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運輸回風反坡補打錨桿錨索加強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2011年9至今年5月份8#煤運輸反坡下部、8#煤回風反坡下部及上部冒落,運輸反坡上部、8#煤回風反坡下部及上部未冒落區原來的支護強度已經無法滿足實際要求,經礦方領導及項目部領導現場辦公會研究決定對此段巷道補打錨桿,對冒落區前20m范圍內補打錨索加強支護。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技術要求
1、錨桿采用Φ18×2000的螺紋鋼等強錨桿。
2、每根錨桿采用1根樹脂藥卷錨固劑進行固定,每根錨索采用3只樹脂藥卷固定,錨固劑型號為CK2360。
3、錨桿托盤尺寸為150mm×150mm×8mm,為正方形碟形,錨索托盤規格為300mm×300mm×12mm,為正方形碟形。
4、錨索采用Φ15.24mm的鋼絞線,錨索打到上部巖層中部,在冒落區前20m之內,加打錨索梁進行加強支護,錨索梁間距3.0m,錨索梁長度4.0m,每根錨索梁用2根錨索固定。
5,頂錨桿間排距為900mm×1000mm,具體位置見巷道俯視圖。
6、先施工運輸反坡,在施工運輸反坡回風反坡聯絡道,最后施工回風反坡。
三、技術要求
1、嚴格按照測量部門給定的巷道中心線進行施工。
2、施工前對巷道的支護情況進行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敲掉危石、浮石。敲幫問頂制度必須由2名經驗豐富的老工人進行,一人瞭望,一人手持2m以上長柄工具進行。
3、補打錨桿之前,對巷道中的網兜進行處理,處理網兜前對網兜附近的巷道頂板進行支護。施工時人員站在支護穩定的巷道中手持長柄工具進行操作。
4、補打頂板錨桿時設立牢固的按安全作業平臺。
5、嚴禁多頭作業,必須由外向里依次進行施工。
6、施工前對巷道中的電纜風水管路用皮帶或其他物品進行妥善遮蓋。防止掉塊對機電設備進行損壞。
7、其余未述事項,嚴格按照《8#煤回風反坡頂板處理安全技術措施》及《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篇2:錨桿拉力試驗工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第1條上崗前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考試合格,取得本工種崗位操作資格證書。
第2條認真學習“作業規程”的有關內容,熟悉錨桿支護施工工藝,具有一定的現場施工經驗和自保、互保的意識和能力。
第3條錨桿拉力試驗工應了解拉力計的結構性能,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操作準備
第4條工作環境安全檢查:認真檢查試驗地點的頂板支護、通風、設備等安全狀況,排除安全隱患,停止影響錨桿拉力試驗的一切工作。
第5條設備檢查:
1.檢查油量:逆時針方向打開拉力計手壓泵的卸荷閥,使千斤頂中的液壓油回到手壓泵的油筒中,擰開油筒端的堵頭,抽出油標檢查。如油量不足,應加注符合要求的機械油或液壓油,直到油位符合要求。
2.排氣:液壓油路系統聯結好以后,必須進行排氣。排氣的方法是:把手壓泵放在比千斤頂稍高的地方,搖動手壓桿,使千斤頂活塞伸出,再打開卸荷閥,使活塞縮回,連續幾次即可。排氣時不能加壓。
3.設備連接:用高壓軟管兩端的快速接頭配合專用卡子將千斤頂和手壓泵連接起來。連接時應檢查接頭處是否有污物,嚴防污物進入接頭內。
4.對錨桿拉力計各部件進行檢查,使其符合使用要求。
三、操作
第6條連接拉力計:卸掉待測錨桿的螺母和托盤,把錨桿拉力計的加長桿擰到待測錨桿末端并上滿絲,再套上襯套及千斤頂,使活塞伸出端朝外,最后擰緊螺母。
第7條拉力測試:將手壓泵的卸荷閥順時針擰緊,壓動手壓泵壓桿,用力要均勻,不要用力過猛。當壓力表上的讀數達到規定的數值后停止,并詳細做好記錄。
第8條拆卸拉力計:檢測完畢,逆時針方向緩慢松開卸荷閥,使壓力表指針降到零位,千斤頂活塞全部縮回。再把各部件從錨桿上卸下,將錨桿拉力計放回專用工具箱內。
第9條檢測合格的錨桿要重新上好錨桿托盤和螺母,并使其達到設計預緊力。檢測不合格的錨桿應做好標記并安排補打錨桿。
四、注意事項
第10條拉拔錨桿時,人員應躲至千斤頂周圍的安全地點。
第11條錨桿桿尾直徑一旦出現縮徑時,應立即卸載。
第12條使用錨桿拉力計時,加壓應緩慢均勻,一般不超過其額定壓力或拉力值的85%。
第13條高壓軟管應定期進行打壓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的軟管。
第14條當設計變更或材料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錨桿拉力試驗。
第15條錨桿拉力計應統一管理、定期校驗,使其保持完好。
篇3:四臂錨桿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錨桿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2.錨桿機工作時,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1%方可作業。
3.操作時確保工作范圍內無閑雜人員。
4.嚴格按照潤滑周期加注潤滑油脂。
5.錨桿機行走期間,巷道倆側嚴禁站人,要與倆幫保持一定距離,不得碰撞倆幫的管線、設備及風筒。
6.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確認工作面安全后方可進行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要密切注意頂板及圍巖情況,一旦有不安全情況,應立即撤出人員、設備。
7.嚴禁在鉆箱上站人。
8.樹脂對皮膚有刺激影響,司機必須穿長袖工作衣,扎緊袖口,配帶手套,防塵口罩。
二、操作程序:
1.開機前的檢查:
1)檢查設備油位,緊固件及管路情況,操作閥是否在適當位置,拖拽電纜情況;
2)檢查集塵系統,清理集塵箱,檢查集塵系統密封是否良好;
3)檢查鉆桿,鉆頭。
2.開機、停機:
1)開機:
①司機首先合上主斷路器,在電控箱上或工作臺上起動泵1、泵2;
②在工作臺上控制行走驅動;
③將操作位置閥打在工作位置上;
④將操作功能閥打在行走驅動位置上;
⑤將前后穩定器收回,將工作臺收起,離底版不小于0.5米;
⑥將防護罩臨時頂板支撐縮回距頂板0.5米,將左右防護罩收回;
⑦雙手操縱行走驅動閥,使機器行走、轉彎;
2)停機:
①將防護罩和臨時頂板支撐收回;
②將前后穩定器收回;
③按下泵停止按鈕,將泵1、泵2停止轉動;
④斷開主斷路器。
三、注意事項
1.嚴禁在錨桿機制動的情況下,使用其它設備推、拉錨桿機;
2.在伸出左右鉆臂時,要與兩幫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碰撞電纜、風筒等;
3.經常檢查油箱油位,油位不足時嚴禁開機;
4.行走時注意電纜收放情況;
5.錨桿應停放在平坦、無淋水、積水、支護完整且不影響其它設備運行的巷道里;
6.交班前,應檢查設備的完好情況,并打掃設備衛生,清理集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