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冷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外來人員需進入崗位應有專人陪同,并按規定登記
2.認真巡檢,鼓風機運轉中發現異常,應判斷正確,處理果斷,防止事故擴大
3.嚴禁跑、冒、滴、漏,特備負壓煤氣管道系統含氧量不大于2%
4.嚴禁用鐵器撞擊煤氣管道
5.機前煤氣管道著火應立即停車,機后煤氣管道著火嚴禁停車,管道直徑小于100mm的用閥門切斷法,大于100mm的管道可向管道內送蒸汽或氮氣,可漸減機后壓力適時內外配合滅火
6.本崗位電氣、照明設施必須防火防爆,設備絕緣值符合規定
7.煤氣區域應有“煤氣危險”標志牌,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設備環境衛生清潔
8.潤滑油定期檢查,盡量化驗,設備閥門定期加油,按規定盤車,備用要良好,運轉設備嚴禁帶病操作
9.卸油、裝油管道保持暢通,必須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起火,煤氣水封不得抽空和滿溢
10.鼓風機機組檢修認真執行掛牌制度和試車檢驗制度
11.配合和監督維修和外來人員在本崗位檢修和施工的安全管理,對無故不聽勸阻者,停止其工作,向有關部門報告
12.嚴禁煙火,有必要動火時必須有嚴密的安全方案和防火措施,并按規定辦理動火證,現場有專人監護方可動火
13.風機工要熟悉掌握生產技術和特殊操作方法,保證焦爐氨水的正常供給,根據爐頂要求調節好壓力
14.正確穿戴勞保用品,防止焦油蒸汽中毒和燙傷
15.清掃設備衛生時不準戴手套,運轉部位不準擦洗
16.初冷器、電補焦油器用蒸汽清掃時,必須打開頂部的放散管,以防損壞設備
17.各設備接地良好,轉動設備啟動前要安放好安全護罩,不得用濕布擦拭電機,嚴禁水滴入電機內
18.50KW以上的電機禁止連續啟動3次
篇2:鼓冷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外來人員需進入崗位應有專人陪同,并按規定登記
2.認真巡檢,鼓風機運轉中發現異常,應判斷正確,處理果斷,防止事故擴大
3.嚴禁跑、冒、滴、漏,特備負壓煤氣管道系統含氧量不大于2%
4.嚴禁用鐵器撞擊煤氣管道
5.機前煤氣管道著火應立即停車,機后煤氣管道著火嚴禁停車,管道直徑小于100mm的用閥門切斷法,大于100mm的管道可向管道內送蒸汽或氮氣,可漸減機后壓力適時內外配合滅火
6.本崗位電氣、照明設施必須防火防爆,設備絕緣值符合規定
7.煤氣區域應有“煤氣危險”標志牌,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設備環境衛生清潔
8.潤滑油定期檢查,盡量化驗,設備閥門定期加油,按規定盤車,備用要良好,運轉設備嚴禁帶病操作
9.卸油、裝油管道保持暢通,必須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起火,煤氣水封不得抽空和滿溢
10.鼓風機機組檢修認真執行掛牌制度和試車檢驗制度
11.配合和監督維修和外來人員在本崗位檢修和施工的安全管理,對無故不聽勸阻者,停止其工作,向有關部門報告
12.嚴禁煙火,有必要動火時必須有嚴密的安全方案和防火措施,并按規定辦理動火證,現場有專人監護方可動火
13.風機工要熟悉掌握生產技術和特殊操作方法,保證焦爐氨水的正常供給,根據爐頂要求調節好壓力
14.正確穿戴勞保用品,防止焦油蒸汽中毒和燙傷
15.清掃設備衛生時不準戴手套,運轉部位不準擦洗
16.初冷器、電補焦油器用蒸汽清掃時,必須打開頂部的放散管,以防損壞設備
17.各設備接地良好,轉動設備啟動前要安放好安全護罩,不得用濕布擦拭電機,嚴禁水滴入電機內
18.50KW以上的電機禁止連續啟動3次
篇3:鼓冷工段安全操作規程
一.?崗位職責:
(一)?鼓風崗位職責:
1.?本崗位屬一級防火防爆單位。
2.?嚴禁煙火,禁止帶火種,火源進入崗位。
3.?本崗位設中控指揮室,負責本班的生產操作、設備的使用及維護。
4.?負責煤氣系統的吸壓力穩定,保證鼓風系統各項技術指標符合生產工藝要求。
