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副井井架及天輪調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副井井架及天輪調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832

我礦副井為箱形單斜撐式井架,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每年需對副井井架傾斜度進行一次測量,傾斜度超過設計要求必須進行調整,經測量副井井架向南偏移42mm,向東偏移35mm,天輪中心線與提升中心線平行度存在偏差,需先對天輪進行調整后再調整井架,為確保施工質量和人身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前準備工作:

1、準備調整井架使用的工器具:工程線、線墜5個、鋼卷尺2把、鋼板尺2把、地腳螺栓專用緊固板手2套、50T螺旋千斤頂2個、大錘2把、平墊鐵20塊、斜墊鐵20塊、風搞1部、撬棍2根。

2、剔除斜撐底座與基礎間二次灌漿混凝土,清理斜撐底座頂窩雜物。

2、清理斜撐底座固定地腳螺栓絲扣,并使用煤油清洗。

3、準備完好對講機2套。

4、準備好副井口棚罐工字鋼。

5、向地測科提出申請,要求地測科給予放出井筒中心線及提升中心線,并配合測量及調整。

6、向礦提出副井停鉤天輪及井架調整申請。

二、施工步驟

1、待副井升降人員完成后,根據申請時間請示調度室后進行施工。

2、上下井口兩側10米范圍拉警戒線,并安排專人進行站崗,嚴禁人員進入。

3、棚罐:將寬罐籠提至離底板梁1.5米處,在底板梁上東西布置長度3米礦用11#工字鋼4根,且分布均勻,緩慢將罐籠放在棚罐工字鋼上,并保證主提升鋼絲繩出現松繩現象。

4、將絞車停電并在絞車操作臺上懸掛檢修牌,嚴禁司機誤操作。

5、安排兩名大筒工帶好測量用具及天輪調整工具爬上天輪平臺。

6、由地測科人員放出井筒中心線及提升中心線,天輪平臺作業人員在平臺柵欄上作好標記并掛好施工線(即井筒中心線、提升中心線),松開東側天輪固定螺栓,調整天輪中心線與提升中心線的平行度。

7、當東側天輪調整完成后,運行絞車提長寬罐籠,取出棚罐物,按寬罐籠棚罐方法對窄罐籠進行棚罐后調整西側天輪。

8、根據設計圖紙(附圖)配合地測科測量東西及南北方向井筒中心線與罐籠中心線相對距離并與圖紙尺寸對比,確定井架傾斜度。

9、如兩項數值任意一項超出設計要求,對斜撐按標準進行調整。

10、調整方法(先松開兩斜撐底座所有地腳螺栓)

a南北提升中心線向東偏斜,使用千斤頂向上支東南側斜撐底座。

b南北提升中心線向西偏斜,使用千斤頂向上支西南側斜撐底座。

c東西提升中心線向南偏斜,使用千斤頂向上支東南側及西南側斜撐底座。

11、兩斜撐底座經調整滿足要求后,使用墊鐵墊好,并用大錘鎬實,緊固地腳螺栓。

12、割除外漏多于墊鐵,使用電焊機對墊鐵進行斷續焊接。

13、將斜撐底座與基礎間進行二次灌漿,地腳螺栓涂油保護后安裝防護罩。

14、施工完成后,撤除天輪天臺作業人員及井口上下警戒人員,清點工具,經施工負責人檢查無問題后,運行絞車進行試鉤。

15、經試鉤正常后通知區隊值班人員及調度室施工完成。

16、記錄測量結果數值及調整后數值,并出具相對位置圖。

五、調整質量標準

1、天輪安裝位置與提升十字中心線位置的偏差,嚴禁超過3mm。

2、天輪軸的軸心線水平度嚴禁超過0.2/1000。

3、天輪軸承座的楔鐵安裝:接觸緊密、固定牢靠、楔鐵進行防松處理,楔鐵兩側露出尺寸一致。

4、天輪平臺平面十字中心線與設計位置的偏差:橫向±7mm,縱向±15mm。

5、墊鐵的材質必須符合要求,嚴禁有裂縫。

6、墊鐵放置位置應在地腳螺栓兩側,相鄰兩墊鐵組間的距離宜為500-1000mm。

7、每一組不超過三層,并應將各墊鐵層焊牢。

8、底座找平后,墊鐵應露出設備底座底面邊緣,平墊鐵露出10-30mm,斜墊鐵露出10-50mm。

9、基礎螺栓的螺母與墊圈間和墊圈與設備間的接觸均應良好。

10、天輪軸承溫度不得超過80度。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現場負責人指揮,嚴禁違章作業。

2、登高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完好的安全帶,并掛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安全帶高掛低用。

3、登高作業人員,所使用工器具必須放入工具桶或使用麻繩綁扎在牢固地方,傳遞工具嚴禁拋扔。

4、施工前井口周圍10范圍內設備安全圍繩,并安排專人站崗,嚴禁人員進入。

5、嚴禁井架及井筒墜物。

6、罐籠棚罐時,必須保證棚罐工字鋼不與滾輪罐耳相碰。

7、對講機使用前必須調整統一頻率,并保證電量充足。

8、斜撐底座調整必須使用經檢驗完好的千斤頂,千斤頂噸位必須符合井架質量要求。

9、井架調整時,天輪平臺作業人員時刻觀察測量點之間的相對位置,符合標準后及時通知支頂人員停止作業。

10、斜撐底座二次灌漿前,必須將底座與基礎間積塵清理干凈,灌漿時必須將混凝土搗固密實,灌漿后每班進行一次灑水養護。

11、天輪及井架調整完成后,必須絞車試鉤,經檢查無問題后方可進行正試提升。

12、絞車運行一個班后,檢查天輪軸承溫度是否正常。

13、以上未盡事項,應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執行。

14、本措施經審批后,參加本項工作的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簽字后方可施工。

篇2:主井井架天輪更換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主井井架天輪探傷試驗報告,發現我礦天輪磨損。為了保證安全生產,我隊在8月9日對天輪進行更換。天輪距離地面垂直高度約為15米,為了安全、高效地順利完成此項工作任務,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更換步驟:

