積存范圍和瓦斯壓力。如果瓦斯壓力不大,積存量不多,可以通過鉆孔,讓瓦斯自然排放到回風流中。如果瓦斯自然排放量較大,有可能造成風流中瓦斯超限時,應將鉆孔或巷道封閉,經過瓦斯管路,將瓦斯抽采到地面,加以綜合利用。經過抽放措施后,瓦斯壓力下降到規定值后,再進行正常掘進。

6、加強瓦斯地質預報,準確掌握煤層賦存位置,防止誤揭煤層。瓦斯檢查員要不斷檢測鉆孔中瓦斯涌出情況,發現瓦斯異常或超限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

7、加強監測監控,保證監控有效。按照“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的要求,加強監控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保證監控設備完好,數據準確傳輸,實現井下瓦斯24小時不間斷有效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加強防突知識培訓,提高職工防突意識和能力。切實抓好近突出煤層掘進、異常地質構造條件下防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

9、掘進中發現地質、礦壓、瓦斯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相應措施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掘進。

10、必須保證各個掘進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風量必須滿足現場需用,嚴禁無計劃停風和無風微風作業。

11、必須保證井下所有電器設備的防爆性能良好,杜絕一切火源入井。

12、其他不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防突管理規定》執行。

篇3:防止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彭家灣煤礦位于竹林腳—白泥田近EW向斷層北盤,礦區內構造主要為EW向的F1正斷層和NE向的F2正斷層,斷面傾向北西,傾角70~75°,斷距21~24m。地層傾向北東50°,傾角8~15°,平均10°左右。礦區內出露的地層第四系、三疊系下統夜組、二疊系上統長興組、二疊系上統龍潭組、二疊系上統茅口組,含煤地層為二疊系上統龍潭組。

根據貴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產字[2008]1547號《對畢節地區2008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的批復》,彭家灣煤礦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9.78m3/mim,相對瓦斯涌出量64.01m3/t,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為1.32m3/mim,相對涌出量8.64m3/t,鑒定等級為高瓦斯礦井。按煤與瓦斯突出設計和管理。

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從C14煤層頂板開口施工至+1300m標高,貫通形成礦井開拓系統,通過反石門揭穿C14、C16煤層。在井筒西翼布置1401回采工作面,東翼布置1402回風巷掘進工作面、1402運輸巷掘進工作面。

在副斜井井底布置水泵房和井底水倉。

二、誤揭煤層的原因

由于本礦井田未進行詳查和精查的地質勘探工作,區域內的地質構造、煤層層數、煤層埋深、煤層產狀及斷層、褶曲等不甚了解;煤層瓦斯含量、瓦斯壓力、瓦斯釋放情況、瓦斯滲透情況等有待測定;在加上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出現偏差,就有可能出現誤揭煤層現象,為了避免出現誤揭煤層,特制定防止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三、安全技術措施

1、井筒、巷道的開拓、掘進施工,必須嚴格作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鉆孔的深度、個數、方位必須符合《預防誤揭煤層鉆孔示意圖》的規定。必須保留20的安全超前距。

2、加強鉆孔檢查驗收,提高鉆孔施工質量。打鉆過程中,必須安排一名專職瓦斯檢查員現場看守,密切關注打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特別注意打鉆穿透的各個層位,并作好記錄備查。

3、加強瓦斯地質預報,準確掌握煤層賦存位置,防止誤揭煤層。瓦斯檢查員要不斷檢測鉆孔中瓦斯涌出情況,發現瓦斯異常或超限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

4、鉆進過程中,如遇地質破碎、頂鉆、卡鉆、噴孔等其他動力現象,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

5、加強監測監控,保證監控有效。按照“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的要求,加強監控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保證監控設備完好,數據準確傳輸,實現井下瓦斯24小時不間斷有效監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加強防突知識培訓,提高職工防突意識和能力。切實抓好近突出煤層掘進、異常地質構造條件下防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

7、掘進中發現地質、礦壓、瓦斯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相應措施確認無危險后方可恢復掘進。

8、必須保證各個掘進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風量必須滿足現場需用,嚴禁無計劃停風和無風微風作業。

9、必須保證井下所有電器設備的防爆性能良好,杜絕一切火源入井。

10、其他不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和《防突管理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