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火災爆炸事故預防措施應急救護措施

火災爆炸事故預防措施應急救護措施

2024-07-15 閱讀 9355

(1)火災與爆炸事故預防措施

施工現場防火工作必須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立足于自防自救,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施工現場的防火機構施工現場實行層級管理,落實各級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各負其責,項目經理是施工現場消防安全責任人,全面負責現場的防火工作。各部門負責人、生產組長是本部門、施工生產組消防安全責任人,負責本部門的消防工作。

施工現場成立防火領導小組,由消防安全責任人任組長,成員由生產、保衛、行政(后勤)、材料、宣傳部門和各生產組的消防安全責任人組成。

施工現場按參加施工總人數千人以上的百分之十,千人以下的按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組建義務消防隊。義務消防隊隊長由現場消防安全責任人任命,義務消防隊下設滅火組、引導疏散組、物質疏散組、救護組、維護秩序組。各司其責。

滅火組:當接到著火報警,應迅速趕赴著火點進行滅火。

引導疏散組:當火災發生后,引導火災現場人員迅速疏散至安全地方,配合公安消防隊滅火。

物資疏散組:當火災發生后,搶救轉移物資和火災后物資清點。

救護組:對因火災引起有毒氣體,采取防中毒措施,對因火災,滅火過程中受傷人員的搶救、護理。

維護秩序組:當火災發生后,負責維持現場的治安秩序和保護火災現場。

施工項目應當對職工進行經常的防火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道,增強消防觀念,自覺遵守各項防火規章制度。抓好檢查制度的落實。在施工過程需要動火,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才可動火。動火后,要進行檢查驗收。嚴格吸煙管理,施工現場應設立吸煙區,配置相應設施,嚴禁在非吸煙區吸煙。現場存放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必須按規定經上級有關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后,才可存放,嚴格控制存放數量,并落實防火措施。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重點工程必須按要求設立臨時消防供水系統,做到與施工同步進行,臨時消防供水系統高壓水泵設專線供電、供水管直徑不小于50㎜,應設置消防接口。電線架設、電器設備的安裝要符合技術規程的要求,并由持有電工證的電工架設安裝。

(2)火災與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當發生火情與爆炸重大的安全事故時,通訊聯絡組或發現事故人必須立即撥找“119”電話與消防指揮中心聯系,報警時應沉著冷靜,必須準確講清起火單位、所在地區、道路、門牌號碼、起火部位、著火物資、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以及所使用報警的電話號碼等,并派員到路口迎接和引導消防車進入火場,在使用無線移動電話報警時,還必須注意報警后不要關機,以便聽取消防隊的回喚問話,保持聯系。

撲救火災的程序

一旦建筑物起火,要在起火后5-7分鐘內,控制與撲滅初期火災,滅火行動組和起火部位員工必須先利用內部固定消防設施(消防水管)、器材(滅火器材)進行自救。在組織滅火自救工作中,依次按分工做好一系列工作:

分別向公司保衛武裝部和公安消防支隊指揮中心調度室“119”報警。

疏散引導組要向施工現場施工員發出火災通報,迅速地指揮員工疏散,對各類電器、機械設備停止其運行或部分停止使用。

滅火行動組首先進入火場,啟動加壓水泵,合理采用消防栓和各種滅火器材有效地進行滅火。

疏散引導組對受到火勢威脅的易燃易爆物品、氧氣、乙炔、液化石油氣等要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并派員專管。

安全防護救護組對發現有傷員,要進行護理,對重傷者要及時送醫院救護。火災現場要設置護衛人員,火災撲滅后要根據劃定的范圍進行保護現場,不準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內,以免影響調查工作。

物資轉移,必須按先貴重后一般的原則進行轉移,對轉移的物資要列出清單,派員保護管理。

6、起重傷害事故預防措施及應急救援措施

(1)起重傷害事故預防措施

1)起重機械

①起重吊裝工作屬專業性強、危險性大的工作,其工作應由有建設主管部門認證的專業隊伍進行,并應根據現場作業條件制訂科學、詳細、可行的安、拆施工方案,經公司質技部門審核,總工批準。工作時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指揮。