5.?負責本崗位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確保備用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6.?負責本崗位區域的衛生,做到窗明地凈,記錄工整。
7.?熟練掌握風機、電捕、初冷器的開停車操作步驟。
8.?嚴格執行崗位規程和安全規程,不違章違紀,確保安全生產。
9.?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10.?嚴格執行崗位巡檢制度。
11.?嚴禁用鐵器敲打管道及設備。
12.?做到“三不傷害”,即我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
13.?按時完成領導交辦的臨時工作任務?。
(二)冷凝崗位職責:
1.正確操作機械化氨水澄清槽,連續壓出焦油,調整焦油液位合乎要規定,經常檢查電機、減速機和刮板機的運行情況,連續排焦油渣。
2.經常檢查各設備的運轉情況,有無異常震動,軸承和電機溫度是否符合要求,及時給泵、電機加油,備用泵每班盤車兩次。
3.經常檢查各油槽、水槽液位,保證不溢流、不抽空。
4.加強焦油脫水工作,保證焦油質量合格。
5.保證供給焦爐高壓氨水壓力、循環氨水壓力穩定。
6.負責焦油渣的清理。
7.負責崗位工具、照明的保管、使用;搞好設備及環境衛生。
二.工藝流程簡述:
?荒煤氣在橋管和集氣管被循環氨水冷卻,溫度由700℃-800℃降至82℃左右,初步冷卻的荒煤氣及冷凝液體經氣液分離器,實現煤氣、焦油、氨水的初步分離,分離出的粗煤氣進入橫管初冷器,分離下來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起進入機械化澄清槽進行分離。
?初冷器分上下兩段,在初冷器上段,煤氣與冷卻管內的循環水換熱冷卻,煤氣從82℃左右冷卻到45℃左右,循環水從32℃左右升到40℃左右,然后煤氣進入初冷器下段,在此煤氣與下段冷卻管內的制冷水進行換熱,煤氣從45℃左右冷卻到21℃左右,制冷水從16℃冷卻到21℃左右。冷卻后的煤氣進入電捕焦油器,最大限度的清除煤氣中的霧滴(≤20mg/m?),經電捕后的煤氣進入離心鼓風機進行加壓,加壓后的煤氣進入下段工序。
?在初冷器冷凝下來的煤氣冷凝液,分別由初冷器上段和下段流出,分別進入上段和下段水封槽,然后進入上段和下段冷凝液循環槽,分別由上、下段循環泵抽送到初冷器上、下段頂部噴淋,洗除冷卻管外的沉積物。多余的上段冷凝液由上段循環液冷卻槽滿流入下段冷凝液循環槽,剩余的下段冷凝液由下段冷凝液循環泵送到界區外荒煤氣總管。
?從荒煤氣管上分離出的焦油、氨水與焦油在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分成三層,上層為氨水,中層為焦油,下層為焦油渣。分離的氨水滿流至循環氨水槽,然后用循環氨水泵送至焦爐冷卻荒煤氣,當初冷器和電捕焦油器需要清掃時,從循環氨水泵后抽出一部分定期清掃,多余的氨水經循環氨水泵抽送至剩余氨水槽,再用送至脫硫及硫回收工段進行蒸氨,分離的焦油至焦油中間槽進行焦油的進一步脫水、脫渣,分離的氨水進入廢液收集槽,由液下泵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分離的焦油定期用焦油泵送至罐區的焦油槽進行貯存,分離的焦油渣定期送往煤場摻混煉焦。定期用焦油泵將循環氨水槽底部聚集的焦油抽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各設備的蒸汽冷凝液及脫硫工段來蒸汽冷凝液均接入凝結水槽定期由凝結水泵送往循環水系統。
?經電捕焦油器捕集下來焦油排入電捕水封槽,由電捕水封槽液下泵送至機械化氨水澄清槽,當沉淀管需用循環氨水沖洗時,停高壓電沖洗半小時,然后間隔15分鐘再送高壓電。沖洗液亦進入電捕水封槽,離心鼓風機及其煤氣管道的冷凝液均流入鼓風機水封槽,然后與電捕水封槽中的電捕液分別加壓后一并送機械化氨水澄清槽。
為防止各貯槽含氨尾氣逸散,來至循環氨水槽及剩余氨水槽頂部的放散氣集中后通過洗凈排氣塔吸收后排空。
三.工藝指標
?1.鼓風機崗位工藝指標
技術參數?數值?
