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學院教學檢查制度
某學院教學檢查制度
教學檢查是教學管理中經常性的工作。必要和及時的教學檢查是維護良好教學秩序,確保教學工作按教學計劃有序運行的重要手段,為了全面了解教學情況,及時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教學規范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特制訂本制度。
一、教學檢查的目的、內容及方式
質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題。開展教學檢查是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檢查教學環節落實情況,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通過教學檢查,對我院教學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測、考察,了解和鑒定教學效果及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改進教學和管理工作。
教學檢查的內容主要有:教學方針、教育原則、教學指導思想以及上級關于教育工作指示的落實情況;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執行情況;任課教師授課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綜合培養狀況;教學基本建設、教學組織管理以及教學保障情況等。
教學檢查通常分為經常性檢查和定期檢查,根據需要還可以組織專題檢查。
二、經常性教學檢查
(一)教案檢查
1、教師上課必須有教案。教案在編寫好后,在教學大綱、使用教材沒有變的前提下,并不需要每學期都重新編寫,但是要根據每學期教學任務安排、教學對象、學科的發展以及授課效果等實際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同一份教案使用兩個學期后,應重新編寫。
2、教案格式、內容應符合《西安**學院備課質量標準與管理規范》中規定的教案編寫基本要求。
3、教研室主任和專業負責人須經常檢查本教研室教師教案編寫和審批情況;對開新課和新開課教師的教案,教研室主任和專業負責人應抽審二分之一以上,并在所審的教案上簽字;分院(系)、部要對本單位教師的教案每學期進行不定期的檢查。
(二)授課檢查
主要檢查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效果和課堂秩序情況。各類人員聽課的次數、情況反饋、問題處理等方面的要求按《聽課制度》執行。
(三)自習檢查
主要檢查教師輔導情況和各自習場所的秩序。班主任應堅持每天檢查學生自習情況。學生處、各分院(系)學生科負責自習秩序的抽查、情況匯總與通報講評,并及時處理和解決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四)作業檢查
任課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檢查并登記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及質量情況,并以此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依據之一。班主任、教學科要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和教師或學生溝通。
三、定期檢查
1、開學初檢查。每學期開學初,由教務處組織,學院、分院(系)、部兩級領導和機關工作人員對開學后教學情況進行檢查。主要包括任課教師、教材到位情況,學生到課情況,課表執行情況以及各類實訓場所準備情況。各單位教研室、教學科著重對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課程安排、教師聘請、教師教案、教材到位等情況進行檢查。
2、期中檢查。根據學院教學工作安排,期中教學檢查一般在每學期第9-11周進行,由教務處組織實施,采取各單位自查和院機關抽查相結合,以各單位自查為主的方式進行。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教師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教學組織情況、作業布置批改情況、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情況、教學環節落實以及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
3、期末檢查。在期末考試前后各分院(系)、部自行組織實施。檢查采用問卷調查、召開師生座談會、檢查作業本、考試質量分析、查閱有關教學記錄等方式進行。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期末復習考試安排情況、教師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教學效果、各類考核完成情況、下學期教學安排情況、教材預訂情況以及教學工作總結情況等。
四、專項檢查
學院、各分院(系)、部要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適時組織專項檢查,如畢業實習專項檢查、學風專項檢查、實訓室利用率專項檢查、重點課程建設專項檢查等。檢查要講求實效,解決問題,每次檢查都要有安排,有總結。
五、教學檢查結果的處理
各單位要對教學檢查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要按有關制度規定及時做出處理并進行整改。教務處負責匯總全院檢查情況,并適時編發檢查情況通報。檢查結束后要對各種檢查資料進行認真的整理、歸檔,以作為各類總結、考核、評估的依據。
篇2:X二級學院教學檢查與督導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和改進教風與學風建設,加大教學監控力度,更好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各項教學管理制度,促進我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二條設立院部教學檢查與督導小組,由院部負責人及教研室主任或推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責任心強的教師3-5人組成。
第三條檢查督導小組成員應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師德和高度的責任感,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在本院部有一定的影響。
第三章院部檢查與督導小組主要職能
第四條院部督導與檢查小組主要職能:
1.對院部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督促。
2.負責院部主要課程教師課堂教學情況的檢查考核工作。
3.參與院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評價、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的有關咨詢、論證工作,為院部教學管理的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4.協助調查、核實、處理學生信息員反饋的有關教學質量的問題,參與討論處理意見。
第四章教學檢查與督導的內容
第五條院部教學檢查與督導小組主要開展以下第二條所含檢查與督導工作,并按百分制對本院部任課教師做出定量評價。
第六條教學檢查與督導的內容主要有授課計劃(10分)、教研活動(10分)、教案和教學考查薄(10分)、授課(40分)、作業布置與輔導(10分)、成績考核(10分)、其它教學工作(10分等)。