②起重機經建設主管有關部門檢驗,取得準用證后才能使用。并按要求定期年檢。

③起重機械按施工方案要求選型,運到現場重新組裝后,應進行試運轉試驗和驗收,確認符合要求。

④確保安全裝置包括超高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及吊鉤保險裝置符合要求。其他安全裝置應按該機說明書的規定進行。

2)起重作業

①作業前必須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作業過程中有專人統一指揮,作業人員必須了解施工現場及吊裝部位,嚴格執行施工方案。

②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遵守現場的有關安全規定。起重作業前,要根據施工方案要求劃定危險作業區域,設置醒目的標志。設專人監護,防止無關人員進入。

③司機必須熟知該機(車)起吊高度及幅度情況下的實際起吊重量,并清楚機(車)中各裝置正確使用,遵守操作規程和“十不吊”原則。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

④起重機械設備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起重機械設備及其起吊物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應滿足要求。在露天有六級及以上大風、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吊裝作業。大雨過后作業前,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

(2)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1)當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及事故應急救援組組長,由救援組長指揮對傷員立即組織搶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現場。

2)按照有關規定,立即報告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和本企業安全生產負責人,并酌情決定是否請示上級救援。

3)當發生起重機械設備事故造成人員被壓,迅速利用現場適用的起重設備將被壓的人員救離現場進行搶救。在判明情況的前提下,先搶救危重傷員,后護理一般傷員。先處理危及生命的嚴重損傷,后處理一般損傷。根據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現場急救方法:

①嚴重創傷傷員:

保持呼吸道通暢: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機能障礙。解開傷員衣領,清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對心跳、呼吸停止的傷員應盡快進行心肺復蘇。

有效止血: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必須立即有效止血。可根據不同傷情應用指壓法、加壓包扎、填塞或止血帶等方法止血。

包扎傷口:傷口予以包扎,可以避免在運送途中傷口暴露,增加感染機會。包扎物品用急救包內的滅菌紗布或清潔的毛巾。

固定:對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進行固定。固定范圍要包括上、下兩個關節,以免在運送途中骨折斷端移動,造成繼發性神經、血管損傷。

預防感染、幫傷者止痛,記錄傷情。迅速轉往醫院。

②創傷傷口現場的一般處理:

清潔傷口:清洗傷口周圍皮膚,剪除毛發,除去油脂、污垢。然后以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取出表淺的異物及血凝塊,無菌紗布覆蓋傷口。

消毒:用碘酒、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劑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雙氧水(3%過氧化氫),0.1%新潔爾滅、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無菌紗布覆蓋傷口。

③當起重事故同時造成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并按觸電事故救援程序進行施救。

④根據事故情況確定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并設專人監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現場適用設備對發生事故的起重設備采取相應的措施,制止事故的發展和擴大。

篇2:燃氣鍋爐火災爆炸危險性分析及預防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鍋爐作為生產熱能和動力的工藝設備,在現代工業、電力及人民生活中普遍使用,而燃氣鍋爐以它優質、環保、清潔的特點滿足了人們對環境、安全、自動化的要求,所以很多工程已經采用了燃氣鍋爐作為其加熱設備。但由于各種原因,燃氣鍋爐爆炸事故的頻頻發生,它不僅在經濟方面造成大量損失,嚴重的使人們在身心甚至生命都受到威脅。所以研究燃氣鍋爐爆炸危險性及其預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燃氣鍋爐及其應用

1.1燃氣鍋爐結構簡介

燃氣鍋爐包括燃氣燃燒設備和鍋爐本體兩個系統。燃氣燃燒設備主要指爐膛和燃燒器,也包括其他與燃燒過程有關的設備,它的主要作用是將一定數量的可燃氣體和空氣通入燃燒設備中,通過可燃氣體的燃燒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給鍋爐本體提供持續的熱能。鍋爐本體就是借助燃燒設備提供的熱能將水轉化為水蒸汽,使其成為一定數量和質量(壓力和濕度)的蒸汽。整個鍋爐生產過程就是將一定數量的可燃氣體和相應數量的空氣送入爐內燃燒,燃燒所發出的熱量傳遞給水,使水在定壓下汽化而形成一定壓力和溫度的水蒸汽。

