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管理規定

公司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管理規定

2024-07-15 閱讀 9627

關于公司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的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實現公司規范化的管理,加強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的監督與管理,強化責任事件控制措施,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特制定本管理規定,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2、責任事件

責任事件是指由于未能嚴格履行崗位職責,責任心不強,給公司造成一定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2.1、質量安全事故:員工因為責任心不強,違規操作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并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的事件。

2.2、工作失職:因不能完全履行崗位職責,造成工作失誤、失職,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事件。

2.3、行政事件:違反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公司員工帶來嚴重不良影響的事件。

2.4、其它事件:其它對公司產生較大經濟損失或者形象損害的行為。

3、事件責任的認定

3.1、責任認定的原則:事實求是,公平、公正。

3.2、不同類型的責任事件由相關的調查部門負責責任認定:質量事故由技術科負責,質檢科協助;工作失職由人事科負責;行政事件由人事科負責,總務科協助;其它事件由相關部門負責。(注:調查部門的負責人領導組織調查工作;事件發生部門不參與本部門調查)

3.3、發生責任事件后,責任部門必須第一時間通報相關情況(時間不超過一個工作日),并由相關的調查部門進行調查并做好責任認定工作。

3.4、調查部門應在兩日內做好相關的責任認定及處罰決定。(重大責任事件調查不能超過一周)

4、責任處罰

4.1、處罰的類型有經濟處罰與行政處罰兩種:經濟處罰分為罰款、扣發效益獎金;行政處罰分為留職查看、降職、辭退。

4.2、責任事件的處罰,由調查部門根據事件發生的原因與過程界定主要責任及次要責任,根據事件發生部門員工的隸屬關系確定其領導責任。

4.3、發生重大的質量安全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上的,對責任部門要進行經濟處罰,具體金額參照經濟損失的5%――10%執行;主要責任人的經濟處罰具體金額為直接經濟損失的2%――5%,并予以留職察看處分。

4.4、發生一般的質量安全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下的),責任部門的經濟處罰金額參照經濟損失的15%――50%執行;主要責任人的經濟處罰具體金額為直接經濟損失的5%――15%,并予以留職察看處分。

4.5、年內出現兩次一般質量安全事故的責任領導予以降職處分;出現兩次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責任領導予以辭退處分。

4.6、因工作失職造成公司損失的按質量事故處罰尺度處理;對工作造成惡劣影響的,根據情況給予罰款50――200元/次,并給予留職察看處分。

4.7、行政事件的處罰,根據公司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處罰。

4.8、泄露公司機密,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虛報冒領或利用職務及工作之便行賄受賄、謀取私利的責任人予以辭職處分。

4.9、對于突發的質量安全、財產與人身安全、環保等責任事件隱瞞不報,經查實對隱瞞的責任單位處罰1000元/次,同時對事件的責任人和單位仍按事故處理的規定進行處罰,并取消責任部門領導的先進評選及年終效益獎金。

4.10、調查部門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責任認定與處罰決定,根據情況酌情對調查負責人進行100――500元/次處罰。

5、責任處罰管理程序

5.1調查部門對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行詳細的分析、調查。根據以上規定對責任人做出處罰決定。并把處罰決定通知責任部門,調查部門根據調查情況填寫《處罰單》。

5.2責任部門針對事故造成的后果、損失,分析原因,提出合理預防及整改措施,并由調查部門及時的跟蹤調查其整改成效。

5.3分管副總與總經理分別對事件進行評審,并簽署意見。

5.4調查部門根據《處罰單》的處罰金額填寫《繳款單》,由責任人簽字確認后,交財務,由財務從當月工資中扣除。

5.5《處罰單》由人事科留檔管理;《繳款單》由財務科留存。

6、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后附《處罰單》、《交款單》樣本)

篇2:重大責任事件制度

第一條本制度制定的目的為強化崗位責任制,規避重大責任事件的發生,增強各級員工的責任心,確保公司利益不受損失;

第二條重大事件的確定:未履行崗位職責、未執行相關操作程序而造成公司經濟損失500元以上的事件;監守自盜、損壞公司財物并造成極壞影響的事件;其它的公司認定的重大事件;

第三條各部門、各崗位人員均須與公司簽訂崗位責任書,繳納責任事故保證金,明確崗位職責,利用公司授予的權力實施管理,并承擔相應責任,實現權、責、利相符;

第四條物管公司各部門均應制定相應的重大事件處理預案,并培訓到位,此項工作納入月度、年度工作業績考核;

第五條重大事件發生后,直接責任人需立即報告直接上級,并在第一時間匯報至物管經理處,否則加倍處罰;

第六條當重大事件發生后,物管經理應親自組織徹查該事件,作詳細報告上報集團公司,在必要時作報警處理;

第七條重大事件所產生的責任,原則上由直接責任人承擔,但在直接責任人無法承擔責任(扣除保證金及相應工資而不能彌補公司損失)時,由各連帶責任人按責任大小、按比例承擔余下損失;

