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動實施方案格式

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動實施方案格式

2024-07-14 閱讀 5555

為貫徹落實縣教育局會議精神,確保學校安全,消除校園內部及周邊環境的安全隱患,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措施,提高安全責任意識,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排查及整改內容

(一)消防安全

1、檢查學校所有房舍防火情況,做到人走火滅,室內不存放燒柴。室內備有防火沙袋。

2、徹底檢查容易引發火災的供電線路;

3、值宿室備有水和鍬、鎬等防火用具。

4、安全責任落實到人,誰負責的有隱患,要立即整改并及時上報。

5、檢查有無違章使用電器情況,學校不準使用電褥子、電爐子、電熱棒等容易引發電失火的用電器。

6、定期舉行消防滅火自救演練及緊急疏散演練,第十三周和第十六周各搞一次,要有記錄。

(二)校舍安全

對學校所有建筑物和附屬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凡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必須立即整改。(填寫安全檢查記錄并及時上報教育局)

(三)交通安全。

1、對家長溝通,嚴禁租用不符合運輸安全條件的車輛接送學生,并簽責任書。

2、利用班隊會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乘坐安全交通工具。(搞一次安全知識講座,講座稿存檔。)

3、公路沿線學校在路口要有教師疏通。(重點是放學)

(四)飲食衛生

1、檢查學生食堂、商店是否統一管理、衛生條件是否達標。

2、嚴格監督食品采購、蒸飯環節,督促搞好餐具消毒和食堂的清潔消毒。

3、檢查是否有“三無”食品及過期變質食品、假冒偽劣食品進入學校。

4、對師生飲水做好檢查,確保飲水衛生。

(五)安保工作

1、有專人負責校園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及學校周邊的治安整治工作,上課期間外來人不準進入校園。

2、嚴查學生是否有攜帶管制器具的,防止暴力事件的發生。(每周抽查一次)

(六)責任落實情況。

1、嚴格執行安全管理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學生上學放學時間安全責任人到校門口進行安全疏導管理。

2、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記錄在會議記錄上)、建立安全隱患臺賬;

3、定期對學生開展交通、食品衛生、防火、人身安全等安全知識講座;

4、嚴格實施集體活動上報審批制,各種突發性事件的應急預案建立健全。

三時間安排

此次專項活動從2010年11月15日開始,至2011年1月15日結束,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自查整改階段{2010年11月15日--------11月30日}

要對學校安全工作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尤其要對安全隱患進行全面細致的排查,發現問題要立即進行整改并上報,有記錄。

(二)督促檢查階段{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由教育局統一安排,分組對各學校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督促檢查。

(三)整改提升階段{2011年1月1日至1月15日}

要根據督導檢查的反饋意見,對本校安全隱患進行再排查、再整改,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不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四、組織領導

為確保此活動扎實有效的開展,中心校成立學校安全排查隱患排查整改工作

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名單附后),負責對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導檢查。

五、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要充分認識到當前開展隱患排查和整改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克服一切僥幸心理,務必把此項工作的作為重中之重,認真細致地組織開展好

涉及學校安全的各項工作。

(二)建立隱患臺賬,強化隱患整改。對于排查工作中發現的安全隱患,以積極的態度逐個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立即實施整改;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強化督導檢查,保證隱患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四)要借此次活動把學校安全進一步形成常態管理機制,在自查工作中要全方位、全過程充分考慮安全因素,要進一步提高對教育教學環節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領導小組:

組長:王樹森

副組長:楊小俠劉軍

組員:王玨毛艷輝趙洪品岳巍范立三

孫月平關艷英

篇2:燃氣安全隱患登記整改制度

1.目的

為進一步落實公司各級燃氣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燃氣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級、各類事故隱患,切實預防不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2.安全生產檢查

燃氣安全生產檢查遵循“分級管理、專業負責”的原則,分為經常性檢查、專業檢查、定期檢查和綜合性檢查四類。

2.1經常性檢查包括崗位檢查、巡回檢查和重點檢查三種形式,具體規定如下:

2.1.1各崗位員工在班組長或主操的帶領下實施一班三次(班前、班中、班后)崗位檢查,檢查的重點是燃氣調壓設施、燃氣閥門、放散閥、燃氣報警器等設備設施運行狀況、作業人員違章違規現象的及時糾正等,燃氣泄漏檢測手段主要以報警器檢測、人體感官、風向標識桿等具體形式。

2.1.2燃氣安全、生產技術專業人員實施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邏檢查,檢查的重點是及時發現和糾正各類“三違”現象;各類危險點、危險源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設備、設施及建筑缺陷和現場環境的安全狀況等。

2.1.3燃氣安全、生產事故或未遂事故所暴露、潛在的問題,各時期的重點工作進行重點檢查,具體組織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涉及到的專業組、部門參加。

2.2專業檢查

2.2.1各專業管理安全生產隱患檢查由各專業組長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2燃氣安全防護、救護器材、消防器材、應急管理由安保科具體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每月不少于一次。

2.2.3根據季節、氣候的特點,開展的安全四季“五防”檢查,由安保科負責,相關專業、職能部門配合,每季不少于兩次。

2.3燃氣安全定期檢查

2.3.1各班組必須堅持一班三檢制工作原則,責任人:班組長。

2.3.2經營區的燃氣安全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責任人:安保科長。

2.3.3國家法定節假日前后各部門都要組織一次全面的綜合檢查,責任人:單位主管、專業組長。

2.4綜合性檢查

燃氣綜合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由公司經理班子成員帶隊,安全、生產、綜合管理、各專業組參加,進行思想、制度、管理、隱患等全面檢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3.燃氣事故隱患級別及整改責任劃分

