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技術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技術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2024-07-15 閱讀 3274

技術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制度

為落實《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及時對各類校園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加強查處力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建立校園安全隱患臺帳,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責任到人。

二、重大安全隱患應設立警示牌,畫出明顯警戒線,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確定整改時間。

三、對于發(fā)現的各類隱患,學校安全保衛(wèi)處負責向各處室、各系部下發(fā)安全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各部門在整改完成后,必須填寫整改回執(zhí)單,報校保衛(wèi)處存檔。在整改期限內經安全隱患排查小組檢查仍未落實的,經綜治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研究決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因排查整改不及時,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人,將按有關法律進行嚴肅處理。

四、學校安全保衛(wèi)處負責協(xié)助校長做好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及時將學校安全狀況向校長匯報,針對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有義務提出各類合理化建議及完善整改意見。

五、每兩周一次進行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并及時整改落實,由保衛(wèi)處負責向校長室匯報安全隱患排查整改情況,經綜治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研究制定進一步的措施,及時解決各類問題,落實各項整改要求。

保衛(wèi)處

20**年9月

篇2:燃氣安全隱患登記整改制度

1.目的

為進一步落實公司各級燃氣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燃氣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級、各類事故隱患,切實預防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根據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生產檢查

燃氣安全生產檢查遵循“分級管理、專業(yè)負責”的原則,分為經常性檢查、專業(yè)檢查、定期檢查和綜合性檢查四類。

2.1經常性檢查包括崗位檢查、巡回檢查和重點檢查三種形式,具體規(guī)定如下:

2.1.1各崗位員工在班組長或主操的帶領下實施一班三次(班前、班中、班后)崗位檢查,檢查的重點是燃氣調壓設施、燃氣閥門、放散閥、燃氣報警器等設備設施運行狀況、作業(yè)人員違章違規(guī)現象的及時糾正等,燃氣泄漏檢測手段主要以報警器檢測、人體感官、風向標識桿等具體形式。

2.1.2燃氣安全、生產技術專業(yè)人員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邏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及時發(fā)現和糾正各類“三違”現象;各類危險點、危險源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設備、設施及建筑缺陷和現場環(huán)境的安全狀況等。

2.1.3燃氣安全、生產事故或未遂事故所暴露、潛在的問題,各時期的重點工作進行重點檢查,具體組織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涉及到的專業(yè)組、部門參加。

2.2專業(yè)檢查

2.2.1各專業(yè)管理安全生產隱患檢查由各專業(yè)組長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2燃氣安全防護、救護器材、消防器材、應急管理由安保科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3根據季節(jié)、氣候的特點,開展的安全四季“五防”檢查,由安保科負責,相關專業(yè)、職能部門配合,每季不少于兩次。

2.3燃氣安全定期檢查

2.3.1各班組必須堅持一班三檢制工作原則,責任人:班組長。

2.3.2經營區(qū)的燃氣安全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責任人:安保科長。

2.3.3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前后各部門都要組織一次全面的綜合檢查,責任人:單位主管、專業(yè)組長。

2.4綜合性檢查

燃氣綜合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由公司經理班子成員帶隊,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各專業(yè)組參加,進行思想、制度、管理、隱患等全面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3.燃氣事故隱患級別及整改責任劃分

3.1一般事故隱患,指作業(yè)現場存在的,在作業(yè)區(qū)范圍內能夠按期整改的隱患,由作業(yè)區(qū)、單位主管負責落實整改,本公司安全員監(jiān)督。

3.2較大事故隱患指部門無能力解決,需公司有關部門制定整改方案協(xié)助解決的隱患,由隱患所在專業(yè)管理組逐級遞交隱患報告,督促落實,公司安保科監(jiān)督。

3.3重大事故隱患由公司召集有關部門、專家研究制定方案,列入安全管理體系方案,由公司組織實施,部門配合整改,公司安委會監(jiān)督。

4.燃氣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上報及處理程序

4.1一般事故隱患現場解決,當班班組長、安全員將整改情況上報作業(yè)區(qū)負責人。

4.2較大事故隱患由作業(yè)區(qū)負責人、安全員或現場檢查人員逐級上報安保科、職能管理部門(專業(yè)組)。

4.3重大、特大事故隱患,當班班組長妥善安排作業(yè)人員暫停或撤離隱患現場,逐級上報(必要時可越級上報),并派專人加強現場警戒和安全監(jiān)護。

4.4上級職能部門檢查發(fā)現的事故隱患執(zhí)行上述程序。

安全管理部門視隱患等級情況,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整改完畢后,相關單位、部門(專業(yè)組)在規(guī)定期限內反饋整改情況,安保科復查驗收。