初冷器煤氣溫度?20±3℃?
初冷器阻力?≤1.0kPa?
初冷器前煤氣吸力?<4000Pa?
控制焦油水分?<4%?
焦油貯槽油溫?80~90℃?
循環氨水溫度?72~78℃?
電捕絕緣箱溫度?100~120℃?
電捕焦油器后煤氣溫度?<30℃?
電捕焦油器一次電壓?>170V?
一次電流?>16A?
電捕焦油器二次電壓?<50KV?
二次電流?>400MA?
電捕焦油器后煤氣含氧量?≥0.8%報警,≥1%停電捕?
電捕焦油器阻力?<1.0KPa?
鼓風機后煤氣溫度?夏季<60℃冬季<55℃?
鼓風機前吸力?<5000Pa?
鼓風機后煤氣溫度?<20KPa?
鼓風機電機軸承溫度?<70℃?
鼓風機定子溫度?<70℃?
鼓風機電機電流?<67A?
軸位移?--0.4--0.4μm?
軸振動?<80mm?
液力耦合器油壓?0.2--0.3MPa?
液力耦合器進口油溫?<50℃?
液力耦合器出口油溫?<80℃?
油站出口油壓?0.13--0.17MPa?
油站出口油溫?35~45℃?
2.冷凝崗位工藝指標
技術參數數值
控制焦油水分?<4%?
焦油貯槽油溫?80~90℃?
循環氨水溫度?72~78℃?
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溫度?65~90℃?
高壓氨水泵壓力?≥4.5MPa?
循環氨水泵出口壓力?≤0.6MPa?
四.煤氣初冷器操作
(一)初冷器正常操作
1.?經常檢查初冷器上下段冷卻負荷,及時調整循環水和制冷水進出口流量和溫度使之符合工藝指標要求。
2.?經常檢查初冷器前后煤氣溫度和煤氣吸力,并控制符合工藝要求。
3.?定時檢查并清掃初冷器上下段排液管及水封槽,保持排液暢通。
4.?定期分析初冷器后煤氣含萘,使之符合要求
5.?經常檢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的運轉情況和循環槽液位、溫度和上下段冷凝液循環噴灑情況。
6.?定期分析上下段冷凝液含萘情況
7.?經常檢查下段冷凝液循環泵連續補充輕質煤焦油情況。
8.?經常注意初冷器阻力,定期清掃初冷器
(二)初冷器的開工操作
1.?檢查初冷器各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2.?檢查初冷器上下段水封液位,并注滿水
3.?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初次開車注入冷凝液循環槽容量的2/3
4.?檢查初冷器上下段下液管排液暢通。必要時可用蒸汽吹掃。
5.?打開初冷器頂部放空,用氮氣或蒸汽趕出器內空氣,并經分析排氣含氧量合格后,關閉放空。
6.?趕凈空氣后立即開啟煤氣進出口閥門,使煤氣順利通過初冷器。
7.?開啟初冷器煤氣進出口閥門的同時,順序打開循環水進出口閥門,打開制冷水出口閥門,慢開制冷水進口閥門,并調整初冷器煤氣出口溫度符合工藝要求。
?8.?開通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前后管道,按規程操作啟動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并根據工藝要求調整循環量。