1、天輪更換前必須把主井絞車高壓開關柜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

2、天輪更換前必須先把井筒封好,以防天輪上面墜物掉入井底,然后再把天輪頂部的防雨棚拆除。

3、準備起吊機和拆卸工器具到現場,清點數量,并檢查使用情況是否完好。

4、先用起吊機將天輪輪槽內鋼絲繩吊離天輪輪槽,將鋼絲繩放到天輪底座井架平臺支撐梁上,然后用TY38鋼絲繩繩卡在井架上固定住鋼絲繩。

5、由專人指揮將天輪底座螺栓逐一松開,把天輪固定在起吊機的吊鉤上,并慢慢下放到地面。

6、地面人員把新天輪固定在起吊機上,按拆除相反的順序將天輪升至井架天輪平臺上進行安裝、固定。

7、最后用起吊機將固定在井架上的絞車鋼絲繩吊起放入天輪輪槽內。

8、清理檢修現場,檢查是否有遺留工器具,檢修人員撤離作業地點,待主井絞車送電并先后空載和重載試車一次,然后停車閉鎖安排檢修人員上到井架天輪平臺對更換后天輪檢查,輪槽角度是否合適以及固定螺栓是否松動。經檢查無誤后,重新試車后,才可投入使用。天輪正常使用后要定期進行檢查。

二、安全措施:

1、天輪安裝搬運要有計劃,有組織有順序進行。

2、井架附近不得有閑雜人等停留。

3、吊裝必須有專人指揮,起吊前對起吊重物的重量要查清,選擇吊點,嚴禁起吊設備及器具超負荷工作。吊裝前一定要進行試吊,起吊后重物下面嚴禁站人,設備吊裝時應設禁戒線。

4、高空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安全帶的一端必須系在井架的結實物件上。

5、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服從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不得盲目蠻干。

6、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篇3:天輪架基礎加固措施

一、工程概況

我甘肅煤炭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王家山土建項目部所施工的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礦一號井主井受煤倉工程為原有煤倉拆除后新建工程。受煤倉基礎為筏板基礎,直徑為13.2m,底部有100mm厚C10素混凝土墊層,最下部為2.0m厚3:7灰土夯實,壓實系數≥0.95,直徑為17.4m。

新建主井受煤倉筏板基礎緊靠于原有天輪架基礎梁,原有天輪架基礎梁底標高為-0.60m,下部為2.5厚3:7灰土,以下部位全為原有黃土層。新建天輪架基礎筏板底標高為-3.2m,因此,在施工受煤倉基礎時,需將原有天輪架部分灰土基礎切除,從而影響了天輪架的穩定性,也對我項目部的施工帶來了極大地安全隱患。我項目部在多方查找資料并研究討論決定后,采取以下加固措施對天輪架基礎進行加固。

二、采取的措施

1、防側翻措施

新建受煤倉基坑位于天輪架東側,在基坑開挖時天輪架東側灰土基礎已被破壞,從而使天輪架基礎抗側滑力大大減弱,若側向受力較大時,會有向東倒塌的可能性。現由于天輪架絞車鋼絲繩已拆除,故不會受到較大的側向力,為了防患于未然,我項目部決定在天輪架西側用兩根φ20的鋼絲繩拉住,防止天輪架因東側基礎破壞而向東側倒塌。鋼絲繩與地面夾角以30°為宜,兩根鋼絲繩一端分別固定于天輪架頂西南、西北兩角的梁柱交界處,另一端固定于事先埋設的地錨樁上。

2、防坍塌措施

由于天輪架東側基礎遭到破壞后,剩余基礎所承受的豎向承載力加大,久而久之,現剩余基礎會有塌落的可能性,為了防止基礎因長時間承受豎向重壓而塌落,我項目部決定在基礎施工中盡可能的加快施工速度,盡快將受煤倉基礎回填上來,從而阻止天輪架基礎的側滑及塌落。在施工時,派專人觀察基礎每一處的細小變化,并每天觀測天輪架的垂直度,若發現基礎局部有塌落現象或天輪架有傾斜趨勢,立即對剩余基礎側面采取噴漿支護的方法防止基礎塌落。用1.5m的φ18的錨桿將φ6@100的鋼筋網片固定于基礎破壞面處,然后噴射1:1.5水泥砂漿。因此,施工速度是最關鍵的因素。

三、需注意的問題

1、每天觀測天輪架垂直度并記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天輪架是否有傾斜趨勢。

2、放專人觀察天輪架基礎的變化情況,若發現有塌落現象,立即采取防塌落加固措施進行加固。

3、加快受煤倉灰土回填施工進度,從而阻止天輪架基礎側向滑移而坍塌。

4、堅決杜絕天輪架周圍有較大震動的施工,嚴防因震動而使天輪架基礎受影響坍塌。

四、總結

我項目部在施工中盡可能的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施工質量,處理好與原有天輪架基礎的接槎,從而杜絕天輪架基礎的側向滑移,減輕天輪架基礎的豎向壓力。確保天輪架的穩定性及主井受煤倉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