1.2燃氣鍋爐的應用

燃氣鍋爐作為一種產生熱能和動力的工藝設備,廣泛地應用于電力、機械、化工、紡織造紙等工業部門及賓館、居民區采暖供熱等方面。我國北方城市由于需要采暖供熱,在用鍋爐數量更大。燃氣鍋爐已經逐步進入人們生活的周圍。

2.燃氣鍋爐爆炸事故類型及其危害

燃氣鍋爐運行中出現的事故大致可分為三類:

(1)特大事故:鍋爐中的主要受壓部件——鍋筒、管板等發生破裂爆炸的事故,這種事故常導致設備、廠房破壞和人身傷亡,造成重大損失。

(2)重大事故:燃氣鍋爐無法維持正常運行而被迫停爐的事故,如缺水事故、爐膛爆炸事故等。這類事故雖不象特大事故嚴重,但也常常造成設備、廠房損壞和人身傷亡,并使燃氣鍋爐被迫停運,導致用汽部門局部或全部停工停產,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3)一般事故:在運行中可以排除的事故或經過短暫停爐即可排除的事故,其影響和損失較小。

燃氣鍋爐事故屬于工業熱災害三種主要事故類型中造成損失最大的爆炸事故。主要可分為兩種爆炸原因,一是爐膛爆炸,另一種是爐體爆炸。燃氣鍋爐發生爆炸事故頻率較高。

3.燃氣鍋爐的火災危險性分析

3.1燃氣的危險特性

燃氣鍋爐的燃料是可燃氣體,主要是天然氣或煤氣。天然氣和煤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還攙雜一些簡單的烷烴,這些組分都是高度易燃易爆的氣體,天然氣的爆炸下限為4%,煤氣的爆炸下限為6.2%,極易發生爆炸事故。

3.2爐膛爆炸火災危險性

爐膛爆炸是由于可燃氣體漏入并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這種混合物處在爆炸極限范圍時一接觸到適當的點火源就會發生爆炸事故。伴隨著化學變化,爐內氣體壓力瞬時劇增,所產生的爆炸力超過結構強度而造成向外爆炸,由于在極短時間內大量能量在有限體積內積聚,造成鍋爐爐膛處于非尋常的高壓或高溫狀態,使周圍介質發生震動或鄰近的物質遭到破壞。爐膛爆炸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3.2.1點火不當

在點火時,如啟動操作不當,出現熄火而又未及時切斷氣源、配氣管進行可燃氣體吹掃,或吹掃不徹底、打開閥門時噴嘴也點不著火或者被吹滅,或其他可能使爐膛中存積大量高濃度可燃氣體并處于爆炸極限范圍內的情況,則再次點火時引燃這些可燃氣體,引起爆炸。

3.2.2火焰不穩定而熄滅

如果煤氣燃燒器出力過大,火焰就會脫開燃燒器,發生脫火現象;相反出力過小,火焰就會縮回燃燒器內,發生回火現象,使鍋爐運行中火焰不穩定而熄滅,由于爐膛呈熾熱狀態,達到或超過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物的著火溫度,且繼續進可燃氣體時,就有可能立即發生爆炸。

3.2.3設備不完善

因為閥門漏氣,設備不完善,沒有點火滅火保護裝置和火焰檢測裝置,可燃氣體充滿爐內點火發生爆炸。

3.2.4輸氣管道泄漏

由于燃氣鍋爐輸氣管道龐大,可燃氣體消耗量大,有些管道已經存在老化、腐蝕的情況,如不注意管道的維護和檢修,在輸氣過程中容易發生可燃氣體泄露,而造成爆炸事故。

3.2.5操作失誤

在鍋爐運行時,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事故依然發生了,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員在鍋爐運行時操作不合理,不按照規章制度操作,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不足,工作不負責任,值班、檢修不按規定進行,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