4.5各部門設立隱患舉報獎勵制度,所有員工均可對燃氣作業(yè)現場存在的較大以上事故隱患向安保科報告,經確認后視情對舉報者適當獎勵。

5.事故隱患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

5.1涉及單個專業(yè)、部門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方案、技術措施由具體負責的專業(yè)管理組制定,提出安全方案,安保科審核,總體必須體現“安全第一”的原則。

5.2涉及多個部門或專業(yè)的安全生產隱患,由安保科(生產控制中心)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專業(yè)共同協(xié)商,落實整改方案及預防控制措施,各部門、專業(yè)按會議決定分工,具體落實整改。

5.3事故隱患整改方案包括下列內容:治理期限和目標,具體措施,技術方案、安全方案、機構和人員,實施、配合單位,隱患未完全消除期間的告知、應急預案等。

6.建立燃氣事故隱患檔案

6.1燃氣安全生產檢查必須有臺帳記錄,班組檢查記錄在設備點檢表、交接班日志、和班組安全活動臺帳上。

6.2較大或重大事故隱患各部門、專業(yè)組建立臺賬,分類管理,并將整改、驗收結果存檔。

6.3各類燃氣安全生產隱患檢查記錄必須包含以下內容:隱患內容、整改措施、時限、責任人、整改驗收情況。

7.責任追究

7.1各部門、專業(yè)組必須按照燃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的內容、頻次、整改等要求,對本單位職責管理范圍內的事故隱患認真排查,及時落實整改。

7.2對燃氣事故隱患整改不力,不按規(guī)定的期限、要求進行整改,推諉扯皮,考核相關責任人;造成事故的,加重處罰并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責任。

附:

燃氣設施安全檢查內容

(一)一般規(guī)定。

1.各種主要的燃氣設備、閥門、放散管、管道支架等應編號,號碼應標在明顯的地方。

2.各類帶氣作業(yè)處應分別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

3.燃氣輔助設施保持完好有效。

4.對于設備腐蝕情況、管道壁厚、支架標高等每年重點檢查一次,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案。

5.燃氣危險區(qū)域的燃氣濃度必須定期測定,在關鍵部位應設置燃氣監(jiān)測裝置。

(二)用氣點

1.水浴鍋爐應設置獨立的放散管。

2.相關燃燒閥門的頭部有明顯開關標志。

3.燃燒閥前有放水或放氣頭。

4.閥門嚴密、靈活、無泄漏。

5.助燃管道及燃氣管道設置低壓報警裝置。

(三)管道

1.公司站區(qū)主要燃氣管道須標有明顯的燃氣流向和種類。

2.所有可能泄漏燃氣的地方均須掛有提醒人們注意的警示標志。

3.管道本體無可見泄漏(含法蘭、閥門及附屬裝置)。

4.燃氣管道與水管、熱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氣體管在同一支柱或棧橋上敷設時,其上下敷設的垂直凈距不宜小于250毫米。

篇3:民爆物品庫房安全隱患整改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火災、雷擊、盜竊、人為有意破壞及外部山場火災事故都有可能導致企業(yè)民爆倉庫發(fā)生爆炸事故。

一、造成火災,爆炸隱患的主要原因是:

1、貯存民爆物品時,安全距離不夠,或周圍居民生活區(qū)日漸迫近儲存?zhèn)}庫,阻止無效,且居民使用明火。

2、建筑物耐火等級低,消防設施不全。

3、防雷、避雷設施老化,陳舊、無力更新。

4、貯存民爆物品時,沒有使用防爆設備或防爆設備老化無力更新。

二、事故隱患整治與評估

單位一旦發(fā)現事故隱患,應及時予以處理,單位一時無法處置,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生產監(jiān)管部門,并申請對事故隱患進行初評估分級,切實做好事故隱患的整治,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三、事故處理應急處理

單位一旦發(fā)生災難性事故,在發(fā)生事故后,企業(yè)應根據事故應急預案開展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要盡快組織搶救,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作出標志、拍照、攝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傷亡事故現場的情況,如無特殊原因,必須經當地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同意。

四、事故處理

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fā)生事故的企業(yè)及其主管部門負責處理。

1、企業(yè)及其主管部門執(zhí)行對事故責任人員的行政處分;2、組織防范措施的實施;3、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

五、做好事故結案材料的歸檔管理,對每起事故,必須建立詳細的、完整的事故檔案,并按規(guī)定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編目保管,為今后工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