3.1一般事故隱患,指作業現場存在的,在作業區范圍內能夠按期整改的隱患,由作業區、單位主管負責落實整改,本公司安全員監督。

3.2較大事故隱患指部門無能力解決,需公司有關部門制定整改方案協助解決的隱患,由隱患所在專業管理組逐級遞交隱患報告,督促落實,公司安保科監督。

3.3重大事故隱患由公司召集有關部門、專家研究制定方案,列入安全管理體系方案,由公司組織實施,部門配合整改,公司安委會監督。

4.燃氣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上報及處理程序

4.1一般事故隱患現場解決,當班班組長、安全員將整改情況上報作業區負責人。

4.2較大事故隱患由作業區負責人、安全員或現場檢查人員逐級上報安保科、職能管理部門(專業組)。

4.3重大、特大事故隱患,當班班組長妥善安排作業人員暫停或撤離隱患現場,逐級上報(必要時可越級上報),并派專人加強現場警戒和安全監護。

4.4上級職能部門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執行上述程序。

安全管理部門視隱患等級情況,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整改完畢后,相關單位、部門(專業組)在規定期限內反饋整改情況,安保科復查驗收。

4.5各部門設立隱患舉報獎勵制度,所有員工均可對燃氣作業現場存在的較大以上事故隱患向安保科報告,經確認后視情對舉報者適當獎勵。

5.事故隱患整改方案、措施的制定

5.1涉及單個專業、部門的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方案、技術措施由具體負責的專業管理組制定,提出安全方案,安保科審核,總體必須體現“安全第一”的原則。

5.2涉及多個部門或專業的安全生產隱患,由安保科(生產控制中心)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專業共同協商,落實整改方案及預防控制措施,各部門、專業按會議決定分工,具體落實整改。

5.3事故隱患整改方案包括下列內容:治理期限和目標,具體措施,技術方案、安全方案、機構和人員,實施、配合單位,隱患未完全消除期間的告知、應急預案等。

6.建立燃氣事故隱患檔案

6.1燃氣安全生產檢查必須有臺帳記錄,班組檢查記錄在設備點檢表、交接班日志、和班組安全活動臺帳上。

6.2較大或重大事故隱患各部門、專業組建立臺賬,分類管理,并將整改、驗收結果存檔。

6.3各類燃氣安全生產隱患檢查記錄必須包含以下內容:隱患內容、整改措施、時限、責任人、整改驗收情況。

7.責任追究

7.1各部門、專業組必須按照燃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的內容、頻次、整改等要求,對本單位職責管理范圍內的事故隱患認真排查,及時落實整改。

7.2對燃氣事故隱患整改不力,不按規定的期限、要求進行整改,推諉扯皮,考核相關責任人;造成事故的,加重處罰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附:

燃氣設施安全檢查內容

(一)一般規定。

1.各種主要的燃氣設備、閥門、放散管、管道支架等應編號,號碼應標在明顯的地方。

2.各類帶氣作業處應分別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

3.燃氣輔助設施保持完好有效。

4.對于設備腐蝕情況、管道壁厚、支架標高等每年重點檢查一次,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案。

5.燃氣危險區域的燃氣濃度必須定期測定,在關鍵部位應設置燃氣監測裝置。

(二)用氣點

1.水浴鍋爐應設置獨立的放散管。

2.相關燃燒閥門的頭部有明顯開關標志。

3.燃燒閥前有放水或放氣頭。

4.閥門嚴密、靈活、無泄漏。

5.助燃管道及燃氣管道設置低壓報警裝置。

(三)管道

1.公司站區主要燃氣管道須標有明顯的燃氣流向和種類。

2.所有可能泄漏燃氣的地方均須掛有提醒人們注意的警示標志。

3.管道本體無可見泄漏(含法蘭、閥門及附屬裝置)。

4.燃氣管道與水管、熱力管燃油管和不燃氣體管在同一支柱或棧橋上敷設時,其上下敷設的垂直凈距不宜小于250毫米。

篇3:民爆物品庫房安全隱患整改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火災、雷擊、盜竊、人為有意破壞及外部山場火災事故都有可能導致企業民爆倉庫發生爆炸事故。

一、造成火災,爆炸隱患的主要原因是:

1、貯存民爆物品時,安全距離不夠,或周圍居民生活區日漸迫近儲存倉庫,阻止無效,且居民使用明火。

2、建筑物耐火等級低,消防設施不全。

3、防雷、避雷設施老化,陳舊、無力更新。

4、貯存民爆物品時,沒有使用防爆設備或防爆設備老化無力更新。

二、事故隱患整治與評估

單位一旦發現事故隱患,應及時予以處理,單位一時無法處置,應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并申請對事故隱患進行初評估分級,切實做好事故隱患的整治,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事故處理應急處理

單位一旦發生災難性事故,在發生事故后,企業應根據事故應急預案開展救援和調查處理工作。要盡快組織搶救,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而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作出標志、拍照、攝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傷亡事故現場的情況,如無特殊原因,必須經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同意。

四、事故處理

根據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由發生事故的企業及其主管部門負責處理。

1、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執行對事故責任人員的行政處分;2、組織防范措施的實施;3、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

五、做好事故結案材料的歸檔管理,對每起事故,必須建立詳細的、完整的事故檔案,并按規定進行系統整理和編目保管,為今后工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