3.3爐體爆炸的火災危險性

燃氣鍋爐爐體爆炸是由于鍋爐設備材料質量問題,受壓元件強度不夠或者嚴重缺水,持續加熱等因素造成的爆炸事故。

3.3.1燃氣鍋爐設計制造方面

設計不合理造成燃氣鍋爐結構上的缺陷;材料不符合要求;焊接質量粗糙;受壓元件強度不夠等,這些因素也是引起燃氣鍋爐爆炸的重要因素。

3.3.2鍋爐內水被燒空造成爆炸

在鍋爐運行時,其中的水會被加熱慢慢減少,當鍋爐內的水過少甚至燒空時,可燃氣體燃燒所釋放的熱能直接加熱鍋爐設備本身,造成爐體過熱,發生爆炸事故。

由以上可看出燃氣鍋爐的爆炸火災危險性大,因素多種多樣。

4.利用預先分析法評價燃氣鍋爐火災危險性

為了更清晰說明燃氣鍋爐的火災危險性,下面用預先分析法進行分析討論:

燃氣鍋爐預先危險性分析

類型

故?障

原?因

危險等級

措?施

爐膛?

爆炸

煙囪

冒黑煙

1、燃料氣通入量過大

2、空氣量不足

3、燃料氣溫度過低

4、爐管燒壞

2

1、關小燃料氣閥門

2、開大進風閥門

3、提高燃料氣溫度

4、更換爐管

出口溫度突然升高

燃料氣閥門突然開的過大

2

減小火焰

燃燒

不穩定

1、燃料氣壓力不穩定

2、燃料氣溫度忽高忽低

2

調節燃料氣流量,穩定燃料氣壓力

出口溫度突然下降

出口管線或干線突然斷裂

3

停爐,搶修管線和干線

燃料氣

中斷

1、爐溫下降

2、熄火

2

1、聯系供氣站保證供氣

2、及時向爐膛通入蒸汽吹掃

爐管燒壞

1、高溫氣體對爐管腐蝕

2、操作壓力過高

3

緊急停產,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爆炸著火

1、爐膛內有一定量燃燒氣而點火

2、操作不當,導致燃燒不完全而產生過多可燃氣體

3、過負荷運轉,燃料氣過多

3

1、點火前通蒸汽吹掃不少于30min,爆炸氣分析成分

2、保證正常操作

3、降低鍋爐負荷

爆炸

鍋爐

爆炸著火

鍋爐材料元件受壓強度不夠

3

鍋爐使用前嚴格檢查

鍋爐嚴重缺水

4

在鍋爐運行中經常監視,注意加水

結果分析:從上表的燃氣鍋爐預先危險性分析可知預防燃氣鍋爐爆炸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一是點火前的預防。在鍋爐點火前,要確保鍋爐的各項性能符合標準,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二是在鍋爐運行中的合理操作和監督。這要求鍋爐操作者有較強的責任心,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合理解決。

三是鍋爐設備的定期維護。鍋爐設備老化也是燃氣鍋爐爆炸危險性因素之一,也占事故中的一定比例

5.事例分析燃氣鍋爐爆炸

案例1:

1990年4月22日6時15分,北京人民大會堂一臺SZQ4—1.25型鍋爐發生爐膛爆炸,爐體南、北側和頂部發現有裂縫和部分凸起,爐膛保溫層遭到破壞,鍋爐房窗玻璃震壞,鍋爐房外東院停車場一輛小汽車的后玻璃被擊碎,另一輛汽車的尾燈玻璃也被擊碎。