9.?初冷器開工后,要對初冷器前后煤氣吸力、溫度以及循環水給水、回水、制冷水給水、回水的溫度進行跟蹤檢查并逐步調整最終達到工藝
(三)初冷器的停工操作
1.?關閉初冷器煤氣進出口閥門。
2.?關閉初冷器制冷水、循環水進出口閥門并放空初冷器內冷卻水。
3.?關閉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噴灑管,停止噴灑。
4.?檢查下液管暢通,并用蒸汽清掃下液管。
5.?用熱氨水沖洗初冷器上下段。
6.?打開初冷器頂部的放空閥門,用蒸汽吹掃初冷器,吹掃完畢,待冷卻后關閉放空閥門,放空上下段水封槽液體,并把水封槽底部清掃干凈,重新注入軟水,初冷器注入煤氣保持微正壓,待用。
(四)初冷器的倒換
按初冷器開工步驟先投入備用初冷器,當備用初冷器投入正常后,按初冷器停工步驟,停下在用初冷器。
(五)初冷器的清掃
1.?檢查上下段下液管,保持暢通,放空初冷器內存水。
2.?打開初冷器頂部熱氨水噴灑閥門,對初冷器上段管間進行沖洗。
3.?上段用熱氨水沖洗完畢后,打開初冷器頂部放空和下部蒸汽閥門對初冷器進行蒸汽吹掃。吹掃前應關閉下液管,防止沖破水封。
4.?蒸汽吹掃一段時間后,關閉蒸汽,排放冷凝液后,再關閉下液管,開蒸汽吹掃,如此反復操作,直到排出冷凝液基本不帶油為止,初冷器吹掃完畢。
5.?清掃完畢后,待初冷器溫度降到小于50℃,關閉各閥門。
五、冷凝液系統操作
1.?機械化氨水澄清槽的開工操作
關閉澄清槽的各放空閥門,檢查人孔及備用口是否上好堵板,打開各路氨水冷凝液入槽閥門,把煤焦油、氨水、冷凝液引入澄清槽,當氨水將滿時啟動鏈條刮板機運行,氨水滿槽后,打開氨水出口閥門,把氨水引入循環氨水槽,調整調節控制器合適的油水界面,保證循環氨水槽不帶油,煤焦油不帶水,并把煤焦油連續壓入煤焦油中間槽。
2.?焦油中間槽焦油脫水操作
當焦油入槽,油面超過槽內盤管后,打開蒸汽閥門和蒸汽冷凝水引出閥門,并檢查冷凝水排出是否正常;控制煤焦油脫水溫度在90~95℃;當槽中焦油液位升到槽上部排水口時,打開排水閥門,把焦油上層分離水排入廢液收集槽,然后用液下泵間斷送入機械化氨水澄清槽;排出焦油水分后,用泵送往綜合罐區。
六、泵的操作
1.?開泵前的準備
檢查泵及電機地腳螺栓是否緊固,電機接地是否可靠,檢查聯軸器連接良好與否,盤車轉動是否靈活,檢查同軸度良好和有無蹭卡現象,裝好安全防護罩,檢查軸承油箱油位、油質,焦油泵需用蒸汽清掃泵前泵后管道,檢查泵出口閥門、壓力表閥、排氣閥、放空閥均處于關閉狀態,檢查各法蘭連接牢固可靠。
2.?開泵操作
打開泵前閥門和排氣閥,引入液體趕凈泵前管道內空氣后關閉排氣閥,啟動泵,緩慢打開壓力表閥,當壓力表上升后緩慢打開泵出口閥,并調整其開度,使泵流量滿足工藝要求;泵運轉正常后要經常巡檢、點檢泵、電機的運轉聲響、震動情況、軸承及電機溫度和潤滑情況、介質溫度、壓力、流量情況。
3.?停泵操作
關閉泵出口閥,按停止按鈕,關閉泵進口閥,待壓力表指針復零后,關閉壓力表閥,冬季要放空泵及管道內液體,防止凍壞設備,焦油泵停泵后需用蒸汽吹掃泵前泵后管道,防止堵塞。
4.?倒泵操作