一、物管經理負領導連帶責任,承擔余下經濟損失的15%;

二、客戶服務部負督導責任,承擔余下經濟損失的25%,主管與客戶服務專員按2:8比例分配;

三、責任部門負直接管理責任,承擔余下經濟損失的60%,主管與直接管理員按2:8比例分配;

四、重慶事件發生后,對不服從本管理制度責任分攤比例的直接責任人或連帶責任人,公司在扣除相關損失后一律作開除處理,并保留繼續追繳余下損失的權力;

第八條直接責任人除承擔賠償責任外,仍需按公司管理制度進行處罰,該罰款的罰款,該開除的開除;

第九條因公司及上級給予的管理權力不夠或者下級發現問題并提出處理辦法,但得不到批準執行而造成的損失由公司與上級負責;

第十條對于未造成公司經濟損失的重大事件,除對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處罰外,直接責任人之直接上級仍需負連帶責任,為直接責任人處罰基數的30%。

造成公司損失500元,能稱重大責任事件?按現行法律法規亦不容許收職工保證金,不是企業怎么說,就可以怎么做的。

篇3:公司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管理規定

關于公司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的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實現公司規范化的管理,加強質量安全事故、行政失職等責任事件的監督與管理,強化責任事件控制措施,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特制定本管理規定,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

2、責任事件

責任事件是指由于未能嚴格履行崗位職責,責任心不強,給公司造成一定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2.1、質量安全事故:員工因為責任心不強,違規操作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并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的事件。

2.2、工作失職:因不能完全履行崗位職責,造成工作失誤、失職,給公司帶來一定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事件。

2.3、行政事件:違反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公司員工帶來嚴重不良影響的事件。

2.4、其它事件:其它對公司產生較大經濟損失或者形象損害的行為。

3、事件責任的認定

3.1、責任認定的原則:事實求是,公平、公正。

3.2、不同類型的責任事件由相關的調查部門負責責任認定:質量事故由技術科負責,質檢科協助;工作失職由人事科負責;行政事件由人事科負責,總務科協助;其它事件由相關部門負責。(注:調查部門的負責人領導組織調查工作;事件發生部門不參與本部門調查)

3.3、發生責任事件后,責任部門必須第一時間通報相關情況(時間不超過一個工作日),并由相關的調查部門進行調查并做好責任認定工作。

3.4、調查部門應在兩日內做好相關的責任認定及處罰決定。(重大責任事件調查不能超過一周)

4、責任處罰

4.1、處罰的類型有經濟處罰與行政處罰兩種:經濟處罰分為罰款、扣發效益獎金;行政處罰分為留職查看、降職、辭退。

4.2、責任事件的處罰,由調查部門根據事件發生的原因與過程界定主要責任及次要責任,根據事件發生部門員工的隸屬關系確定其領導責任。

4.3、發生重大的質量安全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上的,對責任部門要進行經濟處罰,具體金額參照經濟損失的5%――10%執行;主要責任人的經濟處罰具體金額為直接經濟損失的2%――5%,并予以留職察看處分。

4.4、發生一般的質量安全事故(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下的),責任部門的經濟處罰金額參照經濟損失的15%――50%執行;主要責任人的經濟處罰具體金額為直接經濟損失的5%――15%,并予以留職察看處分。

4.5、年內出現兩次一般質量安全事故的責任領導予以降職處分;出現兩次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責任領導予以辭退處分。

4.6、因工作失職造成公司損失的按質量事故處罰尺度處理;對工作造成惡劣影響的,根據情況給予罰款50――200元/次,并給予留職察看處分。

4.7、行政事件的處罰,根據公司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相應的處罰。

4.8、泄露公司機密,弄虛作假、營私舞弊、虛報冒領或利用職務及工作之便行賄受賄、謀取私利的責任人予以辭職處分。

4.9、對于突發的質量安全、財產與人身安全、環保等責任事件隱瞞不報,經查實對隱瞞的責任單位處罰1000元/次,同時對事件的責任人和單位仍按事故處理的規定進行處罰,并取消責任部門領導的先進評選及年終效益獎金。

4.10、調查部門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責任認定與處罰決定,根據情況酌情對調查負責人進行100――500元/次處罰。

5、責任處罰管理程序

5.1調查部門對事件的前因后果進行詳細的分析、調查。根據以上規定對責任人做出處罰決定。并把處罰決定通知責任部門,調查部門根據調查情況填寫《處罰單》。

5.2責任部門針對事故造成的后果、損失,分析原因,提出合理預防及整改措施,并由調查部門及時的跟蹤調查其整改成效。

5.3分管副總與總經理分別對事件進行評審,并簽署意見。

5.4調查部門根據《處罰單》的處罰金額填寫《繳款單》,由責任人簽字確認后,交財務,由財務從當月工資中扣除。

5.5《處罰單》由人事科留檔管理;《繳款單》由財務科留存。

6、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后附《處罰單》、《交款單》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