?當天早晨6時10分,鍋爐房值班人員按規定啟動引風機和鼓風機,排除爐內氣體。約3—5分鐘后關閉鼓風機,接通電打火器的電源,打開上、下點火燃燒器的閥門。此時,因司爐工未認真操作,在上點火燃燒器未點著火的情況下,先打開上主燃燒器的閥門,接著再打開下燃燒器的閥門。這時爐內的氣體已達到了爆炸的臨界點,當下主燃燒器一被點著,爐膛“轟”的一聲就立即發生了爆炸。由于主燃燒器的煤氣閥門只開了三團,進氣量不大,加上爐體安全裝置起了作用,氣浪主要從兩個防爆門向東沖出,爐體破壞不大,但因鍋爐位于重要的場所,其影響和后果甚大。

案例2:

2003年1月3日19時10分,山東省勝利油田管理局河口社區西區鍋爐房,一臺熱煤氣發生爐壓力容器在調試運行階段,因故障處理不當,使煤氣發生爐夾套內壁頂板處的使用溫度超溫、材料開裂,發生爆炸,死亡6人,受傷3人,直接經濟損失43.5萬元。

案例3:

2008年6月12日18時46分,泉州晉江市福建鳳竹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導熱油鍋爐車間發生導熱油噴濺起火,意外的爆炸使15名消防官兵不同程度燒傷。

工作人員正在導熱油鍋爐車間啟動3#鍋爐對導熱油進行加熱,當導熱油溫度升至240度,準備3#鍋爐加熱的導熱油接入廠區導熱油輸送主管道時,工人在開啟管道閥門的過程中,由于閥門發生故障破裂,導熱油噴濺而出,并立即氣化燃燒起火。

對上面案例分析可知,產生事故原因大致如下:

1.司爐對業務不熟悉,工作不認真,雖然點火程序正確,但卻因判斷錯誤而誤操作。

2.鍋爐啟動時通氣時間過斷,不能使可燃氣體濃度降到爆炸極限以下,造成爆炸事故。

3.鍋爐本身設備老化,不能正常工作,缺乏安全性。

4.設備檢修不足,對存在的問題沒能及時的發現解決,隱患存在時間長,危險性大。

6.燃氣鍋爐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6.1鍋爐質量要求

鍋爐的設計、制造、安裝、運行、檢修、改造、檢驗等必須符合《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及《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

6.2點火時的防火措施

(1)在點火前,由于燃氣鍋爐內已經充滿了殘留的可燃氣體,所以在點火前,要做到先啟動送、引風機強制通風5-10分鐘,充分進行爐膛內的氣體置換,清除爐膛內的可燃氣體才能正常點火升壓,一次點火未成功需要重新點火時,一定要在點火前再次給爐膛通風,充分清除可燃氣體。當采用手動點火時,人工操作和調試很難保證準確無誤,根據監察規程規定,燃氣鍋爐要安裝自動保護裝置,包括自動點火、熄火保護、燃燒自動調節及必要的自動報警保護裝置。

(2)當爐內溫度低或比較潮濕時,因點火困難,需采取適當方法給爐內預熱。

(3)在可燃氣體噴嘴前的進氣管上,應裝置壓力表。

(4)如火焰熄滅,立即停止供入可燃氣體,只供空氣,換氣后,再進行點火操作。

(5)為了防止煤氣鍋爐在點火時發生爆炸,必須在點火前檢查進氣管中的燃氣壓力,當壓力符合要求時,再使用鼓風機吹掃爐膛,清除爐膛內的爆炸性混合物。在點火時應嚴格遵守先點火,后開氣的原則。

6.3燃氣鍋爐工作時的防火措施

(1)防止脫火:可燃氣體燃燒器出力過大,火焰會脫開燃燒器,過多的可燃氣體發生不完全燃燒,在爐膛內存積大量的爆炸混合氣體,隨時存在爆炸危險。所以,應注意脫火現象,具體方法有:a、實行火焰穩定化;b、把空燃比調整到理論混合比附近;c、人為加大燃燒速度;d、使可燃氣體壓力保持穩定;e、減小燃料的噴出速度。

