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食堂食品生產加工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學校食堂食品生產加工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2024-07-15 閱讀 3530

學校食堂食品生產、加工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操作間是烹調食品的重要場所,也是保證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環節。為此,特制定食品加工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1.負責烹調加工的廚師要認真學習《食品衛生法》和相關衛生知識,提高其法制意識和食品衛生安全意識。

2.廚師要加強業務學習,熟悉各種烹調技藝,提高業務能力。

3.廚師要根據不同食物的特性,采取合理的烹調方式,盡量不破壞食物的營養價值。

4.烹調的菜肴盡量做到色、香、味等感官性狀俱佳,增進用餐者食欲。

5.學校食堂嚴禁加工涼菜、涼面、野生菌和皮蛋。四季豆、土豆等蔬菜,需經高溫煮熟燒透后才能食用。烘、燒、炒要掌握火候,且數量不宜過多,要翻鏟均勻,使其熟透。

6.操作人員在加工時要嚴格按衛生要求操作,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工食品時不能對著飯菜咳嗽、打噴嚏,不能用手摳鼻孔、耳垢,上廁所后要洗手。

7.食品調味時要嚴格按烹調衛生要求進行,切忌用手指直接沾湯品嘗,不能用湯勺、鍋鏟盛湯汁放入口中品嘗。

8.制作好的成品菜要直接用清潔、衛生消過毒的容器盛裝,不能用抹布或圍裙擦試容器。

9.成品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防止異物帶入容器對食品造成第二次污染。

10.抹布、鍋蓋、防蠅罩等要保持清潔,分類使用。

11.充分發揮"三防"設施的功能和作用。

12.操作臺上的調味品要分類擺放,并及時加蓋。

13.未經食堂管理人員允許,從業人員不能隨意換崗,不得隨意增減廚師。

篇2:H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成都市彭州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的目的和依據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確保全市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精神,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指導和規范我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1.2基本原則處置重點食品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協作。(一)局主要負責人是局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并任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領導小組組長,負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并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級別,組織實施分級監控、分級管理。(二)局各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預測,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局有關部門應立即作出反應,在及時上報彭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同時,迅速采取救治和控制措施。(四)堅持依靠科學,盡快查明原因,及時有效處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各司其職、通力合作。1.3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所稱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中發生疾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死亡、傷害人數眾多或者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事件。1.3.1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危害特別嚴重,對2個以上省份造成嚴重威脅,并有進一步擴大趨勢的;(二)超出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水平的;(三)發生跨境(香港、澳門、臺灣)、跨國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的;(四)國務院認為需要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負責處置的。1.3.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危害嚴重,影響范圍涉及省內2個以上市級行政區域的;(二)造成傷害人數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三)造成傷害人數100人以上,雖未發生死亡病例,但發生在學校及中考、高考期間或全市重大活動、重大會議期間,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四)一次事故造成死亡人數3人以上的;(五)省級人民政府認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3.3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影響范圍涉及本市行政區域,給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二)造成傷害人數50人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的;(三)造成傷害人數30-49人,雖未發生死亡病例,但發生在學校及中考、高考期間或全市重大活動、重大會議期間,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四)市級人民政府認定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1.3.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影響范圍涉及市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鎮,給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二)造成傷害人數在20—30人,未出現死亡病例的;(三)市級人民政府認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2.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和評估2.1監督管理各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堅持日常監管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加強對重點食品、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建立并不斷完善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的誠信體系,大力促進企業誠信建設。2.2事故報告建立健全質食品生產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保障系統的有效運行。對本轄區內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當按照《彭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的要求及時向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2.3事故評估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食品安全專家,對事故的類別、性質、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圍進行科學的評估確認。2.4事故通報應及時對有關部門及有關鎮報告的信息進行分析,及時了解事故進展情況并向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并通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3.應急預案的啟動對符合本預案適用范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上報彭州市委、市政府、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彭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并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4.事故應急措施應急預案啟動后,由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指揮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各相關部門應當根據本預案所規定的工作要求,立即履行職責,緊急調集應急處理隊伍、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的設施、設備,組織實施各項應急處理救援措施,并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及時上報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5應急救援組織機構5.1質監彭州局常設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辦公地點:質監彭州局行政辦公室質監彭州局值班電話:行政辦公室: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科:聯系人:宋繼紅譚金順電話值班人員及聯系人接到事故電話后,應立即報告應救援指揮小組組長、副組長。5.2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組成:組長:萬繼軍副組長:賈學萍、李統坤、李向軍、肖興柏組員:宋繼紅譚金順應急預案啟動后,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協調事故發生地鎮政府、各有關單位工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搶救和處理工作。6.信息發布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影響程度和類型,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擬寫新聞稿,按規定程序送審后發布。一般情況下,由分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在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7.其它事項7.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依據法定程序,經分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批準,終止應急狀態,轉入正常工作。7.2本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附件下載:1.成都市彭州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