按開泵操作開啟備用泵,緩慢開啟備用泵出口閥的同時,緩慢同步關閉在用泵出口閥;待備用泵運轉正常穩定并符合工藝要求后,按停泵操作停掉在用泵。
七、鼓風機的操作
1、正常操作
A.?經常巡檢、檢查鼓風機運行聲響、震動、溫度、潤滑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
B.?認真檢查油站的工作情況,包括油箱油溫、液位、油泵油壓、濾后壓力、冷卻器后油溫、油壓、油質等
C.?檢查潤滑點、和高位油箱的回油情況。
D.?保證進油冷卻水壓低于油壓,防止油冷卻器油水竄漏。
E.?保證風機下液管排液暢通,每班清掃一次下液管。
F.?定期對過濾器進行清洗和更換。
G.?定期向各閥門潤滑點加油。
H.?備用鼓風機每班在轉動靈活的情況下盤車一次。
I.?按時填寫操作記錄,搞好崗位衛生。
2、開車操作
A.?開車前,必須與車間聯系,通知調度、電工、儀表、維修工到現場,通知焦爐及煤氣下游崗位。
B.?檢查電氣線路及電機的絕緣,并檢查鼓風機、電機油泵等電氣設備完好,檢查煤氣進口閥門,檢查水封槽液位是否足夠,油冷卻器是否嚴密,水壓是否足夠,退液管是否暢通。
C.?啟動主油站油泵電機,使油系統投入運行,并檢驗各潤滑點及高溫油箱回油情況,有冷卻水給排水情況,開啟耦合器輔助油泵,開盤車檢查風機聲響。
D.?打開風機進口閥門,關閉風機泄液閥門。
E.?接到指令啟動風機,待風機電機運行正常,停耦合器輔助油泵,并逐漸增加耦合器轉速。
F.?當風機后壓力接近4~5KPa時,逐漸開啟風機出口閥門,同時繼續增加耦合器轉速。當接近風機臨界轉速時,迅速增速越過臨界轉速區,使風機在臨界外轉速運行。
G.?開工過程中由于煤氣量小,為保證集氣管壓力穩定和風機正常運行,應以大循環管來進行調整,此后隨煤氣量的增大逐漸關小大循環,直至完全關閉。
H.?當風機運行穩定后與焦爐及下游崗位聯系,調整好吸力壓力。
I.?風機穩定后,打開風機前后下液管閥門,并定期清掃下液管,保證下液管暢通。
3、停機操作
A.?與煤氣用戶和相關生產崗位聯系,并通知調度,共同做好停風機和煤氣的準備。
B.?開耦合器輔助油泵,接到停機指令后,降低風機轉速,同時慢關風機出口閥門,然后按停風機按鈕,停風機,關閉風機進口閥門。
C.?微開蒸汽閥門清掃風機機內及退液管,同時進行盤車,把轉子上的附著物清理干凈。
D.?風機停機后停耦合器輔助油泵,主油站油泵繼續運行半小時后停。
E.?清掃完畢停蒸汽,涼機,放掉冷凝液,關閉排液閥。
F.?長時間停機,應關閉油冷卻器冷卻水閥門,并放空油冷卻器內積液。
八、電捕焦油器操作
1、開工準備
A.?檢查電器、儀表是否完好必須檢查各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B.?將水封槽注滿水,確認電捕焦油器下液管暢通。
C.?置換器內空氣,使含氧量合格。
D.?打開絕緣箱蒸汽加熱系統蒸汽閥門,使絕緣箱溫度達到90℃以上。
E.?打開電捕焦油器煤氣進出口閥門,使煤氣通過電捕焦油器。
F.?最后啟動電捕焦油器,逐級升壓,直至升壓到50~60KV和電流、電壓穩定在工藝要求范圍
2、電捕焦油器日常操作
A.?經常檢查電捕焦油器絕緣箱溫度并保持在90~120℃。