(2)防止回火:可燃氣體出力過小,火焰會回縮到燃燒器內,使鍋爐運行中火焰不穩定而熄火。此時繼續通入可燃氣體,則達到可燃氣體爆炸極限后,爆炸一觸即發。防止回火現象的措施有:a、加大最小噴出速度;b、必須使燃料從噴嘴噴出的速度大于其燃燒速度,即爐膛保持正壓

(3)點火后直到進入穩定狀態的過程中,要很好的監視燃燒工況,注意調節燃燒氣流量,穩定燃燒器壓力,使火焰能夠穩定的燃燒。

(4)為減少煙囪冒煙,出火星和污染環境,對煙囪冒火應進行綜合治理,如安裝消煙除塵和火星熄滅裝置等。?

(5)平時操作中,注意不能驟冷驟熱,以防發生爆裂。

6.4防止燃氣鍋爐中嚴重缺水

鍋爐中嚴重缺水或燒干事故是化工、石油生產用鍋爐普遍發生的一種事故。司爐要在鍋爐運行時定期對水位嚴密監視,定期上水,經常檢查水位指示器是否工作正常,進行排污排垢清洗處理。

6.5燃氣鍋爐的定期維護和檢修

(1)應經常檢查鍋爐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等安全附件,確保它們的可靠性。

(2)定期對鍋爐內部進行檢查,查看爐膛是否破裂,輸氣管路是否完好,保證管路不發生可燃氣體泄露。

6.6燃氣鍋爐周圍環境要求

(1)禁止在鍋爐房堆放各種可燃物,也不準在鍋爐本體和蒸汽管道上烘烤任何物品。擦拭設備的油棉紗、油抹布要妥善保管。

(2)禁止在鍋爐內焚燒廢紙、廢木材、廢油氈等,以防造成煙囪飛火,引燃周圍可燃物。

(3)鍋爐周圍不能存在火源,鍋爐輸氣管不能靠近其他加熱設備。

6.7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燃氣鍋爐爆炸危險性大,影響因素復雜多樣,這就要求司爐熟悉燃氣鍋爐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規范。不僅要保證不出現誤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在鍋爐出現問題時處理問題的能力。鍋爐的爆炸危險要求司爐有較強的責任心,熟悉業務。鍋爐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否則,禁止進鍋爐房操作。值班操作人員應盡職盡責,遵守有關鍋爐安全運行的各項制度。鍋爐房應根據人員崗位情況制訂《崗位安全責任制》,每個操作人員應達到"三懂三會"(即懂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懂撲救火災方法;會使用滅火器材,會處理險情,會報警)。

6.8設置防火安全裝置

為了避免或減少燃氣鍋爐爆炸造成的傷亡事故及其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我們也可以采用更有效的鍋爐防爆報警系統。例如能夠檢測出可燃氣體泄露濃度的傳感器和報警器等。現在已經研制出利用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受氣體作用后發生變化的原理制作的氣體傳感器,可利用鍋爐爐膛內可燃氣體檢漏、濃度測量來報警。而報警器采用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快的半導體材料制成,氣敏元件感受到可燃氣體泄露立即發出警報。水噴淋系統也可作為鍋爐火災爆炸初期預防措施。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等更多的高新技術將應用到燃氣鍋爐爆炸預防中來。、

結論:

燃氣鍋爐火災爆炸的發生通常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可燃氣體處于其爆炸極限范圍內,有火源存在,在一定的容器內。防止燃氣鍋爐的火災爆炸就是使上面的三個條件不能滿足。所以,預防燃氣鍋爐的防火防爆可控制其發生的三要素。通過對這三個要素的分析,增強對鍋爐爆炸事故的預防,這樣才能消除燃氣鍋爐爐膛爆炸事故的可能。防止鍋爐爆炸主要應加強鍋爐設備質量安全管理,在操作中杜絕缺水問題。在預防方面采取多種因素共同控制的方法,降低事故發生幾率。對燃氣鍋爐操作人員嚴格要求,保證操作正確,確保鍋爐的正常工況,進一步降低燃氣鍋爐的火災爆炸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