第七條授課計劃檢查。嚴格按照課程教學大綱制定授課計劃,內容安排科學嚴謹。無授課計劃扣5分,授課計劃與教學大綱要求不一致扣3分,授課計劃內容安排不合理扣2分。
第八條教研活動檢查積極參加院部及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成績突出,每少參加一次教學研究活動扣5分,遲到、早退一次扣2分,參加教研活動不積極扣1分。
第九條教案和教學考查薄檢查教案首頁內容填寫規范齊全,否則扣1分;有授課班級和時間、授課目的、內容提綱、課后小結,否則每項扣1分;內容結構合理、文字圖表書寫清晰規范,否則扣3分。教學考查薄能按要求內容填寫完整規范,上課考勤準確,無不負責現象,能按要求取、送,否則每項次扣2分。
第十條授課檢查理論課課堂教學秩序良好,無不良行為,否則扣5分;授課內容適量,結構合理,否則扣5分;講課方法得當,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習內容掌握好,否則扣10分;操作規范熟練,講解清楚,否則扣5分;學生能寫出具有較詳細的實踐操作過程(工藝流程)和綜合分析的實驗實習總結報告,否則扣5分。
第十一條作業布置與輔導檢查課后有作業布置,否則扣5分,作業要有檢查批改,每學期不少于三次,缺一次扣2分。輔導每周不少于一次,每缺一次扣2分,鼓勵教師進行課外專項輔導。
第十二條成績考核檢查能按要求完成課程試題庫及期末試卷的編制工作,能按要求完成考核工作并及時上交考核成績,并做出統計分析,否則扣5分。成績考核客觀公正,不泄題、露題,否則扣5分。
第十三條出現教學差錯一次扣10分,出現教學事故一次扣20分,出現重大教學事故一次扣30分,扣完為止。
第五章院部檢查與督導小組的工作方式
第十四條隨堂聽課,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每門課各教學環節的實施情況,及時向院部反映問題,以幫助提高教學水平。
第十五條定期召開教師、學生座談會,了解師生的教與學的情況。
第十六條調閱各種教學文件、教學資料、授課計劃等。
第六章院部檢查與督導小組的工作要求
第十七條學期開始院部教學督導與檢查小組制定工作計劃,學期結束寫出工作總結,并上交院檢查與督導組備案;每月至少有1次集體活動,并做好記錄。
第十八條檢查與督導人員每周聽課不少于1次,做好聽課記錄,期末裝訂成冊,作為教學管理檔案的一部分;課后對講課教師進行具體指導,反饋講課情況。
第十九條及時反映師生對院部教學工作的意見。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通過之日起執行。
篇3:某某學院教學檢查制度
某學院教學檢查制度
教學檢查是教學管理中經常性的工作。必要和及時的教學檢查是維護良好教學秩序,確保教學工作按教學計劃有序運行的重要手段,為了全面了解教學情況,及時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教學規范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特制訂本制度。
一、教學檢查的目的、內容及方式
質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題。開展教學檢查是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檢查教學環節落實情況,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通過教學檢查,對我院教學情況進行必要的檢測、考察,了解和鑒定教學效果及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改進教學和管理工作。
教學檢查的內容主要有:教學方針、教育原則、教學指導思想以及上級關于教育工作指示的落實情況;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執行情況;任課教師授課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綜合培養狀況;教學基本建設、教學組織管理以及教學保障情況等。
教學檢查通常分為經常性檢查和定期檢查,根據需要還可以組織專題檢查。
二、經常性教學檢查
(一)教案檢查
1、教師上課必須有教案。教案在編寫好后,在教學大綱、使用教材沒有變的前提下,并不需要每學期都重新編寫,但是要根據每學期教學任務安排、教學對象、學科的發展以及授課效果等實際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同一份教案使用兩個學期后,應重新編寫。
2、教案格式、內容應符合《西安**學院備課質量標準與管理規范》中規定的教案編寫基本要求。
3、教研室主任和專業負責人須經常檢查本教研室教師教案編寫和審批情況;對開新課和新開課教師的教案,教研室主任和專業負責人應抽審二分之一以上,并在所審的教案上簽字;分院(系)、部要對本單位教師的教案每學期進行不定期的檢查。
(二)授課檢查
主要檢查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效果和課堂秩序情況。各類人員聽課的次數、情況反饋、問題處理等方面的要求按《聽課制度》執行。
(三)自習檢查
主要檢查教師輔導情況和各自習場所的秩序。班主任應堅持每天檢查學生自習情況。學生處、各分院(系)學生科負責自習秩序的抽查、情況匯總與通報講評,并及時處理和解決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四)作業檢查
任課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時,檢查并登記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及質量情況,并以此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依據之一。班主任、教學科要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和教師或學生溝通。
三、定期檢查
1、開學初檢查。每學期開學初,由教務處組織,學院、分院(系)、部兩級領導和機關工作人員對開學后教學情況進行檢查。主要包括任課教師、教材到位情況,學生到課情況,課表執行情況以及各類實訓場所準備情況。各單位教研室、教學科著重對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課程安排、教師聘請、教師教案、教材到位等情況進行檢查。
2、期中檢查。根據學院教學工作安排,期中教學檢查一般在每學期第9-11周進行,由教務處組織實施,采取各單位自查和院機關抽查相結合,以各單位自查為主的方式進行。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教師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教學組織情況、作業布置批改情況、學生參加教學活動情況、教學環節落實以及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
3、期末檢查。在期末考試前后各分院(系)、部自行組織實施。檢查采用問卷調查、召開師生座談會、檢查作業本、考試質量分析、查閱有關教學記錄等方式進行。檢查內容主要包括:期末復習考試安排情況、教師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教學效果、各類考核完成情況、下學期教學安排情況、教材預訂情況以及教學工作總結情況等。
四、專項檢查
學院、各分院(系)、部要根據教學進程和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適時組織專項檢查,如畢業實習專項檢查、學風專項檢查、實訓室利用率專項檢查、重點課程建設專項檢查等。檢查要講求實效,解決問題,每次檢查都要有安排,有總結。
五、教學檢查結果的處理
各單位要對教學檢查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要按有關制度規定及時做出處理并進行整改。教務處負責匯總全院檢查情況,并適時編發檢查情況通報。檢查結束后要對各種檢查資料進行認真的整理、歸檔,以作為各類總結、考核、評估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