B.?經常檢查疏水器工作是否正常,防止系統積水影響絕緣箱溫度。
C.?經常觀察電捕焦油器煤氣進出口吸力,判斷電捕焦油器阻力。
D.?經常檢查和清掃下液管,保證電捕焦油器排液暢通。
E.?經常觀察電捕焦油器的二次電流和電壓,保證電捕焦油器處于正常狀態。
3、電捕焦油器清掃
A.?按下停電捕焦油器按鈕切斷電源。
B.?關閉煤氣進出口閥門
C.?用蒸汽清掃下液管,保證下液管暢通。
D.?打開頂部放空,通蒸汽,見放空管有大量蒸汽冒出,停蒸汽
E.?停蒸汽后通氨水清洗1小時
F.?清洗完畢,當電捕焦油器內溫度低于60℃時關閉放空,通入少量煤氣保持微正壓,備用。
九、故障處理
(一)?初冷器阻力增大處理方法:
1、對初冷器進行清掃
2、用過熱,煤氣進行清掃
(二)?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超過規定
1、保證入初冷器的冷卻水有較低的溫度
2、為保證入初冷器的煤氣有較低的溫度,需確保煤氣在集氣管中冷卻到80~85℃
(三)?冬季初冷器操作注意事項
1.?冬季冷卻水溫度偏低,造成煤氣過冷,致使初冷器橫管外壁沉積大量的萘和焦油,引起初冷器的阻力增大,影響粗煤氣的正常吸入。這時要及時清掃初冷器,穩定集合溫度。
2.?冬季天氣寒冷,冷凝液的黏度大,流動性差,可能造成下液管堵塞,嚴重時會使帶液,電流升高。因此每班清掃下液管兩次,防止堵塞現象發生。
3.?冬季應盡量避免因冷卻水過冷造成煤氣溫度過低
4.?冬季初冷器停用時,應將冷卻水出水管道、冷凝液噴灑管道等處水放凈,以防凍壞。有的管道不能放空的,可通入活水。
(四)?焦油水分超標
1.?適當提高機械化氨水澄清槽內的焦油液位
2.?適當提高焦油槽內溫度
3.?嚴禁硬度大的水進入
(五)?放風機的運行指標
風機軸承溫度:正常值≤60℃?報警值≥75℃?停機≥85℃
軸承震動:報警7.1mm/s?停機18mm/s
軸位移:報警0.4mm停機0.8mm
最遠點供油壓力:正常0.11~0.18MPa報警0.09MPa(啟動備用油泵)停機0.06MPa
潤滑油油冷卻器出口油溫:正常35~45℃
濾油器油溫:≤20℃加熱?≥35℃停止加熱
變速器軸承溫度:報警75℃停機85℃
(六)?風機電流波動
1.?風機吸液現象致使風機少量帶液而引起電流波動,應把煤氣入口閥門前后排液管關死
2.?風機清掃蒸汽開的較大,有一部分冷凝液吸入風機引起電流波動。
3.?初冷器排液管不暢,有部分液體隨煤氣吸入風機造成電流波動。
(七)?風機電流忽然增大。
1.?機前翻板自控失靈造成翻板全開,機前吸力過大,電流突然增大時,應立即關小煤氣入口閥門。
2.?機械故障使電流突然增大時,應及時檢查風機軸承溫度是否正常,電機風機是否有較大的雜音,震動是否正常,是否有機械的碰撞聲響。
3.?初冷器下液管嚴重堵塞。
(八)?風機前吸力突然增大
1.?集氣管壓力調節翻板關閉,造成機前吸力過大
2.?初冷器前煤氣總管的排液管堵塞,使煤氣總管處形成液封,造成機前吸力突然上升。
(九)?軸承升溫過高
1.?油溫高,油冷卻器堵塞或斷水,造成軸承溫度過高;
2.?油冷卻器嚴重結垢,油溫降不下來;
3.?油槽油位較低;
4.?潤滑油變質。